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萬達突然拋售酒店、文旅,反常即為妖

2017年7月10日上午,萬達商業與融創聯合宣布,雙方於當日簽訂了一份總價631.7億元的轉讓協議,萬達將旗下的13個文旅項目和76家酒店轉讓給融創,「雙方同意在7月31日前簽訂詳細協議,並儘快完成付款、資產及股權交割」。

對於突如其來的交易,王健林給出的理由是「大幅降低萬達商業的負債,並進一步實現輕資產化運營。」

萬達已「如願變輕」

2014年10月8日,虎嗅《首富光影下,萬達模式面臨拐點》的標題里原先用的是「首負」。

因為截至2014年6月30日,萬達商業地產借貸、應付賬款合計超過3000億,還有近2400億的「資本承擔」(就是根據合同及規劃要花,不花就會出現「項目爛尾」的錢)。儘管賬上有748億現金和1319億存貨,資金缺口仍達3000多億之巨。

近三年來,不想背負 「首負」之名的王健林致力於推動「輕資產化」。在2016年工作報告中,王健林給了兩個模式:

1)投資模式。別人拿錢下訂單,我們負責找地、建設、招商和運營。

2)合作模式。別人出地又出錢,萬達負責設計、建設指導、招商運營,凈租金雙方7比3分成。

輕資產化既能發揮萬達的品牌、管理優勢獲得穩定收入又能減輕債務負擔,降低風險。

2017年上半年,集團營收1348.5億元。其中重資產的地產業務收入568.3億元,佔比42.1%;輕資產的服務業收入780.2億元,佔比57.9%。今年啟動的26個「萬達廣場」全部採用輕資產模式(投資類14個、合作類12個)。

王健林已經如願使萬達集團「變輕」。

「去地產化、輕資產化」之後,萬達的主攻方向從地產轉向文化和旅遊。但7月10日的交易卻讓前路突然模糊了起來。

出讓76家酒店,賣資產還是輕資產?

與院線一樣,豪華酒店是「萬達廣場生態」最自然的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萬達不滿足於與國際著名酒店管理集團合作,坐享「業主收益」,而是辛辛苦苦地打造自己的酒店管理品牌,一搞就是三、四個,文華、嘉華、瑞華……

截至2016年6月末,萬達旗下已開業酒店達79家,平均每間有客房310套。其中,49家自營酒店收入14.8億,超過國際品牌(第三方)運營的30家。自營酒店單店營收也從不及第三方的一半提高到77.4%。

2016年中報還顯示,萬達專門為酒店儲備土地203萬平米(建築面積),足夠興建二十幾座五星級酒店。

融創以335.95億元,收購萬達旗下76個酒店,平均每家4.42億。上述酒店約有客房2.4萬套,平均每套140萬。

根據雙方約定,酒店管理合同將執行到期滿。屆時這些酒店早已不姓王,到時萬達要和眾多國際著名酒店管理集團PK,看誰能獲得孫老闆歡心。難道這是老王想要的「輕資產」?

按照王健林提出輕資產模式,酒店賣給孫老闆屬於「投資模式」,交由萬達運營管理是必須的。

現在不是「輕資產」,而是「賣資產」。

文旅項目,無徵兆拋售

如果說「出讓76家酒店並非『輕資產』」尚能解釋,13個文旅項目的交易則更是蹊蹺。

2015年7月,王健林親自發布「萬達旅遊發展戰略」。根據規劃,到2020年萬達集團將在全國建成15個萬達文化旅遊城(即萬達城),年接待遊客2億人次(預計迪斯尼2020年將接待1.5- 2億人次)。

目前西雙版納、哈爾濱、南昌、合肥、昆明、濟南等6個項目已經開業——

2015年5月,總投資400億、佔地近3平方公里的南昌萬達城率先開業;

2015年9月,總投資150億、佔地5.3平方公里的西雙版納萬達城開業;

2016年9月,總投資300億、佔地1平方公里的合肥萬達城正式開業;

2017年6月30,總投資400億、佔地1.5平方公里的哈爾濱萬達城開業。該項目於2013年4月開工建設。

現在,王健林規劃的15座萬達城只有長白山、武漢暫時沒有易主,其餘13座全部被拋售。

文旅項目之於王健林就象電動車之於賈躍亭!

「有萬達在,上海迪斯尼20年難盈利」言猶在耳,如今上海迪斯尼實現盈利,王健林卻沒有任何徵兆地拋棄了他的「迪斯尼夢」。

如何評估房地產商及其項目的價值

通常,房地產開發商負債率都很高,老闆越激進負債率越高。可以用一個極簡模型說明房地產商為什麼能在極高負債率下「健康發展」:

假如開發商以單價8000元/平米拿下一個規劃建面10萬平米的項目,又投入4個億把項目建立。在開始銷售之前,這個項目的資產總額為12億(按成本入賬:地價+建設成本)。

如果開發商自有資金為2億,貸款10億,則項目總資產負債率為83.3%。但當開發商以單價1.6萬/平米將房子賣光獲得16億資金並償還10億貸款后,手裡剩下6個億,2億自有資金的利潤率為200%!

