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幾件事都做完,元宵節才完美!

東風夜 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 雕車香滿路。

風簫聲動,玉壺 光轉,

一夜魚龍舞。

#喂喂喂,這是哪兒的年會/元宵會?超標了昂~#

其實,這是大詞人辛棄疾描寫的南宋時期元宵節「鬧元宵」的盛景。今天又是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啦,古時又稱為「燈節」、「上元節」、「元夜」、「元夕」等等,咱們來看看古人是怎麼鬧元宵節的~

漢代時已有正月十五燃燈以敬佛的習俗,南北朝時燈火盛行,隋時每年元宵節都要舉行盛大燈會,唐宋時期至明清民國年間,從皇宮貴族到平民百姓,元宵節的歡慶活動更為盛行,在老北京,它曾與新春的廠甸廟會、白雲觀燕九節的會神仙合稱為「上林盛舉」。

宋代朱玉的《燈戲圖》

到了清代,自正月十三至十七為燈節,十三叫上燈,十四叫試燈,十五叫上元燈,十六叫殘燈,十七叫落燈。每逢燈節內廷置酒興會, 賜宴外藩,皇家在乾清宮等宮殿高掛「春燈」,使宮內燈火通明,如同白晝。

年畫《花燈童子》

在民間,老北京的燈市口曾是購物、觀燈之所。因燈市離皇宮太近,自康熙年間起為防火,朝廷下令將燈市口的燈市北移至東四大街,同時在前門外、天橋靈佑宮、琉璃廠、地安門大街等處也設有「燈市」。各種花燈種類繁多,熱鬧非凡,尤其正陰門東月牆,打磨廠,西河沿,廊坊頭二三條以及大柵欄花燈最繁盛。

其實那個時候為了防火災,在宮內是不許放焰火的哦。放焰火等賀節活動多在圓明園和三海內舉行。據說,乾隆爺每年正月十三起都會陪皇太後到圓明園裡的「山高水長」樓看歌舞雜技、觀燈、放焰火,然後傳諭放「花盒子」(過去管煙火叫「花盒子」)。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

在清《養吉齋叢錄》一書中曾描述了特別精彩的兩隻花盒,一隻為 「九石之燈」,花盒內「藏小燈萬,一聲迸散,萬燈齊明」。另一隻為「八小兒燈」,花盒點燃后,「有四小兒從火中相搏墮地,炮聲連發,另有四兒花裲襠,杖鼓拍板,作秧歌小隊,穿星戴焰,破箱而出」, 那花盒層層下垂,燈彩變幼巧妙之極,現在卻都想不出這「花盒」究竟是如何設計製作出來的。

民國時期在城南遊藝園也舉辦過元宵花燈大會, 其放的花盒子達十三層之多, 當點燃後有戲出,也有燈彩煙花火炮, 觀者如潮其盛況空前, 在廠甸廟會及一些商店門前,在放完花炮后,也常放一兩個花盒子。

宋代的大型成架煙火 圖自《金瓶梅詞話》

「畫屏深護綠玻璃,小謎燈前密字題,」正月十五在前門大街及大柵欄街的花燈與燈畫是最轟動四九城的民俗活動,那瑞蚨祥綢緞店的「唐僧取經」、 那謙祥益綢布店的「七俠五義」等都很吸引遊客。

還有棋盤街內六部衙門和工部的門前也張燈結綵,老北京稱為「六部燈」,有一首歌謠唱道:「太平鼓,響咚咚,一生愛看六部燈;燈屏兒,書成套,一典一故我知道。」其唱詞說的就是最盛行於清末民國年間的懸花燈掛燈屏畫猜謎語之情景。

元宵節除「觀燈」外,另一與觀燈有關的雅舉風俗就是「猜燈謎」,也叫「打燈虎,據說這項活動始於漢代,是由李廣射虎的故事引申而來。

逛燈猜謎的人從燈籠上取下謎目(謎語)紙條辯猜,叫打燈虎,猜中謎底很不易,猶如老虎難以射中一樣,故猜中時也稱為「射中」,記得民國時在大柵欄內的同仁堂瑞蚨祥等商鋪前都有猜燈謎活動,猜中有獎,不懂猜謎技巧的人是很難猜中,那時有一商鋪曾掛出告示猜中者「獎蘋果三千」,而有一猜中者去領獎,卻給的是插著三根牙籤的一個蘋果,曾成為當時街頭笑談。

80年代后每逢元宵佳節時在天安門廣場一些公園內以及大商場前都曾舉辦過懸花燈猜燈謎活動, 另外每逢元宵節城鄉各地的社火、踩高蹺、跑旱船、擊太平鼓、舞獅、舞龍燈、小車會、大秧歌等百戲表演。

老北京的燈節還有「催燈梆」和「燈政司」兩大景觀,先來說「催燈梆」。明清時燈市非常熱鬧,直至深夜仍人山人海,所謂「催燈梆」就是官府怕人多鬧事,預先僱用10個小叫花子組成梆子隊,叫他們在三更時打五更的梆,從燈市的一頭走到另一頭,不停地敲梆,以誤導人們早散市,當時人們管他們叫催燈梆隊。梆子隊可敲出曲牌,人不散梆聲不停。結果您猜怎麼著?看燈的人轉而看敲梆的啦,其燈市未散,反添一景。

憲宗元宵行樂圖卷

另一景是乞丐們的「燈政司」。在正月十五這天,京城的叫花子幾乎傾城而出,在丐頭的率領下,組成一列衙門官老爺的儀仗隊。隊前有花子打著響鞭開道,後面跟著手持討飯竿子的乞丐,再後面是一片烏合之眾,個個手中拿著討飯的竹筒,狠命地敲。後邊還有四個人,手舉「糾察」、「彈壓」、「迴避」、「肅靜」的小燈牌和一個寫著「燈政司」三個大字的大燈牌。燈牌後面就是用個破椅子充當大轎,讓八個叫花子抬著的乞丐頭。

這位「燈政司」老爺八面威風,指揮叫花子們哪兒熱鬧就去哪兒,對店鋪指手畫腳。店家怕招惹是非,趕快扔錢,叫花子們一哄而上撿錢搶錢,燈市裡留下一片混亂。老北京「丐幫」這個集體直到解放時才消失由政府收留,並進行了就業勞動安置。

如今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在北京城鄉各地仍傳承著懸燈賞燈及民間社火走街演出活動,一些鄉鎮的傳統社火演技己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遣產將世代傳承,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在前門天街,大柵欄街,鳥巢,三里屯等場所,屆時均有非遺項目的表演及歡慶活動。

其實老北京鬧元宵節的習俗還有很多,比如「打鬼」、「走橋」、「摸釘」和「燒火判兒」,您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嗎?下面留言說一說唄?

文字來源:北京晚報官網—北晚新視覺網

文字:張善培

改編:雨山

圖片自網路

微信搜索

北晚新視覺

關注我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