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自主企業欲撬動毫米波雷達市場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

要突破車用感測器等先進汽車電子等產業鏈短板,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零部件供應商;為發展智能網聯汽車,著力推動關鍵零部件研發,重點支持感測器等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智能駕駛時代,車用感測器各領風騷。在這其中,毫米波雷達成為不可或缺的產品之一。

近日,有消息稱,通用汽車自動駕駛車隊的300 輛雪佛蘭Bolt 電動汽車即將換裝全新的短距及中距毫米波雷達。事實上,主流整車及零部件企業都在積極進行毫米波雷達的研發與測試。原因很簡單,智能及自動駕駛現有實現方案繞不開這類感測器。

毫米波雷達究竟為何讓整車企業無法「割捨」?目前,哪些企業已開始布局?其在市場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如何?

智能駕駛「剛需」

大眾CC、全新邁騰,沃爾沃XC60、S60、XC90、S90,賓士C級、E級、S級、R級、CLS、CL、GLK,豐田皇冠,雷克薩斯GS460、RX350,全新奧迪A4……現階段,毫米波雷達已在中高端車型上普及。

去年,大眾新款途觀開始標配大陸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大眾汽車底盤研發部負責人Stefan Gies就此表示:「憑藉高解析度雷達以及先進的AEB系統,我們為道路安全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只需少許費用,就能為客戶提供雷達裝置,比如自動控制車距的ACC(自適應巡航)功能。」

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趙捷向《汽車報》記者介紹稱,毫米波雷達從過去的24GHz(頻率比較低、帶寬只有250MHz)發展到現在的77 GHz(頻率比較高、帶寬高達800MHz)、未來的方向是79~81GHz(帶寬非常寬、具有非常高的解析度)。

據了解,77GHz毫米波雷達的波長大概是4mm,擁有極強的穿透力,所以在ADAS(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這樣一個對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比較高的領域,這類感測器擁有很難撼動的地位。而79~81GHz毫米波雷達對實現自動駕駛非常有價值,因為自動駕駛汽車要區分行人等諸多精細物體,對帶寬的要求更高。

目前,77GHz毫米波雷達主要配裝在車輛的前保險杠上,探測與前車的距離以及前車速度,主要實現AEB、ACC等主動安全功能。英飛凌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總監及汽車電子事業部區負責人徐輝曾對《汽車報》記者說:「要實現ACC功能,毫米波雷達是必須且惟一可行的技術方案。」

據悉,在目前與英飛凌接觸的多家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中,客戶的需求主要集中在24GHz毫米波雷達上,其研發成本及難度比77GHz產品低;但也有幾家汽車製造商採購77GHz產品。

「毫米波雷達有自身的產品、技術成熟度和成本優勢,整車企業未來要實現主動安全功能及自動駕駛,往往首先考慮這類感測器。」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駕駛員輔助系統產品經理豐浩對《汽車報》記者說。

77GHz產品量產在即

「目前在市場,毫米波雷達訂單供不應求。」豐浩告訴《汽車報》記者,毫米波雷達在歐洲市場經歷了爬坡階段,進入增長穩定期;在,則剛迎來爬坡期,今年就會有一些項目量產,新車的配裝率也將逐步提升。

由於外資品牌前期在發達汽車國家和地區積累較多,77GHz毫米波雷達市場基本被大陸、博世、天合、海拉、德爾福、奧托立夫等跨國零部件巨頭掌握。在採訪中,豐浩對記者說,汽車上應用的第一款長距毫米波雷達由博世研發並生產,目前該公司擁有長距、中距及短距產品;歐洲市場應用長距毫米波雷達較多,在主要為中短距產品。據杭州智波創始人兼董事長袁帥介紹,博世的方案集成度較高,定製性較強,該公司通常與車企合作開發一款車型,共同推進項目;大陸的24GHz和77GHz毫米波雷達性能做得不錯;奧托立夫以24GHz毫米波雷達為主,出貨量較大;越來越多側重智能駕駛的德爾福,加強了對77GHz毫米波雷達的開發,但目前產品成本相對較高。

在國內,毫米波雷達領域同樣呈現一片欣欣向榮之勢,湧現出一批創業公司,比如杭州智波、蕪湖森思、深圳卓泰、瀋陽承泰、南京隼眼電子、北京行易道、蘇州安智等。它們的產品主要以24GHz毫米波雷達為主,儘管77GHz產品研發剛起步,但發展很快。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國內77GHz毫米波雷達企業均尚未實現量產。究其原因,一是去年工信部才委託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開展77~81GHz毫米波雷達無線電頻率技術研究試驗工作;二是毫米波雷達晶元企業的收發片知識產權剛剛向放開;三是相關市場剛剛啟動。

