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請銘記:股市小眾時代來臨!

關於經濟,關於消費,關於投資,關於社會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一個詞語的重要性:小眾。

以娛樂圈為例。

遙想當年,譚張爭霸偃旗息鼓之後,四大天王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華語歌壇,他們所製造的偶像旋風,可說是無孔不入、無堅不摧、無與倫比。在那全民追星的年代,就算你不喜歡四大天王,你也沒辦法抗拒,因為電視上、收音機中、音像店裡,到處都散播著他們的身影和聲音,你身邊的親朋好友,也不自禁地模仿著他們的髮型,哼唱著他們的歌曲。

這就是大眾消費時代的特徵。

如今的娛樂圈和四大天王時代已完全不同,儘管有王思聰這樣的所謂「國民老公」,有韓寒這樣的「國民岳父」,有李易峰這樣的「國民校草」,看似有著全民性,其實更多只是浮躁的調侃,他們只是有著自己的受眾群體,在他們的圈子裡享受著光環。

而這就是小眾消費時代的特徵。

股市呢?

如果說牛市是全民瘋狂追漲,如果說熊市是全民悲慘殺跌,那麼,不漲不跌、不好不壞、不死不活的市場,就必然是結構化的、分散化的、小眾化的。

回顧股市歷史,能夠冠以「全民」頭銜的次數並不多。其一,1990年到1992年初創階段,上海老八股加上深圳老五股,總共只有十幾隻股票,供不應求,漲個不休。再加上小平南巡,百姓掀起了第一次全民性投資熱潮;其二,1997年2月18日,傳言小平同志病危,上證指數暴跌8.91%,這是一種全民悲傷情緒的轟然釋放;其三,1999年,全球瘋狂炒作互聯網,股市也被渦旋其中,幾乎所有公司都想和科技沾邊,幾乎所有股民都想買科技股;其四,2001年6月14日,國有股減持方案出台,全體股民用賣出的方式表達對洪水猛獸的抗拒和擔憂,直接導致了四年多的大熊市;其五,2006年和2007年的大牛市,管理層搭起爐灶並提供乾柴,機構煽風點火,老百姓集體舉辦了一次「篝火晚會」;其六,2010年國慶節剛過完,因為市場傳聞境外熱錢即將擁入A股市場來抄底,市場掀起一波全民搶籌風暴,每個人都希望在熱錢進來之前先行進場,然後享受被抬轎的滋味。於是,市場幾乎直線飆升。有趣的是,等啊等,境外熱錢一直沒等到。於是,最後一次「全民」投資無疾而終!

股市深層次的風格轉變,就是以2006年和2007年這波牛市為開端。藉助瘋狂的牛市和絕好的價位,管理層讓一堆超級大盤股密集上市,其中,以2006年上市的工商銀行、銀行以及2007年上市的石油和建設銀行這4隻大麥克為標誌,股市全面開啟超級大盤股時代。在2006年到2011年這六年時間裡,中煤能源、鐵建、人壽、平安、中海油服、交通銀行、神華、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太保、南車、建築、光大證券、中冶、國旅、中鐵、招商證券、重工、北車、農業銀行、化學、西電、二重重裝、一重、光大銀行、興業證券、山西證券、方正證券、新華保險等一系列大盤股扎堆上市,就像是動畫電影《冰河世紀》里,一群猛獁象穿過小動物群體之中,畫風出現巨大轉變。目前,滬市前十大權重股對市值的影響力佔到了近六成,12隻金融股占滬市總市值比重約為30%,石油、石化、神華這三隻能源股占滬市總市值比重近35%。可以這麼說,滬指漲還是跌,已完全由這些指標股定奪。

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6月見底998點時,滬深兩市總共1392隻股票,總市值約為36570億元。2006年到2016年這11年時間裡,總共發行了1711隻股票,股票數量增加一倍有餘;這11年時間裡,這1711隻股票單純通過IPO首發,就從股市圈走了21696億;IPO很兇猛,再融資更加兇猛。自2006年施行再融資制度以來,11年時間裡,這些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從股市圈走65115.68億元。尤其是最近這三年,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2014年再融資的規模達到IPO的10倍,2015年和2016年再融資都超過了萬億,2016年再融資規模是IPO的12.15倍!

