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獨家 | 史家小學:學生也能辦公司?創客課程讓創新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

小編說

每年夏天,在史家國小體育館,你會看到這樣一番熱鬧景象:

一群或穿著西裝、或穿著動物衣服、或穿著芭蕾舞服的國小生,宛如置身於大型的商業展會,賣力地宣傳、拉票。

一個帶著眼鏡的小男孩,邊演示著自己的產品邊侃侃而談他們的商業創意;一個三年級的國小生給記者彬彬有禮地遞出了他的名片;一位「顧客」為「自動熱水杯」投了票……

據學生髮展中心課程資源部陳綱主任介紹,這是史家國小MAKER創意商業挑戰賽的創意產品展銷會現場。

創意商業挑戰賽?讓一群國小生來參加?怎麼創意?怎麼商業?史家國小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葯?

全文共5176字,預計9分鐘讀完

一、讓「創業」成為課程

這已經是史家國小第二屆MAKER創意商業挑戰賽了。

據陳綱老師介紹,各校區3~6年級的學生可以跨班級、跨年級參與比賽,比賽歷時三個月,三個月後參賽團隊將帶著自己研發的產品參與創意產品展銷會。

網記者看到的「熱鬧景象」就是比賽創意產品展銷會拉票的現場。

比賽規定,每一小組同學組建的「公司」可以對統一規格的展板和展台進行個性布置,包括海報、宣傳用品、商品模型等。以路演的形式向「顧客」介紹自己的商品,回答「顧客」(全校的學生和老師)的提問。

「顧客」在與公司「營銷人員」交流后自行決定是否選擇這件商品,並簽訂產品訂單,這些訂貨單數在決定晉級的評分表中擁有10%的權重。除了訂貨單數外,更重要的是評委打分。

學校會邀請校內外相關專業的老師作為比賽的評委,從創新實踐、營銷方案、商業模式、現場互動、團隊協作等著幾個方面為參賽團隊打分。

最終,參賽的「公司」通過年級創意商品展銷會決出30強進行校級展銷會,再決出10強進行創意商品發布會。

學校會為這10家「公司」召開產品發布會,並邀請真正的投資公司、創意公司的CEO進入「領袖面對面」環節,與晉級的優秀「公司」進行對話交流。

「這其實是跨學科的、學科融合的創客教育系列課程中的一環。」陳綱老師總結道。

所謂創客,就是一群將創意變為現實的創新人士,而將這樣的創客精神帶到學校,就變成了創客教育。所謂創客教育,最重要的便是打破學科界限,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如何實現學科融合?老師們該如何教?又該如何評價?這是課程改革的先行者們最頭痛的問題。

無論是在師資,教學內容還是形式上,國內的創客教育還有諸多需要摸索的地方。而史家國小兩屆創意商業大賽,獲得了家長和孩子們的一致認可,這至少說明史家國小在課程融合、創客教育上,做對了一些事情。

相比於傳統的課程,跨學科、學科融合的老師們面臨著巨大挑戰。學校里的不少老師,所教所學的東西都很專業,但是涉及到其他的領域,卻往往無所適從。

史家國小學生髮展中心課程資源部的改革者們,決定換一種上課形式。以往都是老師在講台上講,單純地輸出,學生吸收了多少,又如何在實踐中應用?沒有人清楚。

於是,老師們創設了創業這樣一個情景,讓學生真正體驗創業公司的艱辛,將創意投入生產和市場。在實踐中、在情景中,學習、合作,最終實現課程融合。

這種上課形式,隨之而來的是一種表現性評價。以往的課程,只是單純地通過一張考捲來評判學生,而這種新型課程,則通過實踐來檢驗學習的成果,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從而實現師生互評,生生互評以及自我評價。

老師不再成為課堂上的主角。在創業中,學生也可以教老師,學生可以教學生。遇到一些專業性的、技術性的難題,甚至可以求助社會人士。課程資源部還將老師、家長、學生的資源進行整合,從而將創客式課程變成一個教育共同體、學習共同體。

二、創新,不是少數孩子的專利

一般的創新大賽,規定的參賽者不超過4人,而史家國小的創新大賽,將參賽的團隊擴充到了6~10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們拿著創新成果去校外參加比賽是有困難的。儘管如此,陳綱卻將這樣的規定堅持了下來。因為她認為,創新不是少數孩子的專利,只要給孩子機會和平台,孩子們的創造力往往讓人大吃一驚。

為了能夠讓每個孩子都參與進來,課程資源部的老師們煞費苦心,精心設計並不斷改進創客課程。挑戰賽的角逐不過幾周時間,但是真正準備賽事,卻需要將近一年的時間。

課程總共分為兩個學期,前一個學期,史家國小安排學生們學習「Bizworld商業世界」線上課程。下學期開學前,老師們要讓學生們進行SWOT分析,認清自我。

而真正開始組建公司,研發產品,只給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的時間裡,學校布置一些學習單供學生填寫。三個月後,孩子們拿著自己研發的產品參與創意產品展銷會,並進行角逐。

