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形意拳與意拳之比較

形意拳與意拳之比較

武術世界 2017-06-17 06:56

在讀文章之前您可以點擊下方超鏈接,閱讀武功秘籍。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

作者:聶楓

姚宗勛先生的《意拳》中,引述王薌齋先生的原話:「如或論應敵,拳道微末技」。也就是說,技擊只是武道一個很微小的部分而已。那麼極大的部分是什麼呢?淺而講是文化,大而講就是道德了。當然,過去的人把動手當家常便飯,當然有資格這麼說。而且武技不入道,這個大小之分也無從談起。意拳的站樁,裡頭有句話非常好,就是「休息」。在休息中長功夫,這是當代人誰也想不到的。姚宗勛先生講,精神集中,周身放鬆,呼吸自然,其實這些也都是形意拳練法中的要求。這個休息,就是我一直強調的返先天。你逆反回真到了那個程度,接續了天地宇宙的精神,先天元氣自然是源源不斷而來,體質體能就會出現逆生長了。王薌齋先生講過自己的境界是與天地宇宙精神相往來,也就是如此。後人只知道站樁就能出功夫,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根本的原因在背後,也就是接續先天。那麼我們現在學拳站樁,如果只是空守一個架子,既做不到空空靜靜,裡頭也全無消息,哪怕一天站八九個小時,又有什麼用處呢?

意拳的樁法,其實最核心的就是渾元樁,也就是形意拳古傳的混元樁,但意拳對混元樁進行了改造,把撐拔滾裹和六面爭力這些拳法中的東西加了進去。所以意拳拋棄了五行拳,統一在樁裡頭出功夫。但不管怎麼改,本質上還是混元樁。我個人的體會,一開始站混元樁是體質體能快速增長,而後結合五行拳的練習,把球意球勁漸漸練出來,結合到樁裡頭,逐漸就出來了周身無點不彈簧的內在爆炸力。這個時候站混元樁就站不住了,很自然地要轉向,變成單重而且想爆炸試勁,因為勁在身體裡頭已經藏不住了。而意拳的技擊樁其實也就是雙重的渾元樁側向一轉而已。這不是個刻意製造出來的東西,而應該是王薌齋先生在自己的拳學實踐中自動出來的,而後進行了歸納總結。而這種內在的爆炸力,形意拳叫驚炸,也叫丹田內炸,意拳里叫渾元力。不僅僅只是周身一體,周身一體還在有形有相上,屬於球意球勁的範疇,還在後天;這個主要是精神內炸,基本上就是一氣出來,也就是內勁發作,通過丹田作用於全身。孫祿堂先生講「全在當中一點子運用」,這一點子就是一氣太極或者說是內勁的起點了。到這個程度,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到此境界則全無概念,想都想不出來。

這幾句話是很重要的:「意拳只此一站則可於無力中求有力、笨拙中求靈巧、微動中求迅速、抽象中求具體,使內外合一,……。肢體中處處相互連通,構成一個整體,相互呼應,一動無有不動,無點不彈簧,以便能夠在不同情況下隨機隨勢發力應付技擊之需。」想起李老師曾經教訓我的一句話:「形意拳不練硬功,不練筋肉,筋肉也不做功。」如今大體都公認意拳能打,然練意拳的也不練肌肉,也不練硬功,功夫都是一站而得。可能有站不出來的又去練別的,這個不在此列。形意拳所謂拳樁一體,功夫自來,易筋易骨,改變身心,其實意拳也未脫離此窠臼。意拳不練五行拳,而是把五行拳裡頭的規矩納入到樁法里同練,在靜中統一求動,所謂生生不息之動。由靜而動,是所謂真動。由動而靜,是所謂真靜。除此以外,凡是起心動念造作而來的都是假的。一句話,就是本能激發才有用。後天刻意造作,只好看誰練得硬練得狠了。所謂無力中求有力,這個力是渾元力,而不是筋肉之力,來自丹田內炸,先天精神。所謂笨拙中求靈巧,是以心帥形,肉體擺脫了後天的羈絆,如虎豹本能一躍毫無牽掣。所謂微動中求迅速,《逝去的武林》中講過「打一厘米」,就是這個微動。先天精神上指揮肉體的微動,到真打時放開了就是迅速,所謂「五行合一處、放膽即成功」。抽象中求具體,也就是先天為體後天為用了。

