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聽說印度最近在搞事情?看看當年左宗棠是怎麼做的!

左宗棠

左宗棠一生有三大功績:其一,在平定太平天國的戰鬥中平定浙江;其二,平定西捻;其三,收復新疆。其中,平浙的功績僅限一隅,平捻亦不過是全部平捻戰史中略佔一部而已,兩者都算不上是豐功偉績,而收復新疆卻是真正意義上的曠世奇功。

「海防」與「塞防」之爭

清末,在的西邊,新疆大部分地區已被中亞入侵的阿古柏勢力侵佔;東邊沿海又面臨日本的騷擾與侵犯,而清朝廷財力又捉襟見肘,此時對於國防來言,到底是應當注重東邊(海防),還是注重西邊(塞防),就成了兩位大臣李鴻章與左宗棠爭論的焦點。

李鴻章

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直隸總督李鴻章認為:「西邊阿古柏、俄國勢力雖然強大,但尚在數萬里以外,日本則近在眼前,正時刻觀察我們的虛實,所以日本才是永遠的心腹大患。新疆若不收復,不會傷及國家的元氣,但海疆若是不做好防衛,則心腹大患會越來越嚴重。而且新疆是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煙稀少。乾隆年間平定新疆,傾全國之力,徒然收數千里曠地,增加千百萬開支,實在得不償失,勞兵費餉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為好。」

在當時國家財力不能兼顧東西兩方時,他不主張向西用兵,而主張將新疆等地搞成類似酋長領地、土司領地甚至是接受清王朝冊封的藩屬國一類的管轄模式。這樣既可以挫敗外國勢力(主要是英、俄),而且又不必勞師遠征。

但陝甘總督左宗棠則主張「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並重」,新疆西域之地絕不能丟,必須置於朝廷直控之下。他也不同意李鴻章的「新疆貧瘠論」,他認為:「天山南北兩路糧產豐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馬成群。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為豐富。所謂千里荒漠,實為聚寶之盆。」

左宗棠花崗岩雕像

位於湖南湘陰縣左宗棠紀念園。

而且他從戰略意義上考慮:「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環衛北方,百數十年無烽燧之警……新疆不固,則蒙部不安,到時候陝、甘、山西各邊關會時不時受到侵犯,防不勝防,永無安眠之日。而且現在與過去相比,形勢又有不同。俄國人在不斷拓展領土,自西向東與我朝北境相連一萬多里,僅在中段有蒙部相隔。徙薪宜遠,曲突宜先,我們一定要未雨綢繆。」面對舉棋不定的清廷,左宗棠慷慨陳詞,把收復新疆提到保障國家安全的高度,堅決主張打擊沙俄氣焰。

針對李鴻章所憂慮的日本進犯所帶來的危險,左宗棠於 1875 年 4 月12 日和 1877 年 7 月 26 日兩次上奏,奏摺大意是:「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西北臂指相連,形勢完整,自無隙可乘。」「若此時即擬停兵節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因此陝甘和蒙古都必然受到威脅,所以主張「宜以全力注重西征,俄人不能逞志於西北,則各國必不能構釁於東南。」

而且此時東緩西急,若朝廷財力不足以支持他領兵入疆平叛,一方面可以由江南各省及海關支援,另一方面他可自籌軍餉,即向上海的外國銀行借款,而由江南各省用關稅或其他稅收償還,且擬一旦進軍收復邊陲,立即屯田戍邊,以解軍餉。而且從歷史上看,乾隆皇帝勘定西域,滿朝文武以花費錢財過多質疑,乾隆皇帝不為所動,開新疆,立軍府,終竟其功,多年無烽燧之警。今天受惠於前人偉舉,同樣要站得高一些,替子孫後代想得遠一些、周全一些。

1875 年 5 月 3 日,清政府發出六百里加急諭旨,以左宗棠奏摺所見甚是,著以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授予籌兵籌餉指揮軍隊的全權。由於左宗棠的意見被朝廷採納,1876 年他便以 65 歲高齡率湘軍子弟兵出玉門關慷慨西征,完全收復新疆,在歷史上立下了曠世奇功。

左宗棠紀念館

坐落在湘陰縣城東北面的東湖北岸。

光緒二年三月(1876 年 4 月),左宗棠在甘肅所做的西征準備工作基本完成,於是他下令各先頭部隊兵分三路陸續兵出玉門關,正式開始收復新疆的西征,他本人於三月十三日由蘭州移節肅州(今酒泉),並在此駐節達四年之久。

左宗棠以「先遲后速,緩進急戰」的八字方針,拉開了軍事行動的帷幕。「緩進急戰」的策略主要著眼於解決長距離作戰條件下的後勤保障問題,「遲」為後勤,「速」為決戰,「緩進」就是根據新疆路途遙遠、地域廣闊的特點,在每一戰役開始前做好充分準備,不要急於求戰。「急戰」則是當作戰條件成熟后就要行動堅定,速戰速決,避免曠日持久地打消耗戰。他根據新疆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先北后南」的戰略部署,擬首先攻佔北疆,收復烏魯木齊這一全疆要津,作為日後進軍南疆和向西收復伊犁的基地。

