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慶祝建軍90周年】軍銜的故事

原標題:【慶祝建軍90周年】軍銜的故事

網新聞7月24日訊 軍銜,是區別軍人等級、權力責任以及待遇的符號和標誌,通常釘綴於肩章或領章等處,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軍隊都實行了軍銜制。

說起我軍軍銜的故事,由於創建之初艱苦的戰鬥環境,甚至都不能保證軍服樣式顏色的統一,根本談不上實行軍銜制。後來隨著我軍的不斷發展壯大和軍事鬥爭需要,我軍的軍銜才在曲折中逐漸發展起來。

迄今為止,我軍正式實行過兩次軍銜制。1955年我軍歷史上第一次全面實行軍銜制度,就誕生了著名的「十大元帥」和「十位大將」。到了1988年《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再次獲得批准,中斷了23年之後我軍又開始實行新的軍銜制度。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軍軍銜的故事。

戰爭年代的多次醞釀

軍銜是區分軍人等級、表明軍人身份的稱號、標誌,是國家給予軍人的榮譽之一。實行軍銜制度,有利於提高軍人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加強軍隊的組織紀律,方便軍隊的指揮和管理,促進軍隊正規化建設。

說起我軍的軍銜,大多數人都知道這是建國后的產物,其實早在戰爭年代,我軍就曾經兩次醞釀過在全軍實行軍銜制。

土地革命時期的紅軍確實是沒有軍銜的。抗日戰爭爆發后,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部隊的編製、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服裝、標誌等基本都與國民黨軍隊相同。

在此情況下,八路軍總政治部曾提出我軍要「採用官階制度」,到1939年5月,八路軍總司令部正式公布了各級職務的基準軍銜,依照當時國民黨軍隊的銜級設置為6等16級,即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一等兵、新兵。

當時,一些高、中級指揮員的檔案記載中確實曾出現過軍銜,少數高級幹部還曾佩帶過綴有金星的中將、少將領章。例如,賀龍、蕭克等就被授予中將軍銜,王震等就被授予少將軍銜,賀丙炎、宋時輪等就被授予上校軍銜。

但受當時歷史條件限制,並未在全軍普遍實行軍銜制。尤其是到1941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階段,授銜工作也難以繼續進行下去。

抗日戰爭勝利后,因蘇聯紅軍要求配合東北行動及我軍派往各地的軍事調停處代表與國民黨軍代表進行平等工作,我軍也曾對個別人員進行了臨時性的授銜。

此後,我軍也曾計劃加速實施軍銜制,新四軍、山東軍區政治部甚至制定頒發了《軍隊官兵階級說明與規定》,對我軍軍官士兵軍銜等級區分做出了明確規定,尤其具體到軍長、政委為上將; 副軍長、副政委為上將與中將;師長、師政委、軍區司令員和政委為中將;旅長、旅政委為少將;團長、團政委為上校;營長、教導員為少校;連長、指導員為上尉;戰鬥小組長等為上等兵;老戰士為一等兵;新戰士為二等兵等具體規定。

然而,此次評銜工作開展不久,全面內戰爆發,評銜工作也被迫停止。

懷仁堂的星光閃耀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時,中南海懷仁堂星光閃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授銜典禮隆重舉行,進而拉開了我軍正式授銜的序幕。毛澤東主席親自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的命令狀分別授予朱德、彭德懷、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等七位功勛卓著的開國元勛,周恩來總理分別把大將、上將、中將、少將軍銜的命令狀授予粟裕等在京將官。

次日,國防部舉行授予校官軍銜典禮,彭德懷授予在京部分校官軍銜,隨後在解放軍各軍兵種和各軍區相繼舉行的授銜典禮上,將官、校官、尉官軍銜以及士兵軍銜也被隆重授予。

1955年實行的軍銜制,共設6等19級。主要是參考蘇聯、朝鮮等國軍銜特點,結合辛亥革命以來軍銜發展的情況而設置的,具有以蘇聯為代表的「東方型」軍銜特徵。尤其是我軍許多高級將領經歷幾十年戎馬生涯,授予高銜是眾望所歸。