站樁首先是求整,打拳其實也是求整。一開始腰胯未出,則手腳同進同退,所謂外三合是也。也就是所謂的整體。漸漸的周身大松大軟,專氣致柔如嬰兒的狀態,則周身敏感盡出,碰一點而皆有反應。漸漸形成球意球勁,則無點不彈簧。如果不接對手,就是全身整體而上。如果接上對手,也是全身整體反應。而且上下左右自然呼應,確實是一動無有不動。意拳強調技擊中的鬆緊轉換,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松,只有接上或者打上對手那一瞬間才是緊。所以站樁把自己站硬了也不對,而是要專氣致柔能如嬰兒,大松大軟。只有極軟才能極硬。只有極慢才能極快。陰陽互易,動靜為根。而這種鬆緊的轉換,完全是自動發生,而不是刻意而為。當我們通過形意拳也好意拳也好返了先天,完全去掉了後天的刻意,則身體本能反應自然發動。比如我們開車遭遇緊急情況踩剎車,都是瞬間踩上了過幾秒鐘才回過神來。這個不通過思維就能行動的就是先天,而回過神來之後就是後天。不管形意拳還是意拳,或者說八卦掌、太極拳,練的都是這個先天。通過系統的拳術鍛煉,把攻防的技術與這種先天的感應充分結合,則無論對方怎麼來,我皆是空空靜靜,有感而發,順勢而發,猝然一擊。此即真內家!

也許很多人把意拳的意理解為思想或者意念,其實是不對的。姚宗勛先生舉了一個李廣射石的例子,李廣把卧石當成真老虎,一箭射出沒入石內。這個危急時刻對老虎完全的確認,是先天上的精神激變,而非後天上的刻意思想。所以等他看清了石頭再射就射不進去了。那麼意拳裡頭的意,就是李廣之前的那個意,而不是後來看清了之後的意。其實形意拳練到高級階段,也就是孫公祿堂所說的「得來萬法全無用、身形應當似水流」的階段,已經基本拋棄了形的束縛,而只是意的作用了。所以意拳通過站樁返回了先天,通過種種環境條件假設誘發精神激變,就是要把這種先天的意培養出來為我所用,日久天長形成精神思維定式,一出手就把先天本能調出來,所謂摧枯拉朽轟然一擊。意拳用的是先天神意,而非後天刻意。這個先天神意和形意拳的先天神意本質上並無區別,那麼意拳大體也就到此而止,形意拳還有形而上道藝的部分,就不在意拳的範疇里了。

意拳的練功體系核心就是兩個,一是站樁,二是意念誘導。站樁能夠提高身體功能的原因在與返先天,從先天之本的腎源處入手,逐漸強健人的體魄,這也是武林各派站樁的根本所在,只要有站樁的基本都是差不多的。而意念誘導,姚宗勛先生又稱為精神假借,也就是虛擬一個攻擊對象,來誘發自身從精神本源處的自我防護本能。比如意想有人持尖銳兵器扎來,則人身自會產生一種保護功能,這種自我保護功能是人作為動物的本能,其背後就是孫公祿堂說的一氣或者內勁,但這種功能本身不是內勁,只是內勁的一種表現形式。這種意想必須建立在前期站樁已經取得空空靜靜的基礎之上,基本擯棄了後天的思維思想,在完全率真的境界中進行誘導或者假借,猶如李廣射石。如果入了後天刻意,就練不出來了。這也是意拳最難把握的地方。先天與後天的分界,因為常人都在後天思維,加上還有習氣慾望,就很難把握這種不動之動,靜極而動,落入後天的假想之中了。

那麼意拳與孫祿堂形意拳的區別在哪呢?孫氏形意拳是直接返先天,從無極起步,直接把握一氣也就是內勁,而後順序展開,從先天進入到後天,而後先後天相交,做到形而上道藝,形而下武藝。意拳則是從後天起步,首先通過站樁返先天達到空空靜靜,把私心雜念都去了,避免進入刻意造作。而後通過意念假借激發一氣的功能,不斷接近一氣或者內勁的核心,使身體在先天精神的驅使下爆發巨大的衝擊力。那麼再結合拳法的各種技術特點,比如六面爭力,球意球勁,整體發力,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形意拳所固有的打法。渾元力出來以後,再結合試力、推手、散手等實戰訓練,逐步進入到真正的實戰格鬥。如果單獨把意拳拿出來分析其戰鬥力,一個是精神上反應,速度比常人要快太多。二是渾元力、也即整體發力加精神內炸,這種衝擊力顯然也要大過任何後天肌肉的運動,所以王薌齋先生說那些外家或者搏擊之術都是局部之力,也說過「意即力也」,就是此意。三是實戰訓練。意拳保留了過去形意拳每天都要實戰訓練的傳統,基本是在學中打,在打中學。而這些東西,其實也是形意拳最原始的本來面目。回頭看看王薌齋先生創拳的歷程,他本人必然是從混元樁里悟出了精神內炸,從實戰中擯棄了華而不實,逐漸認識到精神意識的作用遠超過肌肉骨骼的後天作用,於是直奔主題創立了如今的意拳。

姚宗勛先生承繼王薌齋先生衣缽,被賜名「繼薌」,足見王薌齋先生對其的高度認可。姚先生之所學所成,意拳之歷史溯源,王薌齋先生之功業事迹,從姚先生晚年遺作《意拳》中可窺全豹。拳學畢竟是一門實事求是的技藝,登上擂台或者街頭格鬥,無非一拳一腳致勝的功夫,若非如此一定會吃大虧。如某老拳師遇上門拜師者,第一句就是「我不會飛」,實事求是的人總是能夠走得更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