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普通大學生的出路在哪裡?

昨天刷微博的時候,看到張雪峰老師的一個節目片段,討論普通大學生是否應該考研,引發了不少的討論。

做校園市場幾年時間下來,一般像北京、上海我都是不太願意碰的,因為從產品拉新的性價比來權衡,實在是不划算,同樣的資金,投入到武漢、成都、西安等城市高校,往往有更好的效果。

但是進入招聘行業后,我非常無奈的,必須要去開拓北京、上海的高校渠道,因為客戶看重這些呀,名企的校園線下招聘,除了特殊的專業外,絕大部分僅僅會落地在211類高校,更有甚之只去985類高校。

科普下,985高校為98年提出的建設30所世界名校,目前全國總共有39所;211高校是面向21世紀建立的100所重點高校,目前總共有116所;其中所有的985大學都是211類高校,而以上全部116所學校,則是我們一般稱為的「名校」。

而全國的大學數量有多少所呢,算上三本民辦、專科類高校,一共是2945所,2017年畢業生795萬人,其中名校畢業生的佔比,約5%左右。每年九十月份,清華北大進校招聘的場次,不低於500場,全部都是名企。

接下來,我所說的普通大學生,一方面所讀的學校普通,另一方面家庭也普通,如果有家庭背景的,那也就算不得普通大學生。

作為普通高校的學生,學校每年有多少場招聘會,有哪些企業來,我相信大家心知肚明,這就是擇業時的差距。

討論為何企業偏愛名校畢業生,我覺得已無太大的意義,幾乎所有的名企都會告訴你,我們一視同仁,對待名校和普通高校學生都一樣。但用腳投票的結果,則是他們的招聘會,只去了那些名校,最後招的人,也是清一色的名校。

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現狀如此,我們應該如何是好?

創業

創業成為很多普通高校學生的選擇,但我一直不太鼓勵,一方面是跟風創業,不過是對就業壓力的一種逃避。另外則是當下,已經又回歸了精英創業的時代,同樣一個idea,普通高校的學生,和名校背景的學生,去找投資人,你覺得哪一個會被投?

身處創業圈幾年,我發現身邊新興的創業者,普遍都是高學歷、重點高校背景,除了認知以外,他們還擁有更好的人脈資源圈,我在此就不多說ofo的八卦了。

興哥前段時間一個分享,談到互聯網下半場的「上天、入地、全球化」,出海策略是很多公司正在嘗試的,而我見過大量普通高校的創業者,跟我本人一樣,有一個較大的短板,那就是英語能力極差,這還談什麼全球化。

針對創業,我不喜歡談運氣,而喜歡概率這個詞,但這個成功的概率,明顯是不適合大多數人的。

考研

我非常認同張雪峰老師的觀點,考研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是最為穩妥的一個選擇,因為這是一個可視的上升通道。

有人說大學部生,畢業后最好的成長是工作,通過工作的歷練,來提升自己。這句話沒說錯,但是忽略了一個前提,那就是得有機會獲得一份好的、有成長性的工作呀。

考研一方面是能力的提升,繼續學習;另一方面則是獲得一塊敲門磚。北上廣深,任何一家出名的公司,在一些不錯的崗位招聘JD里,寫的無疑都是;研究所學歷優先。很多時候,優先二字,都是委婉的告訴求職者,沒這個標準,就別投遞了。

五六月份,我去了六個城市做校招研討會,都是幾所211高校,如深圳大學、東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與學校就業辦的老師溝通后,發現這些名校60%的大學部生,都選擇了考研或留學,沒有直接就業。

名校的畢業生尚且如此,普通高校的學生,不去考研,之間的差距顯然易見。

更為重要的

我最近喜歡用「第一性原理」去思考問題,企業看重名校畢業生的本質是什麼?因為他們的平均能力更強呀!

如何讓自己的能力,不斷的提升,或許才是一件更為重要的事。除了考研、除了創業,我們真正需要的,其實是如何將自己的能力展示於人前!

作者孫凌,大學生成長導師,認證生涯規劃師,深耕校園市場六載,微信公眾號:創業者孫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