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大國關係與重要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總結

原標題:大國關係與重要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總結

一、大國關係:

1、主要的大國關係:

(1)、英法關係:A、特點:①、在以歐洲為中心的時代,英法關係曾是國際關係中的主要矛盾,它們爭奪殖民霸權、海上霸權和歐洲霸權的鬥爭十分激烈;②、英國對歐洲大陸一貫堅持勢力均衡政策,一切以英國的利益為轉移;③、20世紀以來,英法在對德問題上有合作也有矛盾,二戰後法國奉行獨立外交政策;B、演變:①、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多次組織反法同盟,武裝干涉法國革命,同拿破崙帝國爭奪霸權和歐洲市場,最後打敗了法國;②、19世紀中期,英法聯合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打敗俄國;聯合侵略,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③、一戰中,英法軍隊在西線聯合對德作戰,西線成為大戰的主戰場;④、巴黎和會上,法國極力主張削弱德國;英國則反對過分削弱德國,不願法國獨霸歐洲;⑤、英法操縱國際聯盟,極力排斥美國插手歐洲事務;⑥、20世紀30年代,英法對德意法西斯侵略擴張共同採取綏靖政策;⑦、二戰後,英法都先後加入北約、歐共體,20世紀90年代共建歐盟。

(2)、法德關係:A、特點:①、兩者是爭奪歐洲霸權的老對手,雙方長期處於尖銳對立的狀態;②、在長期的對立和爭霸鬥爭中,雙方互有勝負,幾度起落,由於實力相當的受國際關係的制約,雙方都沒有達到最終目的;B、演變:①、普法戰爭,法國戰敗,被迫向德國割地賠款,德國成為歐洲大的最強國;②、19世紀晚期,法國力圖向德國復仇,德國則想進一步削弱和遏製法國,法德矛盾十分尖銳; ③、20世紀初,兩國分別加入協約國與同盟國,雙方均加強軍備競賽;④、一戰中,英法軍隊在西線聯合對德作戰,西線成為大戰的主戰場;⑤、巴黎和會上,法國極力主張削弱德國,會議鑒定了《凡爾賽和約》,部份實現了法國的願望;⑥、20世紀30年代,英法對德意法西斯侵略擴張共同採取綏靖政策;⑦、二戰後,法和聯邦德國共建歐共體,在經濟上建立夥伴關係,20世紀90年代共建歐盟。

(3)、英美關係:A、特點:①、一戰後,美國地們上升,英國地位下降,雙方有合作也有衝突;②、二戰中,兩國合作,二戰後美國取得世界霸權,英國跟隨美國; B、演變:①、美國獨立戰爭,使美國擺脫英國贏得民族獨立;②、一戰後期,美國參戰,與英法協同抗擊德國;③、一戰後,美國企圖憑藉世界經濟霸主地位實現經濟全世界的野心,英國則力圖保持海上霸權,英美矛盾尖銳;④、美國企圖控制國聯,英法極力反對,美國沒有參加國聯;⑤、華盛頓會議后,美國取得與英國同等的制海權,英國從此喪失海上霸主地位;⑥、一戰後,英美在武裝干涉蘇俄、德國賠款問題上採取相同或相似的政策;⑦、二戰中,美英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密切合作,協調行動,對打敗法西斯作出了貢獻;⑧、二戰後,美國取得了世界霸權,打著反對殖民主義和旗號排斥英國勢力;英國依靠美國援助恢復經濟,政治上也成為美國的附庸,加入北約組織。

(4)、美蘇關係:A、特點:美蘇關係主要集中表現在二戰前後,從二戰後至20世紀90年代,整個國際關係圍繞美蘇關係而展開,美蘇爭霸成為美蘇關係的核心;B、演變:①、二戰前,由於意識形態的分歧,美國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一起對蘇聯進行武裝干涉和敵視;②、二戰中,由於法西斯侵略嚴重損害英美利益,美英逐漸改變了對蘇的敵視政策,轉而採取援助蘇聯,同蘇聯合作的政策,美蘇關係走上了戰時合作的道路;③、二戰後,美蘇經濟軍事實力的對比進一步發生變化,美蘇兩國戰時合作關係破裂,美蘇冷戰對峙,兩極爭霸。

