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當你長出翅膀,我還能一起陪你飛翔嗎

想了解更多親子心理學和腦科學知識,歡迎關注「晴媽說」~

前天晚上跟晴晴看書,是兩本有關飛行的書。

藉由這兩本書做了一些自然科學的啟蒙,過程記錄在下面。

先說幾句題外話。

前一段時間讓晴晴去南戴河住了一個多月,一段時間不見,覺得小丫頭忽然長大了。

三歲,特別長大了。

經常看到他人描述孩子長大的感覺,總是沒有真實感觸,直到自己真實遇到,才理解個種含義。

那是一種,你看到她的世界邊緣在擴大,慢慢只有一部分和你自己的世界相交的感覺。她逐漸成為了自己世界的圓心,如同一顆水珠,逐漸從大水珠中脫離開,小,而晶瑩的,獨立的世界。

問她這兩天過得好不好,為什麼不開心,她說「我不想回答這個問題」。

那個時候你知道,你再也不是她世界的全部。

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健康而美好的,看到一個那麼一點點的小人兒,擁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獨立主張,是所有父母感到驚奇和慶幸的。

可就是會感覺到心裡悵然。畢竟,曾經是那樣親密無間融為一體的。

而從曾為女兒的角度看,又知道這條獨立之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單向而不可能回頭的,是成長的必須。

因此知道,父母可能是世界上僅有的,要為分離的傷感而感到幸福的人。

回到主題。

陪晴晴看的兩個繪本是《天有多高》和《達芬奇想飛》。兩本書不是一個套系,但是巧的是,都有一隻想飛上天的小企鵝,和一隻幫助他的信天翁。

一本書是小企鵝皮皮坐在信天翁的背上,飛到半空中,又坐上猩猩的熱氣球,飛到高空,換乘了火箭,一魯夫到了月亮上,但是始終不知道天有多高。另一本書是想飛的小企鵝達芬奇頂著同伴的嘲笑,獨自練習飛翔而不能,仿照信天翁的翅膀自己用樹枝扎了一個大翅膀,但還是栽了下來,卻無意中發現一架飛機,最終飛上了天。

兩本書里,小企鵝都有著大夢想。小皮皮是「想知道一些大問題的答案」,達芬奇是「想要飛翔」。

晴晴問我,什麼是夢想?我說就是自己特別想做的事,一輩子最想做的事。

晴晴說,我在夢裡就想去一個特別大的花園玩。

下面是自然科學啟蒙過程。整個讀書過程,差不多玩了一個多小時,這是從中截取一部分對話片段,註釋中和結尾會說明過程中的思路。

媽媽:為什麼人不會飛啊?

晴晴:因為人沒有翅膀啊。

媽媽:你說的很對!不過還有一個原因。

(媽媽想給晴晴普及「重力」概念。)

媽媽:你知道東西為什麼都往下落了嗎?

晴晴:不知道。(瞪著媽媽,一臉「這有什麼好問的」表情。)

(媽媽拿著一本書扔。)

媽媽:為什麼這本書會往下掉啊?

晴晴:(想了想)那我去找一個輕的東西,可以漂浮在空氣里的!塑料兜!

(媽媽對於晴晴從物體下落自發想到輕重物體不同感到很驚奇,發現兒童對重力的直覺感知,真的應了「寶寶都是科學家」的說法。

晴晴轉身跑出屋,找來一個塑料兜。扔起來。)

晴晴:你看,塑料兜漂浮了吧。

媽媽:嗯嗯,是啊,你說得很對,那咱們把這個書和塑料兜一起扔,看看誰落得快。

(一起扔,書先落地。)

晴晴:書掉得快!你看,書掉得快!

(晴晴發現書和塑料兜掉落得速度不一樣快,感到有趣,玩了好幾次。)

媽媽:那為什麼書掉得快啊?

晴晴:因為……塑料兜能漂著,就像在水裡,也能漂著。

媽媽:有一股力量把東西往下拽,但空氣能把東西往上托,對不對?

晴晴:對!

媽媽:還有什麼東西落得慢啊?

晴晴:我再找個輕的東西……沒有輕的東西了,只有塑料兜。

媽媽:為什麼人不會飛啊?

晴晴:因為人沒有翅膀啊。

媽媽:那如果你有了翅膀就能飛嗎?

晴晴:對啊。我有了翅膀就可以飛了。撲扇撲扇。(用一個毛巾被披在自己身上)我的翅膀!

媽媽:那你看達芬奇那本書,達芬奇做了一個翅膀,但沒有飛起來啊。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反命題的思考:有翅膀,不一定有飛翔。為什麼?媽媽和晴晴一起看書,對比書里的信天翁翅膀和小企鵝做的樹枝翅膀。)

晴晴:因為那些小木棍太長了。

媽媽:是的,太長了。除了太長了,還有原因。你看木棍和羽毛哪個重啊?

晴晴:木棍。木棍太重了。所以不能飛。

(媽媽回想的時候,發覺自己在這裡應該再問一句,那飛機的翅膀也很重,為什麼飛機能飛呢?這樣就可以把這個主題更深入。當時忘記了。後面換了主題。)

媽媽:那小企鵝皮皮為什麼沒有摸到天啊?

晴晴:因為天太高了。

媽媽:但是他們飛得也很高啊,都飛到月亮上了,為什麼還是沒有摸到天啊?

晴晴:因為天那麼高,那麼高,都沒有盡頭了。

媽媽:那你看,天是什麼顏色的啊?

晴晴:藍色的。

媽媽:那你看,他們實際上飛出了藍色的範圍,都進入黑色的區域了。你知道黑色的區域是什麼嗎?

