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北影節策展思路及影迷最關心的問題,都在這裡了

奇愛博士按:

第七屆北影節還有2個小時就要開票了,小夥伴們肯定已經正在摩拳擦掌了吧。首先預祝大家搶票成功。

關於電影節的搶票技法,已經網路上有很多的帖子,葛格就不再贅述了。

這裡談一些個人的真實感受。

今年也是葛格個人第三次從事北影節策展工作。對於我來說,電影節策展和日常的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有相通之處,也有非常大的差異,更不是簡單地把好看的電影一鍋燉、大雜燴,獲得過千萬的票房就是成功。

電影節,終究還是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體現。

正好,電影節的票務銷售平台「微影時代」的支離疏同學,在昨天採訪了我,所以也藉此機會,和大家聊聊電影節的策展心路。

電影節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熟的,也歡迎大家今天留言區留言,葛格明日將擇優送齣電影兌換券5張,略表心意。

真誠地樂意傾聽大家的批評和意見。

希望北影節越辦越好。向電影節全體工作人員致敬,向熱情的影迷們致敬。

採訪丨支離疏

人物丨奇愛博士

支:今年策展團隊是怎樣的?邀片都是怎樣的方式?

團隊和去年差不多吧。電影節片子的話,自主報名的越來越少。這種方式投的電影質量參差不齊,但也有好的,比如《小大人》就是自己報名的。還有兩種方式比較多,合作式邀片和自行邀片。

合作式邀片比如法國電影聯盟這樣的,大家一起商量來定,還有就是國家電影周,一些國家想借北影節的平台推介自己的佳片。

電影節是展現自己國家文化形象的機會,還有些國家電影節期間來洽談合拍片,比如今年義大利就很支持,據說文化部部長會帶領一個電影團來。國內引進英美和日本電影是主流,其他國家比如義大利、德國的就很少,人家覺得這是機會,來談談合作。

還有一種最主流的就是,自行邀片。就是我們自己策展,一部分是新片,每年從重要電影節選擇大家想看的,還有就是更深度地策展,再分為外片和國片,國片這塊對策展能力的要求最高。

《不成問題的問題》

支:怎麼說?

我個人覺得,從電影節的角度來說,吸引觀眾得靠外國電影。但策展意識得看國片。因為對於外國電影尤其歐美電影,目前的策展能力,整個亞洲區域都相對薄弱,比如北京、上海、香港、釜山,做一個特別外國式的專題,有鮮明的策展意識的,都是集中在亞洲區域。

還有很重要一點,北京國際電影節,有三位一體的要求。

電影生產來說,北京是亞洲電影生產中心,從國家的角度來說,北京是的政治文化中心,從城市歷史的角度來說,北京一個有著深厚文化淵源的古都。

從城市到國族到亞洲的一個線索,這個線索是一個城市的點,從策劃角度來說,要把這個線索貫穿起來,組織活動就是點線面三位一體的要求。這當中,又有兩個三位一體。

《小城之春》

理論一點說,北京代表著一個城市,一個國家,一個亞洲,這個角度來說北京是特殊的。釜山、香港都不是首都,都是亞洲的電影城市,甚至香港漸漸已經不是重要的電影城市了,它之前很輝煌,但現在也不能說是電影生產集中地,已經被北京取代了,北京是華語電影區域當之無愧的第一城市。

其中還有地緣政治的元素,電影節不是簡單地把資料館這種學術放映放大一百倍,沒這麼簡單,要結合各種元素和思路,還要考量國家文化政策。

宏觀角度來說,從城市到國家到亞洲,三位一體的要求。有點像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就是東京國際電影節。

但東京電影節其實做得一般,雖然是A級,但現在影響力還不如釜山,只能說差強人意,有些不思進取。我們身邊去東京看電影的就很少,但去釜山的就很多,釜山的宣傳推廣,服務意識,迷影特質都特別濃厚。

2016釜山電影節海報

支:釜山有更多的青年元素吧。

對,釜山是今天亞洲電影節的標杆。從我個人角度來說,北京首先要學習的是釜山電影節,先達到這個水準然後再去和歐洲三大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這樣的去比較。當然北影節的模式是比較類似於多倫多和釜山、香港、上海,屬於公眾型電影節和電影競賽相結合的模式。

北京自己獨特的地緣位置和電影生產中心的性質,決定了未來一定會向著釜山甚至超越釜山的方向發展,幾乎可以說北京是亞洲電影條件最好的城市。集聚了這麼多電影媒體和力量,又是國家首都,迷影人群眾多的超級大都市,從各方面來說都符合去做電影節的要求。

重要的是,誰能找到一個有新意的思路,是我們第一個做出來的。兩個維度,全新的電影與電影人,通過你的這個平台成長起來,包括創投項目、青年電影等。第二個思路就是從亞洲區域選擇一些還不為大家所知的老電影。

《董夫人》

支:這個範圍就放在亞洲嗎?

