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武漢「麻風村」成醫養結合「長壽村」

原標題:武漢「麻風村」成醫養結合「長壽村」

隨著醫學的進步,一度被視為「黑色死神」的麻風病,早已淡出人們視線。鮮為人知的是,至今仍有138位麻風康復患者居住在洪山區楊洛山下的「麻風村」,由國家集中供養。

「麻風村」準確的名稱為武漢麻風防治中心,隸屬於武漢市皮膚病防治院。從2015年起,市皮防院在全國麻防領域率先開展健康管理工作,如今「醫養結合」模式初具雛形,138位老人在「村裡」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醫養結合」模式初具雛形

2015年,武漢率先在麻風病人中施行健康管理,麻防中心也逐步從疾病治療向單病種健康管理的「醫養結合」模式轉型。此項工作產生了重大影響,年初,全國首個麻風健康促進示範基地落戶武漢。

專家表示,武漢麻風病健康管理工作已經形成個性模式,既具有自身特點,也具備可複製性。

每逢季節交替,都是流行性感冒高發期,而流感具有易傳染、併發症多、致死率高等特點,對「麻風村」里的高齡老人極具威脅。市皮防院與疾控部門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每年季節更替之際為符合條件的留院麻風病人接種流感疫苗,至今所有接種對象均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

日前,市皮防院再次邀請疾控專家到「麻風村」開展環境消殺和蟲害防治工作,對中心佔地近200畝的公共區域和30畝濕地分類開展環境消殺,對病房、工作用房及配套設施進行了內外消毒,噴洒用藥均為植物提取、對人體無毒害的新型環保製劑,此項工作已經在病區持續開展了3年。與此同時,市皮防院還堅持健康教育進病區、志願服務進病區、精準醫療進病區等,麻風病健康管理逐漸由淺入深形成常態。

「健康管理絕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尤其是對於這些留在麻風村的康復者而言,更多的是生存質量的改善和社會認可度的提升」。市皮防院院長、公共衛生專家胡權博士表示,創造一個沒有麻風歧視的社會,是我們開展麻風病健康管理的初衷,也是麻防工作的終極目標。這項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醫院將舉全院之力,盡己所能、傾己所有,將最精準的服務送入麻風村。希望通過實施健康管理,讓這些無法真正融入社會的特殊人群能夠同享醫療衛生成果,讓醫養結合模式更具武漢特色。

記者武葉 通訊員羅志娟

政府出資兩度修繕「麻風村」

昨天,69歲的肖師傅吃罷早飯,像往常一樣到山坡上給菜園子澆水。他18歲感染麻風病住進村裡,從此再沒回家。受病菌侵害,他雙手手指不能彎曲,左腿截肢,行動要靠輪椅和拐杖。

包括肖師傅在內,目前武漢市共有138名麻風康復患者居住在「麻風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們的疾病早已治癒沒有傳染性,但多數人留下不同程度的身體殘疾,形成了兔眼、獅面、鷹爪等恐怖相貌,無法或不願回歸社會。

1960年,「麻風村」選址建院時還是荒山野嶺,下了公車走進村還得兩個小時。2010年擴建后醫療用房達5300平方米,分散在蔡甸、江夏、黃陂、新洲幾個城區的留院麻風康復患者分批遷入,醫療和生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政府每年用於休養病人醫療、生活等方面的支出人均超過2萬元。

日前,市政府下撥1004萬元專項資金,將引入「海綿城市」理念,利用1年時間完成對麻風病區整體環境的改造。半個多世紀以來隱藏在山林深處、幾乎與世隔絕的「麻風村」,將與新建成的花山大道實現對接,為「村民」打開通往山外的窗口。

百位老人平均年齡75歲

儘管命運令人唏噓,老人們卻過著怡然自得的生活。村子依山傍水風景宜人,幾十畝地被大家利用起來,栽果樹、種菜園、養魚養蓮蓬。在老人們看來,「麻風村」就是他們的家,這裡的醫護人員就是他們的親人。

老人們年紀越來越大,老年病也越來越多,醫護人員無微不至地照料著他們的生活。2013年,肖師傅因腎癌切除左腎,之後免疫力下降,有時深夜稍有不適,只要一個電話,醫護人員就會立即趕來。

關注老人們的心理需求,是更重要的任務。很多老人終身未婚,無兒無女,病區醫生護士平均年齡不足40歲,把快樂和陽光帶進了病區。在「麻風村」工作了15年的陸欣醫生常說:「到病房去陪老爺子們玩一玩。」去年輪崗到病區的汪亞利醫生,則習慣值夜班時到每個病房轉一轉,和老人們聊聊家長里短。對於常年不出門且身有殘疾的老人,傾聽,無疑是最有效的心理疏導。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138位老人平均年齡接近75歲,「麻風村」成為名副其實的「長壽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