趙捷向《汽車報》記者表示:「目前,多家整車企業及一級零部件供應商正與我們恰談合作意向。行易道將為一款自主品牌新車配套的毫米波雷達加攝像頭,該車型明年量產。此外,我們將在江蘇建立製造基地。」擁有軍工背景的行易道,在77GHz毫米波雷達領域走在了前面。據介紹,該公司已掌握77GHz毫米波遠程、中程防撞雷達系統設計,毫米波雷達陣列天線設計,雷達信號檢測、目標識別及跟蹤,毫米波、亞毫米波雷達SAR成像等多項關鍵技術。

此前,亞太股份以700萬元增資杭州智波,獲得該公司10%股權,布局毫米波雷達市場。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夠提供完整的24GHz和77GHz技術,以支持ADAS的應用與功能。蘇州安智也於去年年底發布了量產級別的毫米波雷達產品。

市場將逐漸啟動

與激光雷達(LiDAR)相比,毫米波雷達更接地氣,在技術上已基本成熟,而且成本優勢和出貨量相當可觀。數據顯示,2015年,車載毫米波雷達銷量為180萬顆,平均每12輛車配裝1顆。而根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20年,全球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出貨量可達7200萬顆。

談及成本下降的可能性,趙捷對《汽車報》記者說:「毫米波雷達之所以受汽車行業青睞,是因為2008年實現了工藝突破,目的就在於降成本。當前,毫米波雷達正處於第二次工藝轉型的重要時期,估計2~3年內成本仍有大幅下降的空間。」袁帥也認為,毫米波雷達成本下降的速度比較快。「因為它採用硅基晶元,不會特別昂貴,也不涉及複雜工藝。」

目前,AEB在一些發達汽車市場將成為標配;2018版C-NCAP(新車評價規程)的詳細試驗及評分方案,也增加了AEB的追尾和行人保護(只考慮白天)評分項目。ADAS的普及範圍顯然將越來越大。一般來說,一款車會配裝3~8顆毫米波雷達,照此估算,毫米波雷達的市場前景必然十分廣闊。

安智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基礎軟體及軟體集成事業部總監呂威對《汽車報》記者說:「10年內,市場上將有20%~30%的新車配裝毫米波雷達。按國內ADAS滲透率2020年達到30%估算,每套ADAS需要4個短距毫米波雷達和1個長距毫米波雷達,屆時毫米波雷達的出貨量可達4500萬顆,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元。」自主零部件企業在市場爆發階段能分幾杯羹?本報對此將持續關注。

行業視點

行易道創始人兼CEO趙捷:

高解析度毫米波雷達將流行

在最近召開的IWPC(世界無線工業聯盟)專業研討會上,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趙捷圍繞自主研發的79GHz雷達SAR成像技術進行了演講,受到行業人士的高度關注。據了解,IWPC專業研討會是針對半自動、自動駕駛及停車系統的汽車雷達感測器的高規格專業會議,匯聚了全球主要的整車企業、車用雷達企業、晶元公司和測試、模擬工具公司,為全球車用雷達行業創建了一個開放環境,可充分交流、了解需求、展示技術、發現機會並探討合作。

日前,《汽車報》記者就此對趙捷進行了獨家專訪。她分享了從IWPC研討會上了解到的全球車用毫米波雷達的發展情況。據介紹,在目前ADAS的應用普及階段,包括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紅外線、激光雷達等在內的多種感測器融合是趨勢,而毫米波雷達將率先成為ADAS系統的感測器「主力」。

趙捷告訴《汽車報》記者,77GHz毫米波雷達是目前主流技術,而作為下一代技術,79GHz產品能夠實現更高解析度,也是主動安全和自動駕駛最迫切的需求。談及自主研發77GHz、79GHz雷達SAR成像技術的緣起時,她坦言,那是去年中旬在一次公司內部技術人員頭腦風暴會議中誕生的。據記者了解,包括趙捷在內,行易道的幾位核心技術人員之前就從事SAR成像技術開發。「我們考慮從車用毫米波雷達角度出發,利用寬頻信號,實現距離向的高解析度;然後,再利用汽車的相對運動,實現方位向的高解析度,為全天時、全天候條件下發現並識別目標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法。」這是行易道在79GHz雷達SAR成像方向進行的大膽創新和實踐,最終取得了前瞻性突破。事實上,博世、大陸等企業也希望在SAR成像技術領域布局,其中,大陸已在24GHz毫米波雷達SAR成像技術領域有所耕耘。

