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行業分析】美國製造業創新中心的運作模式與啟示

摘要:

美國製造業創新中心是公私合作、商業化運營的一個成功實踐,通過政府牽引、企業主導、高校和科研機構支持,充分整合各種創新資源,形成了一個「產學研政」合作共贏的創新生態系統,打通了先進位造技術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商品化、規模化生產的創新鏈條,為美國製造企業提供經過驗證的先進位造技術和應用示範,促進前沿創新技術向規模化、經濟高效的製造能力轉化。

當前正在大力實施《製造2025》,圍繞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和先進位造領域,形成一批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是其中的一項重大工程。美國製造業創新中心圍繞特定的先進位造技術整合創新資源、打通創新鏈、商業化運作、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並重等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為重塑美國製造業的全球領導地位和競爭力,美國政府於2012年啟動了國家製造業創新網路,以推動先進位造技術向產業轉移、向生產力轉化。美國國家製造業創新網路的核心單元是製造業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它擔負著特定領域內先進位造技術成果轉化與應用推廣的職責。經過向社會公開諮詢與評估,美國國家製造業創新網路擬建立45家創新中心,目前已建成7家,分別是美國製造、數字化製造與設計創新中心、未來輕量製造、美國合成光電製造、美國柔性混合電子製造中心、電力美國和先進複合材料製造創新中心。美國製造業創新中心的功能定位、融資方式、治理模式、項目運作及促進創新的舉措,對於正在積極實施的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建設工程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看點

01

創新中心致力於先進位造技術的轉化與推廣

美國製造業創新中心在美國國家製造業創新網路扮演著技術「孵化器」的角色,主要功能是加速先進位造技術成果的轉化和產業滲透,為美國製造企業提供經過驗證的先進位造技術和應用示範,促進前沿創新技術向規模化、經濟高效的美國製造能力轉化。

(一)致力於先進位造技術的開發、轉化與應用

每個創新中心專註於一個特定領域,對處於「競爭前」階段的先進位造技術開展應用性研究、試驗性開發、商品化試製,把實驗室環境下的技術能力轉化為產業環境下的生產能力,將生產企業轉化和應用新技術的風險與成本降到最低,使得先進位造技術成果能夠被快速推廣到產業界,最終提升美國製造業的競爭力。

(二)圍繞特定先進位造技術構建創新生態系統

創新中心通過設置適用於各類機構的多層次會員制度,將政府部門、大中小企業、行業聯盟與協會、高等院校、社區學院、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非營利組織等納為會員,構建了一個以特定先進位造技術為基礎、「產學研政」共同參與的創新生態系統,使得創新技術甄別、技術路線選擇等更能貼近產業需求,見下圖。

▲美國製造業創新中心的創新生態系統

(三)整合創新資源形成完整的技術創新鏈條

在構建創新生態系統的基礎上,創新中心通過項目定製和招標,推動會員之間緊密聯繫、信息共享和合作研究,達成共同的利益關注和資源投入,形成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商品化和規模化生產的完整的技術創新鏈條,使得先進位造技術成果能夠得以有效轉化和應用。

看點

02

創新中心採取商業化的運作模式

儘管美國製造業創新中心由美國政府部門主導設立,但具體運作採取了商業化模式。融資方式上,早期由政府出資一部分,後期必須自我持續發展;治理模式上,實行以董事會為核心的商業治理模式;項目運作上,聚焦技術前沿,貼近產業要求,按照市場需求來決定項目支持。

(一)融資方式:初期由政府和會員共同出資,逐漸過渡到自我發展

創新中心由聯邦政府和私有部門按照1∶1比例共同出資籌建,形成一個5—7年的合資計劃。聯邦政府出資總額一般在0.7億—1.2億美元之間,以逐年遞減的形式投入。前3年,聯邦政府資金主要用於購買設備、啟動資金和基礎項目資助;第4年以後取消啟動資金投入,開始資助競爭項目;第5年以後取消設備投入,主要資助基礎項目和競爭項目。同時,創新中心需建立起一個可持續的收入模式,主要收入來源包括會員費、服務費、技術轉化項目籌資、知識產權使用費、合同研究、產品試製、捐款等,並在5—7年後脫離聯邦財政,實現資金上的完全獨立和自我發展。

