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作為高三學生家長,你了解職業生涯規劃嗎?

我們用12年的努力來應對聯考,卻只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來填報志願,而志願大多決定著未來的職業生涯。多數孩子接觸到職業生涯規劃已經進了大學了。

到大學再發現所學專業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還是好的,因為這時候也許有二次選擇的機會,萬一調不了專業,畢業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了工作才發現自己不適合才麻煩呢。那怎麼辦?提前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來看看啥叫「職業生涯規劃」:

所謂「職業規劃」,就是儘早認識自我,認識職業,認識教育與職業的關係,學會職業決策,從小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目標,從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方面鍛煉自己的職業競爭力。

與國外成熟的職業設計經驗相比,國內的職業規劃教育明顯滯后。對此,業內專家一致認為,職業啟蒙和職業規劃意識應融入整個人生歷程,尤其提倡從中學開始。

那麼,中學生職業規劃究竟包含哪些內容?

家長如何在生活中發現孩子的愛好、潛力和長處,又該怎樣著力培養?

★一個古老的哲學命題

據某中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展開職業規劃調查,結果顯示,100%的學生考慮過未來職業問題,女生首選的職業是進外企當白領,男生首選職業是創業做老闆。

當被問到如何實現目標時,24.8%的學生選擇了「不知道」。67.9%的學生選擇「先考上大學再說」,只有7.3%的學生能明確說出個性化的職業規劃。

當被問及以後上大學選什麼專業時,36.5%的學生選擇「不知道」,46.7%的學生選擇「聽老師和父母的」,只有16.8%的學生說出了明確的志願,且都集中在計算機應用、金融、企業管理等熱門專業。

哈爾濱理工大學副教授、全球職業規劃師劉毅博士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同樣不容樂觀:

逾5成大學生認為目前就讀專業不理想,近2成大學生對就讀學校不滿意,3成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熱情不高,僅有3.4%的學生入學前了解所報專業。

每年都有許多學生因不滿意所考入的大學或專業,最終選擇復讀、休學。

更有甚者,不少研究所畢業后找不到工作,只得報考技校,去學一門謀生的手藝,媒體稱之為「回爐」。

劉毅博士說:「這些不正常的現象,體現出中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嚴重缺失。」

他說,的職業規劃僅出現在大學,被稱為「就業指導」,中國小階段幾乎沒有對學生進行過職業教育。

聯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是盲目的,因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喜歡和適合什麼。進入大學或走上工作崗位,才發現自己缺乏興趣或不能勝任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最終喪失了學習和工作的動力。

很多大學生逃課退學、工作后頻繁跳槽,也是這個原因。「因此,」他總結道,「在中國小階段開展職業規劃教育是當務之急。」

關於職業規劃的內涵,劉毅博士說:

「西方有一個古老的哲學命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三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可以說是人類的終極命題,用來解釋職業規劃正合適。」

他進一步分析,「我是誰?」即中學生要清醒地認識自己,排除外來壓力,比如父母的期望、師長的教誨、將來就業的壓力等,在冷靜的狀態下,根據自己的愛好、能力、氣質、性格來規劃未來的職業生涯。

「我從哪裡來?」即中學生要客觀看待自己的過去,認清自己知識水平、見識、人生經歷等,給自己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價。做到這一點,就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現實,不再怨天尤人,好高騖遠。

「我要到哪裡去?」即在真正明白自身條件和所處環境的基礎上,合理地制訂出自己的人生計劃,並能夠把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結合起來,長期計劃為目標,短期計劃為階段,由此出發,一步步向目標靠近。

北京大學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欣濤介紹,職業規劃教育發源於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逐漸成熟。

當時美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實施「生涯教育」,按照職業生涯認知、職業生涯準備、職業生涯熟練等步驟逐一實施,使學生獲得謀生技能,並建立個人的生活形態。

如今,在美國、英國、日本等國,職業規劃已被列入必修課,貫穿於中學、大學教育全過程。

王欣濤說,開展職業規劃教育只有不到十年時間,且迫於應試教育體制和傳統觀念的壓力,進展緩慢,迫切需要得到家長和老師的支持和參與。

「職業規劃雖然是從國外引進的概念,但與傳統思想並不矛盾,」王欣濤引經據典,「西方有句諺語:『不知道去哪裡,你多半哪裡也去不了。』《禮記·中庸》上則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你看,東西方不謀而合嘛。」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樊富岷教授指出,充分了解孩子是家長幫助孩子規劃職業生涯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他說:「家長盲目左右孩子的職業選擇最為有害。有的家長有子承父業的傳統觀念,有的家長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盲目給孩子安排工作,有的家長在幫孩子選專業時忽視孩子的興趣、能力等具體情況,一味追求熱門專業或就業前景樂觀的專業,往往造成孩子偏離職業航向。」

