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大廣東的文化遺產,有多少你叫得出名字?趕緊來一起瞧瞧

有一項文化遺產能讓人一眼認出是廣東的

你會想到哪一個?

廣州陳家祠的灰雕

僑鄉開平的碉樓

還是頗具地方特色的珠海「裝泥魚」

廣州灰塑,民間又稱之為灰批,是一種傳統的建築裝飾藝術。用灰塑作為美化裝飾,主要用在門額窗框、山牆頂端、屋檐瓦脊、亭台牌坊等處。裝飾繪畫內容題材豐富多彩,涉及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戲曲人物、民間風俗、祥禽瑞獸、花卉果木、吉祥文字圖等,都蘊藏了吉祥如意的意境。

廣州灰塑早在南宋慶元年就有存在。明清兩代最盛,尤以祠堂、廟庵、寺觀和豪門大宅用之最多。大家耳熟能詳的陳家祠、南海神廟等古建築上,均有灰塑工藝存留。

廣州灰塑具有顯著的地域特徵。用材方面,採用適合廣州炎熱而潮濕的氣候的雕塑材料——石灰,耐酸、耐鹼、還耐溫。具有悠久歷史的灰塑,與廣州傳統的嶺南建築相輔相成,曾是廣州民間常用的建築裝飾之一,是人們了解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效途徑。

在2008年,廣州灰塑批准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邵成村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佛山木版年畫始於宋元年間,是華南地區著名的民間年畫,因在廣東佛山生產而得名。以清乾隆年間至抗日戰爭前為全盛時期,當年印製店坊有20多家,從業人員達4000多人,年產量高達千萬對(門神畫)、成為珠江三角洲家家戶戶年節的必備之物,影響遠及東南亞等世界各地華人聚居處。

佛山木版年畫包括門神、神像畫、燈畫、榜邊畫等,是嶺南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它曾與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的年畫齊名,並稱為「四大木版年畫」。

馮氏世家是佛山木版年畫代表。一百多年來,馮氏世家從祖父馮均開創「馮均記」的字型大小,獲得「門神均」的美譽,成為民國時期佛山木版年畫的代表。在馮均的年代,佛山做年畫的人很多,現在的普君南路當時叫細巷,窄窄的街道上集中著許多年畫作坊。

到如今「門神均」的後人——馮炳棠、馮錦強父子,仍然在堅持木版年畫的製作。「馮均記」已經成為迄今仍用手工繪製佛山木版年畫的代表,也是目前廣東省唯一一家正宗流派的木版年畫。

珠海,斗門,乾務,廣袤的灘涂。這片常年被淡海水涵養著的三角洲平原,孕育了泥魚,也孕育了裝泥魚這一極富地方特色的傳統民間技藝。全身光滑的泥魚,是魚類中的奇葩,善爬行,善跳躍,善打洞,徒手抓捕比單手抓蒼蠅還難,靜靜垂釣又找不到合適的釣餌。

聰明的珠三角居民,根據泥魚喜在泥洞里出沒的習性,琢磨出用籠子誘捕的辦法,裝泥魚之技應運而生。

最重要、也最講究技術的環節,當然就是怎麼「裝」。魚籠、魚簍、泥板、蚝襪,工具必須備齊。有經驗的高手,會在一片黃泥巴上看出泥魚在泥灘上走過的痕迹,然後準確出手,把泥魚籠口對口地放到有泥魚藏身的泥洞上,並用泥巴把魚籠尾部壓好,以免脫離。為能移動得比泥魚快,有人發明了泥板、蚝襪,有了它們就能像滑雪一樣在泥灘上滑行。裝好籠子后,靜靜等三四十分鐘,泥魚便會乖乖地被「裝」入陷阱。

泥魚能夠這麼暢銷,是因為它的美味。清《香山縣誌》記載:「彈流魚即田流魚,一名花魚,一名七星魚。色灰黑,長三四寸,身有花點,肉嫩,味清美,可作羹。」而豉油王焗花魚,可謂是乾務的一道名菜。泥魚先過油,姜、蒜、椒爆香,倒花魚落鍋,以豉油王、生油、蚝油等上蓋焗三至五分鐘,再落小許芡汁,煎焗至熟,上碟灑蔥花即可。

中山醉龍,又稱「剪龍」「轉龍」,發源於該市西區長洲村,流傳於張溪、沙溪、大涌、濠頭等地,尤其是從長洲等地移居到澳門的中山籍邑民,也將四月八舞醉龍之俗傳至當地。因起舞時「醉態朦朧」而得名。這種自發的即興舞蹈,是中山本土獨特的漢族民俗藝術,深受鄉民的歡迎,成為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

醉龍舞民間藝術風格獨特,以其特有的表演藝術,融會了武術南拳、醉拳、雜耍等技藝於一體,堪稱中華民族民間舞蹈的瑰寶。2008年6月,醉龍舞被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錄項目。

1262年,長洲開村始祖敬齋公定居長洲島后,在島上建了1間侯王廟。廟中除供奉南宋末代宰相「楊侯王」的神像外,還供奉木雕龍頭、龍身、龍尾作圖騰崇拜,祈求神靈保佑。

明萬曆年間的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村民聚集侯王廟祭祀,並在廟前廣開筵席。全村鄉親父老相聚一堂。酒酣飯飽之際,習武者貪杯暢飲后,將供奉的「木龍」高舉而舞,且邊舞邊唱。看似「醉」了,卻「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舞技自成一格,村民把這碎步舞龍稱之為「醉龍舞」。從此,四月初八舞醉龍的習俗在長洲延續幾百年。

