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悅讀|《巨嬰國》之純粹理性批判

一次偶然機會,在《羅輯思維》一期節目中,聽說了這本書以及「巨嬰」一詞,起初也沒怎麼留意,但「忽如一夜春風來」,「巨嬰」一詞竟頻繁在耳邊出現,《巨嬰國》一書也成了很多人口中的傳世經典。作為一個盲從的讀者,自己不可抗拒的閱讀了心理學家武志紅的這本巨著。

真正讀起來,卻產生了很多疑問,真相究竟是什麼,一度困惑了自己。幾經輾轉,在閱讀一些其他書籍時,忽有所悟,於是有了這篇文章。

第一,紅!並非沒有道理。

作者在多年心理諮詢和精神分析積累的基礎上,深刻剖析自身及部分心理病患情況,歸納總結出一些具有明顯傾向性的心理特徵和現實現象,確實切中不少人的真實困境,值得深刻反思。

比如:書中強調的「控制」、「封閉」等概念,是很多人在特定情形下都會面臨的問題,很容易引起讀者共鳴,特別是對少數控制欲略強或性格內向偏封閉的人來說,看到這些馬上會產生強烈的認同感。

通過精神分析學的俄狄浦斯情結,提出了「人找媽」的情結及「母嬰共生」關係,並試圖以此解釋引發家庭各種矛盾的潛在原因。這種見解也卻有獨到之處。

通過類比精神分析學中的嬰兒共生期,找到「巨嬰」這種形象且令人深刻反思並自動排斥的概念,用來形容一些心理問題傾向,令讀者掩面愧嘆,迅速拜服。這一點與作者在書中提出的一個觀點非常相似——「誅心」,精確的將這根刺插在了很多讀者的心上,讓大家足夠疼痛並敵視這種「巨嬰」心理。

這種對大眾心理的把握,對寫作技巧的運用,著實令人佩服,所以,此書能夠迅速走紅,確實有其「實力」。

第二,紅!但也不能盲從。

該書提出的一些現象確實廣泛存在,初讀此書時,自己也跟隨作者思路不斷反思,一些問題自身也或多或少存在。但作者提出的很多觀點,讓自己總覺得哪裡不對,卻又找不到癥結。直到讀了另外幾本書後,才恍然發現了問題的關鍵。

該書有太多斷語式結論,比如:「我有一個絕對的說法:絕大多數人都是嬰兒,都在找媽。」「從心理發展上看,這(『式好人』的封閉無情等)都源自於一點——早期糟糕的母嬰關係。」等等。當我試圖找出這些結論的依據時,突然發現,這些結論僅僅是用一兩個特殊事例來論證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沒有基本的統計數據,歸納法的基本條件甚至都沒有達成,這樣的結論真的可靠嗎?

相反,世界公認的心理學、精神分析學大師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一書中,經常有「我大膽假設」「我認為」「依據我的經驗」等字眼,以說明這些觀點僅代表個人片面觀點,不能保證百分百正確。查閱了相關資料后我才知道,精神分析學本來就是推理性的學說,很多觀點都不具有科學依據,只能作為參考。所以,弗洛伊德在表述觀點時非常謹慎,很注重非客觀性的表達。而《巨嬰國》的作者卻陷入了哲學「獨斷論」的誤區,每每想讓讀者盲目服從他的觀點。

另外,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數學家霍金在《時間簡史》一書中,描述諸多物理學觀點時,都謹慎的採用了假設、預言或者×××理論等不確定性的研討式表述,力求客觀介紹這些尚不能完全驗證的理論觀點。從這本書中,我還知道,即便是物理學這種科學嚴謹的理論,其發展道路也相當曲折,出現錯誤的概率並不低。比如:雄霸神壇一個多世紀的牛頓經典力學,在研究天體物理時就出現了巨大誤差,甚至有物理學家為了維護牛頓的權威,臆想出一顆根本不存在的行星。相對論雖然打敗了牛頓,解釋宇宙星體運動非常精準,但到了微觀粒子世界也出現了問題,所以人們又找到了量子力學。可見,即便是能夠被大規模驗證的科學理論,往往也只適用於一定的範圍和條件,不是全域全能的真理。何況是精神分析學、心理學等尚無法大規模驗證,只能在局部或小群體中偶爾有效的理論呢?

