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史記》中的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

孔子這個人,有特別多的優點。

有一次,孔子跟老師學習彈琴。一連學了十天,只學一首曲子。老師說,這首曲子你已經很熟了,可以練習一下新的曲子。

孔子說,我雖然熟悉了這首曲子,但我彈得還不夠熟練,我再練練吧。

又過了一些天,老師對孔子說,這首曲子,你彈得已經很熟練了。可以換一首曲子。

孔子說,我雖然彈得很熟練,我還沒有領會這首曲子的內涵,沒有感受到作曲者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得再練練。

又過了一段時間,孔子終於對老師說,我感受到了。這個曲子的作者,應該是一個身材高大、目光明亮的人,他一定是一位王者。他應該是歷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吧?

老師非常驚訝,很佩服地說,這就是周文王的曲子。

孔子對應該尊敬的人,特別講禮貌。比如見國王,必定彎腰低頭,恭敬有禮。上前跟國王說話,小步快跑,不讓國王等;跟國王告辭,倒著走,不把背影留給國王。

一塊肉,如果切得不端正、不規矩,孔子是不吃的。一塊席子,如果擺得不端正,孔子是不坐的。

一天之內,只要哭過,孔子絕對不會再笑,孔子認為那樣不莊重。遇到辦喪事的人,或者殘疾的人,孔子一定面容嚴肅地表示同情。

孔子從不談論怪異的事情、暴力的事情和鬼神的事情。這些事情,孔子也認為不莊重。

孔子說,他一輩子最擔心的事,是遇到好的東西沒去學,有了毛病沒有改掉。這人很上進吧?

一個國家的國王,如果品行不好,請孔子去,孔子是不去的。孔子說,鳥可以選擇樹,不能讓樹選擇鳥。樹不可以對鳥說,來,停我這。

孔子研究出一套治理國家的學問。這一套學問,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導人守規矩、講禮節。孔子認為,人人都守規矩、講禮節,國家就有前途。

規矩和禮節在古代很重要。

齊國和魯國曾經打過仗,後來決定和解。兩國的國王選了一個地方,建了一個高台,要在高台上辦一個和解的儀式。

儀式舉行的那天,兩國國王相互行禮,贈送禮品。齊國的官員喊,奏樂。齊國的樂隊走上來,齊國用的是一個少數民族的樂隊,亂糟糟的。有的人穿著皮衣,有的人戴著插羽毛的帽子,還有的人手裡拿的根本不是樂器,而是長矛、大刀和劍。

這時候,孔子是魯國的大臣,他從台下跑上來,大喊,不行不行。兩國的國王要訂和約,怎麼樂隊的人上來卻拿著武器,這不合禮儀。我們兩國訂約,怎麼可以用少數民族的樂隊,這也不合禮儀。

齊國國王覺得孔子說的對,感到很不好意思。

齊國的官員換了一個樂隊。這次上來的是一幫耍雜技的,還有小丑。孔子又跑上來說,國王訂約的場合,怎麼可以用這麼低級的樂隊,轟下去轟下去。

齊國國王這才發現,原來自己齊國的大臣們,竟然連基本的禮節都不懂,比魯國差得太遠。為了表示對魯國的歉意和尊敬,齊國國王把打仗時佔領魯國的土地,全都還給了魯國。

魯國發現孔子既懂禮節,又非常聰明,就讓孔子當宰相,用他的這套方法治理魯國。才幾個月的時間,孔子的方法就把魯國人變得越來越懂規矩,越來越老實,壞人壞事越來越少。

可惜,孔子只在魯國當了幾個月的宰相,沒有實現他的雄心大志。

孔子對自己的方法很有信心。他曾經說,如果哪個國王願意用我的方法來治理國家,一年就會有成績,三年就會有大變化。

但是,願意用孔子的國家很少。為什麼呢?

