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馬克龍的小清新能否擊退「歐洲最危險女人」

作者: 驌驦/ 秦朔朋友圈:qspyq2015

以往,關注法國大選的理由並不多,人們至多會瞄一眼選情的醜聞、艷情以及奇葩的政治八卦。但今年的法國大選卻有所不同,人們關注候選人的輸贏超過以往,因為這場大選早已成為繼英國脫歐、美國川普上台之後,全球化和逆全球化較量的最新角斗場。

| 首輪大選得票率:來源CNN

盤點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有以下三個特點:

最難預測

競選階段,馬克龍和有「歐洲最危險女人」之稱的勒龐在11位候選人中一路領先,你追我趕。直到投票,誰都沒有把握誰能最終勝出。根據法國內政部周一的數據,馬克龍以24.01%的得票率在首輪大選中勝出,鎖定840萬張選票;勒龐得票為22.60%,收到770萬張選票,兩者僅差70萬張。

最分裂

是開放,還是封閉?是多元,還是排外?是脫歐,還是留歐?法國何處去?馬克龍和勒龐給出的對策簡直是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最反傳統

第一次,法國主流的社會黨和共和黨候選人在首輪大選中雙雙出局,最後尖峰對決在兩位政治邊緣人展開,這是法國民眾對極化、腐敗、低效的法國建制派說,不!

法國大選舉世矚目:選誰,大不一樣了

政治學者劉瑜在她的《民主的細節》開篇提到,「選誰都一樣」,大意是在一個成熟的多方制衡的民主體制下,候選人之間的區別,已經不在於減稅、移民等政治議題的本質分歧,只是對相似議題的操作性區別。所以,不怪選民政治冷漠,而是選誰都一樣。

但從英國脫歐開始,再到川普當選,再到這次法國大選,一個新的現象就是:

選誰,真是大不一樣了。

年輕甚至還透著稚氣的馬克龍,如果成為法國總統,他將是從拿破崙時代以來最年輕的領導人。他是個自由派,堅定的多邊主義者,親歐派。他以非左非右的立場贏得左翼和右翼選票,他推行重商主義和鼓勵發展經濟,經常提起的一句話就是,「想穿體面的西服?就請好好工作。」他的前進黨去年9月才成立。還有,一旦馬克龍當選,法國第一夫人布里吉特將比總統大25歲。第一夫人還是總統曾經的高中老師,這種老少配連見多識廣的美國媒體也無法掩飾其八卦的好奇心,畢竟這在很多國家都有違政治正確,但看起來法國人並不care。法國媒體還一本正經地梳理,布里吉特對馬克龍的幫助不僅僅是助其長期佔據小報頭條,她和平冷靜的氣場賦予馬克龍身上不可缺少的穩定感。

布里吉特是一種成熟的氛圍,她讓馬克龍這個法國未來的推銷員看上去更接地氣、更靠譜。

| 在首輪選舉中勝出的馬克龍和妻子布里吉特,來源CNN

如果勒龐成功,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歐盟一體化努力將付諸東流。正如勒龐所說,她是歐盟懷疑主義一以貫之的行動派,她要退出歐元區,她還要就法國脫歐發起公投;她對「法國第一」已經躍躍欲試,聲稱一旦當選將立即簽署一道限制移民入境的臨時禁令。她反全球化,她提醒法國人必須抓住這個機會,否則野蠻的全球化正把法國的文明置於水深火熱。

| 勒龐在競選集會

到底選誰呢?這已經不是法國人的事兒。

20日,大選前三天,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發生恐怖襲擊,導致一名警察身亡。和其他候選人一樣,勒龐迅速發聲,呼籲關閉全法清真寺,並呼籲把進入安全部門監控名單的恐怖嫌犯,立即驅逐出境。大洋彼岸的川普心有靈犀,在接受美聯社採訪稱,恐襲可能有助於勒龐,同時也不忘讚美勒龐的邊境管制措施。

當天,馬克龍在推特貼出一段電話採訪。

| 大選前期,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其當選本身就被視為西方多元化的榮耀,正在向年輕的馬克龍傳授自由派「真經」

