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三星砸210億美元建OLED工廠;鴻海超過半年就不收購東芝;韓國六月晶元出口同比增長52% | 摩爾內參 7/3

1、2017年第三季度,台灣LCD驅動IC供應商收入將增加15%

2、三星砸210億美元新建OLED工廠

3分析師吐槽高通超音波指紋辨識不到位,商用時程不明

4、郭董:超過半年就不想收購 TMC,因技術會落後

5、富士康退股樂視致新:或已在清理樂視電視庫存

6、三星重組業務 員工總量7年來首次下滑

7、高通可能透過NXP中止供應MFi晶元向蘋果施壓

8、韓國六月晶元出口同比增長52%

9Synaptics首度回應:收購Conexant和Marvell多媒體押注物聯網

台灣LCD驅動IC供應商對於2017年第三季度的營收情況,都對前景抱有非常樂觀的態度。根據業內人士透露,由於台灣供應商的短期交貨的訂單主要來源於的手機客戶。在很大程度上,驅動IC供應商第三季度的收入受制於手機廠商的需求和出貨情況。

高透明的短期訂單可見度使得台灣LCD驅動IC供應商都非常看好第三季度的收入增長,給出的數據基本都在15%以上。

儘管如此,消息人士指出,台灣LCD驅動IC供應商仍然對第二季度的前景保持謹慎的太多。例如,聯詠科技預計第二季度只有5%~9%左右的收入增長。影響台灣LCD驅動IC公司收入的主要營收是2017年上半年,多種新技術和新的標準對於智能手機的影響,帶動了整個上游產業鏈的變化。例如,手機屏幕的比例從之前的16:9變為了18:9,另一方面,全面屏技術的普及也對LCD驅動IC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這些因素都沒有確定之前,手機廠商下給整個供應鏈的訂單都被推遲了,這是影響台灣LCD驅動IC供應商第二季度收入的主要原因之一。

現在,隨著2017年手機配置和技術的確定,供應商的訂單才確定下來,在此基礎上,第三季度的收入才能夠粗略的定下來。

7月3日消息 據此前消息稱,蘋果已經為其2018年的iPhone向三星定下了1.8億塊OLED面板。鑒於與蘋果的這種關係,三星對OLED業務十分看重,試圖在更遠的未來獲得蘋果的訂單。

據業內人士稱,三星將在短期內投資210億美元建設兩個全新的OLED面板生產工廠。儘管這兩個工廠將在2019年的某個時候啟動OLED顯示面板生產,屆時這兩個工廠將負責絕大部分OLED屏幕的供應,預計每月的產能為27萬片。

據悉不久后將發布的iPhone 8的出貨量會受到OLED面板供應情況影響,而三星將是iPhone 8 OLED面板的獨家製造商。預計到今年9月份的時候,可能只會有300至400萬台搭載OLED屏的iPhone 8能夠出貨。

三、

分析師吐槽高通超音波指紋辨識不到位,商用時程不明

vivo 原型機日前首度展示高通最新嵌入式屏幕指紋辨識技術,不過凱基投顧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發布最新報告指出這項新技術不成熟,還未達可以商用水平。

據郭明錤表示,高通穿透式指紋辨識解決方案應該是 2.1 版,它較前版改善穿透式辨識功能,可辨識指紋真偽,但即使如此,這項技術仍不夠完善,包含反映速度與時間均有改善空間。(ubergizmo.com)

除此之外,郭明錤還指出有幾個量產障礙待克服,由於新技術是透過超音波來隔空辨識,因此手機必須配合採用可撓式 OLED 屏幕,以及較薄的玻璃面板,就這兩點而言,不是所有手機製造商都願意改。

郭明錤認為手機廠為放大屏幕,把指紋辨識器移到手機背面,消費者並不是那麼介意,若真是如此,手機製造商採用嵌入式屏幕指紋辨識的意願將降低,至少在技術成熟前,應該是如此,想必蘋果也不敢冒然採用。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東芝(Toshiba)決定由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美國投資基金以及韓國 SK Hynix 等所籌組的「日美韓聯盟」做為半導體事業子公司「東芝存儲器(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以下簡稱 TMC)」的優先交涉對象后,曾表明不放棄收購 TMC 的意願。

