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小說連載 ∣ 孫未:鏡子(六)

在瑞典哥特蘭島的國際寫作營里,來自美國、瑞典和的三位作家,對著一面傳說中神奇的鏡子,各自講一個故事。在這個小小的世界舞台上,作家們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想象力,結構了三個風格迥異的故事,當曲終人散,那面鏡子發出了懾人的光芒……

鏡 子

孫 未

第二個故事 花園

1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裡。比如說,她的皮膚更容易接納和積累陽光的恩惠。在日照時間還沒有超過一天8個小時的春季里,只需要在難得一見的沒有雨雪的日子,在最暖和的正午,逃課,脫掉外衣,在教學樓後面的花園裡伸開四肢,平躺一兩個小時,她的皮膚就會開始呈現金燦燦的小麥色。隨著白晝艱難地延長,陽光的顏色像成熟的麥穗滲入她的肌膚。直到有一天,夏季莽撞地倏然而至,她只需要若無其事地換上比基尼,踱到海邊,所有橫陳在沙灘上的身體都蒼白得發藍,像是剛從海里撈出來的梭魚,這讓她周身陽光的吻痕看上去像是一個奇迹。

她並不滿足於這淺淡的麥色,夏季終月無雨,一天長達20個小時的陽光照耀,還有中學暑假的大把時間。短短一個星期,她就可以變成紅棕色。那是大家公認最美麗的蜜糖般的顏色。這時候,她幾乎是帶著幸災樂禍的心情,觀察泰戈島上其他人的皮膚,這些金色頭髮,或者淺褐色頭髮的鄰居們,包括她的父母科曼夫婦。他們往往為了急於求成而曬得周身通紅,兩頰過敏,像一隻只煮熟的對蝦。

於是每到這個季節,科曼太太總是滿心羨慕地對她的寶貝女兒說,哎呀呀,伊娃,你一定是來自的公主!然後科曼先生一定過來湊熱鬧,哎呀呀,我們用兩個夏天都曬不出你這麼漂亮的膚色,我敢說,整個島上的紳士都在想著該怎麼跟你搭訕呢!

現在的確有位紳士在和伊娃搭訕,但不是恭維,恰恰相反。你確定你要這麼使勁地曬嗎?他問。你的皮膚確實比高加索人容易上色,這很好。只不過我得讓你知道,亞洲人從不認為晒成棕色是一種優點。東方有古諺,一白遮百丑。雪白的肌膚在亞洲反而是身份高貴的象徵。這個審美觀來自古代,他們的貴族和文人不需要去戶外勞作,只有工匠、農民和奴隸的皮膚才是棕色的。

說這話的時候,伊娃正平躺在沙灘上,穿著熱褲,恤衫捲起到胸衣下緣,露出腹部的肌膚,這是人的身體上最不容易被晒黑的部位了。她原本並不是為了日光浴而來,只是參加聚會的成人們在花園裡捉著酒杯聊得正歡,她樂得避開幾步,順便加工一下自己的膚色。

過來搭話的正是花園的男主人——西蒙,斯德哥爾摩大學的中文教授。聽說他是澳大利亞人,年輕的時候不知怎的忽然去了,在當地生活了多年,後來又移居歐洲,娶了個波蘭的妻子,去年接受大學的聘書,決定在瑞典定居。

可惜這個傳奇人物的相貌就不如他的經歷那般惹人遐想了。他的個子高得驚人,也是出奇地瘦削,不知是因為身體羸弱,還是對自己怪異的身高不甚自信的緣故,他佝僂著背,後背那一彎儼然早已成形的弧度,像是空蕩蕩的外衣中生出的傘頂。他的頭髮是亞麻色的,凌亂地貼著他瘦長的臉,早該修剪了。一雙藍灰色的小眼睛多數時候被他垂著的睫毛覆蓋著,這讓他總是顯出一副盯著自己腳尖看的模樣。令伊娃非常不服氣的是,剛才她明明看見他對任何人都充滿了一種彬彬有禮的熱忱。可是這會兒,他分明是故意在惹她不高興呢。你是在說我丑嗎?伊娃尖著嗓子問了半句,立刻下意識地把恤衫放下來遮蓋陽光,旋即又挑戰似的重新卷到胸前。

