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廣彩回家 流光溢彩

嶺南會廣彩大展開幕 記錄數百年廣彩遠航與歸來的美麗故事

清代《廣彩開光人物紋大碗》

清-道光《廣彩鑲銅飾人物紋潘趣碗》

清-乾隆《廣彩描金人物紋奶壺》

楊善深《廣彩讀書郎圖碟》

《廣彩開光人物故事對瓶》

廣州彩瓷

——海上絲綢之路的名片②

何須錦緞綉春圖,春花飛上銀瓷面。呈現廣彩三百年歷史風韻的大展「遠航與歸航——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名片廣彩的前世今生」,9月5日正式在二沙島嶺南會展覽館開幕了,將持續展出至9月27日。

在本次大展開幕式上,鍾錦恩、房國華、李海蘭、曹志雄等廣彩鑒藏名家以及年過八旬的廣彩工藝美術大師司徒寧、李善發,與觀眾分享了參展作品的幕後故事,暢談與廣彩的結緣歷程,讓觀眾越發感受到廣彩作為海上絲路的文化使者,既是嶺南的藝術、的藝術,更是世界的藝術。

廣彩瓷

中西文化

瓷上同輝

史料記載,廣彩瓷誕生於康熙年間,但目前很難找到實物,真正存留下來的廣彩瓷,自雍正年間始,發展到一口通商時期的乾隆年間,廣彩瓷達於鼎盛。美國旅行者William Hickey 於1796年(乾隆三十四年)參觀廣州珠江南岸的廣彩加工工場,曾描述:「在一間長廳里,約二百人正忙著描繪瓷器上的圖案,並潤飾各種裝飾,有老年工人,也有六七歲的童工。」這種工場當時竟有一百多個。

收藏家鍾錦恩為本次展覽提供了三十多件藏品,主要都是雍正到乾隆年間各階段的代表作。在他看來,老廣彩中的精華集中在雍乾時期。

「嚴格來講,當時屬於『來料加工』——按洋人的要求定做,顏料是他們帶來的琺琅顏料。到嘉慶道光以後,因為廣州工匠對顏料熟悉了,為節省成本,逐漸採用國產顏料。相比而言,早期顏料更鮮艷,彩繪效果也更有層次感。更重要的是,早期的定製款很有特色,題材豐富多彩,特別能體現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

譬如,展出的雍正年間「廣彩開光人物紋大碗」,就是鍾錦恩非常喜歡的一件作品。「大碗上畫的是吹拉彈唱場面,應該是到訪廣州的洋人看到這些演出后,特別要求以此為題材的。對他而言,既有紀念意義,又能給親朋好友帶去新鮮感,因為琵琶、快板、二胡這些樂器是歐洲沒有的。」

乾隆年間遠赴歐洲的「廣彩錦地描金風景人物紋大碗」,也是鍾錦恩的心頭好。據說,英國溫莎堡收藏著一件一模一樣的作品。大碗上繪製的是英國皇室貴族的狩獵圖——西洋大城堡,兩百多隻獵犬,還有策馬奔騰的洋人。「當時的工匠應該是沒見過洋狗的,這種圖案屬於來樣加工。」還有一隻雍乾年間的「廣彩繪洋帆船紋大碗」,則是海上絲路的直接見證。碗上的英國艦隊劈波斬浪,米字旗高高飄揚。

這一次展出的,也有嘉慶時期以後的廣彩瓷,「廣彩九龍橢圓碟」就是其中之一。「嘉慶年間畫龍的很少,尤其是五爪龍,那是皇權的象徵,必須官窯才能出現。當時能夠出現這樣的廣彩瓷,可見貿易的刺激有多大。」

收藏家李海蘭帶來的展品中,清代嘉慶至道光年間的「廣彩開光人物對瓶」也非常有趣味。拿到這對朋友從國外幫忙拍回的瓶子,李海蘭夜不能寐,整晚都在研究上面的人物圖案,越看越覺得這簡直就是瓷瓶上的「賈府壽宴圖」。「每隻瓶子上各有80個人物,描繪的是清朝一品大員為母親祝壽的場面。瓶子的一面畫著大官和他的母親,以及眾女眷,貴婦們身披金坎肩,手持玉如意;另一面則畫著賬房先生在稱金子,周圍是排隊呈上禮金的來客……」

