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陳寅恪:楊貴妃的初夜給了誰?

看過陳寅恪先生書的讀者應該了解,他是十分重視考據的。與他同時代的錢鍾書甚至批評他,有的考據太瑣碎、太無聊了。

甚至連楊貴妃嫁給唐玄宗的時候是不是處女,她的初夜給了誰。這些,陳寅恪都要考據。

這樣的考據有意義嗎?有的,並且大有深意。這一集《一千零一夜》,梁文道就繼續為你導讀陳寅恪的唐史研究。

陳寅恪唐史研究(二)

楊貴妃初夜考

本文節選自 看理想 [一千零一夜 ] 第192夜

識別二維碼或閱讀原文 收看完整節目

按照陳寅恪對於胡人漢人的標準判斷,你覺得你自己是個胡人還是漢人呢?

——梁文道

陳寅恪的「考據癖」

今天大家都說,陳寅恪先生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是一位國學大師。

但是,凡是被稱得上大師的人物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大部分稱他們為大師的老百姓,其實不知道他到底厲害在什麼地方。

比如說那麼多人在講季羨林先生是位大師,但是有多少人看過他的書呢?倒不是因為大家不想看,而是沒看懂。

季羨林

為什麼沒看懂呢?你比如說就拿陳寅恪先生來講,據說他當年在清華教書的時候,很多學生上他的課就沒聽懂他到底在說什麼。

不是他口齒不清,而是他有這樣的一個上課習慣:一來先抄板書,寫的全是一條一條的史料,都寫完了他就坐下來。

據說他是閉目講課,講講講。好,課上完了,走了。到底那些史料全部羅列出來是為了什麼呢?

陳寅恪為學生上課

這個就跟他寫書的風格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比如說很多人說他最有名的傑作是《柳如是別傳》,但是絕大部分人拿起來,看了頭兩三頁就已經頭暈了,再也看不下去。

為什麼?(這本書是)一段又一段的考證,一句又一句的引述,跟我們今天熟悉的所有的寫作方式都不一樣。

我們今天讀慣了的歷史書,哪怕是很正經的學術著作,都是給你一整套完整的論述,所有的參考材料是夾雜在裡面,用來佐證自己的說法的。

但是陳寅恪先生卻不習慣這麼寫。

他的那種(寫作風格),人家說是考據癖,就是要說明一個觀點,他不是先把觀點亮出來,他是一段話一段話地引用,引了不同地方找來的十幾段話,然後說兩三句結論。

這就說完了,沒了嗎?沒了。接著就再說下一樣東西。他是這麼來寫作,難怪叫人家犯暈。

如果你是看慣今天那種細說歷史的書的話,你最好連碰都不要碰陳寅恪的書,你會很痛苦的。

楊貴妃初夜考

但是如果你能夠熬著性子讀下去,你就會發現裡面大有深意,只不過這個深意也不是人人都欣賞。

我們說民國的那些大師們,他們其實不都是一群好朋友,有時候彼此之間也不對付的。

比方說大才子錢鍾書先生,也相當有傲氣,你很難想得到有誰是被他看得上眼的。比如說他就不喜歡陳寅恪先生,曾經兩三次寫東西,批評陳寅恪先生。

他批評陳寅恪先生太喜歡做考據,而有的考據太瑣碎、太無聊了,你不知道考據那個有什麼用?

錢鍾書

比如說他就指出一點,陳寅恪先生連楊貴妃嫁回給唐玄宗當貴妃的時候,是不是處女,她的初夜到底給了誰,這個東西都要做考據,這有意思嗎?

可是,我想跟大家講的是,陳寅恪先生不是一個沒意思的人,他做的所有這些考據,他很多工夫就在這裡頭。

他的很多細密的考證工夫不是出於癖好,而是為了提出一些很大的觀點,埋伏在裡面,你要小心看。

就拿楊貴妃嫁給唐玄宗時是不是處女這個問題好了。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出現呢?

那是因為她原來曾經是唐玄宗第十八個兒子——壽王李瑁娶的老婆,只不過唐玄宗這個當爸的看到這個兒媳婦,(覺得)豐滿性感,不如我自己自己收了吧。

但是兒子已經娶了,怎麼辦?於是他就想了一個理由,讓兒子把老婆送去出家,(還說)這是為了國家、人民、百姓,為了人民的名義,讓你老婆出家。

唐玄宗

等到以人民的名義讓他兒子的老婆出家之後沒多久,隔了兩年,他這個兒子(覺得):「老婆都被老爸拿去出家了,我有什麼辦法,我再娶吧。」

等到兒子一再娶,一個月後,這個老爸就忽然想起:「哎呦,那個廟裡頭不是有楊玉環嗎?還俗還俗。」還俗之後(唐玄宗)立馬取了楊玉環。

好,問題來了。第一,老爸娶了原來的兒媳婦,這像話嗎?