(二)治理模式:實行以董事會為核心的商業治理模式

儘管美國聯邦機構主導了各個創新中心的技術領域定位、建立和初步融資,但並不直接領導和干預創新中心的運作。創新中心的日常管理一般交由一個獨立的非營利組織,要求該非營利組織必須是美國本土的機構,並具備極強的整合「產學研政」各界資源的能力,譬如美國製造的牽頭機構是美國國家國防製造與加工中心,擁有堅實的技術基礎和廣泛的合作夥伴,在業內有較大影響力。創新中心設董事會,負責中心重大事項的決策。董事會成員來自於各個會員機構,「產學研政」各方都會擁有一定的席位。

此外,董事會還會引入以製造企業代表為主的獨立董事。執行董事由負責日常管理的非營利組織帶頭人擔任。創新中心設有一個層級分明的合作夥伴體系,「產學研政」各方會員根據自身條件與意願,參與到不同的合作層級,承擔相應的義務,包括繳納會費、參與技術開發與成果轉化的合作、提供科研資源等,並享受相應的權利,包括董事會席位、技術和知識產權獲取、研發設施使用等。譬如美國製造的會員組成,根據捐助的資金或實物分為白金級、黃金級和白銀級,到2015年末美國製造已有近150家會員。

(三)項目運作:專註於從技術甄別到產品開發的全過程

創新中心的資金主要投入到執行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的各類創新項目。每個創新中心都會制定各自的技術轉化路線圖,起點是對領域內先進位造技術進行甄別,終點是將該技術轉化為可規模化生產的產品,中間的每一個環節創新中心都會參與。

1.技術甄別。創新中心定期舉辦由「產學研政」各方成員參與的研討會,甄別出各種為產業界所需、且具有較高轉化價值的先進位造技術和工藝,並制定出相應的研究與開發計劃。譬如數字化製造與設計創新中心,在技術甄別階段會形成一個研究開發計劃,詳細描述當前某個數字化技術領域的開發價值、現狀、困難、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步驟等。

2.籌集研發提案。針對所甄別的技術領域,創新中心會發起項目動議,向各個合作成員機構徵集研發提案。合作成員機構可自由組隊,向創新中心董事會遞交各自的研發提案。研發提案要求包含兩個核心內容:研發計劃和籌資計劃。其中,研發計劃包含了具體開發步驟和解決方案、成果轉化和商業化方案、配套的勞動力技能升?方案等內容。籌資計劃要求詳細描述聯邦政府和各會員機構如何分攤相應的研發成本。

3.招標遴選。創新中心通過招標,公平競爭選出最優方案,並給予相應的資金資助。最優方案往往要具備四個條件:一是與美國政府的政策和產業發展重點相一致;二是通過公平競爭脫穎而出;三是由能夠代表技術創新鏈各環節的相關機構所組成的綜合團隊來執行;四是建立起清晰的、全過程的成果轉化路徑。據此,創新中心能夠挑選出最具有開發和應用價值的前沿製造技術,避免了政府及科研機構「拍腦袋」的無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技術轉化風險。

4.技術開發和轉化。所選定的項目進入技術開發和轉化階段后,創新中心會組織更多會員資源,為其提供所需的智力、材料、設施、試驗場地、生產車間等資源。高校和科研機構主要是提供智力支持,為技術孵化建言獻策。國家實驗室提供材料和設施,以及交叉學科和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大企業是承接技術開發的重要平台,除資金支持外,還提供技術轉化所需的試驗場地和生產車間,並聯合中小企業共同探索和開發創新技術的商業模式,使先進位造技術能夠快速達到規模化應用。

