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座山讓大詩人也為它提筆賦詩!|NO19.《題西林壁》

影響最深的『唐詩宋詞共讀』計劃

目前進度

▶學習材料:小鹿姐姐準備所有的材料!

▶ 共讀原則:「定時、定量、循環」的原則,在家學習唐詩宋詞!

▶ 目標計劃:讀完最有影響力的唐詩三百首和宋詞!

▶ 本周計劃:4首唐詩

本周計劃(第周)

本周要學習的4首古詩,分別是以下:

NO17. 《江雪》柳宗元

NO18.《詠柳》賀知章

NO19. 《題西林壁》蘇軾(正在學習)

NO20. 《望廬山瀑布》 李白

題西林壁
00:0009:23

☝ ☝ 點擊播放收聽 《題西林壁》

☞ Part1

詩詞內容

背景故事

最難看透的山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近、橫、側四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小朋友們,你們去過廬山嗎?那高大巍峨的山體讓我們感覺到了渺小,遠看連綿不斷,近看大氣磅礴,在山中那就更加看不到廬山的全貌了,你是否有「不識廬山真面目」的感覺呢?

聽完了背景故事,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今天要學的詩是哪一首呢?

沒錯就是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一起來學學吧~

古詩文

《題西林壁》

作者/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Part2

創作背景

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蔘寥同游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

《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後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於元豐七年五月間。這首詩是他總結廬山之游的絕唱。《東坡志林》第7條載:「仆廬山詩盡於此矣」,可見這首詩是蘇軾的精心力構,也是他勘透世情的傑作,悟徹人生的妙諦。

☞ Part3

詩人介紹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蘇爺爺是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他還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 Part4

最後,我們連起來,再讀一遍:

《題西林壁》

(詩里有故事!一起欣賞《題西林壁》動畫版,動人的故事☝ )進階學習

▶詩詞賞析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景、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借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心中所想)。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被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 註釋

①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②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側:從側面看。
③各不同:不相同。
④識:認識;清楚。(註:這裡不是看清楚,沒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⑤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
⑥緣:同「原」,因為;由於。
⑦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學習目標:

❶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古詩。

❷理解古詩的意思,了解廬山的險峻和高大,體會詩人所表達的看待事物本質的問題。

❸理解字的意思。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