我覺得主要是在亞洲,有話語權的就在亞洲。很重要一點,需要建立一種「電影亞洲」的意識。前提是整個亞洲區域的文化統合,國家間的電影合拍一定會是趨勢,這是產業角度

文化角度說,東亞區域的中日韓,包括大華語區的內地、港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等,都是有很大合拍的潛力。

我們選片當中能看出來,比如說,新加坡電影《放映愛》,講的是新加坡華文教育的主題,放映員放的都是華語片,新加坡獨立前後有很長的放映華語片的歷史,過去從邵氏、電懋包括左派電影公司長城、鳳凰、新聯等,都在南洋進行推廣,就是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印尼、汶萊,邵逸夫就是從那邊起家的,所以有很多文化淵源在裡面。

《放映愛》

電影亞洲概念的雛形在50年代有一點苗頭,當時有亞洲影展,由於當時是冷戰時期,地緣政治基本都是撕裂的。那個時候的所謂亞洲影展,也是賣片作為主要模式,主體是日本,還有香港的托拉斯公司比如邵氏、電懋等等。現在強勢崛起,宣揚夢的理念,越發成為亞洲電影的文化中心。

支:就您的個人觀察,是已經成為了中心還是一個趨勢?

正在成為。這個過程中做區域文化整合不容易,即便有電影人之間的合作意向,裡面還有很多的複雜情況,包括電影配額,還有區域文化當中的單邊主義的作祟。很多不可知的問題,但是趨勢是不可逆的。我們不是簡單地想看是枝裕和,就弄過來,選擇是枝裕和不是亂選的。

《比海更深》

支:正想問這個。

後面再回答,我繼續說策展思路。所謂點線面,從北京作為一個城市、國家和亞洲區域的三位一體,策展思路的三位一體,我們做的影展是一個複雜的勾連。

這個思路是有個初衷,第一是文華公司成立70周年,1947年到1952年公私合營,文華公司是電影史上最重要的民營公司,我們會推出很多修復作品上映。這是一個面的問題,公司的電影發展史,跟香港電影節推出「澤東電影25周年」就很相似。

另外一個契機在於,梅峰拍了《不成問題的問題》,創作這部電影時候就受到文華公司的《小城之春》的影響,本片攝影師朱津京在和梅峰導演構思電影語言的時候,參考的構圖是日本淪陷時期的電影畫報,從中汲取了營養,不是蘇聯攝影師、吳印咸在紅色根據地的那種圖像,也不是受美國攝影風格影響的攝影師在《良友畫報》上的那種甜膩的大頭像特寫,參考的是日本的,這就有電影亞洲的問題,有很多東方性的元素是相通的。

費穆所代表的文華時期的作者電影,不光是大家知道的《太太萬歲》、《不了情》這樣的,還有幾乎沒人看過的,李萍倩的《母與子》,洪謨的《好夫妻》,還有的影劇皇帝石揮導演的《母親》,這也是秦怡老師留存的最早電影之一,過去叫《母親萬歲》。石揮開始從影劇皇帝變成傑出導演,就是這部《母親》,非常之好,有民國精氣神。

石揮指導拍《母親》

按照重讀電影史的思路,從面的角度來說,串起來「文人人電影重探」,做一些有層次的電影活動,整體國片是文華公司70周年紀念,另外線的角度,還有上世紀20年代的留洋派,長城畫片公司《一串珍珠》這樣的電影,會做默片配樂。還有相關的五六場講座沙龍,梳理文人電影脈絡,專家學者和電影人參與。

還有三十年代的費穆的電影《天倫》,特別棒的電影。文人電影是作者電影的雛形,是古典文脈在支撐的東方美學。而且文人電影有一種疏離的情緒,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外敵侵略,知識分子意識形態發生變化,還有這些知識分子感時憂國,作品很獨立,和意識形態比較疏離。比如《小城之春》,明顯感覺到費穆是關注自身的。所謂文人獨善其身,這種電影有脈絡的。

《天倫》

上世紀三十年代有《天倫》這樣的電影,大家都在抗日,他講很古典的倫理故事,和時局沒什麼關係。過去很少放映,鄭君里的《枯木逢春》,孫瑜建國后拍的《魯班的傳說》,過去我們不注意,其實這些電影的電影語言和東方精神,非常出色,在那樣的政治環境中,可以拍出民族性電影美學,這也是我們策展思路的體現。