2、近現代國際關係中的:

①、鴉片戰爭后,被動進入近代國際關係體系中,直到20世紀初,作為落後國家,一直是列強瓜分、掠奪和欺凌的對象,毫無國際地位可言;②、一戰中,取得戰勝國地位,但由於是弱國,根本無法保證自己的車際權益;即使在反法西斯中,列強放棄在特權后,的主權依然經常遭到侵犯;③、新成立后,政府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開始在國際舞台上產生強大影響;朝鮮戰爭的勝利、日內瓦會議、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等標誌著新的國際地位的提高;④、20世紀末以來,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綜合國力大大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3、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

①、含義:指英國為維持霸主地位憑藉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維持歐洲各國之間相互牽制的關係,防止一國稱霸歐洲的外交政策;②、實施:從拿破崙帝國崛起到二戰結束,英國長期推行這一政策,為了抵禦歐洲大陸的強國,英國先後採取了聯合抗法—聯法敗俄—聯合抑德—扶德抑法—縱德反蘇的做法。③、英國能長期推行這一政策的原因:實力決定、國家利益決定、客觀條件決定(英國處於歐洲大陸以外可以坐山觀虎鬥)。

二、重要的國際組織:

1、國際聯盟和聯合國:

(1)、國際聯盟:①、提出;②、建立:時間、地點;③、宗旨;④、實質;⑤、活動:對日本侵略東北、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德意干涉西班牙內戰等採取縱容政策;⑥、解體:1946年。(2)、聯合國:①、建立:時間、國家、標誌、總部地點;②、主要機構;③、常任理事國;④、宗旨和原則;⑤、作用。

2、法西斯同盟和反法西斯同盟:

(1)、法西斯同盟:①、形成:A、1936年,《德意議定書》B、1936年《反共產國際協定》,一年後義大利加入; ②、活動:德意日對外侵略,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③、1943年9月,開始瓦解,1945年結束。

(2)、反法西斯同盟:①、建立:A、《大西洋憲章》;美英對蘇聯的援助;B、1942年1月,②、主要活動:政治上相互協作(四次國際會議),經濟上相互支持,軍事上相互配合;③、意義。

3、歐共體和歐佩克;

(1)、歐共體:①、原因:為保障歐洲國家自己的安全,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加快相互間經濟的發展,歐洲各國必須聯合;②、成立與發展:1951年、1967年、1993年、1999年;③、主要國家:最初發起國;④、實質:國家壟斷資本的聯合;⑤、影響:A、西歐各國間的政治、經濟聯繫日益加強,政局日益穩定,它的國際地位提高並日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B、美國對西歐的控制減弱,美國與西歐的主從關係改變,並逐漸向平等的夥伴關係發展,這就使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開始受到挑戰併發生動搖。⑥、主要目標:爭取在成員國之間逐步實現商品、人員、勞務和資本的自由交流,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

(2)、歐佩克:①、建立:1960年,由伊拉克、沙烏地、科威特和委內瑞拉等國發起的國際經濟組織。②、以石油為武器,與西方列強抗衡。

4、北約與華約:

(1)、北約:①、存在時間:1949年起直到現在;《北大西洋公約》

(2)、華約:①、成立時間:1955年;②、意義:標誌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局面形成。

三、重要的國際會議

1、巴黎和會(時間、參加國、操縱國、主要內容-條約、影響);2、華盛頓會議(背景、目的、時間、參加國、內容—條約、影響);3、慕尼黑會議(時間、參加國、內容、影響)4、開羅會議(時間、參加國、人物、內容、影響);5、德黑蘭會議(時間、參加國、人物、內容、影響);6、雅爾塔會議(時間、參加國、人物、內容、影響);7、波茨坦會議(時間、參加國、人物、內容、影響);8、萬隆會議:①、背景:亞非民族獨立國家紛紛建立,亞非國家之間出現聯合反帝反殖民的新局面;②、時間、地點;③、決議:④、影響:亞非會議所反映出來的團結反帝、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增進各國人民之間友誼的精神,被稱為「萬隆會議」。

特別說明:由於各省份聯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聯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