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些年,你可能過了個假七夕

昨天溯源君收到一條冬粉留言 ☟

既然你誠心誠意地發問了,本君就大發慈悲告訴你們,分享本文至朋友圈,妥妥diss他們。

七夕不是情人節,而是閨蜜節

農曆七月初七,是古代年輕女子最重視的節日之一,這一天,其實跟漢子沒有半毛錢關係。那些年沒有某寶,還不流行剁手,也沒有momo,不流行約約約。夏秋之交的夜晚,古代少女不收玫瑰、不拉小手、不吃燭光晚餐,更不會和小男友約會……她們三三兩兩圍坐庭院,舉頭穿針線,低頭抓蜘蛛,向織女星宿「乞巧」。

就像狀元拜文曲星,木匠拜魯班,茶人拜陸羽,打群架的拜關二爺一樣,「七夕」最初是少女祈求心靈手巧的節日,那會兒要是有網購「雙7」促銷,估計熱銷榜就會是巧手牌縫紉機、淑女牌針線盒和賢惠牌十字綉……而少女的內心OS會是:希望上天保佑,在下屆織女杯國際縫紉大賽中贏過隔壁阿蘭,一舉奪冠!

這樣看來,七夕根本不是情人節,而更像是閨蜜節or女生節。

「阿蘭,你又美了!」「阿花,你又胖了……」

2

捉蜘蛛、染指甲,古人乞巧歡樂多

因時代更替和地域差異,七夕乞巧發展許多style,細細數來竟有十六種: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蘭夜鬥巧、種生求子、為牛慶生、曬書晒衣、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七姐誕、染指甲、婦女洗髮、結紮巧姑、拜七娘媽、吃巧果等。

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大概是古代文獻中最早關於七夕乞巧的記載。但大晚上的對月穿針,確定是比手巧不是比視力?東晉時期,還流行漢代晒衣的風俗,而這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跟今天曬狗糧差不多是一個心理。

「我家曬的《狗糧日記》好不好看?」

南北朝時期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記載了南朝七夕乞巧的流程,特別提到蜘蛛結網會帶來好兆頭:「是夕,婦人結綵縷,穿七孔針,咸以金銀輸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這個玩法口味略重,擱在現代估計很多妹子受不了。

據唐代《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玄宗與楊貴妃將蛛絲乞巧應巧發揚光大,七夕夜遊華清宮,讓宮女抓蜘蛛放到小黑匣里,第二天看蜘蛛寶寶網織的好不好,織得密則乞巧多,織得稀疏則乞巧少。

到了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寫道,「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總結一下:南北朝是看有沒有蜘蛛結網,唐朝是看蜘蛛網織的稀密程度,宋朝是看蛛網的外觀是否圓正……一張蛛網能玩出這麼多花樣兒,也真是666。

「織女保佑,讓我在下次的縫紉大賽上打敗阿蘭……」除了抓蜘蛛,宋人明顯比前人更會玩了。她們會在瓷器內用水浸綠豆、小麥,生芽數寸,以紅藍彩樓束之,謂之「種生」。當時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七夕時節買買買的火爆場面,完全不亞於現在的春節年貨市場。大街上還會賣「星冰樂」,啊不對,是「磨喝樂」,它是梵語音譯,本意為佛經中的神名,有豪華包裝版的價值不菲,但本質就是個泥娃娃。

「老闆都是老客戶了,打個折吧~」「今天想早點下班,買一贈一啦~」

元朝《析津志》開始稱七夕為「女孩兒節」:「宮廷宰輔之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張掛七夕牽牛織女圖,盛陳瓜果酒餅,邀女流作巧節會,稱曰女孩兒節。」

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記載,七夕的穿針習俗變為投針驗巧,乞巧時間由夜間變為午間。女子乞巧時,將裝滿水的碗放在正午的陽光下,再將繡花針放在碗里浮起來,如果針在水中的影子如花似雲,或呈鳥獸形,就認為「乞得巧」;如果影子粗笨似槌,或彎曲不成形,就認為「乞得拙」。

