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17個「健康習慣」應該拋棄 健康飲食記住這8條就夠了!

據報道,英國一家媒體歸納了這些「健康習慣」的答案,它們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顛覆傳統認知,建議你應該放棄17個「健康習慣」。

17個「健康習慣」應該拋棄

1、使用站立式辦公桌

最近的一項長期研究考察了近4000多名美國成年人的數據資料后發現:與坐著相比,使用站立式辦公桌並不會降低人們的總體死亡風險。然而,從短期來看,站著確實比坐著消耗掉了更多的熱量,所以如果你在意的是減肥,但站無妨!

2、使用馬桶襯墊

事實上,像艾滋病和皰疹等病毒是很脆弱的,即它們離開了溫暖的人體很難生存。因此,即使是你坐在公共馬桶上,甚至最近被別人使用過,哪怕是最有害的病原體也無法感染你。

另外,皮膚是阻止任何外源微生物的有效防護牆;當然,除非你是有切割傷或開放性傷口,這才會讓細菌有可乘之機。

3、只吃低脂食物

根據美國農業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建議,數百萬的美國人為了減肥,尋求低脂肪、高澱粉含量的飲食。他們試圖用「無脂」和人造黃油來代替普通黃油,以抑制其對油膩乳製品的嗜好,然而這並不管用。

近期一項對近50000名女性長達8年的隨訪調查發現:低脂飲食方案並沒有降低她們患上乳腺癌、結直腸癌或心臟病的風險。此外,她們也沒有減去很多體重。

新建議表明:適量食用來自堅果、魚、鱷梨的健康脂肪,實際上對身體有好處!

4、使用身高體重指數來判斷是否擁有健康的體重在體檢時,醫生可能會讓你站在體重秤上,來判斷你是否擁有健康的體重。稱重后,他可能會向您展示一份五彩繽紛的身體質量指數圖。

在現實中,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發明的體重指數(BMI)並不是衡量「體適能」的好指標。

肥胖專家表示BMI有幾個主要問題,其中包括它忽略了兩個重要因素:1。體內的脂肪含量;2。腰圍。腰圍可以更準確地預測一個人患上某些疾病(如心臟病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

5、避免食用麩質

除非你是那患有乳糜瀉的1%人群中的一員,否則麩質不會對你產生負面影響。事實上,研究表明,大多數人都患有輕微腹脹和脹氣,無論他們是否食用了小麥。所以別怕,但吃麵包圈無妨。

6、用杏仁乳代替乳製品

近幾年來,替代牛奶的飲品忽然變得非常流行,其中最主要的是杏仁乳。然而,杏仁乳幾乎沒有營養價值。杏仁本身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但一杯普通的杏仁乳幾乎只含有2%左右的杏仁,幾乎不含蛋白質,裡面的維生素都是添加的。因此,如果你真需要喝健康的飲品,嘗試豆漿、脫脂或低脂牛奶。

7、榨汁

無論是鮮榨水果汁還是蔬菜汁,裡面都去除了所有的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是讓你產生飽腹感和滿意的關鍵因素。果汁中留下的是糖。短期內,高糖、低蛋白質含量的飲食意味著持續的飢餓感、情緒波動和低能量。從長期來看,你會失去肌肉重量,因為肌肉依靠蛋白質才能合成。

8、大量用洗手液

如果你在一整天里經常洗手,洗手液幾乎是完全不必要的。另外,洗手液不能殺死所有的細菌,反而是普通肥皂和水可以。例如,諾如病毒和艱難梭菌會對洗手液里的消毒凝膠產生免疫。

9、吃蛋清,而不是整個雞蛋

很多人在最初時相信營養專家提出的建議:避免食用蛋黃,因為它升高了膽固醇含量,後者對心臟健康有害。然而,利好消息則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膳食膽固醇(來自於食物)對血液中的膽固醇並沒有太大影響。所以,除非你有高膽固醇,吃整個雞蛋一點事沒有。

10、有人打噴嚏或咳嗽后要屏住呼吸

當人們打噴嚏或者咳嗽不遮住嘴或鼻子,細菌進入空氣的速度接近50-200英里/小時。

如果站在附近的你屏住呼吸,對阻止細菌落在你的嘴、鼻子或眼睛里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僅僅是阻止任何細菌直接掛在你的臉上。

