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學誠:撬動內心智慧慈悲的槓桿

所有問題的解決之道,最終都要回歸到人的內心,以及人與人、人與世界的關係之中。要學慣用一種全新的眼光來看待自我、看待世界

在當今時代,科技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科技讓人類看似擁有了把握命運的更多主動性:手機的清晰通話、微信的圖文並茂和跨越時空限制的網路直播迅速代替了繁忙的舟車往來、鴻雁傳書及面對面的會議。但是,現代人卻在觸手可及的科技環境中,越來越感到一種自我的迷茫感、空虛感、孤獨感、失控感。在傳統社會,人生的意義與家庭責任、社會福祉乃至道義理想,都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繫;而在現代文明中,人們擁有了很多自我實現的方式,掌握了更便捷地實現價值、獲取意義的途徑,卻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整體性聯繫日益割裂開來。

事實上,人類掌握了尖端絢爛的科技、龐大的物質資源與豐富的知識,並不代表自然就具備了把握身心和人生方向的能力。當我們面對自我認識的危機、人與人關係的緊張、事業發展方向的迷茫、能力與技術的枯竭等等難題時,會發現科技和物質無法給出滿意的答案;所有問題的解決之道,最終都要回歸到人的內心,以及人與人、人與世界的關係之中。而對自我的認識和對自他生命關係的認識,恰恰是現代文明本身困惑的盲點。這提醒我們,要學慣用一種全新的眼光來看待自我、看待世界。

回歸生命的靈性和整體性

全球化和大數據時代讓我們置身於海量的信息與紛繁複雜的關係網中,人們看似擁有了多元的參照體系和無限的可能性,而實際上,瞬息萬變的社會更增加了事業發展和行業未來的不確定性。今天炙手可熱的行業,明天也許就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今天如日中天的企業,明天也有可能門庭冷落甚至銷聲匿跡。我們該如何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生存發展的危機感?

從內心深處出發,從時代文化著眼,從整個世界和人類考慮,才能抓住把握變化的根本、找到設計未來的思路。也就是,越是物質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越需要回歸內心的靈性;越是無常變化的世界,我們越需要建立整體性、超越性的生命觀和價值觀。如此才能避免隨波逐流、支離破碎的生命狀態,以清醒的心靈、睿智的眼光、長遠的追求、廣大的格局,看清未來的方向,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佛陀告訴我們:「一切唯心造」。世界的繁華來自於人心,貧瘠也來自於人心;人類的危機來自於人心,出路也來自於人心。當我們面對社會變化感到迷茫的時候,也要向內心去尋找答案。撬動內心智慧慈悲的槓桿,我們會發現:人心的力量不可思議!它能改變個人的命運,也能轉動整個地球。

佛陀也啟示我們:「諸法因緣生」。緣起的相依共存決定了人類命運乃至人與自然萬物的息息相關——這就是一種整體性的世界觀、生命觀和價值觀。擁有了生命的整體性認識,我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就會超越個體的私利,突破世間萬象的短暫幻影,而能夠擁有一種從總體上、根本上看待把握自我生命及世界變化的能力。

有智慧就有出路

這種整體性、超越性的視角和價值觀,能夠點燃我們內心智慧與慈悲的光明。擁有智慧與慈悲,方能真正找到事業、人生的方向和出路,獲得源源不斷的生命力量。

在社會上做事,在任何一個行業要有所成就,都必須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要不斷奔波、化解矛盾、突破既有格局。開創一種事業不易,維繫和保持事業發展更難,因為要面臨持續發展中不斷的歸零、創新、避開僵化守成的雷區。而這一切,都要靠對各種複雜緣起的整體觀照和判斷取捨,這就是佛教中智慧的特點。

有智慧的人能夠知道,一個家庭、一個企業中不同的人,什麼時候應該去做什麼事,做到什麼程度,用什麼方法去做,怎麼處理困難,誰和誰配合。這種智慧抉擇不僅僅是靠經驗或知識,更多是來自一種責任感和理想信念。也就是他很了解做這件事情的意義和目的,做了之後對個人、對家庭、對企業、對社會有什麼好處。因而會有動力與信心去推動,也有毅力去面對和處理所遇到的阻力與困難。

為什麼一個有智慧的人能了解事情的意義與價值,從而做出正確的智慧抉擇?這是因為他能看到事情背後諸多的因緣,並懂得對各種因緣進行最佳組合。這便是整體性價值觀的現實運用。