在對恐襲的表態中,馬克龍的回應是這樣的:「不要被恐懼嚇倒,不要因分裂放棄,也不要在威脅中妥協。周日要為你們的未來投票。」

看,馬克龍立刻被歐巴馬附體了。

初選勝出:馬克龍效應初顯

對市場來說,馬克龍效應是一股掃蕩悲觀情緒的清風。

受馬克龍第一輪勝選的鼓勵,法國政治局勢不穩定性的減小,多家金融機構看好歐元區的經濟前景。周一,歐元兌美元匯率攀升2%,創下自去年11月以來的新高;歐洲股市高開,巴黎CAC40指數飆升4.14%,創下20個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收盤時報5268.85點,創下9年來新高;美國股市也受到樂觀情緒的感染,納斯達克指數開盤報5980.28點,漲幅為1.18%。納斯達克指數還刷新了歷史新高的紀錄。

| 24日歐元兌美元匯率創下11月新高

對歐盟來說,馬克龍效應是眼下急需的凝聚力。

歐盟主席容克向初戰告捷的馬克龍賀喜,希望他第二輪勝出的祝福也脫口而出,是一個大大的破例。 歐盟英國脫歐談判人米歇爾•巴尼耶(Michel Barnier)情不自禁稱讚馬克龍為愛國者。自英國脫歐、美國川普當選,歐洲右翼勢力已經不限於南歐這個老根據地,經過不斷攻城略地現在已經蔓延至瑞典、芬蘭和荷蘭。倫敦的研究機構 Chatham House告訴《紐約時報》,右翼勢力在歐洲抬頭並非一日之功,經濟低迷、動蕩時代以及移民危機,讓國家身份以及個人身份認同正在以個人無法掌控的速度被稀釋和流逝。在一些人眼裡,歐盟一體化就是這種國家和個人身份認同受侵蝕的表現(原因)。民粹主義正是利用這種流逝帶來的恐懼反對多邊主義,並將右翼保守勢力推向前台,在這一過程中,歐洲主流政黨也被圍追堵截,喘不過氣,所以周日,馬克龍的當選多少讓歐盟大舒一口氣。對於麻煩纏身的歐盟來說,終於少了一個法國麻煩(French Problem)。

| 法國和歐盟

而最近,右翼勢力也遭遇一系列阻擊,去年12月匈牙利右翼政黨在總統大選中以微弱票數失敗。今年3月,荷蘭的右翼政黨在議會大選中失利,但專家提醒也不能就此鬆懈,忽視以勒龐為代表的右翼並非明智之舉,這股從南歐蔓延到北歐的民粹勢力,雖然各國有各國屬性,但整體民粹的聲音不見削弱之勢。

對法國來說,馬克龍效應只是彌合政治分歧的一個開始。

民調預測,馬可龍將在5月7號以60%大幅度打敗勒龐,但與此同時,日益分裂和不穩定的政治壓力依然嚴峻。只要失業率還在兩位數徘徊,只要民眾被全球化精英拋棄的情緒持續存在,對於政府的不滿就會持續,從而深刻考驗政府的能力。

| 法國大選海報,來自CNN

無論誰當選,法國將進入一個嶄新的分裂的政治時代。23號的大選表明儘管近日遭受襲擊,法國人還是樂於接受馬克龍兜售的未來戰略,他對移民和多元化持開放態度,他支持法國在歐盟的位置,也為歐盟改革找尋突破口。在多年政府治理失敗之後,年輕的馬克龍著意將自己打造成「改變」的行動派。

接下來的不到兩個星期,馬克龍還將繼續鞏固他親歐的中間立場;勒龐則將繼續強化她的民族主義以及反伊斯蘭論調來推進第二輪決勝,勒龐已經在這周一(4月24日)發推稱,自己休假調整,進入閉門修鍊模式進一步專註於競選,不知道憋的是什麼大招。

5月7日第二輪大選,不僅是法國兩位候選人的最終對決,某種意義上,也是法國對是留歐還是脫歐的一次公投,並終將是法國歷史上的一個分水嶺。

作者為央視資深記者。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