後來一直有這個爭論,比如清朝有些學者就說:「是不太像話,可是沒關係。」為什麼?因為楊玉環嫁給唐玄宗兒子的時候,他們兩個雖然婚禮是搞了,但沒同房過,沒上過床,還是處女。

這皇帝怎麼能夠娶個非處女,尤其是兒子搞過的一個女子來當貴妃呢?這不像話吧?

范冰冰飾演的楊貴妃

可是,陳寅恪先生就考究這個問題,考究出來的結論是:不可能。

他做了很詳細的說明,因為當時李瑁跟楊玉環已經定親兩年,按照唐朝的禮制,一成親當天就要同房(Láo)。

那李瑁都跟性感、漂亮又誘人,像個小蘋果似的楊貴妃都同房了,你覺得他忍得住嗎?他忍不住,所以她後來再嫁給他老爸的時候,肯定不是處女。第一個搞的就是這個老爸的兒子。

像不像話?很不像話。你考究這個幹嗎?這不是瑣碎、無聊、卑鄙、齷齪嗎?

不,陳寅恪先生做這個考據別有深意。

唐朝是胡人王朝?

陳寅恪研究楊貴妃的初夜,是想指出,唐朝的天子之家李家就是這麼亂。

他想說明,其實唐朝從最高層的統治集團來看,它不是傳統的漢人,它沒有我們那麼講究三綱五常,禮法的觀念沒有那麼地嚴肅,所以才會做得出這些在正統漢人、儒家文化看起來是傷風敗俗事情。

這就說到,到底唐朝李家是不是蠻族呢?是不是漢人呢?

陳寅恪先生說:他們是漢人,只不過他們是胡化了的漢人,就是常跟胡人在一塊,其實文化上已經變成胡人了。

這有點像今天一個華人在美國生到第五代的時候,你覺得那小夥子是人還是美國人呢?他是美國人嘛,對不對?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唐朝李家是胡化的漢人。可是唐朝的制度又想重新漢化,那麼在那個各個民族文化彼此衝撞交融的唐朝,就會出現這麼奇怪的現象。

為什麼陳寅恪先生這麼關心這個問題呢?

因為當年的,我們甚至可以說直到今天的,也都還處在這種各種文化思想相互碰撞、融合的一個時代。

文化大衝撞

這種時代過去出現過嗎?出現過的,那就是佛教來華的時候。

佛教原產於印度,是跟我們截然不同的文化、水土裡面長出來的東西,怎麼能夠就順利來到呢?

陳寅恪先生又寫過一篇小文章,叫作《蓮花色尼出家因緣跋》。

蓮花色尼這個人物一般我們人大概不知道。蓮花色是一位聖者,是當年佛陀的一眾女弟子之中,最出色拔萃的人物,而且號稱是女弟子中神通第一,相當於男弟子之中的目犍連。

為什麼陳寅恪先生要為她寫一篇東西呢?

