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證券市場的未來趨勢和幾個方面的重點分析

我們對這幾個市場進行重點分析。

先要捋一下要點:

  • 經濟周期是經濟活動的根本規律;這是國家力量也只能順應而無法逆反的。

  • 房地產價格的最終力量是什麼?為什麼國內的房價如此之高而跌不下來?

  • 大宗商品原物料能否帶入證券市場的牛市?

  • 外匯市場的穩定與未來的政策走向......

美林時鐘

這張循環圖可能看得摸著不著頭腦,換個簡單直觀的。

最近20年大宗商品市場的牛市有:

1996年、2003年、2010年、2016年。

1996年和2003年很多人比較陌生,

2010年的時候,還記得黃金的價格上漲嗎?還記得包鋼稀土(現名:北方稀土)的飆漲嗎?

至於1996年,最接近的應該還記得1998年的亞洲金融海嘯否?

這些經濟現象均具有聯動關係。

從經濟周期的大宗商品牛市來說起吧。

大宗商品行情

大宗商品又稱為:原物料。

金屬:金銀銅鐵鉛鋅錫...

化工原料:燒鹼、聚丙烯、橡膠...

食品:糖、小麥、玉米...

產業鏈是社會分工體系的表現,原物料行情發生之際,產業鏈上游原物料廠商進入獲利周期,並且以原物料漲價表現傳導給產業鏈下游企業。

產業鏈上游:獲利豐厚;

產業鏈下游:承接漲價壓力。

因此,原物料價格的上漲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事情。

物價指數

最重要的兩大物價指數:

PPI和CPI。

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從含義很容易理解產業鏈條上下游的次序。

隨著2016年,大宗商品行情的發生,PPI出現大幅度走高的現象;當然,隨著產業鏈的傳導作用,最終會轉移到CPI的上漲,也就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上漲。

如果說PPI的高漲,只是讓中下游企業來承壓,而企業承壓之後,抬高消費商品價格的時候,會導致CPI走高,消費者對漲價買單。

企業畢竟是少數,然而消費者卻是全民。物價飛漲會讓政府承受社會的壓力,進而推動升息... ...

升息(貨幣政策的收緊)

當然,換句話說,物價上漲證明經濟循環的暢通,萬一不暢通的話,也就麻煩了,經濟肯定出問題。

目前,Fed(美聯儲)進入升息周期;央行進入「准升息」周期(沒有升息,但是已部分收緊流動性);世界其他央行進入觀察區間,基本維持不動。意外的是俄國,輕微降息,這與俄國的獨特經濟結構有關,和別國不太一樣。

升息所帶來的影響

升息不利於金融投資活動。不利於房市,不利於股市。

升息循環之後,市場投機活動會得到抑制,也會抑制除了鈔票以外的商品價格。

比如2011年金價的崩盤。

2010年-2012年初,國內房地產價格的大幅度調整(調整幅度約20%)。

2011年夏A股市場的持續調整。

升息是抑制流通性最典型做法,但不僅限於升息;同樣,在2013年夏,央行沒有展開貨幣投放一樣會導致市場缺乏流動性,此時,銀行隔夜拆借會持續攀升。

這樣說吧,錢更值錢了,想借錢的話,付的利息自然水漲船高。

經濟衰退

隨著經濟活動的抑制,經濟泡沫得到充分擠壓,市場優勝劣汰。

好企業存活並發展,差企業紛紛破產,經濟結構逐漸優化。

這時候,需要對經濟寬鬆環境,推動經濟活動重新活躍起來。

如: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央行的貨幣寬鬆的經濟政策,以及更早之前的。

然而,的信貸擴張是非常快速的。

信貸擴張

這無疑會刺激經濟成長,然而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

上圖:信貸增長&GDP增長。

注意:貨幣擴張所帶動的GDP增長的效率越來越低。

持續高速的貨幣寬鬆所帶來的最嚴重的問題,是高房價。

上圖房價指數數據來源:【百城房價指數】

長期的貨幣寬鬆政策

經濟是何時快速崛起的?

2000年之後。

推動力是什麼?