而郭台銘 7 月 1 日接受日媒訪談時,也再度表明有意收購 TMC,不過郭台銘也定下期限,稱若拖到半年後的話,將會對 TMC 失去興趣、不想收購,因為屆時 TMC 技術恐將落後給競爭對手。

日經新聞報導,郭台銘 1 日在新北市接受採訪時重申對 TMC 的收購意願,不過郭台銘表示,若招標手續拖太久的話,他將會失去興趣。郭台銘指出:「如果他們(東芝、日本政府)持續排斥鴻海,那麼半年後就不會想收購 TMC。因為屆時 TMC 技術將會落後給競爭同業。」東芝 NAND Flash 全球市佔率雖落後給三星,不過是蘋果(Apple)iPhone 的供應商。

日經指出,在 TMC 出售協商陷入混亂的當下,郭台銘應是期望藉由出示「期限」,動搖東芝的決定,且也同樣是向東芝示警,若 TMC 的出售協商拖太久的話,在技術競爭的研發上將會輸給三星電子。

7月2日,記者獲悉,富士康關聯公司深圳冠鼎已經退出了樂視致新的股東序列。

樂視致新是樂視上市平台樂視網的控股子公司,主要承載的是樂視智能電視業務。樂視超級電視最初定位是「兩倍性能,一半價格」,產品基於成本甚至低於成本定價模式,樂視超級電視很快成為彩電行業的「明星選手」,市場份額急速擴張。數據顯示,樂視超級電視2013年銷量在30萬台左右,到2015年這一數字增長到300萬台,而2016年也是以近600萬台的成績躋身市場主流。

基於樂視的迅速擴張,根據2013年4月2日樂視網披露的董事會決議,深圳冠鼎向樂視致新增資,完成增資后,深圳冠鼎占股樂視致新20%。這是深圳冠鼎第一次出現在樂視網與樂視致新有關的信息披露當中,這家公司被視做是富士康方面的關聯公司。據悉,樂視曾經還與富士康方面簽訂了一項排他性協議。按照協議,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在內地不能再為其他互聯網公司製造智能電視。

不過,樂視電視的快速擴張雖然獲取了大量用戶,但同時也給樂視帶來了大量資金缺口。樂視2016年財報顯示,2016年樂視網實現營業收入219億元,同比增長68.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下滑3.19%,為八年來首次利潤下滑。樂視網方面稱,前期超級電視主要以高配置、高性能、顛覆價格快速獲取用戶等原因,使公司營業利潤同比降低。

由於樂視不斷被曝出資金危機,自2016年開始,深圳冠鼎就已經不在樂視致新的股東名錄當中。2015年12月21日,樂視網在「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關於公司重大資產購買的法律意見書」中,最後一次提及了深圳冠鼎。此後,深圳冠鼎在樂視網的公開信息披露中便再無蹤影。

奧維雲網的數據顯示,2017年1-4月,富士康方面代工出貨的樂視電視數量僅為: 6600台、3200台、7200台、4500台。奧維雲網副總裁董敏透露,目前富士康還有樂視電視的出貨,可能是之前的庫存。

六、三星重組業務 員工總量7年來首次下滑

據《韓國先驅報》北京時間7月3日報道,三星電子在上周日公開的數據顯示,三星去年的員工總量出現下滑,遭遇7年來的首次下滑,主要源於業務的重組。

數據顯示,三星去年的員工總量為308,745人,較前一年的325,677人下降5.2%。按地區劃分,三星在韓國國內的員工數量下降3.8%至93,204人,海外員工數量下降5.8%至215,541人。截至去年年底,三星海外子公司的員工佔比下降0.4個百分點至69.8%。

去年,三星員工數量為37,070人,較前一年的44,948人下降17.5%。在南北美洲,三星員工數量增長8.5%至25,988人。

一名三星管理人員認為,三星韓國本土員工數量的下降主要源於公司把印表機業務出售給了惠普公司。他表示,三星在位於和其他亞洲國家的工廠實施的企業重組也是海外員工數量出現下滑的一個原因。

去年,女員工在三星總員工中的佔比為44%,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不過,女性經理和高管的佔比分別從前一年的12.4%、4.5%增至12.7%、6.3%。截至去年年底,三星在全球擁有2468家商業合作夥伴,保留了238個主要生產設施、53個分銷中心、34個研發中心、7個設計中心以及73個服務中心。

