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創新葯可能改寫全球治療規範

凱美納一重磅研究在國際期刊發表

創新葯可能改寫全球治療規範

本報記者 項 錚

7月19日,貝達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凱美納一項重磅研究——BRAIN研究在國際知名期刊《柳葉刀·呼吸醫學》全文發表,該研究負責人是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楊衿記教授是第一作者,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發起。該研究是全球頭對頭比較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激酶抑製劑(EGFR-TKI)凱美納和全腦放療治療EGFR突變型全腦轉移的Ⅲ期臨床試驗。此研究證實針對一線治療EGFR突變的全腦轉移患者,研究結果表明,EGFR-TKI凱美納成為治療此項疾病的重要治療方案。

埃克替尼BRAIN研究

吳一龍教授告訴記者,肺癌腦轉移是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嚴重的問題,40%的患者晚期都會出現腦轉移,而且在1—2月內死亡。以前的治療方法是全腦放療,效果好的病人生存期為2—4個月,但是這將對患者的神經系統腦功能有影響,由於患者生存期不長,一般不受重視。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物上市后,大大延長了患者的壽命,增加了全腦放療患者的生存期,如何將患者神經系統腦功能的影響降下來,成為臨床醫生關注的課題。

吳一龍教授希望在三個已經上市的靶向藥物中做實驗進行這項研究,在特羅凱、易瑞莎、凱美納三個藥物之中,吳一龍教授選擇了國產創新藥物凱美納。

在臨床試驗中,吳一龍和他帶領的團隊進行了幾項前瞻性選擇,一是選擇顱內病灶大於等於3個的患者,吳一龍教授非常驕傲自己的這項選擇,事實證明,如果只選一個病灶的話,目前立體放射的技術可以治療這類病人,研究的意義也會削弱。二是選擇了顱內病灶至少1個直徑大於1CM的突變患者,因為腦轉移看起來密密麻麻,客觀評價藥物在其中起的作用是難題。選擇病灶超過1CM的患者,可以比較清晰的看到藥物的效果。這也是研究發表后,在業內沒有質疑並引起高度重視的原因。

創新葯可能改寫全球治療規範

研究結果顯示,埃克替尼顯著改善了腦轉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埃克替尼單葯在顱內無進展生存期,總體無進展生存期和客觀緩解率方面均表現出優越性,且耐受性良好。埃克替尼可成為此類腦轉移患者的一種標準治療選擇。

在2016年12月召開的第17屆世界肺癌大會上,吳一龍教授首次展示了此項研究,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得到國際多位業內專家的讚譽。

BRAIN研究首次比較了EGFR-TKI埃克替尼與WBI±化療在EGFR突變腦轉移患者的效果,也是國產原創新葯凱美納第三個重要研究,達到了預設的主要終點指標,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吳一龍教授表示,BRAIN研究將改變NSCLC腦轉移的臨床治療實踐,使原創藥物、原創性研究在世界舞台上展現,體現創新藥物的臨床研究從Me too到Me Better的跨越,體現了學者齊心協力的協作精神。

選擇國產創新葯做研究

該研究歷時6年完成,研究由貝達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據記者了解,已經在國內上市的三個同類產品中,只有凱美納是國產創新葯,一般來講,跨國葯企資金雄厚,為什麼要選擇國產葯做這項研究?

吳一龍教授告訴記者,選擇國產創新葯既有優勢也有劣勢。要想將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公認的高水平雜誌上,必須回答的問題就是為什麼不採用國際上通用的靶向藥物作研究?的創新藥品的質量是否有保證?他坦言,這篇文章發表前經過4次修改,回答了100多個關於臨床試驗的尖銳問題才得以發表。

吳一龍教授說,選擇國產創新藥物也有優勢。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三個上市藥物都是靶向藥物,人的靶點和西方人靶點不同,凱美納是國產葯,上市前在國內做過臨床試驗,上市后在臨床上效果優異,而且文章發表后可以讓全世界知道創新葯的進展與效果。