1、加入WTO,全球化的受益;

2、城鎮化的推動。

這是2015年之前的15年,經濟快速增長的最主要動力。

加入WTO,外資進入,藉助於巨大的人口紅利,以及龐大的消費市場,成為「世界工廠」;

而城鎮化,推動了基礎設施建設,這十多年全國每個城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十年沒回家,回家不認識家。

而在這個進程之中,提供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必然的事情。

只有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才能確保經濟活動的活躍。

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人口紅利的消失

2015年之後,勞動人口總量會逐漸的縮小。這也就是【人口紅利的消失】這個巨大的社會問題。這是自然規律。

雖說【開放二胎】,然而實際上,每年開放二胎之後,多增加的人口也就是100多萬而已,根本不足以補充持續的勞動力缺口;即便有「全面放開二胎」的呼聲,實際上在生活成本如此之高,也會抑制人口的增長。

一個非常典型的社會現象:

70年代,1個工人,養活5口之家沒問題;

當下,5口之家可能需要3-4個人出來掙錢了。

我們也不是最糟糕的。鄰居更慘,已經淪為負增長。

再也沒有國家人口越來越少這個想想就恐怖的時間了。

很顯然,這條優勢我們不再明顯,輸給了印度、柬埔寨這些東南亞、南亞的國家。

經濟的轉型

經濟轉型是必然的事情。

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是自然規律的事情;

粗放的經濟模式也隨著自然規律約束不可持續;

而持續的貨幣寬鬆所帶動的經濟成長效率也越來越低。

【崛起】來到十字路口。

可以看到當時,日本房地產泡沫往上飆升的時候,日元還在持續往上升值。

這就是日本經濟衰退從貨幣角度來看重要的原因。

貨幣的霸權,就是經濟的霸權

英鎊時代的衰落與美元時代的崛起&日元國際化的失敗

1985年9月,簽訂廣場協議后,日本政府允許日元對美元急劇升值,極力推動日元國際化。同期美元指數卻處在下降周期,對日本出口商產生很大衝擊,導致日本經濟增長從1985年的5.1%,下降到1986年的3%。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處在美元上升周期,對國內經濟衝擊會相對較小。

2015年以來,基本上所有重要的金融監管措施,均與【人民幣國際化】有關。

想要崛起,人民幣就要崛起。

【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

關於人民幣國際化這個闡述,就不多說了。銘記一條:

貨幣的霸權,就是經濟的霸權。

以經濟這個體量來崛起,人民幣必須得到與之匹配的地位,否則崛起也無從談起。

可以參考任澤平的文章:《大資產配置必看!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及影響》

雖說任首席2016年5月份的時候指點A股確實不咋滴,但趨勢性的文章寫的很好,我給個贊。

可圈可點的倒是:【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涉及到19世紀末期的【陸權】概念。

RCEP群主(美國)已經正式退群了,剩下來的都沒有能力撐得起牌面(包括日本在內);最近澳大利亞邀請參加TPP。

至於全球化,大大在年初的達沃斯論壇(註:達沃斯論壇一般是政府總理參加,大大參加是有強調作用)再三強調會繼續全球化。

這就有點搞笑了:

全世界最標榜民主典範的國家不要全球化了;

全世界社會主義國家說我們一定要全球化... ...

這要是放在50年前,丘吉爾會把下巴給嚇掉。

一帶一路的重要意義,在於世界文明的重心從海權重返陸權。

1500年以後,海權思想興起,誰控制了大海,誰有巨艦利炮誰就擁有霸權;而500年之後,這種思想看似要換一換了。

如果以數千年的刻度來衡量文明的發展,所謂的「西方文明」也是1500年以後興起,是依靠掠奪、殖民的手段起家,屬於「暴發戶」級別;而世界上唯一持續數千年,不以掠奪、侵略別國,以和平、共贏相處的文明乃是中華文明。

1500年之後沉淪的國家和民族,恰恰是在【一帶一路】所覆蓋的範圍。

【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

可以預見,將會是未來長期的國策。

蒙代爾三元悖論(不可能三角)

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A. Mundell),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最優貨幣區理論」的奠基人,被譽為「歐元之父」。

簡單來說,在維持資本自有流動(全球化)的前提下,這個不可能三角在成了【周小川兩難】

從邏輯上來說,獨立的貨幣政策簡單的可以看成是房價(利率);最終成了兩難:

保房價還是保匯率的博弈

【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保證,是必須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否則別人也不會認可人民幣。這是基本國策,也是未來崛起必然的籌碼。

相比之下,孰輕孰重能否掂量得出來?

  • 央行貨幣政策會怎麼走?

  • 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趨勢會如何?

  • 未來的經濟重心優先考慮的位置?

  • 證券市場的整體趨勢以及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板塊在哪裡?

仔細看完應該有個梗概了。

有關話題,之後的文章會繼續點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