11、服用大量的維生素C來抵禦感冒

雖然服用少量維生素C有助於提高免疫系統的功能,但攝入太多反而會讓人生病。成年人服用維生素C的上限是每天2000毫克。超過這個數量很可能導致腹瀉、噁心、嘔吐、胃灼熱、頭痛和其他副作用。

12、耳燭療法

顧名思義,就是把錐形的空心蠟燭插入耳朵內點燃。據說它可以排毒、去除耳垢和治療一些感染。然而,美國梅奧診所的醫學專家發現並非如此;蠟燭熔化滴入外耳道和鼓膜會致聾,嚴重時還會不斷流膿。所以,不要相信養生保健和美容機構推出的這種保健方法。它會把耳垢推向耳道深處,甚至還會燒傷面部、頭髮、頭皮和耳朵。

13、服用複合維生素

接近一半的美國成年人每天服用維生素。然而,數十年的研究還沒有發現這種習慣有任何益處。這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少量的維生素來生存,如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可以預防佝僂病或壞血病,將食物更好地轉化為能量。事實表明:正常的飲食就能滿足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無需服用藥丸。

14、避免吃味精

味精是一種添加到許多食物之中,以增強其味道的成分,它是可以安全食用的。不過,攝入過多味精往往伴隨著一系列不適癥狀,包括頸部底側麻木和疲勞等,通常集中在一起被稱為「中餐綜合征」。一般而言,只要是你吃得太多,無論攝入味精與否,都會有上述癥狀。

15、不要壓指關節

長期認為,壓指關節可能會導致關節開裂,這不僅煩人,而且很可怕。然而,一些新的研究顛覆了這一看法。最近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綜合》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康復醫學教授認為壓指關節並不會導致關節開裂,反而是關節潤滑良好的一個指標。

16、排毒飲食

沒有人需要排毒,除非你已經中毒。人體已經擁有一個超高效率的系統,能過濾掉大部分的有害物質。它由兩個器官組成:肝臟和腎臟。腎臟過濾血液,去除飲食殘留物;肝臟具有解毒功能,它能加工處理藥物和進入人體的化學物質。肝臟和腎臟搭配工作,起到了自然凈化身體的作用。

17、使用卧式腳踏車

在健身房裡,你會看到一些固定的卧式腳踏車,它的位置稍微向後傾斜,讓你的腿完全伸展開來。除非你有特定的受傷,如肩膀、膝蓋或髖關節損傷等,否則這種類型的腳踏車是不必要的。

健康飲食記住這8條就夠了!

這17條傳統「健康法則」被打破,那麼想要健康飲食該遵循哪些原則呢?怎樣吃得營養,吃出健康?此前曾有報道指出健康飲食的8條「黃金法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法則一:肉奶豆菜果,主食不可少

每天能吃夠五大類食物的人不足三成,這是2012年初健康教育中心公布的《網民營養知信行調查》的結果。

老祖宗早有「過猶不及」的古訓,飲食上就是吃東西要均衡。「食物多樣化」是健康飲食的基礎,每天攝入的食物種類要盡量多樣化,幾乎所有國家的膳食指南中都提到了這點。因為每種食物中的營養有限,因此不同食物之間可以互相補充,吃的食物種類越多,攝取的養分也就越全面。

「食五類」包括谷薯類、動物性食物(肉、禽、魚、蛋、奶)、豆類和堅果、蔬果和菌藻類、純能量食物(油、糖、酒等)。其中,谷薯類食物作為主食,應佔到每天能量來源的一半以上。

吃營養素片營養就夠了?錯。營養首先應該來自日常的膳食中,人工合成的營養素只能作為膳食之外的一種補充。一般情況下,不需要天天補充。食物還能獲得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病有益的植物化學物。另外,攝入食物啟動了咀嚼、胃腸蠕動等過程,對消化吸收系統大有裨益,而營養素片以水送服,哪能體會食物的美味?