是這樣的,蓮花色尼之所以叫蓮花色,是因為從小長得美極了,所以人家說她的美貌有如蓮花一般的顏色,很美。當年印度人覺得蓮花是最美的花。

這個美貌的女孩十歲就嫁人了,嫁人沒多久,被她撞破一個醜事。就是自己的媽媽跟她的老公搞上了。

她傷心欲絕,丟下了自己女兒、丟下她媽和丈夫,離家出走了。之後又找到了一個愛上她的人,又嫁了一個丈夫。

結果這個丈夫出去做買賣,而且恰好就去蓮花色原來老家那兒做買賣。

一個男人常去外地做生意,有家不回,一待待好幾個月。經年之久,您想會搞出什麼好事?沒搞出什麼好事,果然在那認識了一個小三,就帶了回來。

這丈夫就說這女的我喜歡,我把她也娶了吧。我為什麼會喜歡她呢?一看這女的跟我老婆長得一模一樣,我喜歡老婆,所以那個像你的女人,我就會喜歡。

後來才發現,他娶回來這個女人,就是蓮花色當年留在老家的女兒。

這夠亂吧?但是後來她就出家成聖者,那是后話了。

陳寅恪先生為什麼寫這個東西?他寫的是這個故事傳到之後,人怎麼看這個故事,佛教徒怎麼看這個故事,這又是一個文化衝撞。

在印度的文化里,當時可能覺得蓮花色的經歷不是大問題。

但在我們人看來就不對勁。佛陀最重要的一個弟子,她居然跟她媽一起,跟一個老公在一起,又跟她的女兒嫁了同一個老公,這什麼出身背景啊?這不行吧?漢人看了覺得不對勁。

於是這又是一個文化衝撞,要想想這怎麼解決。

開放的唐朝

不只這樣,我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陳寅恪先生又寫過一個人物,叫作《談劉復愚》。

劉復愚是唐朝的大散文家,他的名字叫劉蛻,文章寫得非常的雄奇壯闊。

可是陳寅恪先生注意到,劉復愚有一個特點,他不祭祖。

別說那個年代,就算今天,人怎麼能不祭祖呢?為什麼他不祭祖?原來他是遵父命,他老爸死之前跟他說:「兒子,我死了別拜祭我啊,我們家從來不祭祖。」

陳寅恪經過一番考究(發現):原來他們家是伊斯蘭教徒,伊斯蘭教徒當然不祭祖。

可是他又姓劉,怎麼外來民族會姓劉呢?那是因為外來民族來到,當時要取個漢姓的話,不是姓劉就是取姓李,因為劉是漢朝開國皇帝的姓,李是唐朝皇帝的姓,外來民族喜歡跟皇帝姓。

所以,今天姓劉、姓李的人,你們都別以為自己是很正統漢人,說不定你們家是西亞來的游牧民族,伊斯蘭教徒。

說回劉復愚,即便他來自一個外來伊斯蘭民族,還不祭祖,完全違反了三綱五常。可是憑著文學成就,憑著儒學的鑽研,他都能夠當官,成為一代名家。

由此可見,唐代是個多麼開放的、多民族融合的一個朝代。

李白是胡人?

關於李白,陳寅恪也做了考證,做了一個很有名的論斷,至今有很多爭論。他說李白絕對是胡人。沒錯,最偉大的詩人是胡人。

李白

那個時候你覺得李白是個胡人,在名氣那麼大很奇怪嗎?不奇怪。我們不要忘記唐朝還有一個文人很有名,叫阿倍仲麻呂,聽名字不像人吧?

沒錯,他是日本人,他是李白的好朋友,還在當官當到死為止,現在他的墓還在西安。

唐朝這個朝廷,你想象一下,相當於今天的國務院里的官員,有日本人、有韓國人、有英國人、有中亞民族,混合在那。你能想象嗎?

但這就是當年的唐朝,一個真正當之無愧的世界帝國。

陳寅恪研究這一切課題,是為了要指出,整個魏晉南北朝一直到隋唐時候的關鍵的歷史線索,這個歷史線索是什麼呢?我們現在從這一段開始下手來看。

夫北魏洛都新制其所以殊異於前代舊規之故,雖不易確知,然東魏鄴都南城及隋代大興即唐代長安之都邑建置全部直受北魏洛都之影響,此乃文化染習及師承問題,與個人家世及性質無涉。

故修建鄴都南城之高隆之為漢種,計劃大興新都之宇文愷為胡族,種族縱殊,性質或別,但同為北魏洛都文化系統之繼承人及摹擬者,則無少異。

總而言之,全部北朝史中凡關於胡漢之問題,實一胡化漢化之問題,而非胡種漢種之問題,當時之所謂胡人漢人,大抵以胡化漢化而不以胡種漢種為分別,即文化之關係較重而種族之關係較輕,所謂有教無類者是也。

這段話里有四個字特別值得一提——就是「有教無類」。

我們今天講「有教無類」,一般意思是指老師教學生,不管這個孩子出身背景怎麼樣,都是可以教得好的。

陳寅恪先生很喜歡用「有教無類」來講一種情況,就是他剛才這段話裡面談到的胡化、漢化問題。

我們今天看過去的史常常有「胡漢」問題,或者更早的「夷夏」問題。每次遇到這種問題,大概我們的歷史觀就是:原來很多胡人,在住久了,我們高雅的、博大精深的文化熏陶他們,他們慢慢就漢化了。

