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還原《敦刻爾克》背後的歷史真相

原標題:還原《敦刻爾克》背後的歷史真相

時光網特稿

曾經拍攝出

《盜夢空間》

《星際穿越》

《致命魔術》

《記憶碎片》

《蝙蝠俠》

三部曲等影片的英國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可謂是歐美電影界的科幻腦洞先鋒。不過,在他的新片

《敦刻爾克》

中,諾蘭首次聚焦了二戰期間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這一現實題材。

這是諾蘭從小聽到大的故事,承載了太多厚重的歷史和人物。電影沒有細說敦刻爾克大撤退發生的前因後果,諾蘭的海陸空三線敘事視角更注重塑造親歷戰爭的體驗感,而非事無巨細的去呈現完整史實。看完電影《敦刻爾克》之後,讓我們再次進入鏡頭背後那段改寫人類命運的真實歷史.....
英法軍隊為何被困敦刻爾克?

《敦刻爾克》劇照(上圖)與歷史圖片(下圖)對比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國軍隊對波蘭發動了進攻,二戰由此全面爆發,9月3日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不過實際上英法聯軍只是躲在馬奇諾防線后,沒有對波蘭進行有效的軍事支援。

德軍佔領華沙后,波蘭完全陷落。英法兩國只對德國對外交上予以譴責。
隔年的5月10日起,希特勒指揮德國軍隊繞過馬奇諾防線,進攻擁有300萬軍隊的比利時、荷蘭、法國和盧森堡。德軍指揮官的創新戰法令對手措手不及,裝甲部隊橫掃法國北部,將英法聯軍切成兩段,並把數十萬盟軍逼困到了敦刻爾克。
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攻勢下崩潰,德軍在敦刻爾克港區內的空襲擊沉了眾多船隻,附近海域出沒的潛艇也大幅威脅水面船隻的安全。
當時瀕臨崩潰的40萬的英國遠征軍以及法國、比利時和加拿大軍隊的盟軍士兵,被迫撤退困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家園就在26英裡外,卻無法輕易到達。由於敦刻爾克港口是個極易受到轟炸機和炮火持續攻擊的目標,因此在德國軍隊的包圍下,他們的形勢危急萬分。

德軍向被圍困在敦刻爾克的盟軍空投勸降傳單

英國軍隊的領導者很快意識到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在此停留。危難之際,多佛爾軍港海軍中將伯特倫·拉姆齊主導謀劃出"發動機行動"(Operation Dynamo),讓軍隊從敦刻爾克撤出返回英國。

他們計劃集中了30艘渡船、12艘掃雷艦,從法國沿岸的加萊、布倫和敦刻爾克三個港口,每天撤退一萬人。然而兩個星期以來,該地區在德軍猛烈轟炸下,船塢和碼頭已經被炸成廢墟,唯有一條不足1200米長的供船停泊的東堤。

當40萬人無法回家,家為你而來

英國海軍部曾下令讓所有機動式遊艇在十四天內報到,抽調1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和26其他艦艇前來,這是英國海軍自開戰以來第一次用軍艦來運輸人員。

除此之外,他們通過廣播呼籲尚未被徵用的平民提供船隻。無數業餘水手、私人船主參加了行動,他們非常明白撤出遠征軍對於英國意味著什麼。於是,駁船、拖船、貨船、客輪、漁船、汽艇乃至私人遊艇,都紛紛出海,駛往敦刻爾克。
先後有693艘英國船隻和168艘法國、荷蘭和比利時船隻,共861艘各種船隻加入救援行列。他們主要從希爾內斯、馬加特、多佛爾、紐黑文、福克斯通和拉姆斯格特這六個港口出發,在敦刻爾克接上英法聯軍官兵后再返回英國。
當他們抵達敦刻爾克時,實際上局面已經相當混亂。士兵們為了躲避空襲隱藏在沙丘中,小鎮被炸為廢墟,德國軍隊正在逼近。很多船收不到廣播信號,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用臂板信號系統向海灘上的人呼叫,並等待對方的回復
。由於船內空間狹小,夾板很容易被填滿,士兵們只能攜帶步槍上船,包括飛機、坦克、重機槍全被留在海灘。被救的士兵仍然是幸運的,因為不少戰友沒法像他們一樣能夠返回故土。即便如此,此次撤退仍舊傷亡慘重,差不多九萬人不幸遇難、受傷或者被拘禁。
月光石號原型人物曾在泰坦尼克號
憑藉《間諜之橋》摘得奧斯卡最佳男配的馬克·里朗斯在《敦刻爾克》中飾演道森先生。這位英國普通公民在得知大批英國軍人被困在法國海灘不能回家時,便和小兒子及其朋友自告奮勇開著小船去營救海對面的同胞。