展品中還有另外一對乾隆年間的「廣彩青花開光人物鋪首蓋瓶」,瓶肚上繪製的是滿族人的家居生活,靠近瓶頸處則用開光形式繪製了西人的送別場景,可謂中西合璧。

廣彩人

名品歸航靠他們

鍾錦恩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文物總店購買迴流的廣彩瓷佳作,到2000年前後,每年更是投入數百萬元在廣彩瓷的收藏上,經手的廣彩瓷有兩千件左右,目前手上的精品有兩百多件。

祖籍為梅州的澳門地區藏家房國華入行也有42年。1985年他開始赴美國和英國購買瓷器,手中的廣彩瓷以清代為主,本次展出的老廣彩瓷中,有他珍藏的六十多件。為了回購瓷器,房國華的飛行旅程已經可以繞地球兩百多圈。他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美聯航的永久會員,單在這一個航空公司,他的飛行紀錄就達到480多萬公里。

房國華最愛到英國「淘寶」。「英國面積還沒有廣東大,人口也只有7000萬,但卻擁有2700家拍賣行。因為他們的遺產稅高達50%,如果交不出巨額遺產的稅費,只能將一些珍貴藏品全部送拍,得到的款額扣除一半遺產稅後再交給後人。因此,英國每一個小鎮都有拍賣行,有撿小漏的機會,但撿大漏很難,因為行內人都懂、都爭,價錢自然就高了。」

房國華說,描繪十三行商館區的廣彩瓷非常有收藏價值,他曾在英國拍賣行看到過一隻該題材的大碗,碗口有一個缺口,估價為五千到一萬英鎊,本來想著能夠以一萬到一萬五英鎊的價格拿下,沒想到最後拍到了六萬英鎊,加上傭金,摺合為人民幣超過七十萬元,比官窯出品還貴了,大大超出他的預期,只好作罷。

最精美的廣彩瓷則為洛克菲勒款,被稱為「出口的官窯」。本次展出的就有房國華的幾件洛克菲勒紋飾鏤空果籃,非常值得一看。

嶺南畫派名家也畫瓷

本次展覽,香港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廣彩瓷廠——粵東瓷廠的第三代傳人曹志雄,也送來了家傳的嶺南畫派代表畫家趙少昂、楊善深當年繪製的廣彩瓷作品。

粵東瓷廠是曹志雄的爺爺曹侶松於1928年創辦的,當時叫做「錦華龍」。抗戰時期,很多廣彩藝人避難香港,都進入了該瓷廠,獲得了安頓。最鼎盛的時候,「錦華龍」有三百多廣彩匠人,以生產外銷日用瓷為主業。

1949年後,成為廣彩瓷第一位國家工藝美術大師的趙國垣,其作品就經常送到該廠燒制。那時候,曹志雄的父親曹榮樞與趙少昂、楊善深的關係也非常好,兩位大家經常到廠里聊天、喝茶,興起了還揮毫在瓷上畫幾筆,留下了重要的歷史印記。

今天,歐美等國家的民眾,依然很喜歡粵東瓷廠生產的手工日用瓷,購買者絡繹不絕,百年老店可謂是廣彩瓷外銷歷史的「活化石」。

知多D

清各時期廣彩風格差異

清代雍正年間,廣彩瓷上的人物形象以馬背上民族為主,人物清瘦,五官突出,仕女髮髻較高;到了乾隆年間,民族融合在人物形象上體現出來,出現了國字臉。這兩個時期人物的水袖、衣紋刻畫精細,且經過多次上色,有厚度。到嘉慶以後,廣彩瓷上的人物形象就比較單一了,但色彩和整體效果還比較好。道光以後至清末,色彩以大紅大綠為主,人物較平面化。

「師傅誕」紀念廣彩鼻祖

相傳,乾隆時期,兩個景德鎮人楊快和曹焜來到廣州;楊快懂造瓷,曹焜會燒窖。只見大量陶瓷從景德鎮運至此出口,他們靈機一動,與其將瓷胎畫好遠道運來,不如把空白瓷胎運到廣州再繪製,節省成本。於是,他們從景德鎮請來匠人,在本地招聘工人,開始生產陶瓷。楊快就是廣彩人尊稱的鼻祖;每年農曆8月初4被定為「師傅誕」,廣彩藝人將拜祭、收徒都安排在這一天進行。(記者江粵軍)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