樊教授介紹,家長應該從孩子的興趣、能力、氣質和性格等四個方面入手,詳細、客觀地分析孩子的個性,掌握第一手資料,然後尋求專業職業規劃師的指導。

第一,興趣

興趣是人對事物特殊的認識傾向,是持積極肯定態度的情感,是激勵人行動的動力之一。

興趣在職業發展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事業成功的強大動力。

比如

喜歡與工具打交道的孩子,可能會喜歡木工、車工、鉗工、機器修理、建築工、裁縫等職業;

喜歡與人交往的孩子,可能喜歡做推銷員、服務員、採購員、營業員、記者等。

喜歡與文字元號打交道的孩子,可能更喜歡當會計、出納、打字員、校對員、檔案管理員或圖書管理員。

第二,能力

職業因工作性質、內容和環境的不同,對人的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而要幫助孩子,發現自己佔優勢的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般而言

學習能力強的孩子,適合從事以腦力勞動為主的工作,如科研、設計、策劃和管理等;

語言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從事教師、播音員、演員、作家、營業員、服務員等工作;

計算能力強的人,可以考慮會計、出納、統計等職業;

動手能力強的孩子,可以考慮紡織工、計算機操作員、打字員、裁縫、外科醫生、雕刻家、鋼琴家等職業。

第三,氣質

氣質是指一個人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穩定性、靈活性、指向性等特徵的表現。

一般來講

多血質類型的人對人熱情,但情緒不穩定,思維敏捷,善於交際,適合從事與人打交道的職業,如企業負責人、節目主持人、售貨員、服務員、諮詢員、導遊等。

膽汁質類型的人性情直率,善於表達,處事果斷,但情緒急躁,辦事簡單,適合從事那些環境不斷變化的職業,如導遊、地質勘探、外事接待等工作。

粘液質類型的人克制能力較強,生活有規律,安靜穩重,善於沉思,有耐久力,適宜從事持久耐心細緻的工作,如財會、木工、修理工、駕駛員、操作工等,也可以從事科研工作和一些與人打交道的說服教育工作,如工程技術人員、編輯、教師、醫生、列車員、管理工作等。

抑鬱質類型的人情緒穩定,善於觀察別人或事務的微小細節,對外界事物反應慢,處世謹慎,適宜從事需要耐心、細心的職業,如校對、統計、打字、秘書、化驗、圖書管理等。

第四,性格

性格是人和職業相適宜的主要因素,不同的職業需要由相應的性格的人來承擔,因此,一個人的性格特徵對其職業選擇有重大的影響。

比如

易變型性格者喜歡從事沒有固定的活動模式和嚴格的程序的職業,如演員、記者、推銷員等。

重複型性格者喜歡從事有固定的活動方式、有嚴格的規則和標準的職業,如印刷工、紡織工、機械工、裝配工、油漆工、會計、打字員等。

順從型性格者喜歡從事由別人計劃指導並負責的工作,如機關、公司的一般職員、秘書等。

獨立型性格者喜歡從事需要獨立思考,獨立決斷的職業,如律師、警察、企業老闆等。

勸服型性格者喜歡從事與他人交往,影響並改變他人的職業,如教師、輔導員、宣傳工作者、作家等。

表現型性格者喜歡從事能表現自己才華的職業,如音樂工作者、演員、美術工作者等。

「人的興趣、能力、氣質、性格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樊教授強調,「因此,家長在了解孩子、分析孩子個性的過程中切忌簡單武斷,對號入座,而應該全面收集孩子的動態信息,然後在專業職業規劃師的幫助下,合理規劃孩子的職業生涯。

其實,職業規劃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實踐中還要不斷驗證、修改,因為孩子不是一成不變的,環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六項內容五個步驟

學生職業規劃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參與。家長的具體工作主要有以下6個方面:

☆幫助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個性特徵,確立理想的職業目標,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識、綜合素質和基礎的職業技能。

☆引導孩子通過探索職業和體驗職業的過程,有意識地鍛煉其查找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適應社會、與人交往等能力。