還有八十年代田壯壯的《鼓書藝人》,這是一部像第四代電影的第五代電影,非常有特點。我們關照整個華語區的文人電影脈絡,還選擇了4K最新修復的胡金銓的《山中傳奇》,這片子版本很多,我看過四五個版,這次是完整版192分鐘的,威尼斯電影節之後第一次放映。

還有香港影史上最傑出的一批作品,幾乎從來沒人在電影院看過的《董夫人》。盧燕主演的,唐書璇導演,電影史上最傑出的女導演之一,她一輩子也就拍了三四部電影,最重要的就是這部。

以及80年代初期青鳥公司出品,夏夢監製,嚴浩導演的《似水流年》,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非常有《小城之春》的感覺。關照整個脈絡,不在完全學習歐美電影,而是許多東方化表達,這批導演包括鄭大聖、吳琦、王競、徐浩峰,以及梅峰。

我們這次沒選太多,選了梅峰的《不成問題的問題》,本想做鄭大聖的《村戲》,但還沒拿到龍標,有點遺憾。還有侯曜的《海角詩人》,哲學化的詩電影。上世紀20年代是電影商業片的高峰,武俠神怪浪潮,但也已經有哲學化電影了,本片殘片在博洛尼亞,由於時間問題實在沒法弄回來,不然放進去更好,脈絡更清晰。

這是線索,還會做一些點。黃佐臨的《夜店》和黑澤明的《地下層》,都是根據高爾基的劇本進行改編的,還有袁牧之《馬路天使》80周年,最傑出的華語電影之一,和弗蘭克·鮑沙其在好萊塢1928年拍攝的《馬路天使》的比讀,美國的是最新4K修復。

第一個模式是同一個歐洲劇本在亞洲不同國度進行不同的改編

黃佐臨就是鄭大聖的外公,他媽媽是黃蜀芹,這裡面關聯很深,鄭大聖的作品在文人單元,他外公的作品在文華公司,媽媽出現在《不了情》,當時還很小,飾演很重要的角色。他們一家人跟文華公司很有關係。這樣的思路,就是策展的思路。

袁牧之的《馬路天使》受到好萊塢同名片的影響,但完全拍出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水準,義大利現實主義攝影機到街頭那一套,上世紀30年代就拍了,《天涯歌女》、《四季歌》都傳唱到今天。今年正好80周年,這是國產片的策展思路。

文華公司從1947年到1952年的橫截面,橫跨新的成立,前後思路的轉變,桑弧1950年導演的《太平春》,還是石揮和上官雲珠拍的,但完全不同了,有很多時局的變化,知識分子的轉變,這是複雜的學術問題,通過電影的策展形式展現。

特別希望媒體擴散這樣的思路,外片這些比如大衛·林奇,用我策展嗎?已經是大師了,人人都想看。國產片才是我們策展人發力的領域。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支:今年最有代表性的單元就是國片策展這塊吧?

對於我個人而言,就是國片,還有特展和喜劇單元,特展去年做的科幻片,《銀翼殺手》、《2001太空漫遊》、《異形》都弄來,也有產業意義,去年有說法是科幻電影的元年,我們是根據產業發展角度來說做了個策劃,非常受大家歡迎,一票難求。今年觀察,電影票房還是得靠喜劇,如果喜劇不行,票房很受影響,所以想做喜劇特展,也是點線面的思路。

點的話,當中有些重要的特別放映,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2》,庶民喜劇,全球首映,很了不起。還有很多作者,基本屬於面向的,作者中選擇代表性的,比如許氏兄弟的喜劇,現在看太棒了,選了5部,今年恰逢香港回歸20周年,這方面回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創作。像《半斤八兩》、《賣身契》、《天才與白痴》,都非常棒。

還有三谷幸喜的群像式喜劇,雅克·塔蒂的喜劇,那就是有聲時期的無聲片,喜劇大家最喜歡,民族性也很強,還有義大利式的喜劇,《義大利式的結婚》等等,美國是神經喜劇,《一夜風流》,是最重要的神經喜劇代表,此外還有霍華德·霍克斯的《二十世紀快車》,對比利·懷爾德的《熱情如火》影響很大,火車戲是受《二十世紀快車》的影響,懷爾德最早是給霍克斯做劇本的,懷爾德最喜歡的就是劉別謙和霍華德·霍克斯。這就是面的問題。