就在左宗棠大軍收復烏魯木齊以後,英國為保護他的走狗阿古柏,使其免於被殲滅,立即派其駐華公使威妥瑪出面與清廷交涉,向清廷施加壓力,要求請政府不要進軍南疆,允許阿古柏在南疆稱喀什噶爾王,作為清朝屬國,但不納貢。當時朝廷內也有很多大臣(包括李鴻章)都不贊成左宗棠繼續進兵南疆,認為即令收復南疆也守不住,「將來勢必旋得旋失,功不復過」。

於是 1877 年 6 月 20 日,朝廷又將這些主張轉告左宗棠,要他「統籌全局,直抒所見」。1877 年 7 月 26 日,左宗棠復奏朝廷,嚴正地指出:「至戰陣之事,權在主兵之人……亦無須英人代為過慮也。」「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他引用前朝的事:雍正後期,清政府連續六年在新疆用兵,討伐叛亂的準噶爾部首領,當時的軍事統帥岳鍾琪曾就如何進軍用兵等問題請示皇上,雍正嚴厲批評他說:「朕在數千裡外,怎麼會知道當地具體情況,這都是你大將軍因時因地酌情辦理的事,朕怎麼可能神機妙算給你下命令呢?」

進軍南疆屯田戍邊

朝廷見他意志堅決,而且已經取得了北路的巨大勝利,於是也斷然同意左宗棠兵進南疆。而左宗棠進軍南疆的決心當然毫不動搖,他指示前敵總指揮劉錦棠:「阿古柏竊踞數城十餘年,為我必討之賊。」

在西征軍窮追猛打下,叛首阿古柏兵敗山倒被部下毒殺以後,其子率殘部逃往俄國。前後僅兩年多一點的時間,盤踞新疆達 12 年之久的阿古柏匪幫於 1878 年 7 月就全部被消滅,左宗棠真不愧是奇才也!然後左宗棠便在新疆開始大規模屯田以解軍餉並鞏固政權。

左公柳

左公柳是晚清重臣左宗棠西進收復新疆時帶領湘軍一路所植道柳,其用意在於,一是鞏固路基,二是防風固沙,三是限戎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涼,凡他所到之處,都要動員軍民植樹造林。

然而,左宗棠的腳步並沒有就此停止,他的心思轉到了如何保證新疆的長治久安上面。在收復失地過程中,左宗棠就設立善後局,重建地方秩序,醫治戰爭創傷,發展生產,恢復經濟。各地善後局在安置難民、招民墾荒時,一方面招撫當地流散人員,給予土地耕種,另一方面從關內招募內地人民,收留清軍中老弱士卒,鼓勵地方軍隊中有妻室者解甲歸田。

務農人員的增加和內地先進農業技術的傳播,給新疆各地恢復和發展生產帶來了活力。由於大規模發展生產,必須全面整治水利,左宗棠就始終把 「興修水利以除民患」,列入「最為切要之務」。於是新疆各地全面開始整修舊有渠道灌溉系統,清理淤毀河道,同時還興建了不少新的水利工程。荒地開墾為良田,戈壁變成了綠洲,使新疆各族人民逐步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太平生活。

這些舉措為穩定局勢、恢復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這畢竟是臨時性和局部性的成果。要在各地實施行政管理職能,建立有效的統治,就必須對新疆前景做出通盤籌劃。正因為此,左宗棠才一再提出要在新疆建立行省制度的主張。

光緒十年(1884 年)十月,新疆正式建省,劉錦棠為首任巡撫。

左宗棠書法

左宗棠身為武將,兼通文墨,擅書法,崇碑版,篆、隸、行、草兼善,筆力雄健,風格豪邁,楹聯作品流傳頗多,為時人所愛。

從左宗棠和李鴻章在收復新疆這件事的所作所為可見,與李鴻章相比,左宗棠具有極強的國土觀念,在他的眼裡,國土一寸也不能丟。

著名近代史學家郭廷以說:「一部清朝晚年歷史,幾乎都是吃敗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記載,讀來令人氣沮。唯有左宗棠的西北經略則是例外,確實值得我們興奮。」

左宗棠是一個一心為國不為自己的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當年林則徐在囑託新疆大事時贈言與左公,左宗棠也時刻警醒自己,用這句話詮釋著自己的人格,對外鐵腕強勢,對內改革圖強,對上忠心耿耿,對下知人善任。

如今的「左公柳」在塞外引春風度玉門,人們誠感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震蕩晚清六名臣

出版年:2017年05月

團結出版社

團結充溢人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