七、

高通可能透過NXP中止供應MFi晶元向蘋果施壓

然Qualcomm表示並不會因為近期官司而暫停與蘋果合作通訊晶元技術,但目前已經併入Qualcomm旗下的恩智浦 (NXP)卻似乎藉由終止供應MFi使用晶元,預期以此向蘋果施壓。

不少深圳代工廠商透露,由於恩智浦陸續終止供應MFi使用晶元,預期到今年底之前將面臨斷貨情況,或許因此影響下半年預計推出的iPhone新機,以及越來越多藉由MFi認證打造的憑過周邊產品,其中包含對應HomeKit標準設計的連網設備。

而恩智浦終止供應晶元,預期與Qualcomm近期與蘋果在通訊晶元專利收費進行官司有關,雖然表面上仍可對外表示本身與蘋果官司問題並不影響雙方既有合作,但Qualcomm仍可能透過現已併入旗下的恩智浦供應MFi使用晶元關係,進而向蘋果施壓。

由於包含Ligihtning連接線內部均採用MFi設計,因此同樣使用恩智浦所提供晶元,若恩智浦確定不再向蘋果配件代工廠、周邊配件廠商提供此關鍵組件,勢必將從配件可能面臨難產造成蘋果面臨壓力。

但對於此類傳聞,Qualcomm、恩智浦方面並未作任何響應。

八、韓國六月晶元出口同比增長52%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1日表示,在油價上漲及全球貿易復甦的帶動下,該國出口已連續八個月成長,6月的漲幅更達13.7%。 韓國對與歐盟的出口持續擴張,但對美出口不增反減。

韓國6月的出口金額達514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452億美元,金額也是2014年10月以來次高,當年的出口金額達516億美元,也連續六個月出現雙位數漲幅,是近六年來首見。 自去年11月來,南韓的出口穩定成長。

6月的進口也較去年同期大增18%至400億美元,貿易順差金額則達114億美元,是連續第66個月出超。

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出口的漲勢是由全球對該國關鍵出口品的需求帶動,這些出口品包含半導體、船、石化產品和平板顯示器等。 韓國當地生產的晶元出口額大增52%至80.3億美元,主因是價格穩定成長,個人計算機的需求也增加,而自去年以來,半導體一直扮演著帶動出口成長的重要角色。

若以地區來看,韓國上個月對的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5.1%,也是連八月擴增,對越南的出口更暴沖62.2%,是連續第17個月成長,對歐盟的出口成長21.1%,對美國出口卻年減1.1%,主要是因為汽車和無線裝置需求下滑。

九、

Synaptics是一家具有30多年歷史的人機界面解決方案開發商,總部在美國加州聖何塞,其在手機、PC端的人機界面技術一直處於領導地位,大部分的手機品牌和PC品牌在顯示和觸控方面基本都採用了Synaptics的方案。不過,隨著手機市場的逐漸成熟,Synaptics將目光投向了高速增長的消費物聯網市場。在日前媒體溝通會上,Synaptics正式宣布收購科勝訊系統公司(Conexant Systems, LLC)和美滿電子科技(Marvell)多媒體解決方案業務部門。這也意味著Synaptics全面進軍消費物聯網領域。

「此次收購是Synaptics將人機界面領導地位拓展至消費物聯網領域長期戰略的一部分,這不僅進一步豐富了整個公司產品線和涉及到的領域,而且也拓展了我們在人機界面領域技術、產品的領導地位。」 Synaptics區總經理盧兵如是說。

區總經理 盧兵

為什麼收購這兩家公司?向消費物聯網人機界面領導者轉型

盧兵指出,在電子業界,過去每10年都有一個大的跳躍。如果聚焦在消費類產品,就要集中看近20-30年的變化。以Synaptics聚焦的PC和智能手機這兩個市場的發展來看,2000年之前基本以台式機為主,2000年開始,筆記本電腦進入個人和家庭,並呈現井噴式發展。智能手機的發展最早也可以追溯到2000年,當時陸續已有一兩款智能手機,但真正高速發展是在2007年蘋果發布了iPhone,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之後。到2010年,智能手機的出貨基本超過了功能手機,並且開始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但今年智能手機的增長在10%或接近個位數增長,從高速發展過渡到平穩發展的過程。「對於Synaptics來講,過去深耕的PC、手機這兩個市場的發展走向了平穩發展的階段,增長放緩,亟需找到高速成長的著眼點,因此,我們瞄準了我們認為在未來的10年會高速成長的消費物聯網市場。」 盧兵說。

