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廣東破解區域協調發展難題 珠三角先進生產力湧向粵東西北

深汕以特別合作區為基礎,打造全省區域協調聯動發展示範樣本。圖為深汕特別合作區鳥瞰。資料圖片

在粵東西北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87個省產業園基本實現了該地區縣域全覆蓋。新能源客車、智能家電、新材料、電子信息、汽車配件、家居設計……如今這裡不再是低端產業轉移的「備選地」,珠三角的先進生產力正加速「湧來」。

只有高水平的園區,才能承接高水平的產業。通過創新產業共建體制機制、打造粵東西北特色產業集群、探索「總部+基地」「研發+生產」模式、完善交通設施和配套服務,廣東正著力破解區域協調發展難題,逐步形成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同等水平、優勢互補的區域產業分工合作格局。

2016年,省產業園新落地項目51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82個,新投產項目390個。今年1—6月,珠三角產業轉出市推動企業落戶粵東西北地區12市及惠州、江門、肇慶市的項目達到329個。

機制創新▶▷

188項地市級許可權移至深汕合作區

在汕尾新河工業園,比亞迪一次次證明了「深汕速度」:從招商到簽約,選址汕尾僅用了40天;從開工到投產,半年便交出了漂亮答卷。

「深汕速度」背後,折射出兩地產業共建機制優化。近年來,深汕以特別合作區為基礎,打造全省區域協調聯動發展示範樣本。其中,汕尾以「2號公章」的形式授予合作區行使188項地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進一步釐清了兩市權責。

高效共建機制讓汕尾工業快速增長。今年1—7月,汕尾市五個產業園區共投入開發建設資金15.56億元,同比增長87.2%;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1.23億元,同比增長37.63%,總量約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6%;新引進項目35個,計劃投資額116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省核定為29個,計劃投資額126.25億元,完成省下達年度目標任務20個的145%,在粵東西北各市中排名第一。

與此同時,汕尾也著力強化產業共建政策扶持,重點推動產業項目享受汕尾市優惠政策、珠三角支持性政策和廣東省鼓勵政策的「三重禮包」。

不僅是汕尾,當前廣東產業共建體制機制日益完善,園區管理創新不斷湧現。廣州與清遠共建的「廣清園」就採用了「充分授權、封閉運作」的管理模式和「設立獨立金庫,一級財政審批」的財政體系。

「這些模式有利於排除對園區建設的各種干擾,提高決策效率,降低部門間協調的難度。」廣清園管委會副主任王勁告訴記者,比如獨立金庫賦予了園區自主支配財政資金的許可權,除上繳省財政部分外,其餘均直接用於園區建設。

挖走多座山頭、填平了88口魚塘、平整土地6000畝、升級改造道路8.25公里、新規劃動工建設道路29.6公里……有了充分授權,園區開發初期,建設方僅用了3個多月時間就完成了這一切。1年多過去,目前廣清園已與歐派、奧地利百隆、美國美寶、中科院器官移植等159個項目簽約,達產後預計年產值1813億元、年稅收80億元;其中57個項目已落地動工,13個項目已投產。

產業協作▶▷

憑「最高門檻」引來珠三角優勢企業

產業共建的關鍵是將珠三角先進的生產力引向粵東西北。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多個產業共建園區均有著精準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並設立了嚴格的引進標準,形成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同等水平、優勢互補的區域產業分工合作格局。

「承接產業轉移不是什麼都引進,我們粵東西北也要選資、選大項目、選好項目。」韶關市翁源縣委常委葉有昌對記者說,翁源產業園目前主要打造新材料、電子電源、食品、物流等四個特色產業集群,均已引進優質項目。其中,新材料產業共聚集企業26家,龍頭項目彤德新材料、宏源防水在各自細分市場的國內佔有率均居前列,目前都已試投產,未來產值分別可達15億元、5億元。

