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輛共享自行車,讓我看到了許多人的失敗」

來源 | 愛折騰的壹休(ID:wendehao365)。

作者 | 壹休。

以前,跟朋友逛街不小心逛晚了,剛好又倒霉地錯過了最後一程捷運和巴士,接下來就是找個風水寶地眼巴巴地看著路面,期待的士的經過了。

如果去的地方比較近,還特別讓人糾結:

走過去吧,有點兒累;等的士吧,花的時間估計都比走路的時間還多。

也試過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情況:

等的士等了好久都不來,只好下定決心走路了,走到一半,一輛的士又緩緩駛近了...

此外,偶爾還會遇到一些不認識路的司機,勢要帶著你看遍這周邊的風景,甚至還有的沒等你上車就警惕地先問你去哪,聽完之後二話不說踩個加油就溜了,留下絕望的你在風中凌亂。

而現在,只要天氣不錯,路程又比較短,朋友們第一反應都是掏出手機,搜索附近有沒有共享腳踏車,實在找不到了才老老實實地去等的士。

不久前,北京外國語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對「一帶一路」20多個國家的青年最愛的生活方式進行了調查。在國外青年「最想把的什麼帶回國」的採訪中,評選出的「新四大發明」,除高鐵、網購、支付寶外,共享腳踏車也赫然在列,可見其已經成為當今流行的生活方式之一。

起初,身邊使用共享腳踏車的大多數是中青年人群,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哪怕是看上去已經有點年紀的阿伯阿婆,可能都會突然掏出手機掃走一輛共享腳踏車,並且在你目瞪口呆之際漸漸遠去。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共享腳踏車自然也逃不過這一定律。

自從共享腳踏車在徹底火了之後,幾乎每過一段時間就能會成為網路熱議話題之一。

起初,話題更多是趨向於「共享腳踏車亮相xxx城市」、「共享腳踏車解決了市民最後一公里的難題」、「共享腳踏車渾身都是黑科技」等積極的話題,可是隨著共享腳踏車投放使用的時間越長,一些充滿歧異的聲音也紛紛出現:「共享腳踏車停放不當交通受阻」、「客服體現效果差」...

其中,也不乏一些爆炸性內容:

「10歲男孩騎共享腳踏車遭大巴碾壓身亡!」

「xx一臭水溝疑被故意丟入大量共享腳踏車!」

「噴漆、剪鎖!只為將共享腳踏車據為己用!」

在網路上鋪天蓋地的議論中,許多人表達了自己關於國民素質的擔憂,有些人更是直言:

「失敗的不是共享腳踏車,而是我們的社會!」

「被丟的不是腳踏車,是城市的臉!」

「不是所有人都配有享受共享經濟的資格!」

就連現實裡面認識的人,也有那麼一些對共享腳踏車被破壞的事情義憤填膺,甚至覺得寧願沒有共享腳踏車,也要杜絕部分偷雞摸狗的人佔到了便宜。

在一連串的負面消息中,許多「共享腳踏車揭露人性的惡」、「共享腳踏車引發的素質思考」等話題,也成為了大家討論的中心。有的人還斷言:共享腳踏車退出市場,只是時間問題。

不少人都在等著看共享腳踏車的笑話。

這樣的情況真的會到來嗎?

讀國小的時候,學校為了培養我們的閱讀氛圍,會在每間課室的角落裡建立一個「閱讀角」。

「閱讀角」一般由幾個小木架組成,有的黃色,有的紅色,看起來特別精神。學校會定期購買一些圖畫書籍放到「閱讀角」,也提倡我們學生把自己的書籍帶來跟其他同學一起分享。

當時年紀小,還沒有「共享」這個認知,只是覺得挺新鮮的。

一開始的時候,有些調皮的男生總喜歡用腳踢那些小木架,展示自己「非一般的身手」。於是那些嶄新的小木架,輕則被印上幾個灰灰的腳印,重則被踢歪了好個地方。

班導發現這些情況以後特別生氣,把那幾個「兇手」找了出來,拉到辦公室跟他們講道理,誰知道這更加激發了他們的叛逆,閑著沒事都要去「欺負」一下小木架。班導看到他們不講道理,只好嚴厲地批評了一頓,可是他們依然沒有絲毫改過的想法,以至於後來小木架都換了幾個。

有一天,這件事情被我們的美術老師知道了,她就跑去跟我們班導商量了一個「小計劃」。

沒過幾天,我們突然發現那幾個小木架的身上,多了很多可愛的水彩畫:有在睡懶覺的獅子,有在拔著蘿蔔的小兔子,還有在偷吃果子的小鳥...