「谷歌主席Eric認為,互聯網在未來10年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物聯網。儘管這個看法值得商榷,要看我們怎麼來定義互聯網,但物物連接確實是未來非常重要的發展。」 盧兵稱,物聯網概念的提出已經十多年了,最開始是通過藍牙、Zigbee或WI-FI把家庭普通類的電器連接在一起,比如燈、電冰箱等。不過,物聯網僅僅靠「連接」是不夠的,因為連接只是解決了控制的功能。未來,物聯網的發展在於雲端和智能化,讓機器設備更加方便地進行交流。這樣物聯網就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智能物聯網階段。這個階段,人機界面非常重要,人與物的交流應該進入一個非常簡便、用戶體驗非常好的階段,就如同過去用觸控解決手機與人交流這樣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

盧兵認為,在未來的消費電子領域,高速增長的市場是消費類物聯網市場,這也是Synaptics在收購兩家公司之前,對整個業界發展的一個預期。關於物聯網的規模,來自第三方的數據顯示,從2016-2020年底,消費物聯網的規模將會從17.5億到26.9億,成長速度非常快,到2020年以後發展會更快。無疑,這是一個規模巨大、高速成長的新領域。

在消費物聯網領域實際上存在一些潛在的人機界面的應用。盧兵介紹稱,在過去,Synaptics所涉及的市場是75億美金的市場,主要產品和技術包括顯示驅動、生物識別、觸控、TDDI(觸控和顯示驅動合起來稱為二合一的TDDI)。其中,觸控板主要面向PC和車載;觸控屏面向PC和智能手機。現在觸控板、觸控屏技術也進入了家庭,比如洗衣機、電飯煲上都有觸控,這為電器上網、和後端連接提供了可能。而進入費類物聯網這一全新的領域,將使得Synaptics能介入的市場增加到103億美金,相當於增加了38%的市場。「這還僅僅是以2020年作為基準,隨著時間推移,這個比例會越來越大。」盧兵說,整個物聯網在未來的10年,甚至20年都是一個高速成長的市場。

「為了快速啟動Synaptics消費類物聯網人機界面的產品和技術,我們收購了科勝訊和Marvell多媒體事業部。」 盧兵表示,縱觀Synaptics的整個發展歷史,Synaptics不僅在筆記本電腦市場得到了長足發展,並佔據市場領導地位,而且在智能手機市場也佔據領導地位。未來在保持這兩個市場的領導地位的同時,也希望樹立在消費物聯網市場的領先地位。

對於消費類物聯網,除了智能家居這一重要組成部分,Synaptics還把AR/VR、汽車、可穿戴設備和個人健康也納入其中。「實際上,物聯網所涉及的應用市場遠不止這些,從廣義上講,只要是任何設備能夠相連的,其實都可以稱之為物聯網。」盧兵說。

收購為Synaptics帶來哪些收益和變化?

再來看看此次Synaptics收購的這兩家公司,一家是科勝訊,這家公司主要是靠領先的語音、定向音頻、消噪等技術在其它市場實現虛擬個人助理及語音控制。據介紹,科勝訊有20多年的語音跟音頻處理的經驗積累。其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智能家居、耳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汽車、智能手機的配件、印表機、傳真機以及銷售點終端機上,其中在印表機和傳真機上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另外,這家公司在技術上和市場上有領先地位和競爭力的產品是Audio Smart音頻處理器和Imaging Smart圖像處理器,同時擁有480項授權專利。

另一家收購的公司是Marvell多媒體解決方案事業部,其在該領域有超過200項的授權專利,主要面向智能家居市場,提供先進的超高清多媒體處理解決方案,同時支持強大安全性。這對機頂盒、OTT流媒體設備、虛擬/增強現實平台,以及虛擬個人助理,如智能音響等設備都至關重要。

因此,盧兵認為,收購這兩家公司將給Synaptics帶來以下方面的改變:

首先將為Synaptics新增語音和視頻技術。「這兩個技術Synaptics此前是沒有的,收購后,在觸控、顯示、生物識別的基礎上再增加語音和視頻技術,將使得我們在人機界面的整個技術更加的飽滿。」盧並說。