創新葯走向全球市場

吳一龍坦言,這也是創新葯走出國門的必經之路。「創新葯要想走出國門,必須要接受國際市場的檢驗,必須進行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必須符合國際藥物市場的遊戲規則,」吳一龍說,「只有創新藥物才能走出國門,只有創新才有生命力。」

相比之下,美國、歐洲等國家對臨床研究的數據監控、藥品質量要求非常嚴格,要求可溯源且實行嚴格抽檢制度。這些,大部分葯企尚有差距。

的一些葯企已經覺醒。貝達葯業資深副總裁萬江告訴記者,和跨國葯企相比,國內葯企規模相對較小,創新能力較弱,目前國內一些葯企和跨國葯企合作,以海外權益轉讓的方式走向全球市場。貝達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走的路不同,貝達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希望招收海外人才,收購國外研發中心,做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讓的創新葯逐漸進入國外市場。

萬江告訴記者,BRAIN研究歷時六年,採用國際通用的循證醫學方法,花費了大量人力財力精力。他說:「遠見的視野,充足的循證證據,創新的臨床研究,是創新藥物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前提。」

不懼挑戰 研發新葯

在2016年1月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貝達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這是化學製藥行業首次獲此殊榮。此前,該領域僅有跨國葯企的藥物在國內上市,價格昂貴,鹽酸埃克替尼是首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第一個適應症是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打破了進口葯在這一領域的壟斷。該藥品是國家「十一五」科技重大專項的成果,獲得多項發明專利授權,其化合物結構和晶型專利分別榮獲第十四屆和第十六屆專利金獎。該藥品上市後進入醫保,也促使跨國葯企葯價下降。

國產創新葯是怎麼研發出來的?

貝達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列明於1992年出國,2002年前後,當時的國家政策鼓勵留學生回國創新創業。丁列明剛好有個機會回國創業。

丁列明一直在國外從事與醫藥相關的研究工作,他說,在美國,科學家只能做藥物研發的其中某一段的研發,很少有幾個科學家合作完成一個新葯所有的研究,並將其產業化、走向市場,只有在有這種機會。後來他毅然回國,經歷10年時間,研發出鹽酸埃克替尼。

研製新葯在全球來說都是一件難事。國際醫藥界有個通行的說法,研製一款新葯要耗時10年時間,投入10億美金。技術、資金,到審批、臨床試驗,再到上市銷售,任何一個關鍵節點上出了問題,都會功虧一簣。丁列明介紹,2000—2002年是其探索期,在此期間,幾位科研人員在國外完成了化合物設計、合成、篩選新葯化學庫等一系列基礎工作。2002—2006年是最困難的臨床前研究階段,2005年凱美納正式向SFDA提交新葯臨床研究申請,並在7個月後獲得批准。

2008年,埃克替尼在北京協和醫院完成臨床I期試驗,並上報SFDA申請臨床Ⅱ/Ⅲ期試驗批文。2009年1月,埃克替尼的Ⅲ期臨床試驗正式啟動。2010年5月,進行試驗結果揭盲,這是一個激動人心又非常緊張的時刻,一旦結果不理想,不僅意味著十年的研究心血付諸東流,也意味著投資人巨大的投資打水漂。所幸,試驗結果非常理想。2011年4月,埃克替尼正式獲得SFDA的生產批文,商品名為「凱美納」。

十年過去,丁列明對創新創業環境感受很深,他認為,目前國家對創新項目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資金、政策、氛圍、園區建設、市場環境都在逐步改善。「回國創業,是我們做的非常正確的決定。這些年醫藥創新做得風生水起,非常有成就感。」

貝達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海歸博士團隊創辦的、以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藥物研究和開發為核心,集研發、生產、營銷於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萬江告訴記者,從貝達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之初,公司就確立了「以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藥物研究和開發為核心」的企業發展理念,除了已成功研發國家1.1類新葯鹽酸埃克替尼外,公司還有20餘個在研創新葯項目,主要針對惡性腫瘤、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中有7個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Ensartinib(X-396)和X-82等項目在國內外同步開展臨床研究,公司正朝著「做更多讓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葯」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