我只是想來和你說說話,你不要見怪。伊娃覺察到他藍色的小眼睛閃爍過一縷惡作劇的笑意。他禮貌地欠了欠身,轉過身去,故意避開伊娃漲得通紅的臉,慢吞吞地走回花園裡。少頃,他端著兩盞白葡萄酒過來,彎下腰好聲好氣地把其中一盞遞給她,像對待一位成年的女士似的。伊娃猶豫了片刻,畢竟她還沒到法定可以飲酒的年齡,隨後還是接過了酒杯,賭氣的模樣,心裡卻是得意的。

露天咖啡桌就擺在面朝大海的花園這一側,隔著桌子正好有兩把躺椅。兩個人就近坐下來,恰好分別坐在了一株橡樹和一株旱柳的樹陰底下,身後是橫著兩棟白色小木屋的環形花園,一片山毛櫸之間混著兩棵櫻桃樹。此刻咖啡桌的玻璃盞里裝著的就是這些櫻桃,果子黝黑細小。海面上陽光耀眼,水藍得剔透,沙灘是泥黃色的,坑坑窪窪。西蒙在酒杯里深深地啜了一口,扭頭問伊娃,你有沒有想過,將來有一天要去見見你的親生父母?去弄清楚他們在你的血液里到底留下了什麼,為什麼他們要把你送走?

我這麼問並沒有冒犯的意思。西蒙說,我小時候也是被領養的。我的養父母和我一樣都是高加索人。我頭髮的顏色和養父非常相近,或者說,更像是養父和養母的發色混合之後的結果。我們在墨爾本的城郊有一座房子,房子的材質和構造乏善可陳,裡外都陳舊得很,不過在房子後面有一個頗為寬敞的花園。與當時周圍新建的房子相比,這個花園的面積實在是非常奢侈的。我還記得,養父大部分周末的休息時間都花在料理這片土地上,花和樹的品種多極了。閑暇時候,漫長的白天,一家三口就在園子里曬日光浴,並排躺在野餐墊上。那時候鄰居過來寒暄,不知情的人常說,我們一家人長得就像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一樣。

據說每個人開始有記憶的年齡都不盡相同。我是兩歲半才被收養的,可是我對自己被收養的事實完全沒有印象了。如果沒有人告訴我,我將自然而然地默認撫養我長大的這對夫婦就是我的親生父母,不會有任何疑問。可是在我五六歲,也許更早的時候,我的養父母就告訴我,我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我是一個領養的孩子。後來我曾經問他們,你們何必把這件事情告訴我呢?

養父的解釋是,這是為了告訴我,我對於他們而言是多麼珍貴的一件禮物。也是為了提醒他們自己,他們有多麼幸運,可以得到像我這麼優秀的孩子。這些話並不誇張,他們一直真心實意地以我為榮。他們總是向鄰居誇耀說,這孩子的房間收拾得比修女的禪房還要整潔呢。我沒有看過修女的禪房,然而我確實無法容忍房間里的一絲灰塵和一點點凌亂,哪怕是窗帘被風吹歪了,線條不再與地面垂直,哪怕是桌上的兩本書的書沿不是平行的,哪怕是正打開閱讀著的兩本書,我也要把它們擺齊整了心裡才安定。到了後來,我開始抽空整理家裡的車庫、貯藏間、客廳,這讓我的養母分外驚喜。在我心血來潮的勞動時間裡,她還激動地招呼鄰居來觀摩。才念中學就這麼懂事,這孩子長大了以後該會是多麼有出息呢!她雙手合在心口,一遍遍地向不同的鄰居感慨。

