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保利十二周年春拍·今春最豪華傅抱石作品陣容

值此北京保利十二周年之際,近現代書畫版塊集結了傅抱石不同時期創作的館藏級作品,以超豪華陣容迎接全球藏家。其中有傅抱石生前最後一幅山水巨制《茅山雄姿》,也有首次現於市場的《山鬼》、《訪石圖》,還有傅抱石人物畫頂級代表作《湘夫人》等等。此篇僅精選六件,更多佳作等您發現!

讓我們以此緬懷一代大師,再現他的風采。

傅抱石 茅山雄姿

鏡心 設色紙本

106.5×276.5 cm

1965年作

題識:茅山雄姿。一九六五年六月,傅抱石南京寫。

印文:抱石之印、江山如此多嬌、乙巳

展覽:「其命唯新—紀念傅抱石誕辰一百周年」,美術館、文化部、江蘇省政府合辦,2004年8月。

著錄:

1、《光明日報》1965年9月4日,第四版;

2、《新華日報》1965年9月8日,第三版;

3、《江蘇畫刊》1992年第一期,總第133期封二;

4、《傅抱石年譜》第31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文字著錄);

5、《傅抱石的世界》第445頁,羲之堂文化出版社,2004年;

6、《瀚海十年紀念:書畫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7、《春華秋實—文物藝術品拍賣回眸》,第148頁,拍賣行業協會,2004年;

8、《現代書畫投資—傅抱石卷》第46頁,北京出版社,2005年。

9、《傅抱石年譜(增訂本)》第480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年(文字著錄)。

10、《雪蓮堂藏畫》,第108—115 頁,文物出版社,2015年。

左:《光明日報》1965年9月4日,第四版

右:《新華日報》1965年9月8日,第三版

《茅山雄姿》是傅抱石在美術史上留下的一個感嘆號,亦是他個人藝術生涯的一個完美的句號。

傅抱石《茅山雄姿》局部

1965年的發生了很多事,中蘇關係緊張,西藏自治區建立,「文革」開始揭開序幕……1965年9月29日,傅抱石因腦溢血去世。我們感嘆於傅抱石的英年早逝,作為一個畫家在創作盛期突然離世為世人留下一腔長恨;我們無法想象倘若,在1965年那個秋季,傅抱石並未突然離去,在「文革」浩劫中他會經歷怎樣的事情,也更無法想象倘若傅抱石仍健在,他的藝術將達到怎樣的高度。

傅抱石《茅山雄姿》局部

《茅山雄姿》在傅抱石逝世前三個月完成,先後在中共中央機關報《光明日報》、中共江蘇省委機關報《新華日報》上發表,足以見傅抱石對此作的滿意程度。可以說這是傅抱石先生最後一幅完整的作品,是他藝術生涯中最成熟的作品,也是代表他到最後所達到的藝術高度的作品。

傅抱石 山鬼

立軸 設色紙本 

133×66 cm

1945年作

題識:

1.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乙酉冬至前一日,重慶西郊金崗坡下山齋寫。新喻傅抱石。鈐印:傅、傅抱石印

2.揚子先生惠賞,即乞指教。一九五〇七月抱石南京補記。鈐印:抱石私印

說明:上款人楊仲子 (1885—1962),原名祖錫,亦名揚子,以字行,號石冥山人、一粟翁、夢春樓主;所居曰海燕樓、一粟翁。音樂教育家,書法篆刻家。現代專業音樂教育開拓者之一。40年代,與呂鳳子、徐悲鴻、潘天壽、傅抱石、陳之佛等後來曾成為全國著名畫家的文化界青年才俊彙集重慶。 50年代初,與胡小石、傅抱石等倡議,在南京成立了「新安印社」

在全面抗戰時期,郭沫若出於時局的需要,創作了以屈原為題材的話劇劇本。那個時期的傅抱石,在許多方面都受到郭沫若的影響,因此他也創作了大量再現屈原語境的作品,比如《湘君》、《湘夫人》,比如《雲中君與大司命》,比如是幅《山鬼》。傅抱石所畫的「山鬼」題材相對於「湘君」、「湘夫人」是比較稀缺的,而且此件作於1945年的《山鬼》,畫面非常豐富,尤為難得。這種豐富,有四十年代傅氏風格中既有的蒼茫,而在蒼茫之中又突出了柔美的女子形象,二者產生的強烈矛盾與對比,使其成為一件氣韻生動的佳作。

傅抱石《山鬼》局部2

傅抱石的大部分珍藏於家中的作品,在他去世后被家屬捐贈與南京博物院收藏,這些大多都是他比較看重的精品。現在可見的最大尺幅的一張《山鬼》藏於南京博物院,與其相比,堪稱姊妹篇,兩張皆灑落與精緻並存。