因為孔子的方法,對人要求太高。

孔子當魯國的大臣之前,曾經見過齊國的國王。齊國國王聽孔子說過一些治國的方法。

齊國國王很認可,覺得孔子說得對。

孔子也覺得齊國國王這裡,可能有機會。他特意搬到齊國住,找機會接近齊王。

齊王後來又問過孔子一些治國的方法,孔子都答得很好。

比如,管理國家,一定要講究規矩。國王要有國王的樣子;大臣要有大臣的樣子;當老爸的,要有老爸的樣子;兒子要有兒子的樣子。要讓每個人都知道守規矩。

還有,管理國家一定要節約,不能浪費。

齊王覺得孔子說的有道理,打算重用孔子。

但是,孔子對別人要求高,是出了名的。很多大臣對齊王說,孔子的要求很高的。你要是用了他,他會給你定很多很多的規矩。衣服怎麼穿、走路怎麼走;國王大臣之間怎麼說話,怎麼做事,要麻煩死。用這些來管老百姓,肯定沒人聽。

齊國國王聽了這話,最後決定不用孔子。

孔子在魯國當宰相,宰相當得好。結果,魯國的鄰國齊國很害怕,擔心魯國這樣子強大起來,會成為霸王,侵略自己。於是,齊國使壞,送給魯國國王很多駿馬,還有美女組成的歌舞樂隊,想讓魯國國王喜歡吃喝玩樂、顧不上管理國家。

魯國的國王果然上當,迷上了吃喝玩樂,在管理國家的事情上變得懶了起來。接著,又做了一件不合孔子道德的錯事。孔子覺得失望、很委屈。他不肯原諒魯國國王的過錯,一氣之下,離開了魯國。

衛國的國王曾經打算用孔子。可是衛國國王跟孔子說話的時候,一邊說話,一邊看著天上的大雁,漫不經心。孔子認為這樣的國王不禮貌,沒有誠意,對道德的追求不夠強烈,於是離開了衛國。

為了找到明智的國王,用自己的方法來管理國家。孔子帶著他的學生周遊了很多地方,齊國、魯國、衛國、曹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楚國。

可是,願意用他的人非常少。

四處周遊,孔子和他的學生在路上吃了很多苦,被人追打、被人圍攻的事情發生過很多次。

而且還四處碰壁,被一個又一個國王拒絕。孔子和他的學生們,經常被人嘲笑、被人攆走。有時候甚至混到沒有飯吃。

有人勸孔子,天下這麼亂,想改變天下是多難的事情呀。還不如找個好地方,種種糧食,安安穩穩過一輩子呢。

孔子說,就是因為天下不太平,我才想改變它。只有天下太平了,我才會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孔子的學生問孔子,老師,你的學說太厲害、要求高。所以,天下沒有哪個國家能容得下你。你為什麼不考慮降低一點自己的要求呢?

孔子說,好的農夫會種莊稼,但是如果天氣不好、土地不好,他也不會有大的收穫;好的工匠,也不一定能做出人人滿意的東西。我們研究學問,應該不管收穫,只記得努力把它做到最好。如果因為沒有人接受,就去改變自己的學問,順應別人,那就太沒有理想啦。

孔子的另外一個學生說,老師,我知道了。你認為一個有才華的人,就應該不斷研究自己的學問,把它做到最好。如果中途停下來,那是自己的錯;如果研究出好的學問,別人不願意用,那是別人的錯,對嗎?

孔子說,太對啦太對啦。

孔子後來沒能找到用他的國家,直到73歲去世。不過,孔子還是一個大教育家,他帶出了很多學生,講過很多教育人的道理。

這些道理,被孔子的學生們總結出來,編成一本書,叫《論語》。《論語》里的道理,在流傳了2千多年,幾乎每一個人都曾受到它的影響。

轉自丨「史記」:shiji234),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讀、寫、思、行,孩子們從容淡定,從這裡開始!

覺得不錯請點贊

↙↙↙更多精萃,點擊「閱讀原文」通覽!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