因此,該書雖然有很深的理論思考,但作者的一語定論未免有失偏頗,讀者應當辯證思考、理性閱讀,不可當做「萬能神葯」盲目使用。

書中基礎論點之一,「人都是能量體,能量體伸展出的能量,被看到就成為光明、創生的能量,不被看到就成了黑暗、破壞能量。」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即便是順著作者的思路思考,也不難發現,影響能量性質好壞的關鍵不在於是否被看見,而在於得到了怎樣的反饋,如果得到了善意的積極的反饋,自然就變得更加積極光明,如果得到了惡意消極的反饋,能量體本身又不能妥善應對,可能就會形成偏陰暗的能量。

第三,紅?按「網紅套路搞學術」真的合適嗎?

如果單純講「巨嬰」心理傾向,無可厚非。說白了就是一些心理上的不成熟表現,很多人都有,無非是在什麼方面。就人類整體而言,都還處於幼生期,對宇宙、生命的認知都非常低下,所以,一些心理行為與嬰兒有類似之處也很正常。但作者以此引出「巨嬰國」概念,並將一切「罪」都歸結於此,就有失偏頗了。

作者指出國人的集體心理發展水平是6個月之前的嬰兒水平,沒有任何數據依據或實驗論證。書中到處流露出只有這樣,似乎外國人都發展到了極高水平,關鍵也沒有給出有效的理論支撐,或者什麼權威機構測試出的各國人口平均心理年齡數據。所有結論都是作者自己想當然得出來的。

而且,作者的理論根本不能自洽。所謂的人大多是「式好人」,封閉、沒有情感的結論,只不過是作者接觸了幾個特殊的心理疾病患者,並從自身出發找出的片面問題,根本不能輻射整個國人的群體。還有所謂的「孝順」問題,作者僅僅用幾個虐待兒童的案例和自己爺爺過分苛責父親的事情,就要否定了整個孝道文化。可是,作者有沒有認真統計過數據,虐待兒童是少數中的少數,大多數都是愛啊!利用孝順「綁架」晚輩也是極少數的個體現象,整個社會更多的還是父慈子孝啊!

由此,我得出一種推測:或許正是因為作者接觸面太窄,幾乎全是心理疾患人員,所以才得出如此簡單粗暴的結論。但是,把從少數心理疾患者身上得出的結論推廣到全體國人,似乎不太科學吧。

不僅如此,所謂的集體主義壓制了個人發展,不及美國的個人主義,這根本是無稽之談。集體主義絕非誕生於,也絕非只有存在。集體主義是自發誕生的,是因為人類無法對抗自然淘汰,而不得不結成群體以圖更好地生存。當然,集體主義肯定會一定程度的壓制個性,這是必然規律。這一點廣泛存在於各個國家、各個社會、各個階層,有,美國也有,任何國家都有,因為這僅僅是一道「成本」選擇題,在失去的同時,必然得到更多,跟進化論一樣,是人們的自然選擇。就像原始社會,人們不聚集成集體,早就滅絕了。

作者一再強調國人怎麼怎麼樣...式什麼什麼...把所有人的家庭問題、個人問題引發的原因都往「巨嬰」這個點上牽強附會,其實無非就是想抓住大眾的痛點,然後廣泛煽動情緒,讓人們認為這些問題不只存在於自己身上,也存在於每一個國人身上,這不是「我」個人的問題,而是集體的問題。這恰恰與作者自己的論點自相矛盾——「巨嬰會認為,失控不是『我』導致的,而是『我』之外的一個力量導致的」。不僅如此,作者利用自己的理論,又煽動造就了一個新的亢奮的群體——我們都是「巨嬰國」的受害者,這邏輯簡直是作繭自縛。

我突然發現,這種毫無理論支撐的論點,極盡所能的誇大現實,不擇手段的煽動大眾,分明就是一個「打造網紅」的套路嘛!但作者本人不是一個普通網紅啊,他是一個心理學領域的專家,他的理論會影響無數人的認知。為了網紅而提出如此不嚴謹的學術理論,真的合適嗎?

作者在書中多處表達出對先輩前賢的看不上,似乎自己才是掌握解開人性奧秘終極之鑰的牛人。我想套用作者自己的一句話:「最低的境界和最高的境界常常看起來是很像的。」

人性問題不是破案推理小說,不能隨意做出「真相只有一個」的簡單斷言,「巨嬰」心理只是人們諸多心理傾向的一種情形,如果《巨嬰國》是一部探討心理病症,引發人們反思的小說,或許又是一部《鏡花緣》式的典籍,但作為學術文章,太不嚴謹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