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3·15」,真是汽車廠商洗白自己的機會?

編者按:「3·15」儼然已成為一個符號,從簡單的數字,成為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最後一塊陣地。

每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全消費者都在翹首以盼,有哪些消費陷阱被拆穿,又有哪些公司因損害消費者利益遭眾人唾罵。而作為社會零售消費品規模數額佔比最大的汽車行業,則年年都被特別關注。

雖然今年汽車企業「中槍」的只有MINI,但不少汽車廠商都趕在「3·15」這個時間節點前,趕著把自己「漂白」。

「3·15」讓汽車廠商如臨大敵,生怕自己藏著掖著的幺蛾子被暴露在陽光之下。而「3·15」,也給了它們洗心革面,洗白自己的最後機會。但實際情況真的如此?消費者會為此買賬嗎?「3·15」,真是汽車廠商洗白自己的機會?

其實,經過《汽車K線》統計,在3月15日前這段「敏感時期」進行召回,想洗白自己的汽車廠商,並不在少數。

今年2月1日至3月10日,包括:大眾、豐田、通用、賓士、寶馬、捷豹路虎、馬自達、保時捷等知名世界汽車品牌,相繼宣布在市場實施召回,次數多達29次,召回缺陷車輛總計131.5萬輛。

若從1月1日算起,召回次數則達到驚人的61次,召回總量超過190萬輛,相當於2015年全年汽車召回的五分之二,2016年的六分之一。這還不包括大眾汽車()、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於3月10日發布免費更換「車內隔音材料」聲明,可能涉及的上百萬輛汽車。

不難發現,最近汽車製造商召回頻次之高,數量之大,著實令人震驚。當然,我們不能排除一些汽車製造商對產品缺陷的重視,維護消費者的利益。但也有相當部分車企,無外乎在特殊時段擔心自己損害消費者權益的醜事被翻出,倒不如趁著3·15日之前,洗白自己的形象。

表面上看,這些企業已經達到了目的。但筆者認為,這些企業的如意算盤其實並沒有打響。道理很簡單,消費者心中都有一桿秤。

之所以汽車產品缺陷問題引起全社會關注,從普通消費者到國家政府部門,是因為汽車缺陷可能危及個人和社會安全,造成重大損失。對這些被動而非自身情願「洗白」的汽車製造商,其行為更令人不恥,可能會招致消費者唾棄。

諷刺的是,3月14日,捷豹路虎宣布召回超過2.8萬輛汽車,召回的具體原因,則是早在2014年就發酵的高田「死亡氣囊」缺陷,而很多汽車品牌,2015年就已經宣布召回,在國外的召回則更早。這對捷豹路虎的2.8萬多名車主,既不公平,也不負責。同樣的情況,寶馬也存在。

所以,對企業這種類型的召回,應該有一些措施,即便短期不能根治,也要打壓這種囂張氣焰。3·15成為關鍵的「節點」,就是如何區分非正常的和正常的召回。

在這方面,很多企業對缺陷汽車的召回,實際上是受國家質檢總局調查影響之後進行的,但也有一些生產企業安全意識不強,存在僥倖心理,刻意隱瞞缺陷,目前還有相當數量的汽車企業,過去從未開展過召回,而相當一部分則是擔心被3·15曝光才「緊急召回」。

已是全球當之無愧的汽車大國,但是在諸多關於汽車法律法規的制定上仍落後於發達國家,維權方式也並不多,絕大多數消費者往往需要憑一己之力去鬥法實力雄厚的汽車廠商。信息不對稱也令廠商掌握著是否需要洗白自己的主動權。

筆者認為,僅靠每年「3·15」曝光,來震懾整個汽車產業鏈條中的不良現象並非長久之計,還要對那些刻意隱瞞缺陷和延遲召回的車企依法重罰並予以公開。唯有把消費者權益提高上去,才能真正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

因此,「3·15」決非是汽車廠商洗白自己的機會,相反,會讓消費者對企業失去信心。

文字為【汽車K線】(微信號:autoKline)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