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乘風破浪》:青春電影的親情書寫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乘風破浪》

當《乘風破浪》宣布定檔春節檔之時,並沒有太多人看好影片的票房,畢竟從製作到上映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而影片之所以能夠匆忙的上映,唯一的解釋就是製片方想從春節檔分得一塊「蛋糕」。當然,《乘風破浪》也不辱使命,最終以「逆襲」的姿態趕超2017 春節檔最熱的《西遊伏妖篇》、《大鬧天竺》、《功夫瑜伽》三部影片,並於2 月20 日取得破十億的票房。

從投資與收益比和口碑效果來看,《乘風破浪》無疑是今年春節檔最大的贏家。作為一部春節檔的合家式青春、喜劇電影,不僅繼承了韓寒式的冷幽默,在敘事模式上,亦採用了傳統的「夢幻式穿越」手法。巧合的是,《乘風破浪》遭到抄襲《新難兄難弟》、《回到未來》等影片的詬病,與成功逆襲票房「神話」的喜劇電影《夏洛特煩惱》抄襲《佩姬待出嫁》之命運如出一轍。雖然如此,電影票房的「逆流而上」, 證明了電影《乘風破浪》的不俗質量,有著「新瓶裝舊酒」的情懷所在,它所表達的主題也脫離青春電影只講愛情、喜劇電影只為搞笑的窠臼。

電影通過講述賽車手徐太浪因現實中不滿父親對自己賽車事業的支持而耿耿於懷,在向父親證明自己的過程中發生意外而穿越回到1998 年,借和父親重走青春為契機而消除隔閡的故事。該片以獨有的文藝氣質,通過張弛有序的視聽語言處理,塑造出90 年代亭林鎮具有「流氓氣質」的小鎮青年形象,電影中所充斥的歌星、海報、BB 機等90 年代獨有的社會符號,配以無厘頭的喜劇效果,表達了父子和解的主題意蘊,以此勾起觀眾對青春往事的回憶,贏得了市場的考驗。也許,《乘風破浪》里有太多生硬、不合理的設置, 作為韓寒的第二部作品,同樣具有導演自身特別的文藝情懷值得肯定。

小鎮文化的背景定位

與小鎮青年形象塑造

從韓寒導演處女作《後會無期》的題材看出,導演對小鎮文化的痴迷。不同的是,《後會無期》表現了小鎮青年對東極島的遠離,電影以公路片的形式表達了對東極島過往的緬懷。而《乘風破浪》整個故事都以「亭林鎮」為中心場域,構建了韓寒的一個魔幻現實主義的世界,裡面充滿了舊時光的印記,如錄像帶、BB 機、香港電影、白日夢、小鎮青年,真實和虛幻在此模糊了界限,具有強烈的烏托邦意味。

為了構建真實的小鎮文化背景,凸出恩格斯關於「真實的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題,導演對人物活動的環境設計異常考究。同時,環境作為電影中人物的活動場景,克拉考爾認為,環境不僅是角色活動的舞台,也是電影的主題表現之一, 「電影……並不是專以人為表現對象的,它的主題物是可見現象的無盡洪流……」為了突出小鎮文化的背景定位,表現電影的「和解」主題,電影《乘風破浪》的故事架構與人物選擇都緊緊圍繞90 年代的上海「亭林鎮」背景展開,而從電影的整體環境設計效果來看,成功凸顯了人物性格與年代統一,人物生活在真實的環境當中,並且做到了為自然與人文環境服務,以體現小鎮90 年代的觀感,進而表現了父子和解的主題。電影《乘風破浪》關於父子代際問題的探討是相當成功的,穿越作為電影敘事的「另類」藝術手法,它能夠自然的做到兒子親身經歷父親在九十年代「亭林鎮」的風雨過往,增加父子間的共同認同感,從而完成了父子和解的目的。用夢幻式的穿越敘事形式,《新難兄難弟》完成了父子間的和解, 《夏洛特煩惱》成功的完成了夫妻間的和解。其實,關於和解的命題,在韓寒的公路電影《後會無期》中,通過江河一伙人「西去」的故事,達成與時代的和解有異曲同工之處。《乘風破浪》作為一部溫情喜劇片,沒有大刀闊斧的媚俗,而是通過父子和解的形式,將兩代人的青春巧妙的糅合在一起,在創造喜劇效果之餘,點燃了小鎮青年的青春歲月,勾起了觀眾的懷舊情懷,顯得別具一格。