在2005年開啟股改之後,市場又多了兩個名詞:大小非、限售股解禁。這兩個名詞是一個意思,都是暫緩融資的一種懷柔手段。而這種暗度陳倉的手段,其實對市場的影響更為深遠。以石油為例,上市時總股本為1830億股,流通股本為40億股,目前石油已全流通,也就是說,這十年時間裡,石油的流通股本增加了40多倍!比石油更猛的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建設銀行流通股從63億股變成了2500億股,銀行流通股從34.55億股變成了2943.88億股,農業銀行從103.1億股變成了3247.94億股,工商銀行從68.31億股變成了3564.06億股!限售股解禁到底從市場圈走了多少錢,這筆天文數字已無法統計,但從石油和四大銀行的股本變化上可見一斑。

通過IPO、再融資、限售股解禁這三種方式,A股總市值從2005年的36570億元,壯大為如今的543677億元,增長了14.86倍。也就是說,過去的11年時間裡,A股平均每年總市值都要翻一番。我們來對比三則數據:第一則,GDP。2005年的GDP為18.2萬億,2016年的GDP為74.4萬億,11年時間增長4倍;第二則,全國居民總存款。2005年全國居民總存款為14.1萬億,2016年全國居民總存款為65.2萬億,11年時間增長4.62倍,倒是超過了GDP;第三則,廣義貨幣供應量M2。2005年M2餘額為26.5萬億,2016年M2餘額為155萬億,11年時間5.85倍。顯而易見,這三則從根本影響股市漲跌的數據,其增長遠遠跟不上股市總市值增長的速度。從這些讓我這種數字盲眼暈的數據來看,股市要走出2006年和2007年這種超級普漲大行情,難度越來越大,甚至可以說:幾乎不可能。

除了總市值巨幅增長之外,這11年時間裡,A股市場還湧現出一大批新產品,諸如創業板、股指期貨、融資融券、新三板、RQFII、跨境ETF、優先股、分級基金、ETF期權、國債期貨、滬港通、深港通等,徹底顛覆了早前的股市結構和漲跌邏輯,由於門檻的設置,小散無法參與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ETF期權、滬港通和深港通等衍生工具,其弱勢地位更為彰顯。

對於老股民而言,股市近些年的變化相當於什麼呢?個人覺得,有些像是一個職場老手從一家二三十人的小公司轉到一家幾千人的大公司,整個一套認知體系被完全顛覆:原先二三十人,相處幾天,基本每個人都熟悉了,而現在有幾千人,要全部認識並記住,幾乎不可能;原先二三十人的公司只有市場部、客服部、人事部、財務部等三四個部門,而大公司除了市場部、客服部、人事部、財務部等基本職能部門之外,還會有運營部、研發部、技術部、網路部、生產部、生管部、項目部、渠道部、公關部甚至還有分公司、區域管理、國際業務等,這讓一個在小公司打拚十年的職場老手瞬間感覺自己啥也不是,啥也不懂,和剛參加工作的人沒什麼區別。當希努爾、新雷能、川金諾、名家匯、夢百合、贏時勝、來伊份、桂發祥、溢多利、金誠信、英洛華、萬里石、三棵樹、易世達、銀之傑、司太立、星期六……這一系列不明所以的股票堆滿了軟體屏幕,股市老鳥和新手又有多大區別呢?

