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定海神針」立香江: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20周年紀實

似火六月,駐香港部隊某航空兵團特級飛行員於廷福,再次駕駛直升機執行巡邏任務。鷹擊長空,俯瞰之下,美麗的維多利亞港灣更顯風情。

作為駐香港部隊的一名老兵,於廷福見證了1997年7月1日凌晨那歷史性時刻。滂沱不止的大雨、戰友們不辱使命的堅毅面孔,在他的記憶中凝結成一幅畫。

仿若一個縮影。這20年,風雨路上鑄忠誠,「定海神針」立香江——

進駐以來,駐香港部隊堅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圓滿完成各項防務任務。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際形勢和香港局勢的發展變化,駐軍官兵認真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努力踐行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捍衛國家主權、維護香港繁榮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鍛造特別過硬的政治素質

——心中有魂,腳下有根。駐香港部隊官兵面對「一國兩制」特殊環境,用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用理想信念作「壓艙石」,20年來沒有發生任何政治性問題

「你覺得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哪個好?」26歲的吳甜在成為一名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士兵之前,還從來沒有被問過這個問題。

而如今,當一名16歲的香港女孩在軍事夏令營中提出這個問題時,接觸過意識形態多元化香港社會後的吳甜,給了一個自信、有說服力的回答。

「我覺得跟小孩子講大道理太深奧了,所以就從祖國航天員來港訪問、內地遊客對香港經濟貢獻等具體事例講起,告訴她新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輝煌成就。她一聽就明白了,也覺得我們駐軍非常親切。」吳甜對記者說。

「牆外資本主義,牆內社會主義」。在「一國兩制」特殊環境下,多元思想文化的衝擊、敵對勢力的拉攏腐蝕,對駐香港部隊官兵來說,是那麼直接、現實。

試探,別有用心的試探,一次次在駐香港部隊營門前上演,又一次次無功而返。

某旅班代張子威在營區鐵絲網旁撿到一個塑料袋。打開一看,裡面裝的是詆毀我黨我軍的反動傳單,上面特別註明,如按期提供部隊情況,每次可領取1萬元港幣的報酬,還留有聯繫電話,張子威當即將傳單上交連隊黨支部。

「在香港駐軍,既是軍事駐軍,更是政治駐軍,把好方向至關重要。」駐香港部隊政委岳世鑫告訴記者,駐香港部隊黨委把鑄牢軍魂、凈化靈魂作為治軍首位任務,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官兵、用紅色基因培塑官兵、用先進文化涵養官兵,始終初心不忘,永葆人民軍隊政治本色,經受住了各種風浪考驗。

中環,香港的商業中心,很多地標建築雲集在此,包括駐香港部隊中環營區。走進鬧市中的營區,記者發現這裡靜悄悄的,頗有「大隱隱於市」之感。

「圍牆內外,較量無聲。」中環機務站指導員周軍說,中環是香港社會思潮活躍區域,外面馬路上,一些居心叵測的勢力不時組織遊行示威活動。

去年下半年的一天,周軍按計劃組織女兵排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突然,反動口號聲從一牆之隔的遊行隊伍中傳進課堂,甚是刺耳。

噪音沒有干擾到官兵們,教育課有條不紊繼續進行。鬧劇收場后,女兵們又以「祖國發展那麼好,為什麼還有人反對」為題,展開辨析討論,進一步廓清思想上的模糊認識。

「政治上的堅定,源於理論上的清醒。」周軍說,機務站女兵排是駐軍學理論標兵,正是沐浴著黨的創新理論陽光,女兵排官兵從地方青年成長為黨的堅強戰士。

從海岸到山巔,從市井到郊外……在駐香港部隊座座營盤,黨的聲音是最強音。當年英軍留下的酒吧早已改成官兵閱覽室,教堂變成學習室。24堂「鑄牢強軍之魂」系列精品大課、13部「高擎精神戰旗」優良傳統教育片播撒強軍正能量,「一站到底」理論闖關賽如火如荼,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官兵心裡紮根、在思想上開花、在實踐中結果,湧現出「香港駐軍模範特戰連」等一批先進典型。