其次,快速切入智能家居領域。此前Synaptics的收入主要是來自於手機和PC,其中手機佔88%,PC佔12%。這次收購可以使得Synaptics全面進入智能家居領域,同時可以跟智能家居的領導品牌建立戰略合作和業務往來。盧兵稱,「在收購結束以後,消費物聯網將成為除了PC、手機以外的另一個很重要的收入來源。」

第三,有助於Synaptics實現客戶群的多樣化,拓展現有核心市場。過去Synaptics的客戶集中在手機和PC行業,收購后,整個客戶群可以拓展到智能家居領域,同時也輻射到跟智能家居相關的一些做雲服務的企業,比如BAT,過去與BAT合作主要是在支付安全上,收購這兩家公司后,與BAT的合作也拓展到新的市場。整個客戶群將囊括移動互聯網、智能家居、雲服務領域。

第四,到2020年,Synaptics潛在可服務市場會增加至103億美元,屆時,消費類物聯網在Synaptics整體的營收將達到28%,相比於過去,將有一個大的增長。

第五,毛利率會實現增長。PC和手機行業,尤其是手機行業,出貨量雖然非常大,但競爭非常激烈,這也導致手機行業的毛利率相對較低。而科勝訊和Marvell所涉及的智能家居、車載等領域的毛利率相對較高。「預估目前兩家企業的收入在2億-2.5億美元之間,毛利率在50%左右,預計這可以讓Synaptics年收入增長率在15%以上。」盧兵如是說。

據介紹,收購科勝訊,Synaptics花費約為3億美金+ 726,666普通股。收購Marvell為全現金交易,約為9500萬美元。此次收購預計將於2017年第三季度完成。

隨著第三季度收購完成,從今年的10月份開始,Synaptics就可以面對市場推出非常多的產品。「根據我們的技術優勢,會對這些技術在每一個領域規劃相應可行的產品,比如遠距離的語音識別,這在手機和PC上其實也可以實現,只是具體怎麼實現,還需要重新定義產品。」盧兵說,「從技術角度來講,我們還是希望成為技術的領導者,把這些先進技術同時帶到我們聚焦的這幾個產業里,因為技術本身是可以橫跨整個產業的。」

對的業務盧兵亦信心滿滿。「去年我們在市場有高速的成長,在整個公司的收入佔到35%。收購以後,未來整個市場在Synaptics整體業務的比例也會成長。而且,在未來的兩到三年,相信我們在市場的業務也會高速的成長。」盧兵說。

揭Synaptics收購的成功方程式

Synaptics的業務發展方式有兩個:一個是自主研發,另一個就是併購。實際上,在過去的三四年,Synaptics也有過兩起收購。其中一起是收購了全球生物指紋身份驗證解決方案的領導者Validity公司,另外一起是收購了全球顯示晶元行業的領導者Renesas SP。現在又收購了科勝訊公司和Marvell多媒體事業部。那麼,Synaptics收購的成功秘訣是什麼?

盧兵稱,首先是戰略一致性。這包括與Synaptics戰略發展優先順序保持一致;被收購企業的技術和市場的領先地位;技術驅動市場轉折點。比如,收購的這四家公司在他們所在的領域都處於技術和市場的領先地位,收購后,交叉技術又可以帶來一些融合的發展。這給Synaptics的人機界面領導地位帶來更多的附加值。而所謂技術驅動市場轉折點,是指這些技術的提高將會帶來整個市場應用的發展。比如說科勝訊的遠場音頻解決方案,可以支持遠距離的語音通話,因此可以讓家庭語音助手更普遍地發展。

其次是可以給公司帶來增長,包括拓展全新產品和增長型市場,以及通過全新客戶實現多元化發展。而這四次收購無疑都拓展了全新的產品和增長領域。同時,也實現了客戶的多元化發展。

三是價值創造,會Synaptics帶來毛利率的提升和每股收益的提升。

「實際上,我們公司每年都會做3-5年的長遠計劃。我們併購的公司必須要符合Synaptics長遠計劃,比如長遠計劃是消費類物聯網,那麼我們就會重點關注物聯網裡面目前Synaptics缺少哪一項技術,那麼在併購時就會選現在所需要的,比如語音技術沒有。」盧兵說。