統觀傅氏佳作,凡有其詳錄詩文款識,並被保留在家中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他比較滿意的作品。在金剛坡時期,傅抱石風格並未得到廣泛認可的時候,他所作的好的作品是不會輕易贈與他人的。因此,此件創作於1945年,並錄《山鬼》全文的作品,是他的自珍之作。而1950年,他將此作送出,受贈者一定也是對傅抱石相當重要的人物。本作補題中的上款人楊仲子,和他之間有著深厚的情誼,他們於抗戰時期,在重慶訂交,解放以後又回到南京一起創辦「新安印社」。傅抱石以這件從重慶帶回南京的作品相貽之,也算是為這段真摯的友情加上了一個美麗的註腳。(摘自蕭平採訪)

傅抱石 天女散花

99×62.2cm

題識:新喻傅抱石,重慶西郊金剛坡下山齋。

印文:抱石私印、往往醉后

著錄:《傅抱石全集》2第149頁,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年。

《天女散花》中畫家以細線勾勒人物面部,以淡墨描繪眼睛輪廓,使瞳孔顯得清澈剔透,人物形象躍然紙上,這種表現手法源於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傅益瑤談到父親的人物畫創作時曾講,「父親的仕女畫,一般被認為是秉承了顧惜之的傳統……這種繼承絕不僅僅是指筆墨趣味,更多的是指畫家的美學意識」。

傅抱石《天女散花》局部

「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傅抱石繼承了傳統的人物畫技法,常以「骨法用筆」的方法描繪高古賢士,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傅抱石人物畫的歷史地位。「骨法」源於顧愷之的「重疊彌綸有骨法」,傅抱石人物畫借鑒了顧愷之的「骨」意,常用「高古遊絲描」勾勒人物造型,用飛白線條表現衣紋與手足動勢,展現出一種「眉目傳神」的韻味。此幅《天女散花》氣勢宏大、線條飛動、墨韻流暢、造型典雅,既有墨骨、設色渲染,又有線條勾勒,宛如氣勢宏大的交響曲,生動傳達了人物的精神氣質與思想情感,徐悲鴻曾言,「此乃聲色靈肉之大交響」。

傅抱石 湘夫人

立軸 設色紙本 

80.9×57 cm

1962年作

題識:湘夫人。一九六二年二月金陵寫,傅抱石並記。

印文:傅抱石印、壬寅

題跋:傅抱石先生一九六二年作湘夫人真跡妙品,蕭平。鈐印:蕭平、戈父。

著錄:

1.《榮寶齋》,第204-205頁,美術出版社,2008年第6期總第55期。

2.《傅抱石名作精選集萃》,圖87,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10月。

3.《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集》,第249頁,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

4.《傅抱石年譜》(增訂本),第389-390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年12月。

5.《傅抱石繪畫研究》,第121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展覽:「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

說明:

1.2008年8月1日經蕭平先生鑒定為真跡並撰寫文章。

2.2008年10月30日經傅二石先生鑒定為真跡。

傅抱石的第一幅《湘夫人》繪製於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從這時起,屈原與《九歌》成了抱石先生人物畫的重要題材。物換星移,當時間步入五六十年代,那些曾經寄託著作者愁緒與悲情的藝術形象,便漸漸有了變化,臉面漸圓,也稍稍豐滿了,眉眼略短更合於比例了,眼目明媚起來,愁緒減弱了許多。這一變化,反映著社會、思想、性情的轉化。

傅抱石《湘夫人》局部

此件《湘夫人》作於一九六二年,是抱石先生變法后的代表作品。圖中的湘夫人,是作者理想中的女性美的標誌。她含有深情,她襟懷灑落,她高潔典雅,她超然脫俗。圖中,人物線描流暢勁健,落葉點厾洒脫淋漓,相互對照中,愈顯精彩。最為傳神的是湘夫人的雙眼,作者妙用淡墨輕勾,造就了透明清空、含情無限的神采。

傅抱石 訪石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50×41 cm

1945年作

題識:訪石圖。逸興偶然聚,相攜問二濤。草枯郊路近,水落石橋高。嘯自林中出,禪於畫里逃。山樓閑半日,真覺此生勞。梅瞿山同孫靜庵、蔡玉及澹公訪石公於金露庵,有詩見《天延閣集》,餘三年前曾營為圖也。傅抱石並記。

印文:抱石之印、乙酉、蹤跡大化、其命維新

題跋:此海上名畫家傅抱石所繪,亦丹坡藏架之遺物,特致□□同志惠存。□□□敬贈。

說明:

1.作者自題籤。

2.南京淵海閣裝池

《訪石圖》描繪梅清與孫靜庵、蔡玉、澹公同訪石濤的故事。梅清以畫黃山著名,「得黃山之真情」,與石濤、弘仁成為「黃山畫派」中的代表人物。現代畫家賀天健在《黃山派和黃山》中評道:「石濤得黃山之靈,梅瞿山得黃山之影,漸江(弘仁)得黃山之質。」梅清善詩和書法,並著有《天延閣集》、《瞿山詩略》,畫有《黃山紀游》冊。本作題詩,按款識記載,便錄於梅清《天延閣集》之內。

傅抱石《訪石圖》局部1

據傅抱石「壬午重慶畫展自序」所述,1941年3月,作《訪石圖》(紙本,46厘米×56厘米)。畫成后,為詩人汪東激賞,專為此圖作詩一首,傅抱石即請沈尹默氏題於詩堂,沈尹默書罷,又賦詩題於詩堂空隙處,《訪石圖》即以傅畫、汪詩、沈書稱「三絕」獨步當世。現由傅抱石家屬收藏。

傅抱石《訪石圖》局部2

本幅《訪石圖》據題跋可知為三年後再次營造。傅抱石此時仍居重慶金剛坡,正是其藝術創作日趨成熟之時,畫幅由原先《訪石圖》的尺余小品、橫氏構圖,拉伸為五尺有餘的豎式「之」字形構圖,同時期的同類營造之法,於其重要作品《杜甫九日藍耕會飲詩意圖》(1944年作)中亦得見,或為其在金剛坡末期自我突破之明證。

傅抱石 飛泉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45×47 cm

1961年作

題識:振庭同志出題考試之作,即乞教正如何。抱石漫記於長春,時黨的四十周年偉大紀念日。

印文:抱石之作、一九六一

說明:宋振庭上款並題籤。

展覽:「傳承——名家遞藏書畫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2年11月2日-10日。

著錄:

1.《書畫》雜誌第1980第6期,第15頁,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1980年。

2.《傅抱石年譜》,第239頁,葉宗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文字著錄)

3.《傳承——名家遞藏書畫》,第124-125頁,保利藝術博物館,2012年11月。

此件《飛泉圖》的創作過程頗為有趣,宋振庭命抱石作一山水畫,遂即興創作,之後,振庭出題命抱石以設色添加三個人物,先生在房間踱步苦思后,於峭壁上添兩高士和書童,與畫面渾然一體,隨後,先生以妙筆將此過程記於款識。

傅抱石 《飛泉圖》局部1

完成後的《飛泉圖》表現蒼山幽谷之間飛流急下、百轉千回情態,用筆瀟洒,潺潺流水讓人看了之後彷彿有陣陣清涼之感,以散峰亂筆描繪山石之峻峭,幽壑絕壁上兩高士對坐,相談甚歡,正揭示了傅、宋二人高山流水的知音之誼,畫面保持了抱石先生一貫的古樸風格,畫意深邃,真是翁郁淋漓,氣勢磅礴。這個階段傅抱石通過寫生為自己的畫作注入新的生命力,無論從章法還是筆墨上,均有一些新的突破。

傅抱石 《飛泉圖》局部2

從藝術格調上而言,60年代初期的傅抱石,徹底擺脫了整肅之苦,心境是平和寧靜的,作品中以往的激情有所消減,更多呈現出來的是一種詩意的清靜,有時還略帶一絲悵惘;筆墨上則達到爐火純青之境,雖然不再像20世紀40年代時那樣用迅疾的筆勢表現自己內心的激憤情緒,卻出現更多樣性的筆法,更豐富的空間布局,亦傳遞出更複雜的情感。從此圖中可一窺傅抱石在60年代初期的藝術面貌,這個階段正是其藝術鼎盛期。

宋振庭(1921-1985)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同年加入共產黨。曾任延安馬列學院哲學研究室研究員,華北聯合大學哲學教研室主任,中共延吉市委、延吉縣委書記。建國后,歷任吉林省政論文化處處長,中共吉林省委文教部、宣傳部部長,中共中央黨校教育長、教授、顧問,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委。1950年開始發表作品。1958年加入作家協會。

拍賣信息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賣會

精品展|上海站

展覽時間:5月23日-24日

展覽地點:上海大劇院8層望星空宴會廳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6月1日-5日

預展地點:全國農業展覽館

拍賣時間:6月4日-8日

拍賣地點:北京四季酒店

(北京朝陽區亮馬橋48號燕莎友誼商城東側)

郵品預展時間:2017年6月6日-8日

郵品拍賣時間:2017年6月9-10日

郵品預展及拍賣地點:新保利大廈雲樓十層

更多內容請掃描二維碼關注三品時尚國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