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人工智慧時代,你最需要的是什麼?

編者按:如果全面優先的人工智慧一旦誕生,人類將面對何種命運?

2017年全國兩會正在如火如荼中進行,兩會討論熱點也隨著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於政府工作的報告中展現出來,其中人工智慧(AI)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按照可預見的發展速度,實現強人工智慧的突破需要多長時間?如果全面優先的人工智慧一旦誕生,人類又將面對何種命運?

人工智慧是什麼

人工智慧不是車間流水線上那種釋放簡單勞動力的技術。人工智慧致力於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目前研究領域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義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人工智慧的種種,都為了讓計算機更加相似於人類,具備人類的能力,或者在具體領域更加優秀於人類。從這個角度看,人工智慧就是重新造就人類,或者造就上帝。

這正是所有科幻作品熱衷於提及到的:如果全面優先的人工智慧一旦誕生,人類將面對何種命運。

弱人工智慧的艱難進程

儘管 1997 年 IBM 「深藍」計算機已經戰勝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但當時媒體宣稱的「劃時代意義」如今看來不過是相當原始的起步。語音識別、專家系統、深度學習等技術被大面積應用到商用場合,看似已經步入智能時代,但目前僅僅是停留在對人類智能的模擬。

語音助手哪怕多麼接近人類交流,都只是「程序員努力讓程序假裝聽得懂人類語言」而已,用戶可能在屏幕外驚嘆其智慧,但屏幕內的程序毫無感覺,按流程悄無聲息走了一遍又一遍。

這些不完美的效果,如同人類製造了一個玩偶,一起玩耍。玩偶一舉一動人類瞭然於胸,儘管製作過程耗費數十年科技的心血勞累,但人類畢竟是不會看得起一件玩具的。

人類希望看到能製造驚喜的生命,能夠製造驚喜才算真正的智能設備。重新造就人類,就要發展強人工智慧。

強人工智慧之門

人類對高級智慧生命向來感興趣。無論是對外尋找外星文明,還是在實驗室研究人工生命。

在信息世界里,生命指代會自我思考,對外反饋和內部調整的一套系統。一個人按規則開車行駛,出現事故緊急剎車;一個城市的交通系統有條不絮運行,路況堵塞就會調整路線車流。從信息角度看來,城市的交通系統就是一個生命。

如果交通系統能夠自我管理呢?強人工智慧便是要打造具備自我思維的人工生命。強人工智慧能夠脫離程序指令自發決策並且行動,理解抽象思維,能夠自我學習,複製技能並且快速提高。那麼,如何賦予計算機心智能力,讓其自我發展?

人工智慧在 60 至 80 年代的發展一度萎靡,主要因為其演進完全依賴於科學家將知識灌輸給機器學習,其學習廣度是很有限的。

從 80 年代開始,一個重要的子領域開始探索: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省去了科學家自身認知這一步驟,直接把數據放進計算機學習程序內,讓程序直接接觸數據。在今天,大量的數據能夠滿足機器快速成長的需要。知名的 AI 程序 AlphaGo 每天能夠嘗試百萬量級棋譜的走法。拋棄明顯的差棋,將計算量控制在可完成的範圍內。

另一關鍵在於,同樣在 80 年代,神經網路演算法開始興起。

人類大腦是目前為止所知宇宙中最發雜的東西,對光年外星體的了解都要遠遠多於對人類大腦皮層細胞的了解程度。正因大腦的豐富性,科學家嘗試通過逆向工程,從大腦的思考方式推動機器智能的發展。電腦大腦神經網路的結構,一層層輸入數據,從簡單到複雜,再輸出結果。經過這些年演算法的不斷優化,以 AlphaGo 為代表的神經網路演算法開始在公眾視野中得到大面積的成功。

人工智慧的「奇點」

按照可預見的發展速度,實現強人工智慧的突破需要多長時間?沒有人能夠給出答案。

要知道,農耕文明進入工業文明歷經了千年,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各走了一百年,而從電腦過渡到手機不過短短 20 載。 VR 的熱潮剛從矽谷湧現,風向已經刮到別處了。在信息時代,每一輪社會革新所需時間被極大縮減了。

我們突然很難預料十年後科技的模樣。

更何況,人工智慧存在科學家普遍認同的技術「奇點」:存在某一個時間點,技術發展將在極短時間內發生巨大得接近於無限的進步。一旦越過奇點,科技將超越科幻,我們無法預測技術的下一步,甚至預警其發生。

而強人工智慧的自我學習,則極大推進了這一天的到來。

10 年,20 年,對於生命而言或許漫長,但放眼整個發展史,時間微不足道。就在當下,就在目前,沒人知道人工智慧下一個突破會發生在世界的哪個角落。

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行業巨人開始公開在媒體發聲:

霍金:人工智慧會導致人類滅亡

比爾・蓋茨:人類需要敬畏人工智慧的崛起

馬斯克:人工智慧是人類生存最大威脅

而科幻作品中,作家早就思考過這個兩難問題。一方面,科技必須發展,人工智慧勢必有一天能進化為智慧生命;另一方面,當某天人類不再能控制其發展時,無人知曉人工智慧對待其造物者將是善意還是惡意。

但現實不是科幻,現實中的人工智慧有太多的科技與倫理因素需要考慮了。機器人是否要納稅?人類大規模失業問題如何解決?機器人安全性誰來保證……在一個智慧到令人生畏的科技生命面前,人類再多的歡呼與焦慮都不為過。

西方聖經里講述,上帝創造萬物,在第六天按照自己的模樣捏造了亞當與夏娃。這是人類的起源。但故事裡沒有記載,千年過後,代表造物者的十字架被眾人虔拜過,也被眾人推倒過。在下一個造物的故事裡,人類將與智能生命同行。

人工智慧時代,你的感受與想象才是最大競爭力

工業時代,機器出現,人力標準化;自動化時代,機器人出現,人力機器化;個性化時代,人工智慧時代出現,人力何去何從?

答案是:人工智慧在個性化時代仍不能替代人類,因為人類擁有各自精神個性,它是這個時代的最大競爭力。

工業化時代是一個人的勞動由非標準化向標準化過渡的過程,而自動化時代是一個人的勞動重新向非標準化過渡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歷史的復現。人類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有兩重變化互為表裡:一重是勞動的標準化,一重是產品的標準化。

工業時代巨變的標誌是機器的出現。我們將會看到,下一輪時代巨變將是機器人的出現。機器人比人類更快捷、穩定、精確,早晚有一天,機器人勞動會便宜可得,工業流水線上的幾乎所有標準化工作都可以交給它們。

事實上,在市場化社會,高度敏感的產品提供者幾乎必然會想到另外的平衡之道:供應與機器人生產的產品相抗衡的人力產品。那就是非標準化人力產品。非標準化產品一直都存在。做品牌的人知道,只有高度特異化才能有優勢,例如奢侈品和設計品。

這種非標準化產品在機器人時代會迅速蔓延。人們不得不開始思考「我能做什麼」,而結論必然是「我能做和機器人不一樣的事」。機器人會迅速佔領所有標準化領域,而人類在各種差異化產品的供應中尋覓新的領地。

這個過程是被動的,一如工業化時代對農業人口的驅動。但也因為被動,所以會大規模且不可阻擋。我們會經歷新的時代轉換:被迫回到個性化時代。

也許有人說,比個性也沒用。人工智慧已經非常聰明了,將來會更聰明,它們也能提供個性化產品,比人提供得更好。現在不是已經有很貼心的定製化服務了嗎?更貼近消費者的個性服務。

是的,沒錯,人工智慧小助手可以提供更貼近消費者的服務,但這也就是它們的瓶頸。它們是圍繞消費者的個性做文章,而不是以自己的個性做文章。它們的產品,差異的源頭在於消費者,而不是勞動提供者。

在信息化社會,我們會看到大量個人定製的產品。信息足跡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足以對你的喜好做方方面面的探查,一切都記錄在案,一切都經過分析,你的購物習慣、看片品味、爭吵方式、審美特徵,都會被人工智慧忠誠地記在心裡,並給你提供貼合你習慣的個性化精神服務。你接收到的信息,會是你的偏好帶來的選擇。

這不是真正的個性化:你只是作為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工業流水線上的一個服務對象,被它們的標準化作業「個性化」了。你只是一個消費者,作為價值的需求端存在於經濟系統中,你的個性化只是人工智慧為自己積累的數據,是它用來豐富演算法的案例資料。

如果被動接受了被推送到眼前的所有信息,有一種可能,就是你的精神世界越走越窄。這就是人工智慧對我們的終極遮蔽:它根本不需要有自我意識,只需要按演算法不斷強化我們某些思想偏差,就足夠把我們的思維固定在一條越走越偏的路上。真正的個性化不是這個樣子。自動化時代需要的勞動價值也不是這個樣子。

自動化時代需要的不僅僅是消費者的個性化,而最重要的是勞動者的個性化。只有人的精神個性,才是這個機器人時代人類勞動的真正價值。

在未來,工廠機器流水線留給機器人,人會以更加富有創造性的方式與流水線競爭。人的獨特性會體現出來:思考、創造、溝通、情感交流;人與人的依戀、歸屬感和協作精神;好奇、熱情、志同道合的驅動力。根本不是計算能力和文書處理能力,而是人的綜合感悟和對世界的想象力,才是人和機器人最大的差別和競爭力。

到那個時代,我們的社會方式也會發生根本性變化……

藍海長青智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