法則二:頓頓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做到頓頓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健康就會「賴」上你。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匯總分析了世界各國的研究結果,認為有充分證據表明蔬菜和水果能降低很多癌症的患病風險。

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蔬菜的攝入量為275克/天,低於推薦的300~500克;而水果為45克/天,遠低於推薦的200~400克/天。

蔬菜水果吃一樣就行?當然不夠。蔬菜水果都是寶,但營養價值各有側重,蔬菜植物化學物豐富,水果富含有機酸、芳香物質,兩者不能互相代替。

法則三:做菜用鹽勺,隱鹽別忽視

近幾年食品中某物質「超標」一詞不絕於耳,引起人們的不安。然而,營養專家們苦口婆心說了十幾年的「鹽超標」卻很難聽進去。

國際上對鹽的攝入量越調越低,而居民的「重口味」卻不見好轉。2002年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數據顯示,每人日均食鹽消費量為12克,是建議量的兩倍。十年過去了,一個尚未發布的營養調查數據顯示,國人食鹽消費量仍未見明顯下降。

「鹽超標」的危害,雖不如洪水猛獸般來勢洶洶,但架不住其長年累月對身體的侵蝕。高鹽飲食是國際上公認的高血壓危險因素之一,可誘發腦血栓和心肌梗死。因此,日常飲食中,鹽,少點,少點,再少點。

如果實在管不住手裡的鹽勺,不妨用限鹽勺根據人數,按照每人5克(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把全家一天的鹽量出,每天就限定這些量。

控鹽就是炒菜少放鹽?炒菜要少放鹽,但也要留意隱性鹽。看包裝上的營養標籤,標註400毫克鈉就相當於1克鹽。此外,還要注意醬油、鹹菜以及各種醬中的「隱性鹽」。

法則四:白水要喝夠,飲料要少碰

不僅喝水量不夠,還偏愛喝飲料,這是居民喝水的現狀。

《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中指出,適宜的氣候環境下,輕度身體活動水平的健康成人每天最少喝1200毫升水。2011年馬冠生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對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四城市的飲水調查表明,三成居民每天飲水量不足1200毫升。

這個調查還指出,儘管只有4.7%的人認為飲料最健康,但仍有80%的人喝飲料,且平均每天飲用量達到了270毫升。

「過量喝含糖飲料的危害眾人皆知,能量高,會導致很多健康問題,但現實中貪求口感而喝飲料的人不在少數。」事實上,白水(如白開水、礦泉水、純凈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飲品,而白水中又以白開水為最佳。

每天足量飲水對維持身體代謝和各項生理功能的運轉很重要,而飲水不足導致體力及腦力下降,影響工作和學習效率,甚至還可能引起一些疾病(如高血壓、腎炎、腎結石等)。

法則五:豬肉少吃點,魚肉是首選

人的豬肉消費量佔到了全球的一半。肉類協會曾在2007年發布數據,在居民的肉類食品消費結構中,近幾年豬肉一直佔65%左右,居於領先地位,而人均豬肉消費量從1990年後的16年間幾乎翻了一番。

吃肉多了,當然不好,尤其是豬肉吃多了更不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過2。7億,成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與此不無關係。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沃爾特·威利博士編寫的營養學權威書籍《營養流行病學》中展示了經典的「膳食-心臟假說」,表明了膳食中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以及膽固醇與心肌梗死之間的演化過程,而豬肉中最多的就是這個演化過程的主因——飽和脂肪和膽固醇。

目前,老百姓在吃「肉」上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吃豬肉太多,二是吃魚肉和海產品太少。魚肉的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而脂肪含量低,且富含對心血管系統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鮪魚、鱈魚、沙丁魚等深海魚),應該增加攝入量,每天吃1~2兩。

血脂高,不能吃蛋黃和肉?其實,膽固醇在體內擔負著一定的生理功能,如參與細胞膜和神經纖維的組成,合成性激素、腎上腺激素等,因此需要科學、適量的攝入,每天不超過300毫克,而高血脂者每天不超過200毫克(相當於一個雞蛋蛋黃中膽固醇的含量)就行。另外,植物性食物中谷固醇和膳食纖維可以減少身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高血脂的人平時可以多吃菜,少吃點肉,不必完全拒絕。