學校只設計了課程的流程和框架,而把更多自由留給了老師和學生。學生們可以自行選擇自己的搭檔和創業項目,自行規定公司名稱、logo等等,甚至可以自行選擇自己的導師。

由於教學資源有限,不可能每一個團隊單獨配置一名老師。「怎麼辦?競標啊!」 陳綱告訴記者,學生們可以主動邀請老師,老師也可以主動申請成為某個團隊的導師。

這樣一個雙向選擇的機會,讓許多老師過了把創新的癮。在創客課程上,出現了不少語文老師、體育老師輔導科技項目的現象。創客課程安排導師的目的,不局限於讓導師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在於提供經驗上的幫助。

導師們可以利用成人的經驗、資源來幫助輔導學生。當他們定位不準時,導師們需要及時指引;當孩子們沒了熱情,導師們需要激勵大家;當節奏太慢,導師們需要督促學生抓緊時間,加快腳步:當孩子們研發過程中遇到專業性的問題時,導師們需要牽頭引入校內校外專業的教師資源……

這樣一來,在史家國小,創新不僅不是少數孩子的專利,更不是少數老師的專利。一位老師非常開心地說:「我一個教語文的,竟然拿了一個全國科技的輔導獎。」

「這對於老師其實也起到了激勵作用。人人都可以成為創新教育的教師。因為教育無處不在,不分學科。」陳綱說。

三、打破常規,讓生活充滿愛

真的需要孩子去生產產品嗎?成立公司去銷售產品么?答案是否定的。

「過程,過程遠比結果更重要」,陳綱說。孩子們在創客課程中轉變了思維方式,擁有創新意識,並且在實踐中掌握創新技術、行動力、表達能力等等。而這些,遠比創造出一個產品,更有價值和意義。

每個人都想創新,真正能做到的卻寥寥無幾。在現實生活中,拍腦袋想出來的主意,如果不符合市場需求,很可能會讓公司破產。史家國小的創新比賽,同樣如此。

這門課程,不是一個安全舒適的活動,是個允許破產、充滿了競爭色彩的比賽。如果計劃實施不下去,團隊只能申請「破產」,眼巴巴地看著別的小夥伴參加比賽。

陳綱老師就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典型案例」。一個喜歡樂高的學生,想去樂高的實體店進行市場調研,結果在門口站了半個小時,一直躊躇不前,張不開嘴。媽媽急中生智,把孩子推進了店裡。在「被逼無奈」之下,他開始戰戰兢兢詢問起樂高店員。

「問完這一家,你猜怎麼著?」陳綱老師挑著眉說,「出來后,就直接走向了下一家。」

從不敢說到主動詢問,這一破冰之旅,帶給了孩子全新的感受。他開始真正地深入社會,觀察生活,並且試著做出的自己的思考與總結。

短短几個小時,這位同學就發現專賣店和玩具店的經營策略是完全不同的:玩具店裡摻雜了各種牌子的玩具,樂高只是一種,一般會賣最新最火的產品。但是樂高專賣店所有樂高系列產品,無論火不火,都會出售。

「如果沒有這樣一個課程,孩子永遠不會認識到這樣的問題。」媽媽感動地說。而在認識問題的背後,則是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信息的搜集與整合、思維方式的轉變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在一次次摸索、嘗試甚至失敗中,小小創客們漸漸領悟到——創新要從生活中來。這也是史家國小一直堅持和倡導的,創新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創新的真正目的,其實是為了改變生活,讓生活更美好。

於是,有的團隊小夥伴看到老師每天要推著送餐車給各個班級送飯,覺得特別累,因此決定發明一個送飯機器人;有的團隊希望聽障人士和正常人一起參與表演,準備做一個震動手環幫助殘障人士;有的團隊發現殘障人士翻書有困難,於是研發了自動翻書機器人;還有的團隊將目光投向社會問題,想要發明一個老人跌倒報警器……

本屆活動,讓陳綱老師印象最深刻的當屬自動熱水杯的發明。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常溫水倒進去可以加熱到40攝氏度。這有什麼意義呢?孩子們冬天在上體育課時觀察到,體育老師們往往好幾節課都回不了辦公室,喝不了一口熱水。於是這個創意誕生了。

「他們的口號是『一杯熱水,就是對老師最好的感恩。』我當時看了這話覺得好溫暖,心都化了。」在一片嘈雜吵鬧中,陳綱老師笑得一臉滿足。

四、創意落地生根,需要創新行動力

將想法做成產品,讓創意落地生根,培養的是學生的創新行動力。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科學技術的應用,還沒有系統學習過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的國小生們,能否勝任?