惠東漁歌俗稱「后船歌」,主要分佈在惠東沿海的港口、巽寮、稔山、鹽洲等地的漁村。據《惠東縣誌》記載,惠東漁民的遠祖又稱「后船疍民」,是宋代從福建、潮州一帶遷入。漁歌是疍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論在海上捕魚、回港避風,或是節日、祭祀、婚喪等場合皆有漁歌。疍民們千百年來以歌自娛、以歌解憂。

惠東漁歌的歌詞結構主要有兩種:一是一唱一和的上、下句結構,多為開頭或結尾加襯詞、襯句,或開頭、結尾皆加襯詞、襯句;二是四句式結構,主要一、二、四句或隔句押韻。歌詞純樸簡練,深入淺出,內容多為唱海、唱魚、訴苦、思親,真實而典型地反映了世代疍民艱辛的海上生活。

惠東漁歌是使用福佬話(屬閩南語系)的無伴奏清唱,有獨唱、齊唱、對唱等多種表演形式。音樂曲調也甚為豐富,有啊啊香調、啦打啼嘟啼調等29種,具有濃厚的地方戲曲音樂和廟堂音樂的韻味。調式多為傳統的五聲音階,但以宮、徵為多,角、羽次之;還可以是六聲或七聲音階,顯得比較自由。音階多用小跳級進排列,級進的一列音多是調性色彩較濃的主和弦音;有時也出現個別大跳,大跳時多以滑音的形式順著音階滑跳,使曲調清晰流暢、婉轉動聽。2008年6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級傳統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開平碉樓位於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境內,是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根據現存實證,開平碉樓約產生於明代後期。

開平碉樓的興起,與開平的地理環境和過去的社會治安密切相關。清初鄉民建築碉樓,作為防澇防匪之用。鴉片戰爭以後,開平人民迫於生計,開始大批出洋謀生,經過一輩乃至數輩人的艱苦拼搏漸漸有些產業。到了民國,戰亂更為頻仍,匪患尤為猖獗,而開平因山水交融,水陸交通方便,同時僑眷、歸僑生活比較優裕,故土匪集中在開平一帶作案。

從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這14年中,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餘人。其中,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眾匪伙劫赤坎地區開平中學時,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射,四處鄉團及時截擊,截回校長及學生17人。此事轟動全縣,海外華僑聞訊十分驚喜,覺得碉樓在防範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節衣縮食,集資匯回家鄉建碉樓。後來,一些華僑為了家眷安全,財產不受損失,在回鄉建新屋時,紛紛建成各式各樣的碉樓。

這樣,碉樓林立逐成為僑鄉開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時達3000多座,現存1833座,分佈在開平15個鎮、辦事處。這些碉樓是上世紀開平華僑與村民主動把外國建築文化與當地建築文化相結合的結晶。其數量之多,建築之精美,風格之多樣,堪稱世界最大的「碉樓博物館」。

《五馬巡城舞》是嶺南地區獨具特色的優秀民間舞蹈,它流傳於肇慶市封開縣大洲上律、后塘、泗科、大河、岐嶺及毗鄰的廣西一帶農村鄉間,是當地群眾最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舞蹈。該舞蹈起源於宋末,盛行於明清,流傳於賀江流域兩廣邊界地區。它主要表現古代五名將軍率領軍隊保家衛國,出征歸來,班師回朝,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舉行盛大的巡城和閱兵儀式的宏偉場面。

2007年,《五馬巡城舞》被列入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經過較大改編的《五馬巡城舞》還榮獲了肇慶市國際旅遊文化節表演金獎和11月份舉行的廣東省國際旅遊藝術表演優秀獎。《五馬巡城舞》不僅是封開縣,也是肇慶市很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

民間流傳的《五馬巡城舞》多在春節期間穿村過寨演出,多利用農村禾坪開闊地表演。表演者四、五十人不等,陣容壯觀,氣氛熱烈。該舞蹈的形式主要是由5人扮成古時戰將騎著5匹馬,前有童子引馬,後有宮燈羅傘。

表演者隨著鑼鼓節奏起舞,來回穿越東、西、南、北、中五個城門。表演者身穿古裝戰袍,騎著紅、黃、綠、黑、白五匹戰馬,主帥騎黃馬統領全局。每匹馬另有3人配備各式戰袍,由據守5個城門的5員大將揮彩旗引路出征。5匹馬各有各的城門,出城時威武雄壯。敲擊樂節奏強烈,並配有大鑼、大鼓、大鈸,場面異常熱鬧。

千角燈是千盞燈的燈,即一盞燈里有一千個角,一千盞燈之意。

千角燈得名,來源於東莞的本地方言。東莞方言里,「角」和「個」同音,「燈」和「丁」同音。過去,千角燈一直放在趙家祠堂中,只要趙家有人生了孩子,就會把燈拿出來點上。添人稱添個燈,而「添個」與「添角」發音相同,其意義是取千角千燈人丁興旺,千花本同樹,千角本同根的諧意。

千角燈歷史悠久,體積巨大,工藝精湛,堪稱千古一燈。以前只懸挂於東莞莞城趙氏宗祠內。千角燈1953年在東莞縣物資交流會、1957年在廣州市文化公園、1963年在東莞縣展覽館、1965年在東莞可園展出,轟動一時。2005年,千角燈首次赴瀋陽展出,獲得民間工藝「山花獎」金獎以及獲得「中華第一燈」的光榮稱號。現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