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最怪異的角色,最醜陋的電影,卻溫暖了很多人的心。

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不同,就會被稱做:非主流、怪人、異類…你可能會被歧視、嘲笑、另眼相看、惡言相向,如果是在中世紀,甚至有可能會被燒死。

與眾不同,是一件挺讓人揪心的事。聲名顯赫如蔡康永,在出櫃14年之後,談到自己同性戀身份仍然聲淚俱下的說:我們並不是妖怪!

今天我要介紹的電影,講述的是兩個怪人的故事:《瑪麗與馬克思》

壹|馬克思

在美國紐約。馬克思,是一個公認的怪人。

他會把指甲裝在玻璃瓶里,並標上年份。他喜歡買彩票,9年來堅持買同一個號碼:3 5 6 9 11 12。他討厭吵鬧擁擠的地方,比如紐約。他喜歡安靜的地方,比如月球…

馬克思剛出生不久,父親就拋妻棄子,離家出走。馬克思6歲那年,母親吞槍自殺。馬克思44歲時,就被診斷出艾斯伯格綜合症。

馬克思有認知障礙。比如有人對他說:take a seat(請坐),他就直接把人家的椅子拿走了(take也有拿、取的意思)

他不會閱讀表情,無法在別人的臉上分辨出喜怒哀樂。於是他做了一本表情譜,需要時,就拿出來對照分辨。

紐約很大,人也很多,但卻容不下一個怪異的他。唯一能讓馬克思感到溫暖的朋友,是一個熱水袋。

在他的人生清單上,只有三個願望:1.有一個真正的朋友(活的);2.擁有一套動畫玩偶;3.一輩子都吃不完的朱古力。

直到有一天,馬克思收到一封澳大利亞的來信,寫信人是個8歲小女孩,她叫:瑪麗。

馬克思的人生,被改變了。

貳|瑪麗

澳大利亞。8歲的瑪麗,不是一個漂亮的女孩,她長著一雙泥漿色的眼睛,額頭上還有一塊屎黃色的胎記。

她有一個心情戒指,開心時,戒指會變成紅色,情緒低落時,就變成灰色。瑪麗的戒指。一直是灰色的。

爸爸喜歡收集各種死鳥,每天都躲在工具房裡,和死鳥標本說話。瑪麗希望爸爸能多陪陪活著的自己,而不是死去的小鳥。

媽媽一天到晚都在喝酒,很少有清醒的時候。在她那屈指可數的清醒時間裡,她只干一件事情:讓瑪麗掩護自己,去商場里偷東西。

在學校里,同學們都很討厭瑪麗,老師也嫌棄她總是愁眉苦臉。瑪麗不知道怎麼才能多笑笑,倒是她媽媽想了一個解決辦法:用口紅在瑪麗嘴上畫了一個笑容。

叄|瑪麗與馬克思

因為一次機緣巧合,8歲的瑪麗給紐約的馬克思寫了第一封信,她在信中問:美國的孩子都是從哪裡來的?從可樂罐子里來的嗎?

馬克思收到信后,差點崩潰(因為他有交流障礙症),在思考了18個小時后,他決定回信,他首先回答了瑪麗的問題:小孩是猶太祭司下的蛋,如果不是猶太人,就是修女下的蛋,如果不信教,就是妓女下的蛋。

從此,他們不再是一個孤單的怪人。他們的通信,多是一些瑣碎的小事:今天吃了什麼,鄰居幹了什麼,自己又遇到什麼事情...

馬克思在信中說:人的生活就像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有的鋪得很好,有的不盡完美,比如我,有裂縫,香蕉皮,還有煙屁股。你的人行道和我很像,但沒那麼多裂縫,希望有一天,我們的人行道可以交匯。

雖然《瑪麗與馬克思》是一部粘土動畫電影,卻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瑪麗的原型就是本片導演:亞當·艾略特。

童年時的亞當,和瑪麗一樣,生活在澳大利亞鄉下,他喜歡把自己關在小屋內,用雞蛋包裝盒、衛生紙筒做各種小玩意。

亞當也有一個筆友,和馬克思一樣,他的這位筆友也是猶太人,患有自閉症,兩人聯繫了20多年。亞當說:正是他的生活激發了我的靈感。

兩個古怪而孤獨的生命,因為一封信,他們的喜怒哀樂,終於有了傾聽的對象。他們的關係就像是電影中的一句台詞: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60多億人口。在這浩瀚的人海中,絕大多數人過著相似的生活,喜歡相似的食物,追求相似的人生目標。

但同時,我們每一個人又是獨一無二,總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嗜好、觀點、個性、或者病症…當這種不同過於突出,過於與眾不同,就很可能會遭受主流社會的孤立和排斥。

瑪麗因為額頭上的胎記,就被同學孤立、欺負。馬克思因為性格孤僻,就被當作恐怖分子抓進警局盤查。

每個不同的生命,都該被接受,而非被社會的惡意,逼到陰暗的角落裡。

我有一個朋友,是個女生,這輩子不準備生小孩。被親友貼上了罪大惡極的「丁克一族」標籤。親友如臨大敵:沒生過小孩的女人是不完整的!等你老了,誰來養你?女人不生小孩,是犯法的!

她又好氣又好笑:好歹我也讀過幾天大學,當我是傻瓜嗎?我不過是選擇了和你們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招誰惹誰了?要承受這麼多惡意?

這是一個熱衷於貼「標籤」的時代,而且「標籤」還有優劣之分。比如,樂觀是一個好標籤,悲觀就是一個壞標籤。比如,熱情大方是一個好標籤,沉默寡言就是一個壞標籤。再比如,高雅是一個好標籤,低俗就是一個壞標籤。

標籤,把一個人簡化成幾種簡單的類型:正常的,不正常的。好的,壞的。

從小到大,烏鴉也是不招人待見的小孩。不喜歡熱鬧,不喜歡人多,沉默寡言,還是個悲觀主義者。

小時候,在老師、同學、親友們的諄諄教誨下,我都認為自己的個性是不健康的,並多次嘗試著去調整、去改變。

這是一段漫長而痛苦的折磨,我無數次強迫自己走向社交場合,強迫自己變得陽光樂觀…最後均以失敗告終。

很多年後,我才明白:少參加社交活動,可以留出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悲觀主義者,通常更懂得未雨綢繆,面對困難和打擊時有更強的承受能力。和大多數人不一樣,並非就是一無是處。

最重要的是,我想通了一個道理:老子為什麼要活成你希望的樣子?

涅槃樂隊主唱柯本說:別人因我的與眾不同而嘲笑我。我嘲笑他們是因為他們都一個德行。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烏鴉電影]

公眾號ID:crowmovie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