那些小動物形象可愛,色彩鮮艷,同學們都喜歡極了。

可是變化還不止這些。

那幾位「兇手」突然戴上了小小的袖章,整天徘徊在小木架附近,威風極了,一旦有同學走過去拿書,他們就緊緊地盯著,動作稍微大點的,他們立刻就忍不住心疼地叫起來:「喂,你輕點兒啊!」

大家都對他們的變化感到十分驚訝,後來了解了才知道,原來班導把他們「破格提拔」成了「巡邏小能手」,讓他們幫忙做「閱讀角」的小衛士,現在他們比誰都心疼那幾個小木架呢。

但是,「閱讀角」還碰上了另外一個難題。

因為書籍都是互相借閱的,到了讀書習慣不錯的同學手上,書籍自然會被保存得挺好,可是一旦到了一些閱讀舉止比較粗魯的同學手上,那可就遭殃了,封面被撕破,內頁被折起,圖片被亂畫,都是常有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小木架上多了一本被包了書皮的書,事情又發生了變化。小木架上陸陸續續地出現了第二本、第三本、第四本包上了書皮的書。

包了書皮的書,彷彿又重現了書本的光彩,同學們捧在手裡都特別想珍惜,班級上的閱讀氛圍也越來越濃厚,大家的閱讀習慣也越來越好了。

到了最後,誰也不知道第一本書是誰包的書皮。

在那個年代,我們還不懂什麼共享經濟,只是模糊地知道,有些東西「分享」出去,更能拓展它的意義。

途中也會有人不珍惜,也會有人搞破壞,甚至也有人把東西據為己有,但是經過老師或者父母的教育,我們知道了「那是不對的」,也知道了「怎樣做才是對的」。

在沒遇到災難之前,多少人都信誓旦旦會保護自己的親人、好友,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在災難來臨的時候把誓言變成現實。

部分沒有經歷過災難的人,總喜歡站在道德的高地去審判他人,但是當他們自己遇上了災難,誰也說不定他們會是在第一時間捨生取義救別人,還是第一時間先跑出去等冷靜下來了再幫助其他人,還是第一時間自己一個沖了出去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呢。

在一個人沒有梨子的時候,他或許會覺得「孔融讓梨」是個值得學習的好故事,但是當他有了一個梨子,突然出現了另外一個人說要分走他的一半,那麼結果又會如何呢?

在沒有犯罪機會的時候,誰也不覺得自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比起嘴上說說,只有親身體驗過,親眼觀察到的事情,才會對一個人產生更重大的影響力。

共享腳踏車的出現,雖然讓國民素質受到了考驗,還讓不少人交出了不及格的答卷,但是同時它也在試著告訴我們,這個社會不是只有金錢至上,也不是成績為王,個人的綜合素質更為重要。

當共享經濟已經成為了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我們也將潛移默化地被其改變。

有人說:

「一輛共享腳踏車,讓我看到了許多人的失敗!」

但是對於壹休來說:

有黑影的地方,恰恰也正代表著陽光在附近。

那天在花園小賣部買東西,身邊的一位大概四、五歲小孩子突然叫了起來:

