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孩子可能會是根草

表姐有個孩子,今年5歲。做事慢吞吞的,顯得有些獃頭獃腦。

他在近一歲的時候發高燒,在醫院折騰了好幾天,打點滴,吃藥,最後才退了燒。後來,他比同齡的孩子總是慢半拍——別人家的小孩會扶著東西走了,他才開始學著爬;別人的孩子已經牙牙學語了,他才開始咿咿呀呀。

表姐始終不放心,生怕當初孩子發燒,燒壞了腦袋。於是,抱著孩子做了檢查,最後折騰了幾千塊錢,聽到醫生答沒事,心中的石頭才算是勉強落了地。「長大了就會好的。」對於孩子的慢吞吞表姐也習慣了。

大概在孩子四歲的時候,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飯。聊著聊著,大家聊到了孩子們的學習。其中有位親戚順口就問起了表姐的孩子:七加四等於幾啊?

小男孩一聽,思索片刻,開始認真地數起了手指來:「1,2,3,4……」

除了在場的孩子爸爸,其他親戚都開始笑了。其中一個親戚,更是故意開玩笑道,「手指不夠怎麼辦?要不要借姑婆的手指給你算數啊?」

小男孩哪怕再遲鈍也知道大家在笑他,於是,臉漲得通紅,眼睛里馬上有淚水在打轉,立馬跑到廚房。不一會兒,裡面傳來了孩子哭聲。

孩子姑婆還以過來人的身份,「煞有介事」地忠告孩子的爸爸:「不要再讓孩子數手指腳趾,否則永遠學不會數數……」

小天有些驚訝,我們小時候不都這樣學過來的嗎?旁邊的親戚湊過身,告訴我,眼神看了看小孩姑婆,「她孫子這個時候已經會簡單的加減乘除啦。」

這只是飯局的一個小插曲。雖然有些小尷尬,但表姐夫婦面子上沒有表達出什麼,只是孩子沒在飯桌上露面。

難道,數手指做數學題目就是智力低下的表現嗎?

科學家們提出,孩子在9歲之前,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部分孩子會提前到7歲前)。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對於理解抽象概念、公式是有一定困難的,但對於具體實物則可以做出正確的分析。

例如,他們可能對於「2+7=?」這一計算不太懂得回答,但卻可以很容易回答出「冰箱里有七個蘋果,媽媽又買了兩個放到冰箱,那麼冰箱里總共有幾個蘋果呢?」這一問題的答案。

這就是孩子們在做簡單加減數學的時候習慣於數手指的原因。

然而,無知的大人們忽視了這一點。讓孩子學習心算、速算等方法無可厚非——畢竟這雖然有揠苗助長的功利性,但對於能夠接受的孩子還是一件好事。但,嘲笑一個不會簡單心算、只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的孩子,這終究落入下乘。

無聊的大人,嘲諷了孩子,滿足了自己,這雖然活絡了飯桌上的氣氛,但卻傷害了孩子,打擊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他們往往以大人的話為準——一句嘲諷很有可能讓他們產生自我懷疑,進而打擊自信心,最後陷入自卑的陰影。

因此,當孩子還小,不足以駕馭複雜的演算法的時候,家長就應該支持孩子使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手指不夠時,家長可以還可以鼓勵孩子數實物,比如牙籤、火柴梗、水果、小圓球……結合實物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孩子們也能從中得到樂趣、獲得更多的成就感而不是挫敗感。

前不久,看到表姐曬的朋友圈,上面是一張數學試卷,滿紙的對勾,最上面的100,尤其醒目。

在表姐眼裡,哪怕自己的孩子變不成一朵鮮艷的花朵,只是一根草,也會是最青翠的那一根。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