養父還特別自豪地對鄰居說,這孩子毅力超群,你見過每天堅持跑步和俯卧撐,颳風下雨也不肯歇上一天的孩子嗎?事實上我曾經懷疑這是意志力過於薄弱的表現,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很難控制自己的行動。打個比方,從我有記憶起,所有的椅子里都會長出看不見的手臂,死死按住我,就像所有的房間都系著無影無形的繩子,纏住我的腳。有時候我想要到花園裡去割一遍草,從清晨下定決心,一直到窗外夜幕落下,我依然還坐在原地,就像被噩夢魘住了似的,就是沒法走出門。跑步也是一樣,與其說我堅持跑步,不如說我沒法讓自己停下來。在我升入中學的第一年,養父曾經花了很大力氣每天早上帶我去跑步,說是為了培養我的健康習慣。起初我只是為了讓他高興,到後來情況發生了180度的逆轉,只要一天沒有跑完兩公里,做完三十個俯卧撐,我就坐立不安,吃飯的時候連叉子也拿不穩。但是如果把這反過來說成是一種驚人的意志力,也許這也就是了,誰知道別人說的毅力是不是感覺如此呢?

從那時候的種種徵兆來看,幾乎所有人都認定,我天生就具備著能成為一個大人物的潛質,將來不是諾貝爾獎得主,就是部長或總理。我也一度深信不疑。可笑的是,當時我們認定的這些所謂天賦,從科學定義上而言無非是遺傳因子。但是所有人都忘記了去質疑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我的遺傳因子究竟來自誰?要說我是被一個諾貝爾獎得主,或者澳大利亞總理遺棄的孩子,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不可能如那些矯情的讚美之詞所言,是個流落他鄉的王子。恰恰相反,遺棄孩子的父母往往都是罪犯、妓女、酒鬼、賭徒、遺傳病患者,至少也是一對暫時沒有經濟能力撫養孩子的窮人夫婦,兩個失敗者。

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和我的親生父母建立什麼生活中的聯繫。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一對父母可以做得比我的養父母更好,更視我如珍寶。況且我活在一個與我親生父母毫無交集的世界里,恐怕連語言都不通呢。可是疑問就像一隻小蟲子,每天在生活的保鮮膜上咬開一個小口子,漸漸地,千瘡百孔,變成了一個捂不住的大洞。我忍不住去想我的親生父母究竟是什麼樣的人,長什麼樣。

你有沒有覺察到過,有一個人,始終與你形影相隨,不論是你在人群中的時候,還是你獨處。你看不見她,聽不見她,不明白她究竟在想什麼,可是她時時刻刻把各種別人看不見的念頭塞進你的腦袋,在你思考之前就操縱你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舉動,在你耳畔喋喋不休,讓你總是在和旁人說話時走神。每一天,旁人在用各種形容詞概括你,把你定義成一個他們非常了解的人,你卻在私底下與那個人終日角力搏鬥,討價還價,強迫她可以容你自在片刻。或者逼迫她多給你一星半點的提示,讓你明白她究竟是誰。你心裡清楚,那個人之所以如此難以捉摸是因為她就是你自己,是你註定看不見的一個影像。但是如今你知道了那個奇怪的生物事實上是有出處的。在這個世界上,有兩個陌生人在一次偶然的心血來潮中造就了她。如果你可以想辦法去看一看那兩個人,也許在看見他們的第一眼,你就瞬間明白了那個看不見的傢伙究竟是怎樣的一張面孔。

那個看不見的傢伙,說實話,我完全不信任他。即便是熟睡的時候,我依然擔心他會忽然干出什麼可怕的事情來。我得知道他究竟身負什麼無法饒恕的罪孽,以至於被親生父母不容。得到這個答案之前,我覺得自己就像睡在一方火山口上,隨時可能在夢中被熔岩吞噬。而只要得到它,似乎我就能從此控制大局,從容地面對那個傢伙。這是多麼誘人的一個答案啊,只要是凡人,誰能抵禦它的誘惑呢?說到這裡,西蒙用他細瘦的手指拈起一枚玻璃盞里的櫻桃,放進嘴裡,微微皺起眉頭,彷彿那果子很酸似的。他凝視著手指上留下的一斑殷紅,自嘲地笑了笑,補充說,儘管我們都知道,這果子是不能吃的。隨後他停下來,在海面反射的光芒中眯縫著眼睛望向伊娃。她正在用一根樹枝抽打著地面。