☆鼓勵孩子與相同職業理想的同學一起討論、交流各種與職業目標有關的信息,互相促進,共同進步,為以後步入社會形成良好的職業人際關係圈做好鋪墊。

☆家長應充分整合、利用既有資源,為孩子提供社會實踐機會和發展空間。

☆鼓勵孩子參加與職業目標有關的學校社團,並儘力提供幫助。

☆具體指導孩子選擇專業,幫助孩子根據自己的職業理想選擇適合的專業和學校。

其實,職業規劃並不神秘,其專業性強主要體現在複雜性上。專業職業規劃師採用的量表測試等技術,是以心理學為基礎,全面、客觀、具體地了解孩子的個性特徵。

這方面,家長比專業職業規劃師更有優勢,所以,家長提供的信息更有價值。

關於職業規劃的具體步驟,從中學生的角度歸納為以下5個方面:

一是認識自我

包括自己的興趣、能力、氣質和性格等個性特徵。學生要盡量選擇與自己的個性特徵相適宜的職業,多思考自己最看重什麼,最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優勢和局限,成功的人生規劃,就是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

愛因斯坦上國小和中學時成績平平,希臘文和拉丁文老師很厭惡他,公開罵他長大后肯定沒出息,甚至想把他趕出校門。但愛因斯坦對數學、幾何和物理有濃厚的興趣,憑藉他在這些方面的優勢,最終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

比爾·蓋茨大學都沒有讀完,但他憑自己在計算機軟體方面的天分,開發出微軟操作系統,成為世界首富。

還有許多在校成績平平的同學,走向社會後卻取得了驚人的成績,這都是因為他們找到並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優勢。

二是認識職業

通過查找信息,與從事該職業的人、大學相關專業的老師交流,參加相關的職業體驗,獲取職業知識。

學生弄清職業規劃的具體問題后,就能更好地了解這個職業,確定該職業是否適合自己,而這一過程必須由學生親自體驗。

你玩過拼圖遊戲吧?每塊拼圖看上去大小差不多,形狀卻絕不相同,而且缺了哪一塊都拼不成完整的大圖。每個人的職業目標就像一個個小拼塊,只有在社會需求這一特定板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組成完整的社會,個人才可能得到滿足。

因此,我們在規劃自己的人生時不能只是單純地考慮自己的需求,當它不屬於社會需求這一特定板塊時,是很難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得到實現的。

生活總是處在不斷變化之中,社會需求也跟著不斷演變,因此,我們還必須學會把握社會發展的脈搏。比如,從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和加強環境保護政策中,把握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在進行職業規劃時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

當我們把『大我』與『小我』統一起來時,就能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標。

在美國,國小就有大量的職業介紹,每年4月22日是國家法定的「帶孩子上班日」,這一天家長要把孩子帶到單位,了解成年人的職業生活和社會上的種種行業。

家長應該借鑒美國家長的經驗,把幫助孩子拓展職業視野列入家庭活動日程。

三是認識教育與職業的關係

學生在職業探索的過程中,只有逐步認識教育與職業的關係,才能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了解從事該職業所需要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社會實踐及職業發展道路。

有些家長認為,職業規劃對中學生來說為時過早,擔心造成孩子偏科。其實,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

國家對基礎教育科目的設計是有科學依據的,職業規劃並不是鼓勵學生側重或放棄哪一科。

新課標教材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職業取向的多樣性,設計了選修課,無疑是職業規劃教育的福音。

再者說,如果學生深入認識了教育與職業的關係,肯定會意識到知識全面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自覺糾正偏科。

四是進行職業決策

當前面工作都做得很到位並掌握大量信息后,學生再進行職業決策,就會科學地選擇比較適合自己的職業。

職業決策時家長一定要慎重,最好尋求專業職業規劃師的幫助。

五是反饋修正

即根據自我發展、社會變遷以及其他不可預測的。因素,主動適應各種變化,及時調整、修正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探索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天資、能力、動機、需要、態度和價值觀等慢慢地形成較為明晰與職業有關的自我概念。

隨著一個人對自己越來越了解,就會越來越明確地形成一個佔主要地位的職業錨。

所謂「職業錨」,就是當一個人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職業中的那種至關重要的東西或價值觀。

職業規劃的意義在於建立目標,樹立信心,但它不是萬能的,只是走向成功的輔助手段,能否成功還要取決於個人的努力。

根據成績合理定位適合的大學和能衝刺的大學,根據學科特長、性格定位適合的專業,家長還需提前了解全國各高校實力、專業信息及歷年的招生錄取情況,多做分析、篩選。

加youzy18管理員微信入群交流學習,獲取更多大學信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