如果有買家想中途接手,評估這個項目最重要的指標是相同區位當前的土地成本。比如「招拍掛」的樓面地價已達1萬/平米,考慮到4億建房成本,項目估價就是14億。10億貸款當然由買家承擔,賣家收到4個億,利潤率為100%。

假如項目買家的4個億有3個億借貸來的,未來能以2萬/平米銷售,1億自有資金的利潤率將高達500%!#難怪富豪榜上有那麼多房開商#

對於持有大量商業地產的萬達則更「好玩兒」:隨著萬達廣場建成開業、人氣逐漸攀升,定期對「投資物業」進行價值重估,獲取「公允值增加」收益。例如,2015年公允值增加達172億,相當於同期凈利潤的57%。無怪乎虎嗅2016年6月6日一篇文章提出:萬科的價值在賣掉多少房,萬達的價值則在多少房沒賣掉。

總之,由於土地價值升幅巨大,考察開發商或房開類項目的現有價值要看「重置成本」,項目的未來價值則取決於地產升值空間。

為什麼說文旅項目被賤賣

萬達商業、融創聯合公告的第一條是「萬達以註冊資本金的91%即295.75億元,將前述十三個文旅項目的91%股權轉讓給融創,並由融資承擔項目的現有全部貸款。」

「怪不得便宜,原來融創要承擔債務呀!」,某些對財務、對房地產行業一知半解的人以為發現了新大陸。

這裡,應當考慮的是重置成本。

首先,單單是規劃這一關就很難過。佔地幾平方公里、投資數百億的項目,省委、省政府開個會,合計合計就有權批、就敢批?沒有中央政府相關部門的批准,休想!即便手眼通天,跑完一個文旅項目所需要的時間、人脈、運氣都是難以承受之重,何況13個!

《聯合聲明》中有文旅項目維持「四個不變」的提法:

1、品牌不變,項目持有物業仍使用「萬達文化旅遊城」品牌;

2、規劃內容不變,項目仍按照政府批准的規劃、內容進行開發建設;

3、項目建設不變,項目持有物業的設計、建造、質量,仍由萬達實施管控。

4、運營管理不變,項目運營管理仍由萬達公司負責。

這種表述針對的就是政府審批,因為政府把項目批給萬達之後,品牌、規劃內容、實施方、運營方都不可能變更。

其次是拆遷。這13個項目可不是在沙漠里,而且交通便利、風景宜人。運氣好的話,拆10萬平米可能比較順利,拆50萬平米難則免遇到「釘子」。因強拆丟官罷職、鬧出人命的案例年年有。拆5平方公里是什麼難度,拆13個項目呢?

最後是開工建設。13個項目有6個已經建成開業,另外7個也已投入大量資金。所謂負債不就是在建設中產生的嗎?

王健林不是滴滴、快的,沒有打「補貼大戰」,文旅項目亦沒有沉重的歷史負擔,花掉的貸款沒有被「燒掉」而是以「在建項目」列入資產負債表。貸款20萬裝修一套毛坯房,房產的價值怎麼也得增加20萬吧?

本質上,13個文旅項目是「新概念房地產項目」,主題公園是幌子,本質上還是運營商業地產、出售住宅那一套。以南昌萬達城為例,400億總投資中有200多億用來開發寫字樓和商品房。

何為「重置」,以西雙版納城萬達城為例:

1)向政府申請投資150億的文旅項目要付出多少有形、無形的成本,能不能批下來,多長時間能批下來?

2)現在拿5.3平方公里要多少錢;

3)在這5.3平方公里建設主題公園、商業中心、傣秀劇院、三甲醫院和高端酒店群要投入多少時間和金錢?

那裡的房子已賣到第7期,單價從5000元以下漲至7500元以上……

25億的承債式收購就能成為這一切的主人!

對於「按註冊資本收購」,稍有商業感覺的人都會感覺震驚。註冊資本是最初投入的本金,合著這些多年都白折騰了,買家只給個本金。好比一個有才華的畫家,用3年時間完成一幅得意之作。買家卻拿出一桿秤,要按白紙定價,這是對畫家的極大污辱!

13個文旅項目不是空殼、不是白紙!#王健林為何甘心受辱?#

如果非說老王因為負債率高、必須賣資產還債,老孫的負債率也不低而且剛接下樂視的爛攤子怎麼解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