記得在幾年前,有一個朋友,博聞強記,號稱股市的百事通,一說銀行板塊,他就可以把銀行板塊中的股票從頭到尾背出來,一說券商板塊,他就能把券商板塊中的股票一一分析一番。可現在,他說他不行了,銀行板塊已有25隻股票,券商板塊已有31隻股票,更龐雜的板塊,房地產板塊有129隻股票,計算機板塊有137隻股票,化學製品板塊有165隻股票,單純分析板塊的漲跌,都已經沒有太大價值,因為板塊當中的股票越來越多,分化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同漲同跌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行業板塊還算相對固定,匹凸匹這類的股票畢竟還是少數,概念板塊就更加讓人昏亂了。2016年比較火爆的板塊是國企改革,媒體嚷嚷,機構吵吵,散戶依然找不到道道,為什麼?因為國企改革概念股太他媽多了,316隻!從316隻股票中選出一兩隻來買,和摸彩票也沒有多大差別。近期一帶一路概念又被熱捧,這個板塊一共有145隻股票,真正有像樣表現的就那麼幾隻,剩下的連醬油都沒機會去打一下。

這也怪不得。早些年,機構手上拿幾個億就能夠為所欲為,甚至把一個板塊同時都給炒了;現在一個私募手上拿幾個億,和散戶也沒有多大差別。現在呢?流通市值炒股100億的股票有781隻,流通市值超過50億的股票有1761隻,流通市值超過10億的股票有3104隻,流通市值小於10億的股票只有31隻,這31隻股票的總市值都超過了10億,只要限售股能夠解禁,流通市值也會超過10億。這麼來看,手握幾億的機構又算什麼呢?

再來一則紮實的數據:截止2017年3月30日,公募基金總規模為94024.76億,其中,貨幣型基金佔了近半壁江山,達43179.67億,而股票型基金只有6656.54億!相當於工商銀行流通市值的一半左右!而這6656.54億規模來自於768隻股票型基金,平均1隻基金只有8.67億左右!

相比之下,私募基金近幾年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遠遠超過公募基金。截止2017年1月,私募基金達到了10.98萬億。不過,私募基金也有分類:私募證券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其他類別私募基金。只有私募證券基金可以投資股票,而且還包括債券、期貨、股權、基金以及其他衍生產品。這10.98萬億裡面,私募股權基金佔大頭,達43249億,私募證券基金為27661億,不算少。然而,這27661億的規模來自於7781家基金管理公司的27015隻基金,平均1隻私募基金只有1.02億左右!

27661億,加上6656億,總共34317億,在543677億元的總市值面前,真的只能算根毛!在工、建、中、農這四大銀行53926億面前都難有作為。如此,要讓基金扛動整個市場,製造出普漲的大行情,幾乎已經不可能。除非,股票型公募基金和私募證券基金的規模能增長10倍以上。問題是,股市這隻貔貅的總市值仍然在快速壯大!

羅列這些冰冷的數據,陳述這些刻板的事實,並不是對股市唱空,更不是對股民潑冷水,而是為了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股市的現狀。現在的股市,已不是那個可以隨便買股就能賺錢的大眾時代了,小眾時代,正式來臨!

所以,客觀冷靜看待眼前的局勢,才能清晰明了地入市博弈。在我看來,單純分析大盤,甚至分析板塊,都已經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即便是大盤走出一波牛市出來,恐怕也會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股票不會漲,因為錢實在不夠,機構實在顧不過來。那麼,對於我們而言,把有限的精力收縮到一定的區域內,這是賴以生存的基本。什麼星期六、星期七,什麼匹凸匹、凹凸凹,什麼大東方、大西方,他們漲跌關我們屁事,我們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好了。我自選股里一共有31隻股票,兩三年沒有變了,片仔癀、雲南白藥這種有自主品牌的醫藥股,啟迪桑德、先河環保這種涉及國計民生的環保股,歐菲光、均勝電子這種時不時被機構炒一番的科技股,等等。儘管大多數時候這些股票都表現一般,但偶爾的有所表現,我們如果能抓住,一年的利潤也少不到哪裡去,至少,比基金、信託、資管什麼的保險多了。

畢竟精力有限,要悠著點。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