伊娃想,她知道的可比西蒙那會兒多得多呢。她知道科曼夫婦是通過國際領養機構從把她抱回瑞典的。她知道她來自安徽的一個山村,親生父母不外乎農民。沒有具體的出生日期。那一批,總共有九對來自瑞典不同城市的夫婦領養到了九個孩子,清一色都是女孩,沒有男孩,只要多看看報紙新聞,遺棄的原因也顯而易見。

西蒙把果核遠遠地扔向沙灘,兀自說了下去。現在回想起來,去見自己的親生父母實在是個非常愚蠢的主意,可是我還是見到了他們。說到這裡,西蒙看見伊娃扔掉了樹枝,把臉轉了過來,用一隻手托著腮。西蒙點點頭說,是的,我見到了他們,而且比預想還早。在我十七歲那年,養父母同時去世,一場車禍。西蒙對伊娃笑笑,像是反過來安慰她似的,因為她正不由自主地將手按在心口上,睫毛顫抖了幾下。

未完待續

全文見《北京文學》(精彩閱讀)2017年第5期

孫未,女,上海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作家協會會員。上世紀70年代出生於上海。英國霍松丹學者獎金獲得者、丹麥黑爾國際寫作計劃成員、愛爾蘭科克駐市作家、匈牙利佩奇駐市作家、瑞典波羅的海文學中心駐會作家、拉脫維亞文斯皮爾茲文學中心駐會作家、羅馬尼亞多瑙河挈達特文化中心駐會作家、愛爾蘭利默里克文化城市年訪問作家、瑞士弗蘭茲艾德瑪雅學者獎金獲得者、美國愛荷華大學交換項目訪問作家等。已出版書籍17部,包括長篇小說《歲月有張兇手的臉》《單身太久會被殺掉的》《熊的自白書》《我愛德賽洛》《尋花》等,孫未金錢系列小說《豪門季》《愛欲季》《錢美麗》等,隨筆集《女性主義者的飯票》等,心理學評論《我們這個時代的病》等。另於《作家》《十月》《上海文學》《收穫》《萌芽》《作家》等文學期刊發表《深雪養老院》《瓶中人》《大地盡頭》等長篇小說,《願同塵與灰》《告別》《夜行人》《好運氣》《兩岸》等中短篇小說,《卡斯塔里》《藍湖莊園歷險記》等非虛構作品計40餘篇。作品獲第九屆、第六屆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上海文學新人獎等多個獎項,被譯成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保加利亞語、匈牙利語、拉脫維亞語等多種文字在歐美地區出版與發表,並有多部作品與影視公司簽約。

導讀:

直面北京大城市病(報告文學)長江

北京,的首都,全球矚目的國際大都市。現如今,咱這個大都市你說讓人愛不愛?愛!讓人煩不煩?煩!早就煩透了!作為人口激增,海量出行的世界級大城市,北京近年來捷運最高「日客運量」曾經超過了1200萬(人次),嚇不嚇人?人流如潮,排山倒海啊!更何況,煩人嚇人的還有房價、教育、醫療、霧霾……

合租者(短篇小說)范小青

一個漂泊在外的人眼中幾位性格各異的合租者,他們像走馬燈一樣將此作為人生驛站,短暫停留,匆匆趕路卻又留下時隱時現、似曾相識的人生剪影。小說以白描手法呈現當代都市中眾多漂泊者的面孔和人生況味,敘述從容,簡約、機智、幽默,讀後讓人久久回味。

再叫一聲媽(中篇小說)石鐘山

老馬家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母親蘇桂云為三個孩子操碎了心,孩子卻不見得買賬。小說描寫了老馬一家的庸常生活,塑造了蘇桂雲這位一生操勞、優缺點集於一身的母親形象。這樣的一位母親形象說不定就在你的身邊,甚至是在你的家裡。各位看官,這麼一位母親是耶非耶,你會怎麼評價?