練好金剛身,不怕百毒侵。官兵們自豪地說,有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有理想信念作「壓艙石」,就不怕資本主義的腐蝕劑,「香風」吹不倒、「糖彈」打不垮。

有一位軍嫂擔心丈夫在香港這個花花世界會「變壞」。她獨自參加旅行團來到香港,要親自「偵察」一下。旅行團經過中環營區門口時,香港導遊感慨地說:「這裡住著一群全世界最優秀的男人。」聽聞此言,這位軍嫂放心地回家了。

進駐以來,一茬茬駐香港部隊官兵始終保持堅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操,沒有發生任何政治性問題,沒有發生任何有損國格軍威的事。

砥礪一錘定音的勝戰能力

——緊跟形勢任務發展要求,駐香港部隊強化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積極練兵備戰,苦練精武之功,努力鍛造「凌厲出手、動則必成」的過硬能力

「與過去『示形』相比,解放軍如今更重視『示能』了。」一直密切關注駐軍動態的港內媒體發現,駐香港部隊近年來實戰化演訓不僅多了,還越來越公開了。

2016年10月31日,「香江衛士-2016D」聯合實兵演習在青山綜合訓練場打響。聯合火力打擊、立體兵力投送、體系協同攻擊、特戰滲透破襲……這場陸海空立體聯動、震撼力十足的演習,還邀請港內多家媒體現場報道。

事後,就連一向以挑剔著稱的港內媒體也撰文稱讚: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此次演習彰顯了他們保衛香港安全的決心和能力。

作為守衛香港的「定海神針」、捍衛「一國兩制」方針的堅強柱石,駐香港部隊始終堅持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著力練兵備戰,鍛造過硬能力。

「近年來,為適應新的形勢任務要求,我們及時調整工作重心,實現由宣示存在向展示能力轉變,由塑好形象向能打勝仗轉變,由有所作為向主動作為轉變。」駐香港部隊司令員譚本宏說,要強化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立足最困難、最複雜情況做好軍事鬥爭準備,確保關鍵時刻能夠一錘定音、不辱使命。

備戰打仗的緊迫感更強了。駐香港部隊黨委未雨綢繆,開展重大現實問題研究,建立動態更新的資料庫,組織突發情況處置復盤研討……戰備行動方案預案在滾動修訂中臻於完善。

走進某旅作戰值班室,記者看到,這裡運轉高速、忙而有序。各應急分隊箭在弦上、引而待發,隨時準備接受拉動檢驗。當日值班首長、旅長謝光輝告訴記者,他們按照「平戰一體、常態備勤」要求,加強實案化演練,聚力推進實戰化建設,廣泛開展「掛金牌、當標兵」活動,強化戰鬥精神培育,人人猶如「上膛的子彈」,部隊始終保持應急狀態。

針對香港社會的特點和變化,近年來,駐香港部隊對三軍主戰裝備進行更新換代,有針對性地開展反恐、防空等訓練,在較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全面提高履行防務能力。

記者在特種營訓練場看到,這些特種兵能攀登高牆、飛車擒敵、百步穿楊……他們出手即震撼,如同一把尖刀,威懾著敵人。「香港地區作戰環境是以山地城市為主,我們重點突出反恐單兵和班組戰術等訓練。」特種營營長潘峰臉上汗水流個不停,渾身早已濕透。

1997年軍校畢業后就被分配到駐香港部隊工作的陳文獻,從陸軍干起,歷經多崗位淬鍊,如今擔任某航空兵團政委。他告訴記者,該團組建之初只是單一的運輸航空兵,現在既具備預警、防空能力,又具備對空、對地打擊能力。