「那裡有一輛沒鎖的腳踏車!有一輛沒鎖的腳踏車!」

順著小孩子手指著的方向,壹休看到了一輛沒有上鎖的共享腳踏車停在了一堆共享腳踏車的裡面,看樣子應該是騎完直接走了,忘了鎖車。

小孩子的媽媽說話了:「那我們要怎麼辦呢?騎車的人知道了會不會很著急?」

「找那個人回來?」小孩子立刻搶著回答。

「怎麼找,你有他電話嗎?」聽到小孩子的回答,媽媽忍不住笑了。

「那我們在這裡等吧,那個人肯定很著急,我們等他回來。」

「好吧,那我們等五分鐘好不好?如果沒有人回來,你就幫忙鎖上唄?」媽媽開始跟小孩子商量。

「可以吧,剛好我們要買雪糕,就等等吧!這人也太粗心了!」小孩子一副小大人的樣子,著實把壹休給逗笑了。

其實在此之前,關於共享腳踏車的事,壹休也被逗笑過一次。

當時壹休要去一個地方,沒想到迷了路,走了很久都沒找到,天氣又特別炎熱,整個人心情都很煩躁,想打的又總被身邊的人搶先上了車,就更加鬱悶了。

走著走著,看到了一輛共享腳踏車,壹休趕緊過去,掃碼推車,一氣呵成。等到坐上腳踏車低頭一看,才發現腳踏車的車籃子裡面夾著幾朵顏色艷麗的鮮花,特別燦爛,壞心情瞬間一掃而光了。

壹休還特意觀察了,那些花朵估計是人為插上去的,相信對方應該是一位熱愛生活的陌生人吧,不然怎麼能做出這麼可愛事情呢?

想著想著,騎著腳踏車的壹休心情愉快極了。

既然有愉快的經歷,當然也有一些不太好的經歷,但是接下來想說的,是一次比較「有驚無險」的事件。

一天晚上,朋友約在附近走走,壹休就踩著共享腳踏車出門了。到了約定地點,朋友還沒到,因為想著朋友可能隨時讓壹休換個地方,壹休就沒把車給鎖上,而是站在車的旁邊四處觀望。

剛好朋友打來電話,說自己從xx方向過來了,壹休邊聽就邊往那邊走了一下,沒走幾步突然想起自己的腳踏車還沒上鎖,就趕緊回頭找腳踏車。

畢竟車沒上鎖被別人騎走了,扣錢還好,讓你一段日子不能使用就麻煩。

這時候才發現,一位大叔已經早早地騎上了壹休身後的腳踏車,想要把車給踩走了。

壹休趕緊走過去向對方表示這是自己的腳踏車,忘記上鎖了。對方顯然有點尷尬,但是還是準備強行離開,壹休手疾眼快一把關了腳踏車上的鎖,大叔發現踩不動了,立刻很生氣地把車扔在了地上,頭也不轉地走掉了。

停車的時候壹休還在後怕,萬一這把沒上鎖的車被人拿回家了,那就真是欲哭無淚了。

共享經濟是一面國民的「照妖鏡」,因為它能從國民的行為中折射出國民的修養。而在這個過程中,它彷彿又給我們上了一堂課,對我們進行了「再教育」。

當不文明的用車行為被曝光在媒體聚光燈之下,人們又重新認識到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當自己享受過共享腳踏車的便利后,人們開始對有「共享的意義」了更深刻的思考;

當共享腳踏車在管理方面出現了障礙,人們開始學著為城市的規劃出謀劃策;

當滿腔熱血想著用創業改變世界的人看到了共享腳踏車的橫空出世,更是激發了他們創新的靈感。

有嘗試,才會有進步。

共享腳踏車能夠走多遠,我們未必知道。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感謝它們的出現,讓我們的世界變得不一樣了。

如今, 「共享經濟」正迅雷之勢席捲各行各業。

Airbnb共享房屋,讓全球的背包客「賓至如歸」;滴滴出行共享計程車,讓打車不再是難事;分答共享知識,讓信息的傳遞變得更有價值;共享腳踏車,讓最後一公里有了更佳的選擇。

共享經濟的模式已在深深影響著人們的觀念和生活。

我們不能因為畏懼失敗,而就此止步。

讓錯的人知道他們錯了,才能促使他們學著去做對的事情。

無論你接不接受,承不承認,「共享」帶給我們的,都是未來。

壹休 是誰?

腦洞大大的水瓶座,

職場吃貨一枚,

喜歡用文字結交朋友,

擅長與生活相愛相殺。

- Join us -

一起成長,一起折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