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影視】摔跤接吻、磕腦失憶、仙凡相戀,古裝劇的這些槽點不吐不快

最近一段時間,《錦繡未央》《大唐榮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幾部古裝劇形成刷屏之勢,不僅引來媒體對其台前幕後的報道,也在觀眾中生髮出此起彼伏的討論。

近些年的古裝劇已悄然發展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獨特類型,其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歷史劇和武俠劇,慣常以傳奇、玄幻、仙俠等為故事題材,以人氣偶像、華麗場景、炫目特效、IP改編等為外在標識。此類劇受到青少年尤其是「網生代」的大力追捧,據稱仍有不少這類作品正在緊鑼密鼓地製作中或躍躍欲試地準備上馬。透過如此趨之若鶩的制播風潮,應該對時下古裝劇做一些理性的反思。

空心化:「古裝」是個筐,什麼都能裝

文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電視劇亦然,立意不明朗、不積極,必定稱不上好作品。近年的古裝劇數量龐大、風格各異、製作考究,有的服飾和道具花費天價,有的在攝影和構圖上力爭每幀畫面都唯美養眼,還有的在武打設計和特技運用上呈現齣電影大片的震撼感,主創團隊於這些硬體層面的用心和發力的確可圈可點。然而,當觀眾獲得視聽愉悅之時可伴有「心有戚戚焉」的情感共振和精神蕩滌呢?恐怕少之又少甚或空空如也。

觀察內容可發現,時下的古裝劇,多數已經演變成一種既非史實又非現實的虛化故事場域。在這裡,可以披著古裝上演現代愛情的浪漫橋段,可以打著歷史的幌子恣意展示人心之惡毒,可以無視合理性和邏輯性地進行荒誕幻想、「跨界」互動,古裝劇儼然淪為來者不拒、照單全收的雜貨筐。當然,絕大多數作品也會以勵志、純情、正義、勸善等作為主題標榜,但事實上這些精神因子要麼牽強疲軟,要麼消解於充滿穿越性、嬉鬧性、煽情性的虛假戲份中;還有作品為了增強歷史厚重感,有意將某些真實歷史人物和事件植入情節中,卻由於處理不好史實與傳奇的辯證關係,效果適得其反,破壞了歷史感。凡此種種,均造成了劇作外強中乾、魂飛魄散的空心化現象。

筋骨失,無以立。電視劇應成為潤物無聲的大眾文化,而非不求內涵的快餐文化。古裝劇的敘事背景雖與現代有時空距離,但作為劇作精氣神的戲核卻可以古今通聯、鏡鑒當下,因為道義、情感、人性、哲理等有著恆久不變的內在統一性。在確保藝術真實的故事講述中崇美善、貶醜惡,應是古裝劇的劇魂所在。跌宕起伏的強戲劇衝突、有理有度的奇異想象、匠心獨具的美術置景,都可作為藝術手段應用於創意和創作過程中,但切不可因此弱化乃至屏蔽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題內蘊,使之淪為無根之浮萍、無魂之軀殼,更不可用一個突兀的正能量結尾作為擋箭牌,在劇中佔用大量篇幅來放大人性之黑暗、權術之陰狠、爭鬥之殘忍,讓作品的價值觀脫離正軌。

偶像化:冬粉效應抗衡藝術價值

近年的古裝劇有個共通之處:幾乎都選擇當紅偶像派演員擔綱,力求讓男女主角閃耀出人氣和顏值的耀眼光環。此舉也許在收視競爭中佔盡先機,但在藝術法則和審美規律上卻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處。

業界和觀眾對於這種「偶像挑大樑」的現象早已不滿。作為演員,顏值高、人氣盛本身並沒有錯,對於年輕演員也不應該憑刻板印象全部被打上「有顏值無演技」的標籤,因為年齡跟演技沒有直接關係,一切要靠作品質量說話。比如,《大唐榮耀》里的男主角,便與史書記載中人物原型「聰明寬厚,喜慍不形於色」的氣質頗有幾分神似。但同時不容忽視的是,確有一些年輕演員儘管被架在主角的位置上,實則底蘊和功力相距甚遠,對人物形與神的把握不到位,尤其是與周邊的「戲骨型」配角相比,捉襟見肘的角色塑造能力常使表演效果異常尷尬。

此外,過度偶像化的理念拉低作品質量的例子也屢見不鮮。去年某劇單打「偶像牌」,結果由於收視和口碑雙差而被播出平台中途停播;今年某劇專註於明星效應而在特效呈現上粗製濫造、漏洞頻出,最終在演技和製作方面均遭到觀眾的強烈吐槽。可以說,偶像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會提高劇作人氣、拓展收視群體,用不好則會成為殃及整體的害群之馬。

藝術屬性終歸是電視劇的本質屬性,違背於此的創作都無異於捨本逐末,必然行之不遠。古裝劇的主創不能只做商家,更要做匠師,應避免讓觀眾只見明星不見角色,只見皮相不見內心,只見酷萌不見魂魄,只見古裝不見古人。角色是情節的人格內驅,情節是角色的性情外化。保證最基本的「人」和「事」能夠不著痕迹地自洽與深糅,是一部合格電視劇作品的必要前提。

趨同化:跟風與照搬折射出原創乏力

形形色色的古裝劇如走馬燈般輪番登場,雖各自年代環境不同、界域框范不同,卻經常在人物型設、情節梗概甚至細節處理、場景搭建方面給人似曾相識之感,久而久之,觀眾剛看開場就已猜中故事走向及結局,自然難抑乏味心理和審美疲勞。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原創精神的日益缺失?其一,當下的古裝劇為了贏得收視份額,大都改編於先前具有受眾基礎的網路大IP,這對廣大「原著粉」來說已然是「二次觀賞」,毫無情節懸念性可言。這種做法的實質是以犧牲作品新鮮性為代價的市場化考量,某種程度上暴露出創作者在激烈競爭中的投機念頭和不自信心理。其二,對於成功作品的盲目效仿與嚴重跟風。幾年前一部《甄嬛傳》的走紅引來古裝女性傳奇劇被熱拍熱播至今,其實很多作品是在用大同小異的故事架構損耗與透支著觀眾的收視熱情。其三,古裝劇還是經典翻拍的「重災區」,主創者用這種「安全」的方式極力迎合著受眾的慣性欣賞口味,為了吸睛不懼被罵。

曾有善於調侃的網友為古裝劇總結出很多屢試不爽的「神套路」,諸如「傷心飄雪」「摔跤接吻」「磕腦失憶」「仙凡相戀」等,觀眾看后可以掩面一笑,業界人士卻應心頭一驚。

這些看似以玩笑方式指出的套路化情節橋段,實則是創作實踐中跟風和照搬的顯著明證。毋庸諱言,不少古裝劇生產者已經把創意性的藝術工作當成了機械性的重複勞動,或是僅僅將其作為創造經濟收益的謀生手段,與文藝初心和創新理想漸行漸遠,長此以往不僅會阻斷自身的藝術道路,更會為電視劇行業帶來毀滅性打擊。

更有甚者,古裝劇領域的原著抄襲問題近來不絕於耳。據報道,去年年底熱播的《錦繡未央》原著作者涉嫌抄襲200多部小說,前些日被11位作家聯合起訴,目前已正式立案;最近,某部正在播出的古裝劇又一次在原著抄襲問題上引發多方質疑。當然,其最終的是非曲直自會得到法律的公正裁決,但劇作主創在先期策劃創意階段必須擦亮雙眼、頭腦清醒,拒絕做任何侵權行為的推波助瀾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