清代七夕,江南女子還有染指甲的習俗:「七夕,婦女采鳳仙花搗染指甲,紅如琥珀可愛」。而且染紅指甲還有一個神奇的功效,能令老年人眼睛不花。《清嘉錄》記蘇州七月風俗:「搗鳳仙花汁,染無名指尖及小指尖,謂之紅指甲。相傳留護至明春元旦,老年人閱之,令目不昏。」

「媽媽,這是什麼顏色?」「是今年最流行的鳳仙紅了」

3

今年七夕,你怎麼過?

在今天,同是中華文化圈的日本、韓國,依舊存在著七夕節。值得一提的是,七夕節在日本和韓國都沒有成為情人節,反而保留著最傳統的節日方式。

《萬葉集》是最早的一部日本和歌集,其中絕大部分是奈良時代(八世紀)所作。在《萬葉集》中,七夕和歌就有130 多首。奈良時代中期開始,日本宮廷和上流社會模仿唐宮慣例的七夕祭、穿針乞巧和七夕詩會蔚然成風。民間除祭星乞巧、曝衣曬書外,人們還將心愿寫在五色紙上,掛在竹枝枝頭,第二天將竹枝和燈籠一起順水漂流,象徵心愿直達天河。

「七夕流」 是明治以前比較重要的七夕活動,少男少女在竹子上掛盞燈籠,然後做一艘小船,放上男女人偶,七日早晨一邊唱送神的歌一邊將船放到海里。日本在明治維新后把七夕的日子,由農曆七月初七改為公曆七月七日,不過還是有少數地區繼續沿用農曆七月初七。

韓國的七夕節,和一樣,都為農曆七月初七。在韓國,年輕的姑娘們把瓜果放在桌子上磕頭祈求,讓女人們織布的手藝越來越好。

現在,七夕節既是的「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甘肅省西和縣申報的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湖北省鄖西縣申報的七夕節也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

然而在今天的,七夕已被塗抹了濃重的營銷色彩。正如著名民俗學家烏丙安先生所說,傳統的七夕節有特定的內涵和傳統,沒必要將其更名或者和其他節日作類比。

2006年,七夕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更說明全社會都應該把這個節日作為特有的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七夕節並非「情人節」,而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傳統節日,正確的過法或許是——

1、抓蜘蛛,關黑屋,看看結網疏不疏

2、約閨蜜,坐電梯,商場shopping買新衣

3、自己吃,自己睡,自己養狗自己喂

最後的最後,告訴溯源君,今天你打算怎麼過?

二十四節氣 | 剪紙 | 查干湖冬捕 | 冰燈 | 酸菜 | 二十四番花信風 | 灶王爺 | 蒙古族祭火 | 爆竹 | 雞鳴枕頭 |《小河淌水》| 食印 | 《百鳥朝鳳》 | 孫悟空 | 惠山泥人 | 燈籠張 | 刺客 |梁祝 | 八寶印泥 | 黃梅戲 | 年畫 | 武夷茶 | 外灘 | 唐三彩 | 血親復仇 | 寒食節 | 馬鐙 | 李商隱 |《人民的名義》| 太極拳 | 姐弟戀 | 「黑石號」 | 長沙窯 | 皮影戲 | 緙絲 | 火藥 | 離婚 | 鍾馗 | 兒童 | 清代科舉 | 科舉題目 | 秘色瓷 | 父親節 | 女德 | 花毛一體 | 周敦頤 | 鴉片 | 北大聘書 | 司馬懿 | 洛神賦 | 相親 |《我的前半生》 | 黃宗羲 | 綉春刀 | 開封 | 西瓜 | 王羲之 | 地域歧視 | 地震 | 九尾狐 | 奶奶廟 | 旗袍 | 撒幣 | 枸杞 | 颱風

中華文化溯源

追問與尋覓 開啟一段自我確證的旅程

光明日報 · 中華文化溯源融媒體工作室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