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留守兒童:如果那天,你為我留下

文/裴燕玲

校車在馬路上蜿蜒前行。

駛過路口,穿過幾棟房子,拐進岔路,到小賣部,小瑩就能下車了。幼稚園開學以來一直縮在後排角落的她,今天破天荒坐到了第一排,緊緊趴在車窗上,雙眼閃著雀躍的光。

奶奶昨天說,爸爸媽媽今天就會回來了。

一個多月前的一天,爸爸媽媽突然背了好大幾個包,說是要出門打工。聽說要出門,小瑩高興地去拉媽媽的手要一起走,這次,媽媽卻沒有像以前一樣牽住她。

「小瑩啊,爸爸媽媽要去很遠的地方,不能帶上你啦。」奶奶在一旁說。

小瑩嚇壞了,拉著媽媽的衣袖大哭喊著「媽媽不要走」,卻很快被奶奶拉開,媽媽也紅了眼眶,但只是交代了幾句「在家要乖,聽奶奶的話,爸爸媽媽很快就回來了」,便扭頭踏上了離家的路。

爸爸媽媽走了,家裡一下清凈了許多,原本活潑好動的小瑩如同受了傷的小貓,無論別人怎麼逗樂,都懨懨的不鬧也不笑。

從那天起,小瑩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便是問奶奶,「爸爸媽媽什麼時候回來呀?」奶奶一直含糊地說「快了快了」,直到昨天看她又要哭,才答了句「明天就回來了」。

車緩緩停下,小賣部的門口,依舊只有奶奶孤單的身影,沒見爸爸媽媽。

「肯定是在家等我了。」她自我安慰。

小瑩飛奔下車,「奶奶奶奶,媽媽呢,是不是在家等我?」奶奶愣了一下,含糊的說了句「先回家,奶奶給你做好吃的」。

然而到家了,只有一如既往的安靜。

小瑩才意識到,爸爸媽媽根本就沒回來,所有的期盼瞬間落空,嚎啕大哭起來。奶奶手忙腳亂,各種安撫都不奏效,只好繼續哄騙說,「爸媽臨時有事,過兩天就會回來了。」

小瑩將信將疑,還未開口,正經過旁邊的永浩先嚷了起來,「奶奶你又騙人了,嬸嬸明明要過年才回來!」

永浩住在隔壁,才15歲,卻儼然是個「資深」留守兒童模樣:頭髮是老人用剪刀隨意修出的樣式,衣服上帶著幾天前沾染的油漬,臉上永遠掛著漠不關心的表情。3歲起,他就被父母留在家裡跟爺爺生活,從最初同小瑩一樣見不到爸媽就大哭大鬧,到現在即便父母在家也不做過多交流。無邊無際的孤獨,讓這個孩子越來越沉默。

聽見這話,小瑩的哭聲再也止不住了,奶奶束手無策,只得恨恨的罵了句,把小瑩拉回屋裡。

時間一天天過去,經歷了幾次「狼來了」的期盼與失落,小瑩終於接受爸媽短期內不會歸家的現實,開始習慣和奶奶的二人生活,哭鬧也漸漸少了。遇到什麼事,第一個想到的變成了奶奶,「媽媽」這個稱謂,開始封存在日益遙遠的記憶里。

沒有媽媽照料的孩子,也和永浩越來越相似:頭髮是粗劣紮起的小辮,衣服是十分老套的款式,遇到陌生人也是遠遠的躲起來……雖只是4歲的小姑娘,卻遠不像同齡人那般俏皮。

村裡總有人愛逗她,爸爸媽媽是不是不要你啦?想不想媽媽啊?小瑩最初還會哭鬧,漸漸的便會答,「不想,我有奶奶!」

見到同學有父母接送雖然也羨慕,但一轉眼,也就忘在腦後。

一年時光的缺席,讓父母這兩個原本鮮活的形象在這個3歲小女孩的腦海中、生活中逐漸褪色。

轉眼到冬天,這天放學回家,奶奶破天荒地給她買了平常捨不得的朱古力,喜笑顏開地說:「你爸爸打電話回來,說這幾天就回家啦!」

爸爸媽媽?要回來了?

爸爸媽媽要回來了!雖然已經不如年初那般渴盼,聽到這個消息,小瑩還是開心的跳起來。直到晚上睡覺,還抱著奶奶一遍遍的問,確認不是騙自己之後,才安心睡去。

兩天後,校車還未到站,小瑩遠遠的就看到在奶奶旁邊,站了一男一女兩個人,目光欣喜地望向自己的方向。

「是,爸爸媽媽?」小瑩努力回憶,卻怎麼也想不起他們的樣子。下了車,女人嘴裡喊著「小瑩」,急切地撲過來抱起她。

小瑩猝不及防被嚇一跳,還未喊出口的「媽媽」被面前那張陌生了許多的臉堵了回去。心裡的期盼不知怎的蕩然無存,本能的開始驚恐了起來,她沒有伸手相迎,卻害怕地想逃。

女人全然不覺,只緊緊將小瑩抱在懷裡不停親吻。

小瑩更加慌亂,雙腿亂蹬,終於掙脫女人的懷抱,撲到奶奶懷裡,「哇」地哭了起來。奶奶怪到:「這孩子,媽媽也不認識了。」小瑩卻再也顧不上這個稱謂:「我不要媽媽,不要媽媽。」

後記:

留守兒童的存在,是勞動力外遷的必然結果。尤其在農村,孩子到上學年齡,便被留在家裡同老人一起生活已經是普遍現象。長期的分離,一方面讓孩子與父母的感情變得淡漠,另外一個重要方面,便是影響孩子健全人格的養成。

年齡的鴻溝和精力的不足,讓老人在兒童監護時往往有一種「吃飽穿暖,不病不鬧,萬事大吉」的消極態度。而在成長中至關重要的人格培養,卻被排在了末位甚至忽略。這也導致留守兒童有更大的幾率產生性格缺陷,數據顯示,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高達57.14%。

誠然,讓孩子留守是父母的主動選擇,但如果有得選,誰又想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席?

我們也欣喜的看到,在留守兒童日益受到社會關注的今天,也有越來越多的父母在積極解決這個問題:將孩子帶在身邊上學、增加回鄉次數、電話網路實時交流……

我還看到了另外一群人:他們將外出務工當做技術學習或資本積累的基石,等時機成熟,便選擇回鄉創業。不僅給孩子帶來更好的成長環境,也為推動家鄉經濟發展帶來了新思路、新活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