在Synaptics的評估標準里,一個重要標準是目標公司必須是其所在行業中的領導者,必須有非常獨特的技術。同時,必須能夠幫助擴展現有的市場,擴展客戶群。從財務方面,目標公司也能夠增長Synaptics的毛利率或營業額。

收購之後,更重要的是融合。對此,Synaptics毫不擔心。「過去我們收購了好幾家企業都非常成功,基本上保持了原來這家企業的領導地位,同時又把它拓展到新的行業。」盧兵舉例說,Validity當時主要是做面向家居、工業方面的指紋鎖,Synaptics成功把它的技術引向了手機市場。Renesas SP之前主要面向歐美廠商提供相關產品,Synaptics成功地在市場拓展開了它的業務。現在收購的這兩家公司,也同樣會在保留它們過去領導地位的同時,把產品引入更多的市場。另外,在與Synaptics之間的文化差異上,此次收購的兩家企業比起當時收購的Renesas SP要小得多,但Synaptics成功地把一家日本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與Synaptics融合。因此,根據以往的經驗,Synaptics融合這兩家新公司,不會有任何大問題。

盧兵透露,Synaptics未來的併購方向仍然會集中在人機界面相關的產品和技術上,並且集中在高速成長的領域,以及能帶來業務和營業額增長的領域。

語音是下一代人機界面,觸控等交互方式會被取代嗎?

語音是人機界面非常重要的一個交互方式,而所謂人機界面就是人跟機器的交流。從人的器官來講,手的接觸,耳朵聽、眼睛看,鼻子聞,都是基本的人機交互方式。其中,聲音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媒介。

「語音技術在過去的10年間有了較大的提高。我們一致認為,語音已經到了一個時間點,會成為下一代人機界面的主要功能。」盧兵進一步解釋稱,因為語音技術繞開了物理領域的限制,讓用戶可以在不觸碰實體設備的清康熙,詢問互聯網、管理周圍環境、連接到第三方服務。而這一切都在說出一句話的時間內完成。所以我們認為亞馬遜的Echo,谷歌的Google home,蘋果的HomePod是一個革命性的設備,用語音的方式,把家庭智能接入到一個入口,整個處理在雲端進行。這就打開了智能物聯網非常重要的一個入口。過去大家在爭論,智能物聯網到底是機頂盒還是搖控器還是別的設備,但當語音設備出來以後,大家認為智能物聯網的入口應該是智能語音識別器。這也是Synaptics把語音納入人機界面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認為,語音技術已經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可以為消費類物聯網提供長足發展,同時也是未來人跟機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數據來看,從2014年到2017年,語音技術呈現蓬勃發展。尤其是2016-2017年,語音技術,或者說虛擬的個人助理,展現出高速增長的狀態,設備量達到了2000萬台。盧兵分析稱,如果按3個人一個家庭來算,它就覆蓋了6000萬個人,這是非常大的規模。美國有將近3億多的人口,如果每個家庭需要一個語音設備的話,那麼就是1億台,設備的數量從2000萬台到1億台,是5倍的成長空間,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我們預估在2020年,75%的美國家庭將擁有虛擬個人助理,這個虛擬個人助理主要是依靠語音技術,上面也會有觸控板。」

盧兵認為,未來語音會越來越重要,會在生活中人機界面的交互中佔到很大比例,但它並不能取代其他的交互方式。「就像我們有了耳朵聽,依然需要眼睛和手。觸控將仍然有它的使用場景,比如涉及到安全性方面的問題,用語音就比較難,再比如聲紋認證,其準確度還比較低,用來認證體驗就不好。」

人機交互智能化是趨勢,汽車智能化會走在家居智能化前面

「除了語音技術,未來人機界面系統還有很多技術可以開發。」盧兵舉例說,比如感測器、手勢控制、三維攝像頭景深,等等,把眼睛、耳朵、鼻子、手這些感知部位結合起來的技術其實非常多。他同時也表示,「未來人機界面技術的深化、優化、成熟的同時,可能更多的是智能化,包括語音也會向智能語音發展。」

盧兵認為,以後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方向將會圍繞著怎樣讓機器的眼睛跟人的眼睛一樣,怎樣讓機器的耳朵跟人的耳朵一樣。在他看來,智能化的第一步是把人機界面的技術做的跟人的感覺一樣。第二步是做的比人的感覺更好,比如在耳朵判斷不了的情況下,機器可以判斷。