更進一步來說,這種智慧來自看待問題的高度和角度。比如拍照片,站在地面上去拍一座大樓,只能拍到很有限的局部;而如果從直升機上航拍,就能俯瞰整座大樓的全景。因此,整體性價值觀的坐標,就是我們的生命高度和時空觀念。從時間來說,從很短暫的時間段(一年兩年)來看問題,和從較長的時間段(十年二十年)來看問題,甚至更長的時間(一生)乃至多生來看問題,對事業和人生的理解是非常不同的。從空間來看,從自我的角度,從一個家庭、一個企業的角度,從一個行業的角度,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乃至從世界人類的角度來看問題,我們賦予事業和人生的價值意義也大為不同。什麼叫有智慧呢?就是懂得從盡量寬廣長遠的時空以及更為豐富完整的緣起來看待一切。而在佛法中,時間和空間都是無限的,構成世界的緣起也是無盡的,因此以佛法的慧眼來看世界,往往能得出極具超越性和啟發性的答案。

我們想要開創輝煌的事業,想得到幸福、圓滿的人生,也需要從整體緣起的高度來看待我們的事業、我們的人生。

不僅如此,佛教認為,人的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是相通的,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也是一個相依共存的整體。因此,當我們的內心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完整、和諧,外在才能夠開顯出廣大的事業來。

如實了知自心,了知讓內心回歸靈性和本性的方法,我們的覺悟能力就一直在增長,我們應對外在世界的能力也會不斷增長。隨著內心境界的提升,我們覺悟的能力在生活中展現出來,就會散發出智慧慈悲的光輝。

有慈悲就有力量

在這個崇尚技術和實用的時代,用智慧來觀照人生,用慈悲心來對待他人,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因為它們都需要跳出自我的局限,用心去關注更多人的存在和需要,而且是深層和全面的需要。

技術的視角是物化而單向的,而慈悲心的視角則是從人心出發,從整體來觀照自他的生命,從時空的長河中看待自他的關係。慈悲心的出發點並不複雜,人人都可以擁有——就是以一顆善良、本真的心,希望大家都得到快樂、幸福,希望每一個人都去除痛苦。不過,看起來很容易理解的慈悲,實際上卻是一般人難做到、難堅持、難增廣的;而在自己的事業中融入慈悲心,則更不容易。其原因就是,人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將自他的關係對立起來看待,涉及自他利益的衝突時更是如此。如果我們能換一種整體性眼光看待自他關係,就能發現自利與利他是互補的、循環的、共生的,真正的自利恰恰要依靠利他來實現。這種自他不二、自利與利他不二的觀念,能夠幫助我們啟發慈悲心。

擁有慈悲心的人,更容易體會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更容易與別人心靈溝通,智慧容易增長,煩惱也容易調伏。因為具備了慈悲心,一個人就願意去關注他人的苦樂和整體的利益,會願意為眾人的、集體的利益而展開行動,他所做的事情可以成就很多人、服務很多人。如何守護和增長這份慈悲心呢?需要認識到慈悲心對我們生命的價值。佛法認為,我們人的生命乃至整個宇宙,一切的一切,都是圓融而和諧共存的。為什麼會有不和諧?是因為人心的不圓滿,是人心裡的對立、煩惱,造成了種種的矛盾紛爭、不和諧、不愉快。而慈悲心,就能夠化解和超越這種對立,代之以接納、理解和包容。

一般人會認為,改變命運靠能力、知識、經驗的增長,佛法認為,內心的善惡才是改變命運的關鍵所在。判斷一件事情,首先是從事情的性質來看,而不是從事情的大小來看。小小的行為不斷去積累,就會變成廣大的事業。如果是惡事,即使很微小,都可能造成巨大的危險。如果是善事,即使是很小的一個舉動,不斷積累后就會產生出非常強大的正面力量。慈悲心的守護與增長也是如此,在面對問題的每一個當下,我們內心的慈悲與智慧都有機會彰顯。當內心的善念越來越多,善良、慈悲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我們的智慧就能從無名煩惱的塵埃中綻放,熠熠生輝;我們的人生,也能具備一種更為穩定而持久的力量。

佛菩薩認為,人生是圓滿的。圓滿的人生意味著,我們從哪一點都是可以開始的,從哪一點都是可以努力的。無論外境是好壞、順逆、得失、成敗,我們都需要用慈悲心去對待,用慈悲心去化解,用慈悲心去超越。這樣,自己生命的格局會得到最大拓展,而內在的煩惱、對立與不協調,會越來越少。當我們體會到這份心靈的潤澤、美好與莊嚴時,我們的事業才會有一種真正打動人心的力量。

擁有了智慧,擁有了慈悲,了解生命整體性的意義,就能夠從流轉不息的人生際遇中,生長出內在的醒悟力量,向著心靈的深處去覺醒,從而創造和開顯生命真正的價值。願各位業界精英,能夠圓滿心靈的寶藏,不斷地突破和拓展自己的生命格局,走向事業與人生的雙美滿。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