廣清園更是始終堅持著「清遠最高投資門檻」。投資強度330萬元/畝、產值1000萬元/畝、稅收33萬元/畝——「三個數字就把很多盈利能力和創新能力不強的企業拒之門外。」王勁說,如今,全國知名的歐派家居正在園區內打造華南最大的生產基地;金髮科技、富強汽配等一批龍頭企業也加速提升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擴張甚至創新在珠三角的原有業務。

梅州重點謀划建設的廣梅園,同樣是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支點。其中,12個智能家電項目先行進駐廣梅園,龍頭企業廣州輕工工貿集團更投資18億元,建設智能家電生產項目、家用電器生產項目和節能廚具生產項目。這不僅促進了梅州培育智能家電產業集群,也為廣州企業發展開闢了「異地戰場」。

此外,在政策引導下,部分園區還重點探索「研發+生產」「總部+基地」的區域分工合作模式。

在深汕合作區,企業以「深圳總部+深汕基地」「研發+生產」模式落戶,可享受深圳企業同等待遇,並同時享受省產業轉移扶持政策及國家和省給予的革命老區政策。去年以來,汕尾先後引進了深圳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中山的國信通、深圳的德康威爾、海王集團、東莞的比亞迪碳纖維材料供應商宏毅公司等一批關聯企業項目落戶,形成產業鏈的整體轉移。

龍川工業園則建立了「前店后廠」模式。入園企業可在珠三角地區銷售、接單,在龍川建立生產基地;或把研發中心放在珠三角,銷售在粵港澳地區,生產放在龍川。

只有高水平的園區,才能承接高水平的產業,才能把珠三角的優秀企業和優質產業吸引過來。今年1—6月,珠三角產業轉出市推動企業落戶粵東西北地區12市及惠州、江門、肇慶市的項目329個。

綜合配套▶▷

惠州「兩港三網」對接深圳產業外溢

過去,受交通區位、人才資源、配套服務等多重因素制約,粵東西北一度無法有效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去年以來,各園區紛紛加大力度改善交通、城市建設、園區配套等,取得初步成效。

惠州正構建「兩港三網」海陸空全覆蓋的交通對接網路,融入深圳經濟圈。通過這一行動,惠州打通了與深圳、東莞、河源、汕尾的34條快速通道,並啟動了深惠城軌、惠州1號線及深圳14號線延線規劃建設。

在「兩港」方面,惠州力爭明年1月改擴建機場民航區,加快實現從支線機場向新幹線機場的轉變升級,有效承接深圳機場的業務外溢和航線轉移;力爭到2020年建成億噸大港,與香港港、廣州港、深圳港共同構建亞太地區國際物流樞紐。

汕尾則著力破解園區建設資金「瓶頸」,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深圳市、區兩級財政共投入40.42億元,預計可撬動社會資金規模近400億元。

有了資金,項目也正在加速建設。其中,5個共建PPP項目和25條市政道路建設正在推進。同時,城市廣場、生活中心已經投入使用,深汕捷運線開通,深圳有線電視開播,深圳城際定製巴士專線開通,合作區內深汕兩地區號通用。

人才是重要資源,全省正著重引導人才向粵東西北流動。目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已出台專門針對粵東西北地區基層事業單位的特殊人才招聘政策,組織實施「揚帆計劃」和「三支一扶」計劃,鼓勵支持粵東西北地區加快引進培養急需緊缺人才,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到粵東西北地區工作。

省教育廳積極加強粵東西北地區人才培養和高校人才隊伍建設,與韶關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嘉應學院和韓山師範學院等大學部高校簽署了共建協議。今年,汕頭市的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也將正式招生。

數說

◎全省共設立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和產業集聚地87個,已基本實現粵東西北地區產業園區縣域全覆蓋

◎2016年,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超過2200億元,增長14.7%,粵東西北地區省產業園工業增加值占當地比重上升至28%;全口徑稅收超過400億元,增長20.9%

◎2016年省產業園新落地項目512個

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82個

新投產項目390個

◎今年1—6月,珠三角產業轉出市推動企業落戶粵東西北地區12市及惠州、江門、肇慶市的項目達到329個

南方網全媒體記者 陳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