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追溯饅頭的歷史,從戰國到清代

饅頭是特色傳統麵食之一,一種用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形圓而隆起。本有餡,后稱無餡的為饅頭,有餡的為包子我們祖先吃饅頭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事物紺珠》記載「秦昭王作蒸餅」,蕭子顯在《齊書》中亦有言,朝廷規定太廟祭祀時用「面起餅」,即「入酵面中,令鬆鬆然也」。「面起餅」可視為最早的饅頭。

據《雅州府志》記載:公元223年諸葛亮率大軍南征擒孟獲,在引軍返回成都途中行至瀘水,但見上空陰霾密布,江水洶湧異常。眼看大軍被阻隔江岸,諸葛亮十分焦急,當即詢問孟獲,孟獲告知:「此水有猖神作禍,經常興妖作怪,常致舟翻人亡,水中瘴氣過重,且含有毒物質,觸水致死者頗多。」孟獲還告訴諸葛亮:「可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用黑牛、白羊各一頭祭之,自然風平浪息。」但諸葛亮不願隨意殺人,熟思良久,想出一計,遂命隨軍行廚宰殺牛馬,剁肉為泥,包在白麵糰中,做成人頭形狀的大饃,投擲水中,以祭鬼神。次日天明,果然雲開霧散,江水平和,蜀軍安然渡過瀘水。

從此,這種「饃頭」被視為高貴食品。因古代稱南方各族為「蠻」,這種人頭形狀的大饃便被稱為「蠻頭」,後來音傳訛為饅頭。

唐宋時期《燕翼詒謀靈》記載:「今俗屑面發酵,或有餡,或無餡,蒸食之者,都謂之饅頭。」元無名氏《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記有當時饅頭的發酵方法:「每十分,用白面二斤半。先以酵一盞許,於面內跑(疑是「刨」之誤)一小窠,傾入酵汁,就和一塊軟面,乾麵覆之,放溫暖處。伺泛起,將四邊乾麵加溫湯和就,再覆之。又伺泛起,再添乾麵溫水和。冬用熱湯和就,不須多揉。再放片時,揉成劑則已。若揉搓,則不肥泛。其劑放軟,擀作皮,包餡子。排在無風處,以袱蓋。伺面性來,然後入籠床上,蒸熟為度。」

清代時期,饅頭的稱謂出現分野:北方謂無餡者為饅頭,有餡者為包子,而南方則稱有餡者為饅頭,無餡者也有稱作「大包子」的。《清稗類鈔》辨饅頭:「饅頭,一曰饅首,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者。無餡,食時必以餚佐之。」「南方之所謂饅頭者,亦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然實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鶴林玉露》曰:有士人於京師買一妾,自言是蔡大師府包子廚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辭以不能,曰:『妾乃包子廚中縷蔥綠者也。』蓋其中亦有餡,為各種肉,為菜,為果,味亦咸甜各異,惟以之為點心,不視為常餐之飯。」但《清稗類鈔》又把有甜餡者稱「饅頭」。「山藥饅頭者,以山藥十兩去皮,粳米粉二合,白糖十兩,同入擂盆研和。以水濕手,捏成饅頭之坯,內包以豆沙或棗泥之餡,乃以水濕清潔之布,平鋪蒸籠,置饅頭於上而蒸之。至饅頭無粘氣時,則已熟透,即可食。」

饅頭之稱謂,今天仍很混亂。如北方之無餡者,有稱作「饃」、「卷子」,也有稱作「包子」的。南方之有焰者,也有稱作「面兜子」、「湯包」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