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銷量不再是唯一標準,自主車企人事調整「套路」升級

近兩年,汽車品牌的進步有目共睹,整體市場份額也在穩步提升。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7月,品牌乘用車銷售總量達到561.87萬輛,佔國內乘用車銷量的43.45%,市場佔有率相比上年同期提升1.13個百分點。

形勢一片大好之下,自主車企的人事調整卻相對頻繁,甚至超過發展步伐漸沉的合資品牌。據汽車頭條App不完全統計,2017年前8個月,合資車企共有27人次的高管職務調整;而自主品牌共計十餘家車企、40人次的高管職位變動。

從上表中可以看到,變動最頻繁的仍然是營銷及銷售崗位,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切職位變動不再以「銷量成績」為唯一衡量標準,更多地是出於企業當前問題解決、長遠發展考慮等等。為銷量「背鍋」的痕迹逐漸淡化,汽車企業逐漸走上專業化、職業化、體系化的發展路徑。

國資委主導央企人事布局

2017年的重大人事調整中,國資委主導了一汽集團與兵裝集團的「一把手」互調。8月2日,一汽集團發布公告表示:徐留平同志任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免去其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職務;徐平同志任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職務。

在此之前,原東風汽車副總經理邱現東轉任一汽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原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安鐵成轉任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這一任命同樣是由國資委主導。算上2015年國資委主導的東風與一汽「換帥」,國資委主導汽車央企人事布局的動作不可謂不頻繁。

在外界看來,頻繁人事布局的最大用意在於打破固化生態、深化央企改革,推動汽車工業的健康有序、良性高效發展;在汽車行業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自動化的趨勢下,加大央企之間的技術協同、資源協同,力爭「汽車強國」的工業地位。

集團聚力發展自主品牌

過去8個月的人事調整,集團層面的調整以及集團主導的子版塊人事調整不在少數,其主要目的便是對自主品牌發展進行資源傾斜、加快其發展步伐。

比如,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控制部部長柳長慶轉任一汽轎車副總經理,一汽解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一汽-大眾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孟祥會轉任一汽轎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常委周先鵬轉任東風啟辰汽車公司總經理,東風悅達起亞副總經理劉洪轉任東風乘用車公司總經理等等。

東風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劉洪

可以看出,各大汽車集團都在重視自主品牌的發展,加大資源傾斜力度、促進資源整合速度。進入2017年,各大集團相繼開始從體系成熟的合資板塊調動人才,期望藉助他們豐富的合資公司管理經驗幫助自主品牌實現跨越式發展。

自主品牌高端化吸引人才

一系列的人事變動中,品牌衝擊高端化也在其中有所體現,觀致、領克、WEY等企業不斷吸引著人才的入駐。今年2月,沃爾沃汽車集團亞太區副總裁寧述勇加盟觀致,擔任觀致汽車市場與傳播執行副總裁;5月,沃爾沃汽車銷售公司市場部副總裁易寒轉任領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實際上,在自主品牌高端吸引人才的背後,是汽車品牌的發展不斷吸引著海內外人才的加盟。從觀致汽車成立之初斥巨資打造國際化團隊,到賓士德國設計本部終身設計師張帆加盟廣汽、擔任廣汽汽車工程研究院概念與造型設計中心設計總監,再到前奧迪集團設計總監Wolfgang Egger加盟比亞迪擔任設計總監等等,汽車企業的人才引入方式越來越多元化,這為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未來,人事調整將不可避免的繼續,品牌也將在愈演愈烈的車市寒潮中成長一批、淘汰一批。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旺季賣車、淡季整人」的戲謔正與汽車工業漸行漸遠,有章法可循、「套路」升級的人事布局將為自主車企發展錦上添花、甚至是雪中送炭。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請勿抄襲或改寫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