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你知道,北方什麼時候開始落後於南方?


1127年南宋開始,標誌著經濟重心徹底地轉移到江南地區,已穩定地形成了南方經濟領先於北方的經濟格局。

【識堂】| 第09期

最近,有一篇《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北方經濟?》的文章,在網路上非常火。作者通過GDP總量、GDP增長率、人均GDP、產業結構、新經濟等多個維度,對南北省份的經濟進行了綜合比較。

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南北方經濟差距在逐漸拉大。

2017年上半年南北經濟數據對比

其實,這個結論和我們直觀的印象差不多。

北方雖然有北京和天津這兩座實力不俗的直轄市。其中,帝都北京,2017年有56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已連續五年居全球城市之首,占入圍企業的比重達到了48.7%。然而,環京津貧困帶的存在也是不容置疑的。

2016年與京津毗鄰的河北人均GDP僅僅完成42866元,不僅遠遠低於同期北京的11.4萬元和天津的11.5萬元,更是在全國排名中落後於青海、寧夏,這些我們潛意識裡認為貧窮的西部省份。

相比之下,東北三省的境遇就更糟。2016年貴為新長子的遼寧,居然出現了-2.5%的增長。而吉林和黑龍江兩省也好不到哪裡去,受產業轉型之困,以及人口外流等多方面影響,經濟發展也很堪憂,經濟增速也是排名全國倒數幾位。

再來看看,在21世紀初期,GDP增長一度排名全國榜首的資源大省內蒙古,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煤炭的價格和市場需求量持續下跌,使其經濟發展風光不再。與此類似的還有山西和陝西等資源大省。

山東經濟形勢貌似還不錯。2016年GDP總量僅僅落後於廣東和江蘇排名全國第三,但是人均GDP就不那麼樂觀了。更要命的是由於山東國有經濟比重偏高,導致了老百姓普遍收入不如南方沿海(除廣西)那樣高。

2

那麼問題就來了,北方經濟什麼時候開始落後南方的?

深圳

或許有人會說,應該是改革開放之後。想來也是,設立的五大經濟特區無一例外在南方。珠三角和長三角以接力棒的方式,分別在1980年代、1990年代先後扮演經濟重要引擎的角色,引領改革風氣之先。

時至今日,珠三角和長三角依舊是經濟最發達、最活躍的地方。

反觀北方,尤其是東北,作為計劃經濟(也叫命令式經濟)最大的受益者,當在1970年代末叩開了改革開放大門后,就逐漸開始黯淡了。

直到今天,人們在評價北方經濟為什麼不如南方時,總不忘附上「北方人觀念上的計劃經濟還很盛行」這句話。

不過,在我看來,要回答好這個問題,還得從更長的時間尺度考慮。

2

學過歷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黃河流域是中華文化最主要的發祥地。那時候的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區是當之無愧的經濟、文化及制度創新的中心。

司母戊大方鼎

比如,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拉開了黃河燦爛文明發展的序幕。

此外,從夏、商、周直到北宋,位於黃河流域的河洛地區,就一直處於核心地位。河洛地區大體包括黃河與洛河交匯的內夾角洲、外夾角洲以及黃河北岸的晉南和豫北。

管仲

還比如,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大致位於今山東沿海一帶),出現了一個叫管仲的經濟學家、政治家、軍事家。他最重要的制度創新是鹽鐵專營,被譽為國有企業的鼻祖,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

與此同時,被後人譽為煙柳繁華之地的江南,更多還只是一個軍事地理的概念。

雖然,據史料記載,吳越等南方諸國已經在開發江南,經濟開始也所發展。不過,由於這些政權的重心還是在北方,對江南重視不夠,使其未能擺脫蠻夷之地的本質。

距離中原相對更近的江南尚且如此,珠三角就更不用說了。

江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大規模開發,則要等到三國東吳時期。

東吳是在江南建立的第一個大政權,它的規模和實力,要遠超過秦以前的吳、越、楚,而足以與北方的曹魏和西南的蜀漢相抗衡。為了維持這個大政權,需要相應的人力、文化、技術和經濟條件,這對江南的開發是有利的。

值得一提的是,東吳作為歷史上的航海強國,與南海諸國有了海上貿易的往來。

不僅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更重要在於,由於海洋貿易需要資金多,風險大,為了分擔風險,使得江南地區出現了跨越血緣和地緣的合作模式,並且將敢冒險、勇於開拓的精神融入了江南後世的血液里,為日後聞名於世的江浙商人登上歷史舞台鋪平了道路。

在三國時期,由於蜀漢政權的建立,四川等地的經濟、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不過,按照高曉松的說法,蜀漢政權由於採用的是先軍政治,即治理國家的邏輯是出於打仗的目的,致使管轄區以內,經濟發展水平遠遠不如東吳,更不用與北方魏國相提並論。

如果說,南方第一次大規模開發是在三國時期,那麼隋朝修建的連通中原與江南的大運河,則使得南方尤其是江南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時期。

為什麼隋朝要開鑿大運河呢?

這裡需要交待一個背景:自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開始,經過了三國和魏晉南北朝,共計400餘年的混亂時期,致使北方經濟受到嚴重的衝擊。

隋朝大運河實景

與此同時,南方經濟獲得了迅猛發展,經濟重心南移的趨勢已愈發明顯。為了加強對南方的管理與聯繫,公元603年,隋煬帝下令開鑿永濟渠(大運河的一部分)。

揚州

伴隨著隋朝大運河的開通,沿線的揚州、杭州等江南重鎮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尤其是居於重要戰略地位的揚州更是成了隋唐的經濟中心,一躍成為了世界級的大都市。

除此之外,江南因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咖的慕名而來,文化也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期。

唐朝時期,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超過了長安和洛陽,成為了僅次於揚州的第二大城市。坊間有「揚一益二」的說法。《嘉慶揚州府志》曾經這樣描述過:「故有唐藩鎮之盛,惟揚益二州,號天下繁侈」。

雖然,廣州在唐朝沒能成為四大城市之一。但是,作為四大港口之一的廣州(其餘三個為泉州、揚州、明州),其對外貿易佔據了全國大部分,成為了世界著名港口。

這裡補充一句:明初、清初海禁,廣州長時間處於「一口通商」局面,是世界海運史上唯一的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總的來說,隋唐統一,南北經濟得到盛大發展,但唐朝安史之亂前,經濟重心還是一直在華北平原,北方經濟總的來說在整體上仍佔一定優勢。直到安史之亂后,尤其是從五代起,南方經濟才開始逐漸超過北方。

到了北宋時期,雖然北宋叫北宋,不過由於大部分疆域在南方,實際上是南方政權。眾所周知,北宋是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的一個朝代。顯然,南方尤其是江南在北宋的統治下,經濟社會得到了全面發展。

到北宋末年,經濟重心完成了南移的歷史進程:北宋滅亡,宋室南渡,1127年南宋開始,標誌著經濟重心徹底地轉移到江南地區,已穩定地形成了南方經濟領先於北方的經濟格局,南方最發達的江浙地區長期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

此後,歷經元、明、清三代,經濟上南重於北的形勢始終沒有改變,南方經濟更加繁榮,經濟重心始終在南方。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