事實證明,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學生們的學習力驚人,他們在網路中學習,在老師,同伴,專家身上吸收經驗,獲取知識,在一次次的失敗和探索中,完成了許多高年級的孩子都不敢想象的難題。

比如,一群三年級的孩子想要發明城市積水報警器,這個創意來源於北京的大豪雨。豪雨導致橋下積水人員傷亡,如果能夠提前報警,車子就不會開進去了,悲劇也不會發生。

似乎這樣的發明創造需要高精尖的技術,嚴密的計算。但是這群三年級卻運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原理——水能導電。

他們把電池和燈放在立交橋上面,然後垂了兩根電線下來,並將電線的長度設置在警戒線附近。不下雨時,這個閉合迴路是不連通的,但是當下雨並且雨水上漲到淹沒這兩根電線時,這個閉合迴路就聯通了。大家一看到燈亮了,就知道橋不能走了,從而避免了悲劇。

孩子們利用的是非常簡單的科學知識,但是如果不是真的去動手製作,他們可能很難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如果不是真正地去實踐,他們可能永遠也不了解這些知識的力量有多大……

然而,光有技術是不夠的,好的產品不一定能為大眾接受,還得通過市場化的途徑將產品推廣到大眾面前。大浪淘沙,無數的創業團隊還來不及實現抱負就被淹沒在市場的浪潮中。既然是要創業,這幫孩子們也必須一一經歷創業者的艱辛與痛苦,並且要一一承受。

而每周的學習單,就是幫助這些創業者們釐清一些問題。要做什麼樣的產品?目標人群是什麼?確定怎樣的營銷策略?定價與成本是否要考慮?

孩子們漸漸地意識到一些商業的邏輯——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只有定位不準的產品。在一次又一次生死攸關的選擇中,一次又一次的挑燈夜戰中,孩子們精心地打磨出了自己的產品。

以現實需求作為驅動力,在實踐過程中,孩子們不知不覺地把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等學科各項學科的知識融合在了一起。各個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創新思維的種子已經潛移默化地根植到了心底。

五、合作?其實就是為了「打架」

《教育社會學》有這樣一句話:「全世界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只有一條——減少講授,走進合作。」

史家國小的創客教育課程,砍掉了大量的講授部分,留給了學生一個學期的合作時間。

你想象的合作探究式學習是一片其樂融融的祥和景象么?不!

一個五年級的學生因為和合作夥伴發生了矛盾,向老師傾訴:「老師,你說找一個靠譜的合作夥伴怎麼那麼難呢?」

可以想象,團隊中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想法,每個人的脾氣秉性不盡相同。要在三個月的時間協調統一,共同合作完成任務,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

尤其是新一代的獨生子女,他們擁有最好的物質條件,沒有受過太多的挫折,缺乏人際交流的環境。出於這樣的考慮,老師們希望孩子們在這三個月的時光里,相互磨合,學會團隊合作。

孩子們需要學會傾聽,學會說服,學會接納,明白權衡利益,明白在集體中調整狀態修改意見,不再以自己為中心。

有效的合作在於建立合理的制度體系,去約束和管理。合作的第一步,是在團隊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在公司創辦前,老師們規定公司們必須設立CEO、CFO、CIO、CTO四個職位,其他人則作為團隊的服務者。

孩子們可以自行設置遊戲規則。老師們也給予這樣的自由在框架內,孩子們根據自身團隊的情況自由發揮。

為了約束每個人,高年級的孩子們甚至開始實行股權分配製度,根據所投資金的多少,分配股權。「公司」里的成員,一次不來開會,就要被扣5%的股權。

學校只規定每個月要完成的學習單。創業者們開始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協調各方利益。

合作還有一個難題——時間。開始時,同學們都抱有極大的熱情,但是三個月的時間裡,會碰到諸多的問題,不少孩子開始畏懼困難,或者轉移了興趣。

一款以檯燈為主要創新對象的創業團隊,在活動過程中宣布了破產。而身為CEO的創業者,在破產聲明裡是這樣寫的:我作為CEO,在選擇項目時沒有把好關,我們倉促地組建公司,然後倉促地開始做項目,最終沒有做出來,我對於這件事情負有主要責任。

家長驚奇地發現,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在成長與改變。家長們的微信群在不斷地交流著孩子們的努力與付出:十歲大的孩子頂著CEO的頭銜熬夜到11點寫公司的文檔;每日與父母交流,都會提及公司完成未完成的事情,探討目前遇到的困難;將目光放得長遠,試圖將自己的發明創造用於幫助他人……

不再只是以個人為中心,這群年輕的生命開始成長,開始學著以一個團隊成員、一個社會人的身份,去承擔責任並且改變世界……

此文為網教育頻道獨家稿件。轉載須經授權,並註明作者及來源,違者必究。

小編推薦

重磅 | 9月1日啟用!新編三科教材全解讀!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

重磅 | 影響千萬國小生的科學課上線!地位與語數同等重要,如何接招?

重磅 | 教育部和央視提前公布《開學第一課》講什麼,火速收藏!

獨家 | 「禁補令」鞭撻了誰?錯怪了誰?

獨家 | 衡水中學被令整改!「超級中學」之殤何時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