可是陳寅恪先生卻指出:在魏晉南北朝時代,甚至到了唐朝中葉的時候,還有一種情況。其實有大量漢人因為住在胡人統治的地區,跟著胡人的習慣、制度久了,被胡化了。

像唐朝的李家,建國皇帝李淵,他的祖父李虎就是這種胡化的漢人。

像這些胡化、漢化,陳先生就用來貫穿整個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代,他覺得這是當年的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很多的歷史的紛爭、很多的制度的變化,很多過去我們讀過的關於歷史的事件,都跟這個有關。

什麼人叫胡人?什麼人叫漢人?不是看你種族,不是看你血統,而是看你的文化。

什麼叫有教無類?在他的這個意義下,指的意思就是:你接受了哪一套文化,認同哪一套文化,決定了你是胡人還是漢人,而不是看你天生的物種的類別是屬於胡人還是漢人。陳寅恪是這麼來理解的。

大唐真的是盛世嗎?

陳寅恪想說明的是:隋唐時代有這麼多的胡人、漢人住在一起,文化衝擊,同時還引發了一連串的政治變動。

比如說我們今天講唐朝多厲害,說那是「大唐盛世」,但其實那只是一小段時間,中唐之後,整個唐朝其實是有很大問題的。

你與其說那還是唐朝,不如說它是兩個國家,一個朝代的名字底下是兩個國家。一個,就是還在唐朝李家他們統治、控制之下的那個中央政府。另外還有個地方割據政府,你是從來搞不定他們的。

地方割據政府就以河北為核心,這一帶藩鎮,河北的節度使、藩鎮。

河北這片地方為什麼老有這些藩鎮割據?你覺得它們簡直就像國中之國,朝廷中央是管不了它們,有時候還得怕它們。這是怎麼回事?

我們今天讀過歷史都知道,唐朝末年有藩鎮割據,就好像是地方的一些將領、地方的省委書記、一些軍區的頭各擁兵權,割據了。

唐朝後期藩鎮割據形勢

只是這樣子嗎?不是的,陳寅恪先生說其實這裡面還牽扯到了種族跟文化的問題。

比如說河北這個地方,向來是我們春秋以來中原文明的一個重要的據點。照道理講是個漢人的地方,可是陳寅恪先生卻指出,在唐朝那個時代,這個地方卻是個胡化的地區,很奇特吧?

河北怎麼會變成一個胡化的地區呢?他說:原來唐朝的時候,各方的胡人因為北方的突厥有時候被滅掉、有時候興起,各種各樣的變動使得很多的胡人遷移到邊境,歸附到。

而當時有很多的羈縻州的制度,把胡人內遷,很多的胡人就遷移到了河北這片地區。這片地區住的胡人越來越多,乃至於整個文化上都胡化了,而在這個地方原來的一些漢人的氏族,反而被迫要出走搬到別的地方去。

所以唐朝,在唐玄宗的年代,河北其實基本上像是一個胡人建立的地方。

於是,我們就大概明白安史之亂是怎麼來的。安祿山是哪的節度使呢?他就是這兒的節度使。安祿山是什麼人呢?他就是胡人。

也就是說所謂的藩鎮之亂、藩鎮割據其實是一批胡人掌握兵權,要在地方對抗漢人王朝。

安祿山

而這個地方難道全部都變胡人了嗎?不是的,裡面還是有很多漢人,只不過那些漢人也是胡化了的漢人,這就是藩鎮的真相。

問題來了,唐朝好好的,為什麼要用這些胡人掌兵權呢?比如說像安祿山、史思明固然都是胡人,哪怕去對付他們的一些有名的名臣、名將,也都還是外族、還是胡人。

不只這樣子,甚至到了北宋的時候,我們都看到一些愛國名將,其實也都是胡人。

舉個例子,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楊家將,楊門女將的老大佘太君。這些姓楊的、姓佘的都是外族,全部都是邊疆少數民族。

直到北宋你還看得到這個習慣,一用武將就用番人,為什麼?

這又牽涉到另一個的問題,這就是隋唐史里環環相扣的另一個重大環節,我們下一期跟大家解釋。

本文為節目文稿節選,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掃描二維碼或閱讀原文 收看本期完整節目

延伸閱讀

節目用書

作者: 陳寅恪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 2001-4

頁數: 358

叢書: 陳寅恪集

下集預告

6月26日,周一零點

聽理想,今日更新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vol.49

曹雪芹的《紅樓夢》和崑曲淵源頗深,通過點戲、看戲的細節,凸顯了不同人物性格,也暗伏了不同的人物命運和賈府的命運。

掃描二維碼或打開豆瓣APP收聽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