晴晴:不知道。

(媽媽畫畫,畫演示圖,晴晴對畫畫的興趣濃厚,整個過程中跟媽媽一起畫畫。不會畫的地方就指揮媽媽畫。)

晴晴:我來畫火箭底下的火焰!

媽媽:你怎麼知道火箭底下是火焰?

晴晴:因為我的眼睛特別尖呀。

(媽媽回憶晴晴什麼時候見過火箭發射,已經不太記得了。可能是見過。能知道火箭噴射火焰已經不錯。)

媽媽:你看,他們已經穿過了大氣層,進入太空。

晴晴:大氣層是什麼?

媽媽:大氣層就是包裹著地球的氣體,咱們周圍的空氣就都是大氣層。到了黑色區域,就是真空,就都沒有空氣了。

晴晴:就得憋住呼吸了。

媽媽:對,就得憋住呼吸了。

晴晴:再畫一幅吧。

媽媽:再畫一個地球吧,你看這是地球,外面是包裹一圈的大氣層,小企鵝皮皮先是飛到這,然後坐熱氣球飛到這,然後又坐火箭飛到這。

晴晴:(自己加上了返程的軌跡)然後又飛回來了!

媽媽:對,然後又飛回來了,你理解得很對。

晴晴:所以這裡是南極。

媽媽:嗯,你推斷得有道理。

晴晴:再畫一個火箭,從這邊飛。

(媽媽發現晴晴沒有讓火箭只往頭頂飛,而是往地球另一邊朝側下方畫,說明晴晴理解了地球的意思。但實際上之前只是看過地球的圖片,沒有動手畫過。)

媽媽:那他們都飛出天的範圍了,怎麼還是摸不到啊?

晴晴:天還是太高了。

(媽媽其實想說的是,天是氣體的,本身就是摸不到。但似乎晴晴很容易就認為天是延續到無窮遠的。媽媽覺得,她的理解也是可以的,就沒有再追問。)

晴晴:再講一遍這本書!(達芬奇那本)我最愛聽「可是,我的新翅膀……」那裡。

(媽媽又繼續講書。)

晴晴:螺旋槳和發動機是什麼啊?

媽媽:發動機是讓飛機飛的。你看飛機不是吃油才有勁嗎,吃的油在肚子里,就由發動機變成動力,推著飛機飛。噴出氣體。

晴晴:為什麼噴出氣體?

媽媽:這就像是扔出小顆粒,往身後扔一顆,就能往前走一步。你看火箭沒有翅膀,為什麼能飛啊?(此處是「有翅膀能飛」的逆命題。)

晴晴:為什麼?

媽媽:就是因為火箭能往身後噴出氣體,扔出好多好多小顆粒,就能飛了。

晴晴(似懂非懂):哦。

媽媽:那你知道怎麼才能飛了嗎?

晴晴:長翅膀,坐飛機!

姥姥:快睡覺吧!

晴晴:再畫一幅就睡覺!

姥姥:快睡覺!

經過這個晚上,我的感覺是:

-對於三四歲的小朋友,直覺物理學是很強的,對直觀的新知識也很好理解,但是抽象概念不太能接受。例如,小朋友憑本能就知道所有事物都往下落,輕的事物可以被空氣托住漂浮。但是對重力概念沒有感觸。但小朋友對於「大氣層」新概念完全可以接受,能夠理解大氣層有空氣、外面沒空氣。

-小朋友基本上對於事物都有自己的解釋。雖然沒有去驗證的意識,但是重視自洽。

-小朋友很容易理解無限,也很容易接受天沒有邊際。

之所以做這個嘗試,是因為「童行計劃」在開拓新的邊界,想要做兒童通識啟蒙課程,因此我們自己在家裡嘗試給孩子一些啟蒙。

而經過這樣的真實對話,我會發覺,抱著「給孩子一個知識概念」的思路對話,遠不如「聽聽孩子對這個問題怎麼想」這樣的思路。孩子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解釋,他們不斷解釋世界,也尋求建立解釋。不管他們的解釋是否「正確」,他們的思路是最寶貴的財富。

最終不是背下來的知識點,而是這種思考的習慣,讓他們長大之後對各種問題輕車熟路。

具體到操作層面,對於父母而言,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提問-追求原因-反命題-逆命題」,不斷提問,有的時候孩子自己能給出一套解釋,有的時候孩子沒有想法,父母可以給出知識和講解。而不管父母給不給解答,始終抱著「與孩子平等探討」的態度,會讓孩子感覺到思維受到了鼓勵。

「聆聽孩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非常值得。獨立而有見地的思維,都是從這思考與聆聽的過程中生成的。

而回到分離的主題,我們和孩子漸行漸遠的關係中,有什麼能是我們一直的聯結?

可能也只有用心聆聽。

反思自己,身為成年人,時常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心不在焉、充耳不聞,這種敷衍於生活的態度在成年人中間如粗糙的樹枝,橫在人與人之間,我也常陷於此而渾然不覺。每每念及於此,甚為赧顏。

People talking without listening. Like the sound of silence.

而對孩子,聆聽就是一切聯結。她的心如此純凈,對此如此敏感,你是不是聽懂了她,會決定她此後是不是再對你敞開。

這也許是我們漸行漸遠的路上,唯一能做的事。

關注兒童創造力教育,歡迎關注「童行計劃」(微信公眾號ID:WePlan_TX)

想了解更多親子心理學和腦科學知識,歡迎關注「晴媽說」(微信公眾號ID:qingmashuo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