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苗刀——雖無中國國刀之名,卻有國刀之實

在上篇文章中講述了殺傷力最大的冷兵器——陌刀,陌刀出手,人馬俱碎。但是陌刀的一大劣勢就是過於龐大與沉重,非大力士不能揮舞使用。然而在還存在一種機動性、實戰型都特彆強的貼身武器——苗刀。的苗刀經過兩千多年的傳承與改進,從貴族象徵與實戰武器之間不斷變換。日本武士刀與苗刀雖然同出一宗,但在戚繼光抗倭與近些年的切磋中,苗刀往往佔據上風,堪稱國刀。

為什麼稱為苗刀

苗刀這一稱呼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最為流行的說是因為苗刀體型修長,酷似禾苗,故稱為苗刀。最有文化深度與淵源的解釋則為,在古代「苗山之鋌,羊頭之鋼,若耶之銅」是兵器鍛煉的絕佳材料,而苗刀最初則取苗山(即今會稽山)精鐵鍛造而成,於是稱為苗刀。然而真正被廣泛統稱為「苗刀」則是在民國時期。

苗刀的淵源

唐懿德太子墓·武士壁畫

苗刀之所以在民國時期才確定官方名稱,是因為苗刀的歷史太長了,雖然有不斷的改進,但是總體來說變化不大。由於先秦時期主要以步兵作戰,所以基本上士兵都是佩劍。而騎兵作為單獨的一個兵種,則是在漢朝,所以苗刀的雛形可以說是出現在漢代,即漢武帝時期曾經打敗匈奴的環柄長刀。經過不斷的演變,漢環柄長刀變成了魏晉時期的御刀,又變成唐代儀刀,又變成明代御林軍刀,最終在明代演變為苗刀。苗刀形制確立之後,基本上長度在120-160厘米之間,刀脊厚度約為刀身寬度的三分之一。

苗刀與戚家刀

戚家刀

唐朝的四種軍刀,只有儀刀是沒有爭議的,上篇文章中講述的陌刀至今沒有實物出土。但出於同樣的原因,儀刀在五代紛爭中也漸漸湮沒,甚至連戚繼光本人都以為古代根本就沒有雙手長刀,而是「倭寇犯始有之」。他在研究了日本武士刀的優勢之後,結合民間散落的長刀,再根據漢族人的身材與習慣,發明了「戚家刀」。但其實日本刀也是在唐儀刀的基礎上改進的,而且明朝時苗刀的淵源根本就沒有斷。所以戚家刀可以說是來源於日本刀,但也屬於苗刀的一個分支。

戚家刀法

從大敗匈奴,到驅逐倭寇,到近些年的切磋,苗刀雖無「國刀」之名,但已有國刀之實。

分享自:頭條國史通論

→更多刀劍作品、鍛造工藝、訂購 師傅微信:longquan9581

→ 更多刀劍、冷兵器知識,鎖定微信公眾號: (longquanbj)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