《敦刻爾克》的靈魂角色——月光石船長道森

這一角色並不是憑空捏造的,他的

原型正是"泰坦尼克號"的二副查爾斯·萊托勒。

"敦刻爾克大撤退"時,萊托勒已經66歲了,他帶著兒子駕駛著"流浪漢號"遊艇參加了營救士兵的行動。

營救行動中,他拒絕海軍們駕駛他的船,並在危險狀況下憑藉自己的力量全力地去救盟軍士兵,就連負責登陸的軍官都不敢相信他的船竟然裝下了55個人,其中有四個人還是站在浴缸裡面。
萊托勒最小的兒子赫伯特是一名英國皇家空軍的飛行員,他曾教過父親如何躲避空襲,這些技巧讓萊托勒在敦刻爾克時派上了用處。不幸的是,他在駕駛威靈頓式重型轟炸機對德國北部城市威廉港進行轟炸時英勇犧牲。
影中大約使用了五十艘船,道森先生的船上綁著藍色棋,因為他是遊艇俱樂部會員,曾為皇家海軍服役。其他穿上綁著紅色船旗,代表著普通商船。
被拒載的法國軍人:近10萬法軍撤到英國

英軍先撤,法軍退後?

諾蘭在電影里多次描繪了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英國人優先的場景,絕望的法國士兵甚至從戰死的英軍士兵身上扒走衣服,冒充英軍混入撤離隊伍。

在執行撤退計劃的前期,英軍被撤離的人數一度比法軍高出十幾倍。當越來越多的英軍士兵安全回到英國之後,大批英國軍隊也受命留在法國幫助更多法國軍人撤離。
整個敦刻爾克大撤退期間,共有約21.5萬英軍士兵成功撤離法軍撤離部隊的人數也9.5萬人、比利時3.3萬。最終未能離開敦刻爾克的英軍士兵與被困在此的法軍部隊人數相當,他們聯手作戰與德軍戰鬥到了最後。
1940年6月22日法國淪陷,傀儡政府「維希」開始執政,戴高樂在英國開始領導「自由法國」運動。
恥辱潰敗還是勝利奇迹
此次撤離標誌著英國勢力撤出歐洲大陸,西歐除英國、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區落入德國之手,為盟軍保存了日後反攻的主力為將德意日法西斯最終送上斷頭台奠定了基礎。敦刻爾克撤退列為二次世界大戰最著名戰役之首,被丘吉爾稱作是撤退中的奇迹。
更有軍事歷史學家指出,敦刻爾克大撤退絕不是一場奇恥大辱的敗退,歐洲的光復和德國的失敗就是從敦刻爾克開始的,畢竟盟國「笑到了最後」。
戰後的敦刻爾克

今天的敦刻爾克海灘

二戰中,敦刻爾克中95%的建築被摧毀,大批百姓逃離家鄉。戰後,法國人民在廢墟上重建了敦刻爾克港和城市。

此後每隔五年的5月下旬,都會有50艘曾參與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英國小船故地重遊,來到法國北部的這處港口,紀念盟軍在二戰歷史上創下的一次奇迹。
如今,敦刻爾克已發展成為法國第三大港口城市,每年有800萬人次來此遊覽。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