別來無恙(中篇小說)宋小詞

這是關於母親與父親的故事。他教會母親唱歌跳舞,教會母親快樂生活,母親卻在批鬥他的大會上,給了他致命的一腳,讓他對生活徹底死了心。現在年老喪夫的母親又想嫁給他,卻惹來全家人的反對……

鄉村少年的1976(短篇小說)夏立君

一個令人震驚、耐人尋味的鄉村故事。

為何一把雪亮的菜刀在清晨舉起,為何一個花季少年果決的一刀剁掉自己的命根?在沂蒙老區的這家農戶小院到底發生了什麼?

目錄

現實

直面北京大城市病(報告文學)/長江/4

作家人氣榜

合租者(短篇小說)/范小青/50

縫隙(創作談)/范小青/57

馮驥才專欄

義大利讀畫記(之四)/馮驥才/60

好看小說

再叫一聲媽(中篇小說)/石鐘山/80

別來無恙(中篇小說)/宋小詞/130

鄉村少年的1976(短篇小說)/夏立君/117

陳德鴻小小說兩篇/156

愛的斷頭路(小小說)/龐灧/160

天下中文

「羊肉泡饃」傳奇(散文)/閻綱/162

空碗朝天(外一篇)/張金鳳/166

戲里乾坤大(散文)/劉潔/175

成都筆記(散文)/柏樺/181

真情寫作

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散文)/張世勤/193

病床上的感悟(散文)/張成起/188

一個城市幾種景物的啟示(組詩)/黃浩/196

在祖國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組詩)/吳玉壘/198

把閃電刻上額頭的人(外一首)/楊角/174

黃昏時刻的黯淡(詩)/江金鑫/180

草原的瘋狂(詩)/包巴特爾/200

北漂故事徵文選登

我的頻率不在北京/陳學長/201

我的北漂往事/康立春/203

婉兒的「歡樂頌」/如瓜瓜/205

北漂二代/一一/207

004/罐 子 【原載《上海文學》2017年第6期】 葛 亮

一文餅,一匙鮮,一隻將歷史隱在其中的陶釉罐,承載了善與惡,實現了生命的轉換與歸來。

025/設計師彼得 【原載《作家》2017年第6期】 蘇蘭朵

這是文胸設計師與胸衣模特兒的故事,也是餐館服務員和食客的故事,這是兩個人四種身份的交纏。當我們只用一半去試探別人的另一半,能否還有勇氣完全投入地愛與生活?

050/鄉關處處【原載《長江文藝》2017年第5期】 王安憶

外鄉來的鐘點工阿姨,揭開了上海不同家庭的生活常態。悲喜無常的大都市裡,誰是主人,誰是客?

072/烏乎紀事【原載《江南》2017年第3期】 季棟樑

「烏乎」,通「嗚呼」,它不只是悲嘆,更表示讚美。一個在地圖上找不到名字的小地方,在作者風趣詼諧的筆下卻是如此親切美好、搖曳生姿。

110/理查德 【原載《小說界》2017年第3期】 郭 楠

一個外國人在上海灘的奇遇,一個西方視角下充滿東方情調的感官世界。

132/收鬼記 【原載《特區文學》2017年第3期】 張運濤

一個普通村婦的上訪,導致一條人命的夭折。是意外?還是謀殺?死者家屬無法獲知的真相,卻讓一個跳大神的揭開了。

160/聽見天使唱哈里路亞 【原載《青年作家》2017年第6期】 朱文穎

歷經三次婚姻,她早已心如止水,不再掙扎。然而,命中的情人出現了,當這道陽光直到二十多年後才真正照耀她的時候,她如何選擇?

188/等待阿爾法 【原載《創作與評論》2017年第6期】 趙燕飛

父母同時住院,要獨自照顧兩個病人的她分身乏術、瀕臨崩潰。她遙望著傳說即將接管人類生老病死的人工智慧,彷彿古人遙望著明月,未來無法預測,但終將到來。

208/《北京文學》(精彩閱讀)2017年第7期要目

206/文學期刊中篇小說選目

北京文學微店

《北京文學》(精彩閱讀)

國內郵發代號:2-85 國外郵發代號:M428

《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

國內郵發代號:82-186 國外郵發代號:M1780

刊社發行部電話:010-66031108

線上訂閱:官方微店、郵政、雜誌鋪

電子版合作:知網、萬方數據、龍源期刊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