圖1 亭林鎮街頭

圖2 亭林鎮青年

從人物的塑造上來看,導演成功塑造了徐太浪(阿浪)、徐正太(阿正)、馬化藤(小馬)、牛愛花(小花、張素珍)、六一、羅力等性格各異的小鎮青年人物形象, 他們之間的愛恨糾葛為觀眾呈現出正義必將戰勝邪惡 的江湖世界,體驗片中為正義而不懼邪惡人物的俠肝義膽,使觀眾能有強烈的時代代入感。徐太浪穿越回到1998 年之初,被「鄉村篇幅俠」徐正太所救,雖然是一個小事,亦表現出了徐正太敢於為陌生人兩肋插刀的青年英雄形象。此後,徐正太和徐太浪多次為了朋友而肝膽出手,表現了90 年代青年對港片中英雄形象的崇拜,亦是體現時代青年文化的重要表徵。不僅如此, 以徐正太為首的正太幫為保護亭林鎮的百姓,不惜和羅力、黃志強對抗,保護摯愛KTV 與街道商鋪,以實現「KTV 里只唱歌,桑拿房裡只洗澡」的願望,表現了與時代決裂的決心。這種不走尋常路的正太幫幫派里,塑造了憨厚、自卑卻重情重義的六一、渴望改變通信世界的小馬、忠於愛情的小花等形象,他們雖不是名媛、大腕卻顯得真實、可感。作為舊時代的旁觀者,徐太浪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逐漸消除了自己對父親的「恨」,亦能彰顯個人的美好品質。其實,從觀眾內心感受來看, 父輩期許會導致父子關係的僵化,卻很難理解父輩的良苦用心,這種矛盾糾紛因為關乎親情,所以會使父親顯得剋制。通過此故事,把聽過的老歌、看過的港片夾雜故事之中,會促使觀眾沉浸式體驗父輩的故事,感受他們的時代風采和特色,以消除父子之間的心靈隔閡。

因此,相較於其它三部賀歲檔電影《乘風破浪》實屬誠意十足。它拋棄刻意而為的春節檔圈錢噱頭,專註於故事的選擇、人物內心世界的塑造、真實環境的營造等,用一個具有幽默與風度的情懷,細膩的刻畫出了小鎮青年形象,進而表達父子之間的和解。電影雖然沒有表達宏大的命題,人物亦是生活中的「草根」,卻恰到好處的流露出親情、友情的美感,充滿了強烈的人文關懷與復古的審美情懷。

張弛有序的敘事節奏與鏡語表達

《乘風破浪》中由「父子」澶變為「兄弟」的雙重人物關係構建,除了用穿越的形式表達二人內心情感的變化外,張弛有序的敘事節奏、獨特的鏡頭語言處理,使影片表現出和常規青春電影懷舊情感的不同,它表現出了自身獨有的質感,與電影的「和解」主題不謀而合。

敘事時間作為電影敘事節奏的重要因素,首先表現在對時空的建構上,在影片的關鍵時刻,導演有意的加入兩個回憶的段落,以連環畫式的形式呈現出來,這兩個段落不僅成為了影片的骨骼框架,也完成了影片張弛有序的節奏表達。一個是徐太浪帶著父親在各種道路上飆車,最終和火車相撞的段落。「賽車被火車撞飛」作為電影的轉場,並未按照時間的線性順序發展,而是通過回憶的手法,以快節奏的交代了徐太浪一生中重要、難忘的日子,父親6 年監禁時與自己不愉快的相見時光,父親對自己的拳腳交加,無視他對夢想的選擇與堅守。一系列的事件表現了現行時空下父子關係變僵的由來,徐太浪穿越后,與父親徐正太共同經歷青春,使兒子得以重新認識父親。其實,這段時光與父子關係變僵的時光是非重合的,而正是這樣的時空處理,使徐太浪穿越之後,父子和解的背景原因得以建立。並且,影片的整體節奏明快、自然, 加上字幕的「復古」味道,儼然具有強烈的懷舊意味。另一處是徐正太被判處六年監禁的時候,同樣採取了連環畫的形式展現了徐太浪回到1998 年後,和徐太浪、牛愛花、六一、小馬之間的感人故事。如果說第一處的時空處理是影片和解主題得以建立的背景原因,那麼這一段落則彰顯了父子和解的結果。兩個段落前後呼應, 巧妙的組成了影片的框架,與影片溫情的日常慢節奏相得益彰的結合起來,使影片節奏張弛有序。相較於《後悔無期》里的慢節奏敘述故事,《乘風破浪》則快節奏與慢節奏結合起來,畫面的動感大大加強的同時,觀眾亦能夠儘快的進入導演所建立的節奏中來,沉浸式體現電影的故事。