看點

03

創新中心多途徑促進技術轉化和應用

圍繞著先進位造技術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美國製造業創新中心形成了多元化的促進舉措。這些舉措主要沿著兩個方向展開:一是以創新項目為紐帶,以中小企業為核心,著力於應用研究和商品化兩個關鍵環節,打通技術成果轉化的創新鏈條,使新技術應用能夠快速過渡到量產階段;二是為新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掃清各種障礙,包括制定各種應用標準、為新技術應用提供適用性人才等。

(一)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活力

中小企業是美國技術創新和轉化的主體,在「產學研政」組成的創新生態系統中,中小企業是產業界的核心代表,具有極高的參與度和話語權。首先,中小企業在國家製造業創新網路的領導委員會中,保有一定比例的席位。其次,創新中心組建時,要求必須有較大數量的中小企業參與,譬如美國製造150個會員中,就有1/3是中小企業。第三,創新中心運作過程中,它所支持的技術創新項目必須是當前行業內的首要關注領域,這就要求那些掌握前沿技術的中小企業能夠充分參與到創新中心中來。

(二)著力於技術成果轉化和應用的薄弱環節

一是為企業打通先進技術轉化的兩個關鍵環節。創新中心承擔了先進技術的應用研究任務,彌補了創新鏈中從基礎研究到商品化的關鍵一環。同時,創新中心也積极參与商品化環節,在其能力範圍內形成新技術應用的原型樣機,使企業能低風險、低成本、高效率地從試驗性應用快速過渡到規模化生產。二是為企業提供各種專業服務,提升企業承?先進技術的能力,包括提供新技術應用的信息、諮詢、設備和培訓等各類配套服務,提供與其他會員共同技術開發的合作,促進大中小及初創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和經驗分享。

(三)強化系統內各會員單位的共享合作

各創新中心都制定有知識產權保護和專利使用權分享制度,以保障其會員機構,尤其是中小企業,能夠以合法的方式獲得先進位造技術的應用。此外,創新中心還建立了各種共享機制,包括技術設施共享、共同的技能培訓、最佳製造技術實踐分享、內部成員和外部相關者的信息共享等。通過共享合作,創新中心與會員企業能夠達成對先進技術未來發展方向的共識,並在技術應用、人才培養和就業創造上形成共同利益和一致行動,更加高效地實現前沿的、跨領域的技術轉化。

(四)主導推進先進位造技術應用標準的制定

創新中心通過與產業界、國內外技術標準制定者及政府部門的通力合作,積极參与並主導適應於新興技術的各種標準制定。同時,為加快標準推廣,創新中心還為製造企業提供各種適應新標準的軟硬體設施與服務,包括技術參考數據、科學和工程資料庫、技術應用的相關設施等。

創新中心作為教育系統與產業系統之間的橋樑,引導教育系統加快培養新技術應用所需的人才。創新中心通過甄別新技術和新工藝,明確新技術應用所需要的技能與人才,並將此反饋到教育系統,聯合高校、社區學校和技術學校,通過設計培訓計劃和課程、設置技能認證和頒發資格證書、完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學科的教育大綱、提供實習和實踐機會等,為新興製造業產業輸送合格的、匹配的科研人員與技術工人。譬如,未來輕量製造中心將輕量設計課程納入了美國22個州的教育系統,美國製造中心聯合一些製造工程院系推出了3D列印課程,並向1000多所學校捐贈3D列印設備。

看點

04

對實施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的啟示

美國製造業創新中心是公私合作、商業化運營的一個成功實踐,通過政府牽引、企業主導、高校和科研機構支持,充分整合各種創新資源,形成了一個合作共贏的創新生態系統,打通了先進位造技術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商品化、規模化生產的創新鏈條。當前正在大力實施《製造2025》,圍繞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和先進位造領域,形成一批製造業創新中心,是其中的一項重大工程。長期以來,始終存在著創新鏈不順暢、科研機構與企業「兩張皮」的問題,導致科研投入較多,但成果轉化應用不多、創新效率不高。美國製造業創新中心圍繞特定的先進位造技術整合創新資源、打通創新鏈、商?化運作、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並重等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一)製造業創新中心應專註於一個特定的戰略性技術領域

