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瞿衛國:新結構經濟學學習點滴

瞿衛國:新結構經濟學學習點滴

最近連著看了林毅夫同志的《解讀經濟》、《新結構經濟學》和《繁榮的求索》,增加了關於新結構經濟學的理解和思考。

在經濟發展的每個階段,市場都是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的基礎機制,然而經濟發展作為一個動態過程需要經歷結構的調整,包括產業升級、多元化及配套的軟硬體設施的改進。這一升級和改進的過程需要與巨大的公司交易成本外部性及資本投資回報相協調。所以,除了有效的市場機制,政府應該在結構轉型的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林毅夫同志對於經濟增長的認識和政策制定都是基於一國的比較優勢,即一國某一時段固有的資本與勞動的稟賦結構,他認為任何一個經濟體的經濟發展過程與政策制定都不能背離自身的稟賦結構太遠,任何一個具有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經歷的經濟體的發展過程都是沿著其稟賦結構,遵循比較優勢的連續譜,這種長時間的累積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促成了經濟增長的實現。

與舊的結構經濟學不同,林毅夫強調一個經濟體的發展路徑必須遵循該經濟體的比較優勢,而不能偏離稟賦所映射的比較優勢太遠,否則會導致企業沒有自生能力,進而導致政府對企業長期巨額的或明或暗的補貼,以及為了實現這些補貼而伴隨的這種這樣的政策和經濟信號扭曲,儘管這樣的發展過程可能會出現暫時的經濟增長,卻是難以為繼的,當社會的資源耗盡之後,企業得不到持續的補貼,而其本身又不具備在市場環境中的自生能力,經濟發展的進程就會停滯甚至出現倒退。

儘管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觀點是建立在新古典經濟學的觀點之上的,兩者都承認市場價格是資源配置的基礎和關鍵性信號,但新結構經濟學比新古典經濟學更看重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林毅夫認為發展過程中必然伴隨著不同規模的產業積聚和升級,而這一過程中所需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信息的收集和升級初級階段企業所面臨的外部性都必須由政府提供或者提供一定的補償。與舊結構經濟學不同的是,這裡的企業是符合比較優勢的,故而這裡的補償不是對沒有自生能力的企業的無底洞式的打水漂,而只是「扶上馬,送一程」的幫助。

關於新結構經濟學,我的看法是,這是妄圖複製已有理論發展進程的中庸之道。事實上,自從凱恩斯的《通論》以來,關於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成為了經濟學者關注的重點,同時也催生了所謂宏觀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凱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論和政策在大蕭條年代之後的幾十年中成為經濟學研究的熱門工具,也導致了宏觀經濟學主要關注短期的波動和總需求管理,而上世紀70年代的滯漲則使得古典主義經濟類的輻射,理性預期革命引領宏觀經濟學回到了新古典主義的道路,關於經濟增長的政策主張變成了「華盛頓共識」里的自由開放和私有化。2008年的金融危機又讓人們想起了政府和監管部門的缺失,於是乎,林毅夫同志在新古典理論中強調了政府的作用正是希望借危機的爆發,重新在既有經濟模型中加入政府這一變數,從而引發經濟理論的變革。

儘管林毅夫在這三本書中引用的例子不多,但他的背景不得不讓我認為這些理論事實上就是對經濟發展和改革過程的描述與刻畫。所謂不能偏離比較優勢太遠的意思就是步子要邁得小一點兒,步子邁得大了容易扯著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漸進式的改革過程;而個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種種招商引資的政策和基礎設施的投入也就是對政府介入的最佳詮釋;我們提倡的中小銀行也是新結構經濟學理論中關於最有金融結構的現實寫照。

儘管我認為林毅夫同志有投機取巧之嫌,但我還是認為林毅夫對以等國家和地區為代表的實現了長期經濟增長的經濟體的發展歷程做出一個符合現實的闡釋,只是我並不認為這能算得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學術貢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