《曼哈頓》

喜劇片當中,還有《窈窕奶爸》,《曼哈頓》的4K修復版,還有與北京有關的京味喜劇,陳強陳佩斯父子和葛優,《頑主》是葛優成名作,峨眉山電影製片廠的米家山不是北京導演,但《頑主》是京味兒片,之後是夏鋼的《大撒把》,這是馮小剛第一次編劇,葛優拿下金雞獎影帝,之後《不見不散》,馮小剛導演,還是葛優和徐帆。法國喜劇明星丹尼·伯恩的《天兵女特警》,也有電影活動,呈現點線面給大家看。

這些策展的細節不求所有影迷都知道,這是我們的思路,但讓大家了解策展是如何思考,電影節不是一個電影大雜燴,想看啥看啥,裡面有很多思路和心血,大家了解後會更明白。電影節不能只有票房意義的,策展就是這樣的。

支:注意到有巴斯特·基頓的《將軍號》最新修復。

對,是4K修復,基頓的片子都好看,他是冷麵笑匠,許冠文又是華語影壇的冷麵笑匠。有這麼一個對比。這組是民族性喜劇和地域喜劇,按這樣的思路做的。

支:為什麼推出是枝裕和單元?也不是什麼時間節點,怎麼考慮的?

想突出亞洲意識,我們每年都找一個華語電影人,今年是張艾嘉,女性導演的代表,她的單元是自己親自選的。外國導演來說,要選大家喜歡的,代表東方精神的,聽說上海電影節今年要做鈴木清順,我們去年做了原節子單元,小津的電影和是枝裕和淵源很深,《步履不停》、《比海更深》這樣的作品,看到東方導演勾連傳統遺產和當下創作的能力。是枝裕和代表著強烈的東方性,總比選三池崇史更合理。所謂亞洲意識,沒有這部分的話很難策出花樣。

支:今年日影特別多,有特別傾向嗎?

也沒有,從策劃角度來說,焦點影人是枝裕和,喜劇電影里有三谷幸喜,還有山田洋次,三位都是要到北京來的。客觀來說,日影依然是今天亞洲電影里最強的一級。悠久的電影傳統,真是非常厲害。看日影要去思考一個問題,怎樣能做出民族特色。

很可能,未來世界電影是美國、歐洲、東亞區域三級,亞洲里和日本之間的作用是最強的,日影優秀作品那麼多,受眾也希望來。比如每年上影節,日影一票難求。

三谷幸喜

支:上海的日影迷確實很多。

對。但北影節不像上影節那樣突出新作和明星,不光是面向觀眾,也是呼應一路一帶的政策。還有呼應產業需求,有利於電影創作,看了人家電影對國內電影人有一定的幫助,那就很好了。

我去導演協會參加青蔥計劃,看到很多90後年輕導演參考的電影模本是亞洲導演,不再是好萊塢歐洲了,學習阿彼察邦、楊德昌、是枝裕和,這時候引進日影,是非常好的思路。

支:個人最喜歡是枝裕和哪部?

我最喜歡《步履不停》,還有《幻之光》、《下一站天國》,早期的他不是今天這樣,電影有些冰冷,很多形式上的東西,到《海街日記》就比較溫吞了,不過看著舒服。是枝裕和這次將參加2場電影見面活動和1場大師班。

支:大師班會是公開嗎?

肯定是對公眾開放的,北影節的學術活動。

支:聊聊安東尼奧尼回顧展吧,逝世十周年,邀片順利嗎?

其實今年也是伯格曼逝世十周年,但明年伯格曼誕生100周年,那時候各種修復經典出來,已經和瑞典大使館溝通好了,明年會做伯格曼,這屬於常規策展項目,明年全世界都將是伯格曼。

安東尼奧尼比較順利,作品都做了修復,我審片時又看了遍《蝕》,真是棒,很多影迷搶票,搶了到電影院去睡,還是希望大家看看,講兩性關係的,安東尼奧尼的電影故事不是那麼難,電影技法是極其高超的,這些技法通過電影語言的形式,不是通過對白的方式,很微妙。

早期的《不帶茶花的茶花女》,最關鍵的《奇遇》、《夜》、《蝕》、《放大》、《紅色沙漠》這批,再到《扎布里斯基角》,還有維姆·文德斯執行導演的《雲上的日子》。安東尼奧尼電影里的人際關係的疏離和冰冷情感,構圖模式對王家衛影響至深。把《蝕》和《花樣年華》對比看,很有意思。

《蝕》

王家衛最喜歡的就是安東尼奧尼,能看出來的。這是策展他的思路,經典要追,早期受到現實主義影響的要看看,和後來現代主義時期的對比看,還有神秘主義的《放大》這樣的,也會介入政治,《扎布里斯基角》就是這樣的。

支:今天和去年最大的區別是?