圖3 徐太浪翻閱舊物件

聲音和畫面的「反差」結合也是該片視聽語言的一大特色,這種處理體現在電影情懷的構造上。從《後會無期》到《乘風破浪》,韓寒用一些翻錄而來的老歌來營造懷舊情緒,《後會無期》中的《The End O f The World》,《乘風破浪》中的《Five Hundred Miles》和《在雨中》都是如此,從邏輯上來看,這與懷舊青春電影里用老歌來表達懷舊情懷的套路如出一轍,不同的是, 韓寒在老歌的運用上表現出節制感,用單掉的歌曲烘托電影的懷舊氣息,契合觀眾的懷舊情緒。不僅如此,電影中對聲畫的對位處理,亦恰到好處。畫面上呈現徐太浪跌宕起伏的一生,背景音樂卻配的異常舒緩,畫面上是徐太浪和徐正太為自己的兄弟六一報仇打架,背景音樂卻很平靜,這樣的例子在電影中不勝枚舉。這和姜文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用雄壯的國際歌去烘托馬小軍的懦弱性格所帶來的諷刺意義不同,此處用懷舊的音樂表現了父子之間的和解,細膩的表達了父子間的感情變化。相反,如果音樂配的慷慨激昂,則會表現出父親的悲情的江湖氣,和影片的主題相差甚遠。因此, 在《乘風破浪》里,對老歌的運用與聲畫「反差」處理上,拓展了電影關於友情、愛情與親情的內涵表達,使結尾變得含蓄、自然,併產生了開放式的藝術效果。

同時,電影採用了徐太浪的主觀視角,使電影故事置於主人公徐太浪的視角之下,而又不刻意改變故事發展的自然順序,形成與文本的自然交融。鄧超多次面向鏡頭表露心聲,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雖然現代電影不提倡以劇中人物的視角與觀眾交流,該處理方法卻無形中拉近了電影人物與觀眾的距離。徐太浪穿越后,不試圖改變過去時間裡的一切,而是試圖告誡父親「不要犯事」,想方設法「找尋」母親,至於結果,徐太浪雖能夠預知卻並不刻意改變,正是這樣,為徐太浪對父親行為的認同感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當然,這也造成電影的一些情節梗顯得較為生硬,如母親的跳樓自殺等。

雙重身份關係構建下的父子和解

講述父子/ 父女和解主題的電影很多,如李安的父親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都是父子關係的矛盾與和解經典範本。而電影《乘風破浪》則換其道而行之,用穿越的敘事形式,讓徐太浪穿越回到父親的年代,以兄弟的身份介入父親徐正太的生活,兒子與父親具有了身份上的對等性,以此使徐太浪能夠親身置於父親當時所處情景之中,加深刻理解父親拋棄妻子、不顧自己意願而做出的各種選擇。並且,電影採用「如果」的模式,實現了父子間的和解,即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兒子會更加明白父親的選擇,在當今又和社會現實形成了互文意義。