法則六:飲食八分飽,吃動兩平衡

肥胖是全世界的公共健康問題,會導致很多嚴重的健康後果,如心臟病、中風、2型糖尿病以及一些癌症。1992年~2002年10年間,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分別上升了38.6%和80.6%,估計超重和肥胖者增加了1億。

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來的,每天10分飽,甚至12分飽,吃得多,動得少,長期下來造成能量在體內累積,就會把自己吃成胖子,吃成「三高」。

減肥的確是個難題,女人把減肥當事業。但是,減肥不是難在沒方法,而是難在堅持。吃和動是維持健康體重的兩個方面,控制進食量,增加身體活動可以預防和控制肥胖。飲食方面,八分飽,尤其是晚餐,如果做不到,就先從每天少吃一兩口做起。養成天天運動的好習慣,特別是快步走、慢跑、游泳、騎車等有氧耐力運動,既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還能提高骨密度。但要注意,保證運動時間(每天30分鐘以上)及長期有規律的運動才有用。

孩子小時候胖點沒事?很多研究表明,兒童期肥胖是個很嚴重的問題。肥胖的兒童成年後更有可能患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脂肪肝、骨骼關節等疾病。2002年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分析發現,15~18歲少年肥胖者高血壓率達40。9%,兒童少年血脂異常率為2。2%,估計有563萬6~17歲學齡兒童少年血脂異常;而2009年的數據顯示,約70萬兒童少年空腹糖耐量受損,糖尿病患病人數約59萬人。

法則七:早飯要吃好,三餐要按時

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貧民,晚餐吃得像乞丐。道理都知道,但許多人卻完全反過來,早餐像乞丐,晚餐像皇帝。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的城市兒童少年早餐調查顯示:1998年有6。7%的3~16歲兒童少年經常不吃早餐,而2008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小生每天不吃早餐比例在7%左右,10年過去了,早餐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健康教育中心在2011年對全國10餘個城市大學生的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僅為65%,近三成學生採取節食的方法進行減肥。

曾有媒體報道,有35%的白領餓著肚子上班,你是否也是這個隊伍中的一員呢?

營養早餐包括四類:主食、肉蛋、奶或豆類、蔬果。如果你只吃了兩類或以下則營養不足。吃不好早餐是孩子成長的絆腳石,影響學習、認知能力和體能;對成人來講,不吃也會影響工作效率和健康。

年輕人的胃病高發,大部分都是與三餐不按時吃有關,飢一頓飽一頓,這一點也是許多媽媽們對孩子嘮叨最多的。按點吃飯,消化系統會形成與飲食行為相適應的規律,兩餐間隔4~6小時,有利於營養的消化吸收和胃腸健康。

不吃早餐能減肥?錯,不吃早餐反而會增肥。《美國預防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調查了9。3萬名參加者,結果表明,吃早餐頻率最低者發生超重或肥胖的風險是幾乎每天吃早餐者的1。75倍,兒童少年也一樣,越不經常吃早餐,超重肥胖的危險越高。

法則八:新鮮食物好,少買加工品

天然、新鮮的食物營養價值相對較高,而食物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會破壞部分營養成分,甚至會產生一些對健康不利的物質。比如,粗糧中含有大量對腸道健康有益的穀物纖維,但精細加工后含量大大減少,保護腸道的功能也幾乎喪失。這是近10年來,結直腸癌高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比如新鮮魚肉中富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但加熱和氧化過程會破壞這些有益健康的成分,甚至產生有害的氫化脂肪酸。而經常吃加工、煙熏、燒烤的肉類食物也是胃癌發生的危險因素。

沒有什麼可以替代天然的新鮮食物,這一點從長壽的廣西巴馬人的飲食特點就可明白。

進口果蔬營養更好?食物的價格跟其營養價值並不一定成正比,而是與其新鮮程度有關。進口的蔬菜水果品種稀有,但經過漂洋過海,其新鮮程度大大折扣,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損失很多;而本地產的、應季的新鮮蔬果水分足、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營養高而價格相對便宜。因此,要選對的不選貴的才是真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