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摔跤吧!爸爸》中的女兒該不該背負起爸爸的夢想?

動機在杭州,happinessclass,幸福課

《摔跤吧!爸爸》講的是一個印度老爹,曾是全國摔跤冠軍,一心想著生個兒子繼承自己的摔跤事業。然而天不遂人願,老爹雖然用盡偏方,還是一連生了好幾個女兒。但這個老爹不甘心,他從女兒胖揍隔壁男生看出了女兒的天賦,毅然決然逼著女兒每天早起鍛煉、穿男孩衣服、在女兒再三哀求下剪了她們的頭髮。在周圍人的嘲笑聲中,把女兒一步步培養成了摔跤冠軍。

一片好評聲中,這部電影也有一些爭議。有人說這個電影三觀不正。它反應的價值觀是:子女是父母的產物,所以子女的人生必然由父母做主。更有人憤怒指出,這個電影宣揚讓「女兒淪為父親夢想的奴隸」

父母到底有沒有權力,讓女兒代替他們完成自己未竟的願望呢?

這事細究起來,也屬於「首先你得有一個……」系列。首先你得有個女朋友、然後你得有個老婆、然後你得有個女兒。這些我都有了,可是,然後,你得有個夢想,而且還是未竟的夢想,這……

仔細想想,我還真沒什麼未竟的夢想。當然我也有一些小小的理想,但這些理想都是很個人的,完成完不成,好像也沒什麼重要的關係,不會影響到家國興亡宇宙安危,更不需要我女兒去幫我完成。想到這裡,我倒是有些羨慕起那個有夢想的印度老爹來了。

先不說父親有沒有權力讓女兒替自己完成夢想,單就夢想這件事本身,估計今天的很多家長就不一定有。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說上海私立學校的幼升小,幾十個名額,幾千人排隊,家長和孩子同時進考場,家長不合格,孩子也錄取不了。學校考察家長的職業、收入和文化課水平,這個略過不提,關鍵還要看家長的身材,太胖的不要,因為說明這個家長缺乏自制力。看到這裡,嚇得我趕緊去報了一個健身班。據說香港更誇張,從懷孕開始,很多媽媽就讓肚子里的孩子練英語聽力了,全然不顧孩子會不會嚇得不敢出來。

這些家長與其說有什麼夢想需要子女去完成,不如說擔心子女會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他們哪有讓子女實現自己人生夢想的霸氣,一個個都誠惶誠恐的,擔心自己拖了子女後腿。

那萬一父母真的有很重要的未竟的理想,能不能讓子女去完成呢?對於這個問題,圍觀群眾的觀點其實也有些矛盾。比如天龍八部里的慕容復老師,無暇顧及兒女情長,一心為復國大業辛苦奔走,最後連父親慕容博都在掃地僧的感召下放下執念出了家,他卻怎麼也不肯放下,落了個發瘋的下場。看到慕容復的命運,很多人會唏噓感慨,父母未竟的使命害人一生。可轉眼到了美劇《權力的遊戲》,觀眾看到為光復冬臨城奮鬥的史塔克家族的小輩們,蘇珊啊,布蘭啊,艾麗婭成了個刺客,報了血色婚禮的大仇,又覺得人家年輕有為了。區別在哪裡?就是這麼偏心啊。

家庭治療里,有一個理論叫派遣理論,說的是有時候父母會把沒有完成的使命交給孩子。孩子在得到許可和鼓勵后,會帶著這樣的使命去家庭以外的世界。他會把努力完成父母派遣的使命當作自己重要的人生目標。如果背離了這個目標,他會覺得自己背叛了家庭。旁人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安排對孩子並不公平,尤其當家族的使命對孩子並沒有明顯好處。但孩子卻樂於接受這樣的使命。它顯示了自己對父母的忠誠,是孩子和父母維繫情感關係的紐帶,甚至,它還是孩子最初生活意義感的來源

當然,這樣的派遣有成功也有失敗。但總體來說,旁人和家庭對這件事的認識並不相同。而這種差別,也正構成了家庭和社會的邊界。曾經有個紀錄片,講的是日本壽司之神的故事。壽司之神有個兒子,從小就知道自己會子承父業,而他的訓練也都被限制在如何把壽司做得更好上。這件事從旁人看來覺得多少有些殘忍:孩子從小就被剝奪了人生的可能性。但壽司之神的兒子自己卻不這麼想,他覺得能繼承父親的事業,是自己的榮光。

心理諮詢的祖師爺弗洛伊德是另一個家族派遣的生動案例。弗洛伊德在自己的小女兒安娜身上實驗了精神分析式的教育。即使安娜成績突出,弗洛伊德仍然沒讓她讀高中,因為「精神分析的訓練不需要在學校完成」。這讓她喪失了接受一流文理教育的機會。從 18 歲開始,安娜就成了父親的秘書,22 歲,她開始作為「病人」接受父親的精神分析,這樣的分析持續了好多年。她不得不在分析中向父親袒露很多隱秘的幻想。弗洛伊德生病後,她又成了弗洛伊德的專職護士,也成了父親思想的整理者和精神分析協會的繼承人。作為學者,她發展了父親所忽略的兒童精神分析領域。作為女兒,「她一直忠誠於自己的父親,忠誠於父親的事業和信仰。她放棄了自己的興趣,卻不斷從父親的興趣中尋求愉悅感,最終為自己找到了成功和喜悅。」當然代價是,她終身未婚。

該怎麼評價這樣的家族派遣任務呢?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女兒為父親做出的犧牲太不值得了,覺得孩子應該不受限制,過上自由的生活。其實我也這麼想。但關鍵是,女兒認同了父親的理想,她願意為此做出犧牲,這就是她的選擇。而那些想要孩子獲得自由的父母,會不會也是因為自己受限太多、犧牲太多,而把「自由自在地生活」當作一個未完成的夢想,派遣給了自己的孩子呢?

直到寫這篇文章之前,我還覺得家族派遣之類的事,與我無關。但我現在想起來了。我小時候,我媽媽總愛跟我講她的故事。她 6 歲那年,外公去世了,家裡有兩個妹妹,還有一個弟弟,是遺腹子。那時候,村裡辦了國小,老師專門到家裡跟外婆說,要讓孩子去上學。媽媽躲在隔壁聽到了,給自己縫了小書包,卻在上學的路上讓外婆給攔了下來,拖回了家。外婆重男輕女,覺得女孩子讀書沒什麼用。更深的原因是,家裡沒有男人,弟弟妹妹都需要我媽媽照顧。沒有讀過書成了我媽一輩子的遺憾。

後來,為了我的教育,我媽堅持送我到市裡讀國中。又後來,我讀了重點高中、大學部、碩士,又去念了個博士。我一直覺得這是我自己的選擇,直到有一天,我媽媽去銀行填一個單子,她跟那個嘲笑她不會寫字的銀行櫃員說:

「雖然我沒讀過書,但是我兒子是博士。」

那一刻,我忽然意識到,我讀的書里,有一部分,是為她讀的

媽媽,你還有什麼未完成的願望嗎?讓兒子來替你完成吧。

小調查:

1. 作為父母,你有什麼未完成的願望,希望子女幫你完成?

2. 作為子女,你爸媽有什麼未完成的願望,你希望幫他們完成?

客官,這篇文章有意思嗎?

好玩!下載App接著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