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AI深度 | AI人才搶奪大亂斗! BAT和創業公司搶、BAT與矽谷搶、創業公司與BAT搶……

搶人,BAT不一定搶得過創業公司

在各有價碼的「挖人」和「被挖」的拉鋸戰中,保密,成了大家的一致做法。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業界,針對AI的開發進程以及團隊的話題非常敏感,甚至造成了國內眾多AI公司對技術人才像「絕密資料一樣進行保護」。

「我現在可不敢給你透露團隊人員的情況,媒體一曝光,也許就被挖走了。」今年2月,在「AI與機器人」記者「尋找AI未來獨角獸」的系列報道中,無論企業規模大小,多家企業負責人都對記者的「團隊人員深度採訪」進行了婉拒。

對此,一家估值已過10億美元的語音識別公司創始人就告訴記者:「我們需求的,不是那種在媒體上曝光率很高的行業意見領袖,而是那種深埋在公司內部,藏在水面下真正忙著做事的人才。」

根據記者了解,目前在國內,百度和微軟亞洲研究院是被各大公司緊盯的挖人「重災區」,去年至今,大量內部人才被外界的創業機會吸引而出走——最新的例子,是原百度研究院副院長張潼加盟騰訊,擔任AI Alb主任。

▲全球、美國、人工智慧人才從業年限結構對比

挖角微軟最厲害的今日頭條。今年2月,今日頭條挖來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馬維英,擔任今日頭條的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人。此外,今日頭條最核心的推薦系統架構與基礎設施的搭建者丁海峰,實驗室總監李磊,都是來自百度。

這些頂尖專家流失更大的影響是,一個AI項目負責人出走後,他手下的不少工程師,也會追隨他到新的團隊。從這個角度來看,絕大多數公司更不會將技術團隊曝光在媒體面前。

另外,與幾年前APP、移動互聯創業最瘋狂的那段時間一樣,在人才爭搶上BAT不一定競爭得過創業公司。

「在人工智慧公司,強大技術團隊是最核心的力量,我們已經屢次在爭搶AI演算法工程師、系統架構師等人才時敗給創業公司了。」一位在BAT任職的HR告訴記者,「AI初創公司搶人時,就像拍賣會舉牌,明明心理價位是年薪30萬,最後抬高好幾倍也會買單,只想將目標人選快快納入囊中,似乎就萬事大吉。而BAT因為是上市公司,有薪酬體系,只能望而興嘆。」

「這真是有些瘋狂了。」祁衛也說,「一位國內名校剛畢業的人工智慧博士被幾家公司爭搶,年薪從四五十萬被抬高到八九十萬。但實際上,這些人是否適合公司,是否值這個價格,很多公司並不知道。」

AI人才過度稀缺,導致泡沫出現

這造成了AI人才高價泡沫的出現。搜狗CEO王小川就直言,這有點像當年在移動互聯網剛起來的時候,一些經驗不足但會做移動的人,會得到很高的回報,國內AI人才市場上已經出現泡沫。「一個剛畢業就會寫一個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人,動輒就是幾萬元的薪水,這太不正常了。現在就整體人才水平來說,還相當的浮躁。」

國內人才昂貴,數量又極度稀缺,越來越多的公司,包括一些完成了B輪融資、估值在幾億美元以上的創業公司,會像百度一樣乾脆直接去海外挖人——相關數據顯示,美國半數以上的數據科學家擁有10年以上的工作經驗,而在,超過40%的數據科學家工作經驗尚不足5年。

創業公司矽谷晃悠攬才

「很多AI創業公司CEO基本上一年有一半時間在矽谷轉悠,通過各種人脈尋找候選人。」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當前全球、美國、人工智慧人才聚集的Top10僱主排名

「要懷著謙卑的態度,珍視機會,充分展示你們的長處和你們所能提供的東西,必須像爭奪投資者那樣爭奪人才。」每次求職面試前,亞歷克斯·任(Alex Ren)都為了確保客戶的成功,向來自的客戶提出建議。他說:「公司一門心思要聘用矽谷人才,贏得人才就像攻佔人工智慧戰場的制高點。」

亞歷克斯·任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碩士,曾任Agilent(美國安捷倫公司)軟體業務全球發展經理,後來,他在舊金山創辦了AI獵頭公司TalentSeer,專註於AI人才中介招聘,「我們已經和卡梅隆大學、斯坦福大學、MIT等常青藤大學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並投資了Naya Health、NewGen、Overnest、Caknow等一大批美國新興科技創業企業和基金。」

2017年第一季度,亞歷克斯·任所在的公司,接收到200個人工智慧領域的職位需求——其中一半來自公司,一半來自美國公司。但由於人才緊俏,每月只有四五個需求能夠得到滿足。

百度乾脆入駐矽谷,吸引AI人才

不過,由於各種原因,想把人從矽谷挖來並不容易。另一種方式是在矽谷建立技術團隊——最新消息顯示,百度將在矽谷建立第二個AI實驗室。優步的競爭對手、滴滴於今年三月在矽谷建立了自己的AI研究院,阿里巴巴也正在矽谷等地招募AI科學家,為「NASA」儲備全球頂尖科研人才。

不過,海外技術團隊的開支遠不是一般的企業負擔得起的。亞歷克斯·任稱,在矽谷建立AI技術團隊,通常需要10-20人,組織結構會呈現出金字塔架構,頂尖通常是一位畢業七年以上、在大公司做到至少總監級別,或者是大學教授來帶領團隊的業內知名專家;下面還需要1到2位畢業五年的博士,或者碩士畢業七八年的資深技術人才;再往下,是年輕的博士和碩士。

薪酬方面,最低薪酬都是15萬美元一年,而且這類人才如果在Facebook、谷歌,一年還能拿到5萬至10萬美金的股票,也就是20萬美元以上的收入,還沒有覆蓋醫保等其他費用。

在矽谷想挖人很不容易,Facebook、谷歌、微軟、亞馬遜也在不斷大幅提高薪酬待遇,吸引人才——會計事務所畢馬威在2016年發布的報告稱,擁有10名以上深度學習領域專家的企業只有28家。而且,六家科技公司雇傭了行業54%的專家,他們分別是谷歌、微軟、NVIDIA、IBM、英特爾以及三星電子。此前,Facebook一位高層人士在談到吸引AI人才重要原因時,就明確表示「高薪水、高薪水」。

日本、加拿大、歐洲也是AI人才招聘的來源地。「目前AI Lab大約有50位科學家和工程師,大部分成員都是海外高校的博士,我們最近也開始招納剛畢業的實習生。」騰訊副總裁姚星對「AI與機器人」表示。「騰訊AI Lab實在全球招募科學家,來源不限於或美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