為避免創新資源分散,每家製造業創新中心應專註於一個特定的技術領域。技術領域的甄別,要充分聽取產業界和學術界的意見,並向更廣的利益相關者公開諮詢。所選定的技術領域要符合製造業發展的現實與長遠需求,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能夠切實促進位造業產業能力的提升。創新中心的牽頭單位或管理單位最好是該領域內的非營利機構,長期從事本領域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在行業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與權威性,有較好的產學研合作基礎,能夠充分整合和利用領域內的各種創新資源。

(二)製造業創新中心應圍繞構建創新生態系統組建

一是要充分依託地方資源。創新中心可以設在本領域製造業集聚的代表性地區,以便於先進技術成果的轉化與應用。美國製造業創新中心的設立地的選擇,充分考慮了當地在相關產業、人才、科技等方面的優勢,以及創新鏈上下游的配套情況,如美國未來輕量製造創新中心設在底特律,與該地區是美國汽車產業集聚區密切相關。二是要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如多層次的會員機制,將本技術領域內的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產業聯盟等吸收進入,形成一個「產學研政」協同合作的創新生態系統。創新中心要圍繞新技術轉化和應用,加強學術研討、信息共享、設施開放、項目合作等工作,使得創新生態系統能夠切實運轉起來。

(三)製造業創新中心要以打通技術創新鏈為核心任務

製造業創新中心的主要功能是開展共性重大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應用示範,核心是推進先進位造技術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創新中心應針對技術創新鏈不暢的問題,整合領域內的創新資源,以創新項目為紐帶,加強先進技術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商品化試製,打通技術成果轉化的創新鏈條。創新中心首先要對本領域內的先進位造技術進行甄別,然後對選定的技術要制定明確的轉化路線圖,形成不同創新環節的研發項目,再以招標等形式向由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等組成的科研團隊發放,最終將先進位造技術轉化為可規模化生產的產品,為產業部門快速規模化生產創造條件。

(四)製造業創新中心應採取靈活的運作機制,充分發揮產業和企業的主導作用

製造業創新中心作為一種新型的、專註於應用開發的公共研究機構,具體運作上應採取新模式、新機制。創新中心設立和組建時,政府需發揮主導作用,但在具體運作時,政府不能再「包辦」,其融資方式、治理模式及項目運作,要充分發揮產業和企業的主導作用,以產業和市場的實際需求為根本出發點,採取商業化、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創新中心內部要建立起合作共享、利益一致的運行機制,激發系統內?機構的創新活力,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大企業要發揮資金、信息和生產設備的優勢,中小企業要發揮對新技術敏感的優勢,高校和科研機構要發揮基礎研究和科研人才的優勢,政府部門要發揮統籌協調的優勢。

(五)製造業創新中心要為先進位造技術後續的應用推廣創造條件

把技術成果轉化為商品或應用性示範只是製造業創新中心的第一步工作,最終是要把先進技術推向市場,能夠為企業大規模應用,形成產業的製造能力。為此,創新中心既要充當技術「孵化器」的角色,也要為後續的應用推廣創造條件、掃清障礙、鋪平道路。一是要為先進位造技術的應用制定各種標準,使其能夠為相關各方所接受;二是要成為產業部門與教育部門之間的橋樑,促進教育部門將先進位造技術的技能要求納入教育體系,為新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培養出大批量、多層次的適用性人才。

聲明

本文來源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激發創新主體的活力」課題組;先進製造業全媒體重新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對原作者表示感謝。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或做相關處理!

溫馨提示:

《先進位造業》全媒體讀者及廣告合作推廣聯絡郵箱:[email protected],電話: 13681985480 ;歡迎各界人士投稿,與行業專家朋友共分享。

更多資訊盡在《先進位造業》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