趙捷預測,79GHz高解析度技術將是下一步車用毫米波雷達的主要趨勢之一,SAR技術將在主動安全和自動駕駛領域受到整車企業的認可和應用。

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駕駛員輔助系統產品經理豐浩:

毫米波雷達頻段應集中在77~81GHz

去年年底,分別正式啟動了車用77~81GHz毫米波雷達和車車通信LTE-V技術頻率劃分的研究試驗工作,在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道路上又邁出了一步。

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駕駛員輔助系統產品經理豐浩介紹稱,最早在汽車上廣泛應用的24GHz毫米波雷達,雖然具有最佳成本優勢,但由於寬頻被收回,窄帶又不夠用,將逐漸被77GHz替代。77~81GHz產品帶寬足夠,成本也有一定優勢,且穿透力強,會成為市場主流。目前,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把77~81GHz頻段劃分給汽車行業。

現階段,博世正在規劃更高頻段雷達相關產品,以改善毫米波雷達對小型物體和路邊障礙物的探測精度;對行人探測仍以攝像頭識別為主。豐浩表示,未來,在智能駕駛及自動駕駛時代,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需要融合,從而更好地實現冗餘性。

高解析度的毫米波雷達是智能駕駛發展的需求,它能夠提供更好的數據融合,有助於消滅「死角」、提升可靠性。更高頻段如120GHz、300GHz車用技術,目前也有人研究,本身功耗大、探測距離近。豐浩認為,如果達不到一定的測試距離,對實現自動駕駛沒有太多實際意義。他建議,如果沒有特別好的綜合技術方案出現,未來3~5年,車用毫米波雷達的頻段應該往77~81GHz中去引導。

安智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基礎軟體及軟體集成事業部總監呂威:

要在實踐中獲得成長

隨著輔助駕駛系統的興起,各國加嚴了主動安全方面的要求,加之毫米波雷達又是自動駕駛系統不可替代的感測器。基於此,安智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基礎軟體及軟體集成事業部總監呂威判斷,車用毫米波雷達市場規模將逐年增長。目前,車用毫米波雷達主要應用在前向,隨後車輛後向、側方將逐步配裝毫米波雷達。

對於國內企業為何在車用毫米波雷達領域剛剛起步的疑問,呂威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毫米波雷達硬體(收發套片)的知識產權近兩年才剛剛向市場開放。在此之後,國內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大大小小已達數十家。「我們成長的都很快,但仍面臨一些挑戰,比如軟體演算法研發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今年下半年,國內會有一款應用蘇州安智毫米波雷達的自主品牌量產車上市。」他稱。

在呂威看來,自主品牌企業要想在市場機遇期脫穎而出,就要在實踐中成長。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據了解,蘇州安智方面要求配裝AEB、ACC系統的車輛,在真實路況下進行10萬公里以上的路試。

零視點:

受益於2018版C-NCAP對主動安全技術要求的提高等因素,ADAS在的滲透率有望快速增長,毫米波雷達市場也因此正在崛起。但國內77GHz毫米波雷達企業尚未實現量產和配套,目前的市場紅利被多家跨國零部件供應商瓜分。外資企業擁有成熟的技術方案和集成能力,在配套資源方面也更勝一籌,這是他們的優勢。

不過,行業人士預測,毫米波雷達將在2020年後迎來市場爆發,這也算留給自主企業一個成長「窗口期」。根據日前出台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汽車DA(駕駛輔助)、PA(部分自動駕駛)、CA(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新車裝配率超過50%,網聯式駕駛輔助系統裝配率達到10%,滿足智慧交通城市建設需求。到2025年,汽車DA、PA、CA新車裝配率達80%,其中PA、CA級新車裝配率達25%,高度和完全自動駕駛汽車開始進入市場。

根據筆者的了解,國內毫米波雷達企業大多具有一定的技術積累,並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在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大背景下,他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多家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整車企業對其毫米波雷達感興趣,與他們達成了合作意向,儘管多數合作還處在前期樣機試配階段。

「自動駕駛時代到來之前,所有企業仍然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行易道創始人兼CEO趙捷的一席話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2017上海車展,多家零部件企業的負責人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在目前的汽車變革時代,各家企業似乎又都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比如,國內創業公司行易道自主研發的79GHz雷達SAR成像技術就已處於全球領先水平。

筆者相信,在未來的智能駕駛時代,一定會有自主企業從新軍升級為領軍者。

版權聲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