「剛進駐那陣,有香港人士會問,萬一敵軍的飛彈來了,駐香港部隊有什麼辦法嗎?這幾年當他們參觀完新的主戰裝備后很是振奮,基本不再擔心這個問題了。」陳文獻感嘆,這說明他們對駐香港部隊的戰鬥力更有信心了。

戰鬥力提升,一直在路上。為適應新體制要求,駐香港部隊堅持「三軍一體、集約共享、軍民融合」原則,推進聯合化訓練,積極融入戰區體系,每年參加「川海」「南部·空劍」等重大演訓活動,形成梯次覆蓋打擊體系和防衛體系,體系作戰能力不斷增強。

一串閃光的足跡,見證駐香港部隊走出防區強本領的使命擔當——

2016年5月,惠州艦首次執行遠海訓練任務;2016年11月,陸軍特戰分隊首次跨出國門,參加「和平友誼-2016」中馬聯合軍演,探索與外軍聯合指揮、聯合行動、聯合保障等模式;防空部隊多次遠程機動參加實彈演習……

搭建人心回歸的感情橋樑

——駐香港部隊堅持用好特有政治資源這個優勢,拓寬交流渠道,在主動服務大局中密切軍地軍民團結,增進港人愛國情感,激發港人民族認同

「23072733」,這是駐香港部隊新聞發言人辦公室的電話號碼,也是通過香港查號台能查到的駐香港部隊唯一一個電話號碼。

如今,這個電話每天都會響起二三十次,大都是香港市民和傳媒詢問有關軍營開放情況和駐香港部隊參加公益活動事宜。

進駐之初,軍民關係並不像現在這樣密切。進駐前,香港傳媒曾做過一次調查,有八成香港市民認為,駐香港部隊總部應該設在新界,那裡緊靠內地,遠離香港繁華地帶,而此前駐港英軍總部一直設在香港中心地帶——中環。

從疑慮,到觀察,再到信任,這是香港市民對駐香港部隊態度轉變「三部曲」。

「駐香港部隊通過開放日、安靜外交和保持低調贏得了朋友。」這是香港一家有影響力的主流報紙得出的結論。

誠哉斯言。進駐以來,駐香港部隊在中央港澳工作大局下行動,立起國家主權「宣示窗」、聚起愛國愛港「向心力」、架起親民愛民「連心橋」,為服務香港社會發展、促進香港人心回歸,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1年,駐軍首次與香港大學開展互訪聯誼,組織「香港大學生軍事生活體驗營」活動。活動結束時,一位香港大學生寫下了這樣的心得體會:「在駐香港部隊的經歷,改變了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識,對國家的認識,以及對解放軍的認識。」

某旅連長陳玉飛在組織青少年軍事夏令營15公里野外拉練途中,體重80多公斤的學員小徐落在隊伍最後、準備放棄,陳玉飛攙扶著他,用紅軍長征故事激勵他奮力追趕。到達終點后,小徐感動得哭了。事後,他父母專程到軍營道謝,稱讚解放軍有人情味,並打聽徵兵政策,希望兒子將來能到部隊當兵。

如今,駐香港部隊已組織了12屆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和6屆大學生軍事生活體驗營,培訓學員由每屆150人擴大至500多人,累計近3600名青年學生入營受訓,強化了香港青少年的國家認同和國防觀念。

「青少年代表著未來。駐軍下一步還要加大對青少年的軍訓力度。」駐香港部隊宣傳處處長東永政告訴記者。

軍營開放日,是駐香港部隊愛港親民的一個經典品牌。28次軍營開放,吸引了近62.7萬人次參加。去軍營參觀體驗,已成為很多香港市民在節日期間的重要內容。因為一票難求,有的甚至凌晨就去排隊領票。

軍民之間的情感,在一次次開放交流中不斷深化。

2016年7月初,石崗營區如期開放,市民們蜂擁而至。某航空兵團士官韓友達第三次參加軍營開放活動,並擔任直升機展示部分的解說員。

臨近中午時分,突然下起雨來。儘管如此,市民的熱情沒有絲毫減退。韓友達沒有帶雨衣雨傘,任憑風吹雨打,仍專心致志地為市民講解。突然,他發現頭頂上的雨變小了,回頭一看,原來是一位香港市民為他撐起了一把傘。這位市民動情地說:「解放軍同志,你辛苦了,讓我為你撐把傘吧!」