電影《乘風破浪》中的父子和解,最有意味的是體現在三次打架上,從不自知到自知,完成了徐太浪對父親諒解的心路歷程。第一次,徐太浪穿越回到父親的年輕時代,兩人在陌生情況下,合力打敗搶劫者。這也是徐太浪第一次認識到父親的品性,當然,作為一種不自知的狀態,是徐太浪對父親認同的開始。第二次,徐正太和徐太浪父子同心協力救小馬。如果第一次的兩人智斗搶劫者是徐太浪對父親不自知時的認同,那麼這次為救小馬和羅力打架,是徐太浪對父親精神認同的強化。第三次,兩人果斷為六一報仇、尋找黃志強。作為影片的高潮,也是兒子對父親最終的精神認同。三次打架, 雖然沒有本質上的關聯,卻一步步的將故事層層推進、直指高潮,使徐太浪對徐正太有了階梯式遞進的認識, 為什麼父親當初會拋棄妻子選擇牢獄的人生?答案是: 時代壓迫下的無奈選擇。當然,當我們以兒子徐太浪浪的視角去回首父親的往事時,父親的行為在時代背景的逼迫下,變得不再可恨,最終得到兒子徐太浪的原諒。其實,徐太浪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阻止父親報仇, 但是他並沒有這麼做,而是跟隨著父親的足跡,經歷了一遍他的過往時光。當他大談未來經濟走向、房地產的崛起及BB 機的消亡、錄像帶的淘汰時,因為他人的不相信,而選擇用沉默回應懷疑。所以,當他談到未來會改變時,只有頭腦簡單的小馬相信:「這個世界肯定會變的」,相信這個世界會變,就像他們父子內心情感的變化一樣,最終由僵化走向了和解。

圖4 父子聯手找黃志強報仇

如果說父子矛盾的和解藉助打架得到了層層推進, 那麼影片中的兩個細節對和解主題同樣具有深化作用, 也使徐太浪現實中缺乏父愛、母愛的夢想得以在此完成。一處是,徐太浪為了拆散徐正太與牛愛花而約牛愛花看電影,等來的不僅僅是牛愛花一人,同時還有徐正太、六一、佳依,在去電影院的路上,導演有意將徐太浪、徐正太、牛愛花安排在同一機車,像幸福的三口之家一樣。另一處是徐太浪主持父母婚禮的戲份,像專為父子和解搭建的儀式一樣,得以在此完成。這個段落, 徐太浪借主持之際表露了對心聲,為現實中父親表達了深深歉意。同時,這個段落採用交叉蒙太奇處理方式, 徐正太婚禮與六一找黃志強報仇交叉剪輯起來,一喜一憂形成了強烈對比,為父子二人合力為六一報仇作了合理性鋪墊,讓徐太浪明白為什麼父親會選擇拋棄妻子、冒著入獄的風險和黃志強決鬥。最終,當摯愛KTV 門匾落下的時候,也宣告了他們青年時代的結束,徒留溫情的回憶。

圖5 摯愛KTV拆除

總之,電影《乘風破浪》為解開父子之間的隔閡, 所藉助的夢幻式穿越形式,達成了父子和解的目的。和《回到未來》、《新難兄難弟》相比,少了「科學式穿越」 的合理性,和《夏洛爾特煩惱》相比,少了「夢幻式穿越」的真實,卻以真實的環境設計、小鎮青年形象的成功塑造、張弛有序的鏡語表達,完成了青春或喜劇電影的另類解讀,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實屬不易。

結束語

電影《乘風破浪》的敘事不同於青春題材電影的單純懷舊、喜劇電影的段子式搞笑,亦不同於電影處女作《後會無期》里的佳句頻發。它藉助「夢幻式穿越」的形式,在小鎮文化的背景之下,以獨特的視聽語言風格, 塑造了一批生活在90 年代亭林鎮的青年形象,構建了「父子」關係在現行時空僵化後轉為回憶時空的「兄弟」 關係時達成的和解鏡像。作為一部類型雜糅的影片,它表現了韓寒電影類型風格進化,也探討了文藝與商業的界限,為青春電影作了新的解讀。

(文/曲阜師範大學傳媒學院 李振禮)

推薦閱讀

基於Edius的時間碼和倒計時字幕製作技巧

11種超級慢動作來襲 你看清楚了么?

《敦刻爾克》的幕後與故事板是這樣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