好片更多了,策劃思路更加清晰和明確了,影人交流也多了,電影節工作者和城市以及影迷共同創造了這樣一個局面,和當下電影發展的黃金時代不可分離。從電影票房角度來說,北影節遠超台灣金馬、香港電影節。北京整個城市的魅力,是由電影節工作者和影迷共同創造的,迷影文化的興起,和北京作為亞洲電影生產中心的趨勢不可分割。

關於排片和交通的問題,有影迷吐槽去年的老塔排片,套票分佈很散,從MOMA到紅星太平洋到資料館等等,很不方便,而且好多電影都是晚上八點多的場,看完十一點,打車費都是個現實的問題。

這真沒法兒避免。老塔還不算長,今年還有《絕代佳人》,《盜火線》190分鐘,《勇敢的心》4K最新修復,170分鐘,《山中傳奇》、《泰坦尼克號》192分鐘,《日瓦戈醫生》也是三小時。就放縱一次吧,打個車,一年就這一次。平時我們資料館不會這麼晚放的,但北影節排片就是這樣,真沒辦法。

《日瓦戈醫生》

支:至於排片的話,是怎樣的頻率?

排片的話,一部電影一般3到5場,統共大概30家電影院,分為五六個區域,去年還有南城,今年都是南二環往北,以北邊和東邊的電影院為主,消費區域也是這樣,基本這樣的模式。西邊主要就是五棵松和中間影院,重要的單元作品,這幾個區域盡量保證雨露均沾。

這麼幾個區域:電影資料館,往北天幕新彩雲,往東紅星太平洋,往西華星,今年還增加了中關村美嘉,一個重要區域,丁字形。西部,五棵松、華星、中關村美嘉,第三塊,三里屯,周邊輻射藍港,MOMA,芳草地盧米埃。第四塊,6號線和14號線,金逸大悅城,長楹天街盧米埃,CBD萬達,藍港,頤堤港。第五塊,十字往下有另一個十字,10號線上的雙井UME,國瑞城百老匯,從西單到王府井,還有東方新天地百老匯,這是一個十字。主要是這五個區域。零散的也有,科技館什麼的。還有新加入的,奧體、安貞、中關村美嘉等。

支:今年和影院合作順利嗎,他們熱情大嗎?

還行。我們來分配,要跟電影院氣質相匹配,比如資料館看新大片也不合適,硬體條件也不如人家大影院好,跟成本也有關係。加上人民幣貶值,買斷式放映,每一場授權費非常貴,根據電影的成本進行安排,成本一場上萬,那就放大廳。

平均一場5000到7000塊,電影節的票價是買斷式的,通關、字幕、運輸、水電、人力,一場電影還有組委會補貼,人力敲字幕,都需要錢,通關費一票費600美元。各種成本算下來,一張票基本來說成本50左右,去年均價48,別忘了人民幣貶值,關係大了,一千多場電影,都用美元結算,對美元貶值,買電影就貴,都增加了成本。

我個人覺得票價應該拉開檔次,冷門的片子就便宜點,畢竟熱門都不愁賣。大衛·林奇的片子就3場,是枝裕和,套票60塊,散的單張70塊,因為有大量膠片,只能在資料館和MOMA和中間影院,三個影院五個廳能放。

資料館2號廳85個座,中間影院105個座,百老匯最大廳198個座,70塊錢都虧本。北京和上海不一樣,上海影院沒補貼,北京的電影院要補貼,不補貼可以,那人家就放《速度與激情8》,你能怎麼辦。

有些影院還是眼光短淺,不知道電影節的魅力,就電影院的軟實力來說,北影節的片子肯定有幫助。全國都放映速8,但你可以吸引別的受眾。比如MOMA,出了東直門捷運站還得走20分鐘,但就是有人要去MOMA看電影,這就是觀眾黏性。

資料館硬體也一般,但看安東尼奧尼就首選資料館,這是習慣。有些觀眾吐槽資料館音響不好,其實那是因為,我們平時放映的時候,有些轉DCP的素材本身不好,正規DCP沒問題的,自製的DCP有些問題,但電影節不會這樣,會連夜不停地滾一遍試映,大家放心吧。

支:馬上開票了,您作為老司機中的老司機,給影迷的建議?

三點建議,第一:做好預案,盯緊片單。不要非理性地搶完票之後再理性地轉票。第二,購票平台預先充值。第三,熱門場次首選不熱門座位,先買到再說。

給影迷的話。

希望電影節不光是看經典電影,還希望大家開拓思路,不要光追熱門片,也要學會發現冷門佳作,像去年《蛇之擁抱》多厲害。如果要在電影院睡,那就睡吧。盡量要睡得很藝術,要睡出逼格!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