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每一個「蔡成功」的背後,都有一套自殺式理財方式

《人民的名義》熱播仍在繼續,民營企業小老闆蔡成功引發的矛盾越挖越深,貫穿全劇。今天的文章,小巴給大家聊聊蔡成功究竟犯了哪些錯誤,小企業家如何躲開「蔡成功」的坑,轉型為時代新物種「企投家」。

劇中主要角色都是政治人物,給予企業家群體的筆墨卻很少——這個群體在劇中的形象不甚光彩。

但事實上,整個劇的劇眼,是一個民營企業老闆蔡成功,他在劇中出場很早,雖然不是主角,但整個故事圍繞著他和他的企業展開。

從主角的視角看,蔡成功是個奸商,滿口胡言亂語,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完全不能信任。小巴偷偷看過小說,他為了自保,還誣陷了主角。

但如果我們捋一捋這位蔡老闆的人生,也許會對他多一點同情。

蔡成功,大概40歲左右,雖然出身草莽,文化程度不高,早年是一位敢想能幹的企業家,20多歲就拿下了大風廠改制的大部分股權。作為老闆他應該也不錯,過去應該給工人的分紅一點也沒有落下。

不過很顯然,他的企業沒有跟上時代轉型的步伐,經營效益每況愈下。

2010年,蔡成功見煤炭行情好,就想發一筆快財,借了八千萬高利貸買了一個煤礦。為此他還抱了一個貪官的大腿——劇中第一位出逃的貪官、副市長丁義珍幫他牽線、斡旋、搞批文,佔了30%乾股。不過蔡老闆的運氣不太好,沒多久煤炭價格下跌,虧得一塌糊塗,還欠了一屁股債。

另一方面,蔡成功的企業——大風服裝廠,每年都要向銀行貸款作為生產資金。銀行貸款有期限,一般老客戶在銀行貸款,到期了就會再接著續貸,但續貸並不是自動的,而是企業先把前面貸款的錢還掉,然後再貸一筆新的款。如果企業錢不夠,那就需要向第三方借一筆錢,先還銀行,再貸出來還給第三方,就像在河兩岸搭一座橋,稱作「過橋貸」。

蔡成功敗就敗在了這個煤礦高利貸和過橋資金上。

蔡成功:其實我也不容易啊

這一年又到了過橋的時候,蔡老闆就請丁義珍出面協調,向山水集團借了5千萬的過橋資金,並以大風集團全部股權作為抵押,使用6天,日利息是4‰。

蔡成功盤算先把錢還給銀行,再從銀行貸出來還給山水集團。但放貸前,銀行突然發現蔡成功欠了一屁股高利貸,根本就沒有還款的能力,緊急叫停了貸款。於是蔡老闆又向市裡的農信社求救,卻被京州城市銀行一個電話壞了事,也沒能拿到貸款。

6天後,蔡成功還不上錢,這筆過橋貸4‰的日利率,利滾利,一年的複合利率就要超過300%,窟窿越來越大。再加上他煤礦的那筆高利貸也沒還,蔡成功簡直是被搞得焦頭爛額,只好到處籌錢,卻仍是一無所獲。

過了3個月,山水集團一紙訴狀,法院根據協議判處大風集團股權,包括土地在內的所有資產歸山水集團所有。

其實這是高小琴下的套。因為蔡老闆手上的大風廠所在地塊被政府規劃為高檔住宅地區,一經公布地價肯定迅速飆升。劇中的女反派——早就覬覦這塊地的山水集團美女老總高小琴得知后,就給蔡成功和大風廠下套,讓他們自己往裡跳(說不定蔡成功欠高利貸的消息也是山水集團透露給銀行的)。

之後,副市長丁義珍又出面協調山水集團出資3500萬作為大風廠人員安置費,不再負責人員再就業安置。但蔡成功大大小小欠了很多債,早就破產,這筆3500萬的錢轉過去之後,直接就被另一家銀行划走。這導致後續一系列的群體性事件的爆發,蔡成功自己也身陷囹圄。

拖欠工資、私自出賣股權的蔡成功被大風廠員工圍毆

小結一下這位人物:

在商業運作上,他依賴於過往成功路徑,缺少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識,甚至對於消費者層面發生的時代性巨變毫無反應;大風廠的管理層,沒有一個是年輕人,如果這樣的服裝企業能夠活得很好,生產的服裝能夠跟得上潮流、賣得出去,那才是奇談怪事。

在投資理財上,他也犯了相當多的致命錯誤。

第一,迷信權力、不信市場,致使投資的視野狹隘。蔡成功眼中所能見到的最賺錢的途徑,是購買產業上游的資源——一個與權力高度相關的領域。他在這個領域一竅不懂,完全沒有周期和市場意識,卻買了個煤礦,最終被套得死死的。

第二,缺少風險意識,沒有做資產配置,投資過於集中。蔡成功幾乎將所有資產一次性投入到一項資產中,不僅是all in,還是帶了槓桿的all in,運氣好的時候賺得盆滿缽盈,運氣不好,就像劇中直接被拖累到破產。

第三,缺少現代企業的有限責任意識,沒有在企業和家庭之間設立財務上的防火牆。

第四,受現實所限,融資的渠道有限,除了向銀行借款就是向別的企業借款、向高利貸借款,反正就是借!借!借!想的全是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在現代商業中,公開向市場直接融資,不論是發債還是發股,都是更加有效的途徑,以市場定價的證券化,讓市場投資者自由選擇,風險與利益自擔。

歸根到底,蔡成功就是一位典型的、受限於路徑依賴和知識結構的中小企業家,這類企業家會犯的錯誤,他幾乎都犯了一遍:企業經營失敗、投資激進、缺乏對規律和秩序的尊重、對於和權力勾兌這件事毫不忌諱,最後結局就是潦倒、破產。

過去三十多年間,這個國家經歷狂飆般的突進,財富像野草一般地瘋狂湧現,而制度約束的邊界又如此模糊,以上這樣的做法尚且可以有一席生存之地。但今天的,隨著經濟進步和宏觀環境的成熟,已經進入了一個理性復歸的年代,任何一個企業家或是一位富豪,都不可能依靠這樣一套做法做到一勞永逸。

我們相信,知識、理性是新經濟年代最重要的生存法則,企業家和投資者的身份將合二為一,出現一個「企投家」的新群體。

他們具有兩棲型特徵,一棲於鍾愛的實體產業,讓它迭代進步,永續發展,一棲於「非理性繁榮」的資本市場,讓自己的財富在運動中增值。

最重要的是,他們往往群體式作戰,依賴於破繭式的學習和抱團式的聚合,從資本的意義上重新理解和認識實業,學慣用融資和投資的方式促進財富增值。

:finance_ifeng)

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