目前來看,不同的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不同的階段。比如觸控已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可以感知到觸碰的界面是平面還是凹凸的,只是還不能判斷觸到的是一張紙還是玻璃。還有ForceTouch技術,可以在手觸碰以後進行200多級力度的判斷;此外,還有懸浮觸控(Proximity),可以檢測出手指接觸屏幕的距離。再比如語音技術,人耳能聽到能理解,而語音識別技術比耳朵更加強大,可以識別多種語言。但是,還無法實現聲紋識別。再比如,智能機的眼睛可以根據資料庫來判斷地理位置,但是不能判斷這是使用者去過的地方,或使用者的家。更重要的是,眼睛是三維的,而攝像頭是二維的,所以需要2-3個攝像頭來實現三維的畫面,但無法達到眼睛在短時間內處理信息的速度。

「我認為目前處於智能化的第一個階段,智能化的里程碑應該是所謂的自動駕駛技術。」盧兵說,自動駕駛系統由攝象頭、雷達、超聲波等技術組成,融合了多種人機界面技術。當智能駕駛實現之後將標誌著人機界面技術進入到另一個高度。

盧兵直言,之所以將汽車歸類在消費物聯網這一類別,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車的智能化會走在整個家居智能化的前面。「當車的智能化問題解決了,那麼它的技術可以非常容易的用到智能家居這一塊。」

當前,業界給自動駕駛技術的實現定了兩個關鍵時間點:一個是2020年,屆時輔助駕駛將得到普遍使用;第二個時間點是2025年,即屆時自動駕駛將會開始使用。不過,也有人認為自動駕駛實現的時間點將是2030年。在盧兵看來,2020年這個時間點更受認可,「現在特斯拉已經有輔助駕駛功能,而且表現也不錯,所以估計車的智能化的爆發點將在2020年。」

近期始終受毛利率無法提升所困擾,導致營收維持低檔盤旋的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繼日前美系外資看好下半年毛利可望回升,並且有大單入手的利多加持下,一口氣將目標價由 200 元拉抬至 320 元之後,最新亞系外資的報告也跟隨腳步,認為聯發科在成本結構改善,使得毛利率有機會回升的情況下,不但調高聯發科評等,還將目標價提升至 355 元的價位。

根據亞系外資所提出的報告指出,聯發科在 2017 年下半年新款晶元即將推出,在成本價格較佳的數據晶元到位下,可望提振下半年智能手晶元獲利表現。因此,預估聯發科智能手機晶元的毛利率可望從近期的 25%,回升至 2018 到 2019 年的 30% 及 34% 的比率。

另外,報告中進一步指出,目前雖然包括競爭對手高通等大廠已經加速制定 5G 的標準和商用化情況。但是,在短期間內,市場的競爭仍是以 3G 和 4G 為主。而由於高通對於 3G 和 4G 的投資可能有限,這使得市場競爭將有利於聯發科。另外,聯發科成本優化策略將開始發酵,預估提升智能手機晶元的毛利率可回升至 30% 以上,同步帶動聯發科的整體毛利率在 2018 到 2019 年將回升至 37% 及 39%,也將進一步帶動這兩年的營運成長動能將分別達到 74% 及 30% 的水準。

而基於以上的原因,亞系外資針對聯發科的評等由原先的「中立」調高至「買進」,目標價由 206 元上調至 355 元,是近期外資喊出的最高目標價。日前,美系外資首先看好聯發科在智能手機晶元的毛利率將在 2017 年下半年將回溫。另外,非智能手機業務的成長動能將進入較高的客制化晶元 (ASIC) 的領域,加上未來思科的大單到手情況下,也將聯發科平等由原先的「中立」調高至「買進」,目標價也一口氣大幅調高至 320 元的價位。

而受到外資看好的利多消息刺激,聯發科 3 日開盤以小紅出,盤中一度來到最高每股 270.5 元價位,漲幅接近 4%,股價創近一年來新高。聯發科上月 15 日股東會通過配發 9.5 元現金股利,將在 7 月 6 日進行除息。

【關於轉載】: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整保留文章標題及內容,不得刪改、添加內容繞開原創保護,且文章開頭必須註明:轉自「摩爾芯聞MooreNews」微信公眾號。謝謝合作!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