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離異家庭的孩子,教師如何幫助他們重建安全感?

有專家曾說適度的離婚率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標誌,但是因離婚產生的心理創傷和心理問題困擾著許多人,很多人期待心理學可以為這方面的困擾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

現在學校中父母離異的孩子比較多,因父母離婚而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孩子也比較多。

面對這樣的孩子,教師如何提供幫助和支持,是值得深入討論的。

我們班級的同學大多數都很可愛,表現好,他們也喜歡上我的課,但是最近有同學因為父母離婚而導致行為表現判若兩人,以前各方面都不錯的孩子,現在的表現很差,學習不認真,作業不按時交,脾氣也變差了,對老師的話陽奉陰違。面對他們現在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眼看著學生一天天在改變,心急如焚而又無從下手。

案例

案例分析

C老師的這個問題,其實很多老師都遇到過。父母離異對孩子來說是重大的心理創傷,家庭發生變故,孩子失去了安全感和穩定感,他們覺得無所適從。

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是很難有所作為的。如果學生有良好的師生關係為前提,老師們又有基本的處理問題的經驗和心理學的知識技能,將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發揮重要的作用。

離異家庭的孩子大多消極,行為混亂,在人際關係中沒有安全感,因為他們感覺被最親密的人——父母所拋棄,也擔心被生活中的同伴拋棄,他們常常採用各種問題行為來應對自己面臨的難題,這就是他們的問題癥狀。

心理學理論認為這是孩子「安全的依戀」喪失或被破壞而造成的。

當父母離異,原有的家庭結構遭到破壞的時候,孩子的這種安全的依戀感受到了挑戰。

積極心理學的有關調研資料顯示,3—18歲的孩子難以接受父母離異,往往用自己的問題行為來應對父母的離異和分居成

當學生面對父母離婚或家庭矛盾衝突時,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提供幫助和支持。

應對策略

1

2

3

所依戀的家庭解體,安全感喪失,或多或少有被親密關係拋棄的感覺

離異家庭會遇到新的家庭成員出現,繼父或繼母的關係將會對原有的關係形成挑戰,使原來就存在問題的親密關係更加複雜

社會環境對孩子的同情與排斥,孩子會覺得不能融入社會

對於這三類孩子,老師應對方式的重點要有所不同,不過,無論哪一類,關鍵都是獲得安全感,都是安全的依戀關係的修復或重建。

1

父母離婚正在進行中

這時的家庭矛盾衝突最大,正常生活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父母離婚極少是突發事件,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早就會敏感地覺察到父母間的矛盾,他們往往會通過自己的各種努力來試圖緩解父母的矛盾,挽救家庭破裂,但是往往不僅沒解決問題反而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面對這類孩子,教師要和他們站在一起,為他們建立一個很好的支持系統,在個別溝通或集體教育中告訴他們:無論父母怎樣,永遠都是我們的父母,我們需要的是與父母良好的親密關係、父母對我的愛和我對父母的愛。堅定父母曾經是愛我的,從今以後仍然會愛我。

孩子比較喜歡幫助弱者,而他們在幫助自己認為弱的一方的時候,自己就成了犧牲品。在離異家庭中最需要保護的是孩子,他們才是真正的弱者。

因此老師的任務就是要想辦法保護孩子,把孩子從父母離婚的漩渦中拉出來,遠離父母的矛盾衝突,這樣孩子的心態就能調整得比較好。

完整的家庭和溫馨的親密關係已經不存在了,面臨新的適應問題;

父母離婚既成事實,完整溫馨的家庭已經不復存在,這個時候處於中國小階段的孩子是非常焦慮的,這種焦慮一般被認為是分離性焦慮。

孩子缺乏安全感,這樣的分離性焦慮對他們的情緒、行為會有很大的影響。

孩子的心中有被拋棄、被孤立、失去了依靠的心理感受,他們會由此而覺得生活沒有意思,學習也沒有意思。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自暴自棄,用傷害自己、放棄自己前途的方式來表達對父母離婚的不滿、恐懼、焦慮等。

當孩子處於這種情緒狀態時,老師的教導很難奏效,特別是很多孩子認為家醜不可外揚,不願輕易把自己的家庭問題告訴老師。

這時老師的耐性和韌勁受到挑戰,如果能夠堅持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理解、關心、幫助和支持學生,學生一般能被感動而放下自我保護的外殼,從老師這裡獲得幫助。

孩子跟隨一方進入新的家庭生活,面臨新的角色適應的問題。

積極心理學研究發現,大多數離異家庭的孩子都抵制繼父母的到來,10—15歲的孩子抵製得最為強烈,而且父母再婚對女孩比男孩的消極影響更大,新婚姻關係的滿意度高對男孩子有積極的作用,而對將要進入青春期的女孩是一個風險。

男孩能夠從自己的母親與繼父的滿意關係中獲益,並從繼父那裡學習新的生活和社會互動技能,而對女孩來說,母親的新婚關係威脅了她們母女的親密關係,她會經常以增加自己的行為問題和心理問題來回應,這樣就會給家庭和學校帶來很多的煩惱。

對於這樣的孩子,如果我們能夠及時給予心理疏導並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或師生關係,讓孩子感覺到有良好的環境支持是非常有效的幫助。

一般來說在學生能接受的關係中,強化孩子長大了、具有獨立性和自理能力,並且讓他多回顧曾經的成功快樂的體驗,比較有益。

另一方面,老師需要具有強大的心理力量,包容和接受學生的各種行為,在良好的師生關係中給學生安全感、依賴感,使學生得到支持和幫助

社會和學校對離異家庭孩子的歧視是由來已久的,這種現象在國內和國外都有。

面對這樣的情形,關鍵是學生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如果他們自己也有這樣的想法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消極影響。

如果能夠讓學生理解和接受父母離婚,學生就具有一定的抵禦外界偏見的能力。老師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改善周圍的環境,讓父母離異的孩子能夠得到同伴的理解和支持,體驗到同伴團體的溫暖和關愛。

離異家庭的孩子也有極少數不會受到消極影響。這些學生的父母比較理性,在處理大人的矛盾時不讓孩子參與,更不讓孩子捲入,並且始終表達婚姻問題是父母彼此之間的問題,與孩子沒有關係,自己永遠愛孩子。

父母只要能夠這樣表達和對待孩子,孩子在父母離婚中所受到的創傷是最少的。

當學生家長在婚姻遇到危機時,老師要把這樣的理念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學生得到一定保護,雖然在這個時候父母中受害的一方容易情緒失控,但是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仍然是父母的重要責任。

老師與父母做這樣的溝通時需要很好的溝通技巧,基本原則是:

❀老師要持中立態度,對學生父母的離婚問題不予評判,尊重他們的決定,只要求他們盡到責任,保護好孩子;

❀強調孩子永遠是父母最大的財富,珍惜孩子,珍惜孩子的人生;

❀父母要盡量讓孩子理解自己的行為,有必要的話可以向孩子道歉,請求孩子的原諒,這樣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會有所幫助。

如果老師能夠這樣做,家長一般都能比較理性地接受老師的建議。如果遇到不配合的家長,老師的工作則比較難做,但是老師與學生的良好關係仍然是對學生最好的支持。

這時如果有專業的心理專家與老師相配合則會有比較好的結果,老師和心理專家還可以組建一些學生自助團體進行集體輔導,也是非常有效果的。

本文節選自《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

《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

陶新華 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5月

大夏書系閱讀熱線:010-82275571

官方網站:www.dxjy.com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