「親戚越走越親。」駐香港部隊還開拓創新,主動走出去,與周邊社區居民開展聯誼活動。今年春節,香港攸潭美村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村民都趕往村公所參加盆菜宴,今年的盆菜宴比往年更加精彩,因為駐香港部隊官兵帶來了自編自導的文藝節目,大家邊吃盆菜,邊聊家常,那種感覺,親如一家人。

公益活動場合,總是少不了駐香港部隊官兵的身影。20年來,他們義務植樹8.8萬棵,無償獻血338萬毫升,慰老愛幼4300多人,進一步密切了軍地關係,增進了軍民情誼,強化了港人情感認同。

立起律令如山的法治信仰

——置身香港法治社會,駐香港部隊官兵樹立「紀律就是政治,形象重於生命」思想,做到遇事依法辦、執勤不擾民、守法做模範

駐香港部隊專門設有法律處,這在全軍是獨一無二的。

在中環機關大廈,法律處處長姜波指著大廳牆壁上鐫刻著的《駐軍法》告訴記者,駐香港部隊制定了53部制度規定,周有「法規課」、月有「法規日」、季有「法規考評」,法規制度刻進官兵頭腦、法治精神融入官兵血脈。

駐香港部隊官兵對法治的敬畏,記者有切身感受。有一次,在從昂船洲軍營趕往石崗軍營採訪路上,記者乘坐的小客車遇到一輛緩慢行駛的載重貨車。此時,對向車道放眼望去看不到任何車輛。司機小陳沒有變線超車,也沒有鳴喇叭,而是保持安全距離跟在貨車後面,直到貨車主動靠邊讓行。

「事事講文明,處處守法紀」。香港現行的800多部條例、2000餘部附屬法規中,近百部直接規範駐軍行為。飛機升空訓練、艦艇出海要通報香港特區政府,實彈射擊要提前刊登《憲報》。思考問題以法為先導、議事決策以法為遵循、開展工作以法為依據,已成為官兵的自覺和習慣。

小細節,見真章。去年底,771艇教導員王雄在組織艦艇編隊進港歸建前,發現一名幹部提包中放著一整包煙,依據香港法律,駐軍明確規定每人每次進港最多只能帶19根煙,王雄當即要求這名幹部把包裝拆開,抽掉一支煙再帶進港。

駐香港部隊不少營區樹木茂密,飛鳥成群。官兵們把保護野生動物,作為遵守香港法律的一件大事來對待。每當營區發現受傷的野生動物,官兵們都主動精心餵養,傷愈後放歸大自然。一位香港記者專門撰文稱讚官兵守法律、有愛心。

今年春節,通信站中士張偉亮家屬首次赴港探親,就收到一份特殊禮物——《家屬應知法律常識》。「在香港闖紅燈、隨地扔垃圾等都是違法行為,有可能會被檢控,違法行為會被記錄在案。」張偉亮家屬說,香港事事有法律,可不能大意。

「香港市民所看到的是你有沒有遵守香港的法律、法規和條例,評價你的好壞也是看你是不是遵守香港的有關規定。」駐香港部隊副政委陳亞丁說,在這種環境中駐軍,紀律就是政治,必須特別注重培養官兵遵紀守法的意識。

20年來,駐香港部隊先後組織20餘萬台次車輛和80餘萬人次進出香港,1萬多架次飛機升空、1千多艘次艦艇進出香港,均嚴守各項規章制度,贏得香港各界高度讚譽。

20年,再出發。香江之畔,「定海神針」巍然屹立,以熾熱情懷守護繁華,用堅強臂膀抵擋風雨。我們有理由相信,香港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