其中元帥兩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將官四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四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四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軍士三級:上士、中士、下士;士兵兩級:上等兵和列兵。

自1955年10月1日起,人民解放軍開始佩帶軍銜肩章、軍兵種和勤務符號,並按新的服裝制式著裝。

1955年授銜時,人民解放軍共有60餘萬名幹部獲得了准尉(為安排十幾萬副排職幹部而暫設)以上軍銜,到1965年取消軍銜制時,全軍共授將官以上軍銜人員1614名。這其中,軍銜等級設置與軍隊規模大小、編製級別以及國家政治制度和民族傳統等密切相關。

但1955年授銜后,軍銜制度並不完善,存在著實際軍銜與編製軍銜嚴重脫節、實際軍銜普遍低於編製軍銜一到兩級的現象。軍銜制實行了幾年之後,由於晉陞制度執行得不嚴格,多數軍官的軍銜不能正常晉陞,實際軍銜低於編製軍銜的現象有增無減。

同時,當時不少人對軍銜制度存在偏見,認為軍銜制是教條主義或資產階級的東西,不符合我軍實際,取消軍銜制度的呼聲漸高。

到1965年正式取消了人民解放軍軍銜制度,我軍官兵摘下了55式帽徽、軍銜肩章、領章、軍兵種和勤務符號,開始佩帶全紅五星帽徽和領章,從此結束了實行十年的我軍首次軍銜制。

戴上軍銜再出發

改革開放后,我軍也進入了歷史發展的新階段,當時未實行軍銜制的我軍遇到了諸多問題,恢復軍銜制再次被提上議程。

1980年3月軍委擴大會議上就明確提出要恢復軍銜制,到1988年先後通過了《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至此,一個完整的人民解放軍新軍銜制度正式誕生了。

在新軍銜制度下,軍官軍銜設3等11級: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軍官按專業區分為兩大類:一是軍事、政治、後勤軍官,軍銜少尉至上將;二是專業技術軍官,軍銜少尉至中將。士兵軍銜設3等7級:軍士長、專業軍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和列兵。

在1988年我軍實行新的軍銜制數年實踐之後,於1994年作了部分修改,一是取消了一級上將軍銜,二是提高了師職以上職務等級的編製軍銜,將原來的一職三銜全改為一職兩銜,三是各級軍官取消了基準軍銜,四是提高了中級和初級專業技術軍官的職務等級編製軍銜。

其中,1988年首批授銜以來,我軍的一級上將軍銜一直設而不授,根據我軍軍官隊伍的實際和目前處於和平時期的情況,軍銜等級不宜太高,所以上將軍銜成為了我軍的最高軍銜等級。

這之後,我軍還對士兵的軍銜等級進行了多次調整,目前我們看到的「兵王」就是大名鼎鼎的一級軍士長。

1988年我軍重新實行的軍銜制,早已不是對1955年軍銜制的簡單恢復。相比於上一次軍銜授予,我軍的歷史情況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這一時期我軍絕大多數現役軍官基本都是在和平條件下成長起來的,高級將領較少有開國元勛們那樣的特殊經歷,同時軍隊員額的壓縮也導致了編製等級減少。

參照大多數國家較為成熟的軍銜設置,我軍決定不設大元帥、元帥、大將、大尉等軍銜。新的軍銜制也沒有像1955年軍銜制那樣對每一具體的軍官職務編製軍銜,而是按軍官職務等級編製了軍銜。

目前,我軍正處於改革強軍的關鍵時期,我軍的軍銜制度也迎來了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相信隨著我軍改革強軍征程的不斷邁進,我軍的軍銜制度也將更加完善發展。(網軍事觀察員 張乃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